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很感叹的说了,「此乃不论信进修行,直是生死长流」。为什么?出不了生死轮回。这个地方信进修行,如果是念念利益众生,这是善心,果报在人天。如果迷得很深、迷得很重,念念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享受,忽略了众生,所谓的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包括的范围非常深广,你是有意无意都在造业,业习果报是在三途。
  哪些人堕三途?堕三途确确实实人间天上享尽福报,只顾自己忽略了众生,这些人堕三途。所以长者在此地感叹的说,这「直是生死长流,常随见网」。你看看这是常随自己邪知邪见,邪知邪见是太多太多,用网来做比喻。「何大苦哉」,感受是苦报,三途苦报。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段,下面长者告诉我们。
  「以此如今第二会,及初会明始成正觉」。初会一开端讲始成正觉,二会一开端也说始成正觉。这后面三十二品,诸位要知道,李长者他是说《华严经》的全本,这三十二品这一分里头。但是《华严》传到中国来少了一品,所以今天我们读的这个本子实际上三十一品,长者在前面交代得很清楚。佛在三禅天讲十一地这一品没有传到中国来,其他的各品都有传来,但是有很多不完整的,脱漏掉的很多。可是这一品,真的一个字我们也没看到,所以现在的《华严》这一分里头只有三十一品,全经三十九品,全经应该是四十品。
  「又著如来出现品,明始终信进修行者,与三世佛一时出现,明法界总一时故」。今天这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看到这个经文,我们能够信受,我们能够不怀疑,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也懂得方法,我们功夫不到家,入不了这个境界。初会、二会以及「如来出现品」,「如来出现品」是第三十七品,是第二会最后一品。这一共三十一品经,四十一卷经文,说的是什么?始终信进修行。始是初住,我们这个地方讲还十信;这第二会是讲毗卢遮那佛正报因果以及十信法门,从这里建起信心;从第三会那就不断往上进步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此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你看看初发心修行的人,与三世诸佛一时出现,没有先后,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说明法界总一时故。
  所以我们平常在大乘教里头常常听到、看到,有所谓始觉、本觉、究竟觉,大乘教里常讲三种觉。始觉到底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始觉。我们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没有体会到?是不是天天都有觉悟?天天有觉悟,你天天在开始觉悟,始觉哪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菩萨修行成佛了,成了等觉菩萨了,等觉菩萨证到究竟极果还是叫始觉。这个觉,就是什么叫觉悟?觉悟有一个标准,一定要跟本觉相应,天天在觉悟,时时在觉悟,从来没有中断过。诸佛如来如是,诸大菩萨如是,初发心的人勇猛精进亦如是。到如来果位称为究竟觉,始觉跟本觉圆满了,始本不二,始本是一,这成究竟觉。
  法界总一时,法界就是法性。从法性上来说,也是一时,决定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决定没有四维、四方、上下,这十方,没有。我们凡夫迷了,迷失自性,活在哪里?活在相对的空间。这个相对是我们妄想变现出来的不相应行法,现在社会上称之为抽象的概念,我们佛法里叫做妄想,不是真的。但是你这个妄想不除,好像是真的,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妄想除掉之后,你才知道这是假的。这个境界深广无际,长者怕我们不容易体会,下面举个比喻说。
  「如持宝镜普临众像,顿照显现,无前后时故」。这是很普通的一桩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经验,特别是现代人。现代人你看看出去旅行,每个人都带个照相机,这个照相机要是在古人手上那就是宝镜。我们把镜头对著外面的风景,外面这个风景有远近,但是这个快门一按,远近同时照进来,绝对不会有说近的先照进来,远的后照进来,更远的又后照进来,不是!同时照见,没有先后。用这个先后比作这个时的远近。如果我们用心像镜子一样,事实真相你就见到了。
  佛经,这个「经」字有镜的意思,照见我们自己的心行。经论是一面镜子,读经照见自己的心行,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一样不一样?如果是一样的,随顺法性,这对自己;如果对外面一切人事物,跟经上所说的相应,那就是随顺法界。法界跟法性就是性德,随顺自性,正确。随顺久了,自自然然就见性了,总有那么一天豁然大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定在什么时候,不定是什么机缘,碰上了,豁然就开悟了。平常要不是在这里用功,不在这里练习,那这个机缘就没有了。
  常常照著这样做,这个里头自自然然生起像宗门所讲的疑情,就是我天天照做,但是这个里头的真理模模糊糊并不清楚,这是迷,这就是疑情。可是真照做,依教奉行,佛教我做的我认真去做,佛教我不做的我决不违犯,这样做下去,断恶修善。经论上常说「因戒得定」,为什么会得定?佛教我做我老实做,佛教我不做我决不违犯,规规矩矩,妄念没有了。
  我不随顺自己的妄念,这是修行成败关键的所在,我们自己会不会用功也在此地。世间人最难放下的就是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分别执著,最不容易放下了。放下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六尘简单,放下自己主观的成见非常非常不容易。但是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思想见解是错误的,如果不放下,对你明心见性决定产生障碍。你为什么见不了性,明不了心?就是你不肯放下自己的成见。我是怎么想法的,我怎么看法的,我以为怎样的,这个麻烦大了。你有这一套,那你永远做凡夫,永远在三乘,一佛乘的边都沾不上。你的观念里面当然有十方,当然有三世。
  佛在经典上随顺众生的知见,佛说法依二谛,随顺众生知见说有过去佛、有现在佛、有未来佛;如果随顺真谛,那就是如来自己的境界,讲他的境界,那就跟你讲了,没有三世,法界总一时故。所以佛经这个经文一开端,世尊教阿难集结经,前面放六种成就,「如是我闻一时」,这个一时是佛知佛见,要给你讲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众生知见。我们要懂得世尊说法的善巧,懂得一时里头微妙的义趣。
  由此可知,众生虽然堕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虽然堕在六道三途,世尊还是常常以善巧方便来诱导,言语、现相时时有暗示。根利的人看到了、听到了,有所觉悟,觉悟虽然不明显,可是佛常常在这里诱导,你要是常常接触,总有一天豁然开悟了。这豁然开悟不是偶然的,平常有小悟处,看到了点点头,一会儿就忘掉了,这叫小悟。这种小悟多了,多了什么?阿赖耶里头种子产生力量,不定什么个因缘,这力量发起来了,大悟了,彻悟了。再看后面这段文。
  「明於法界根本佛智境界中顿现众法」。我们从这个文,这个文说实实在在的,我们完全不懂,不是我们境界,可是我们学了这么久,能听,听了之后我们不疑惑。我们听听明心见性的那些人,他们是个什么境界?在《华严》里面讲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这说的是他们境界。
  「於法界根本佛智境界中顿现众法」,这是什么?我们想想是不是「出现品」里面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句岂不是现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科学家在探究宇宙的起源,不知道宇宙怎么来的。你看他们制作许许多多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无线电的望远镜,天天观察宇宙、探索宇宙,看到宇宙当中的里面种种变幻,那个境界也不可思议。看了之后,大家再猜、再推测。推测的依据?过去科学家所讲的,结合以前科学家他们所说累积的这些智慧经验,加上现在新的科学仪器,对於天体运动看得会更清楚、更明了,在那里探讨,可是还是离不了时间跟空间。
  什么时候真正有能力突破了时空的维次,这个事情才真正看出来,那个现象是什么?现象是顿现众法,一切诸法的发生有没有先后?没有,有没有次序?没有。就如同我们今天用照相机照照片一样,特别是照风景的照片,你快门一按下去,在你的底片里顿现众法,没有先后,没有次第。所现众法?这就奇怪了,它一点都不乱,它很有秩序。
  其实现代科学我觉得它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在眼前的问题,母亲怀孕,胎儿在母体当中时间并不长,十个月他生下来的时候,他全身里面那些器官、那个构造,谁给他造的?为什么造得这么巧妙?这就跟机器一样,这机器谁造的?这一个机器里头所需要的各个器官他统统具足,不增不减。如果有多的、不需要的,那是病;如果需要,他少了一个,那也是病,我们称他为残障。为什么造得那么圆满?谁给他造的?我们相信那不是他母亲造的,他母亲没有这个能力造,在佛法里面讲:一时顿现。
  「不可将情量度量」,情量度量就是我们凡夫知见去猜想,不可以。「作前后解」,我们今天看法实在讲还是「作前后解」,观察胎儿的长成,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他产生变化了,前一个星期跟后一个星期就有前后了。佛、法身菩萨不是这个看法,有前后是凡情、是情量度量,佛菩萨所见的,一时,这是真的。你要看到一时,你就晓得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我们看到有前后,前后就是生灭法,那你看的是什么?你看的是一种相续法,那个法的相续相,你没有看到真相,真相不生不灭。这个底下一句。
  「一依弥勒楼阁中境界」。弥勒楼阁中境界是善财五十三参里面的,是我们《华严经》末后一品,末后一品经文很长有四十卷,弥勒楼阁在最后一部分。「初会中始成正觉佛是举果劝修佛」,初会里头始成正觉,「出现品中佛,是明诸菩萨进修五位因果行终佛」,这个里头意思很深。这个五位因果,五位是指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位每一位都有因、都有果,果统统称佛,天台大师讲分证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十法界里面佛是相似佛,不是真佛;一真法界的是真佛,不是相似佛,这个要知道。
  一切法相,《华严经》上说的「唯心所现」。怎么现的?顿现众法,决定没有先后。《楞严经》佛也是这么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接著讲「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能现能生是心性,所现所生是万法,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无量无边这一切法,所现所变。怎么现的?顿现。这个境界,佛在这个经上说叫不思议境界。不思议境界很有趣味,不思议就是解脱境界,你看《四十华严》的品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一句你听懂了没有?你要真听懂了,豁然大悟。境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本来不可思议,你偏偏要去思,不是糟糕了;偏偏要去讨论,再研究又讨论,好,你有思有议你永远不能解脱。
  你要不用思也不用议了,你马上就解脱了。解脱就是什么?事实真相完全明白,这一句话真正的意思!你要晓得你不思不议,这是什么境界?禅定的境界。你有思有议是什么境界?是妄想分别执著的境界。妄想分别执著,你怎么能了解宇宙真相?到入甚深禅定,极其微细的念头都断了、都不起了,不思议有那么样的深度,这个宇宙真相大白了,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都在你面前,这个时候确实没有远近。就是说你的心,心是什么?见闻觉知,这《楞严经》上讲的。
  真心,见闻觉知,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见闻觉知,自他是一不是二。我们眼能见,耳能听,身体有觉,鼻有嗅觉,舌有味觉,意有知。实际上佛给我们讲六根互用,每一根都能见、能听、能觉、能知;再跟诸位说,每一个细胞都能见、能听,能觉、能知。佛说了大的是世界,小的是微尘,因心成体。微尘能见、能听、能觉、能知,没想到被现在日本的科学家在水里面证明了,因心成体!所以在甚深禅定当中,你才能见到事实真相,不能用情量度量,那你永远见不到事实真相。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要接著看李长者的论文:
  前面我们读到「初会中始成正觉佛是举果劝修佛,出现品中佛,是明诸菩萨进修五位因果行终佛,与信位中不动智佛相对故」,到这儿是一小段。佛菩萨出现,我们一般也说他做示现,示现跟出现的意思很接近,他有作用的。所以在初会里面始成正觉,示现果报给我们看,其目的是希望我们看到了能有个很好的反应,见贤思齐。看到,你看他成佛了,他以前跟我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