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真正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讲的三个根,儒释道的三个根,为什么?根本戒。你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才能住如来家,没有定慧怎么行?根本戒就是净业三福里面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亲尊师,我们把它落实在《弟子规》,真干;慈心不杀,我们落实在《太上感应篇》;有这个基础,十善就没有问题,三皈、五戒、十善就可以做到。真做到了,也算是真佛弟子,虽然没见性,你的方向道路没有错,是向著真佛成佛之道这条路走上去,没有偏差、没错误。这也是住佛智慧力,我们这个想法、看法、做法,跟诸菩萨修行成佛是一条路。
  下面我们继续看下去,都还是讲定,「一定体而能净欲遍周力者」,这下面是解释前面的五种力。我们看长者的开示,「为以此无作定体,而能净诸欲妄,身心同於虚空无表里,遍周虚空法界故」。长者在此地跟我们讲得就很清楚,我们在前面学习也是这个意思。这个定,无作定体这是大定,无作是真定,是自性本定。在前面长者也曾经跟我们说过,六道里面四禅八定是有为有作,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於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们的定也是有为有作,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出不了十法界都叫凡夫不是圣人。我们在方便说,四圣法界称为小圣,不是大圣,小圣,对我们来讲他是圣人,可是他对实报土的人来讲,他是凡夫。凡圣那个分界线是在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是凡夫,十法界外面是圣人,是实报庄严土。凡夫在大乘法里面分为内凡、外凡,六道是内凡,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是外凡,六道之外的凡夫。为什么?他用妄心,他没用真心。只要用阿赖耶,你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以为是你的心,那就是凡夫。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转八识成四智是圣人,你一转就是法慧以上的地位,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才真正叫圣人,《华严经》上称为法身菩萨,天台大师称之为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说那是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因为他用阿赖耶,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相似佛就是他虽然用的妄心,他真听话,他依教奉行,佛在经里面所给他讲的这些理论,他全部接受,佛讲那些教诲他统统做到,是妄心,他做到了,所以他相似,你看他很像佛,他不是真的,心没转过来;妄心一转成为真心,那就真佛,那就不是假佛。
  所以无作定体,他才真的能够净诸欲妄,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妄里面包含多了,自私自利是妄,名闻利养是妄,贪瞋痴慢是妄,连妄想分别执著全是妄。这两个字就是烦恼、习气、染污,要无作定体才真的把它完全转变,转烦恼为菩提,转业报身为诸佛如来金刚不坏身,只要见性就全转。所以这个身,身心同於虚空没有表里,遍周虚空法界故,这句话就是《还源观》里面讲的三种周遍,身心都是这样周遍法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它是性德。自性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我们今天迷了,以为有时间,以为有空间,迷的时候有。时间、空间不是真的,时间、空间、所有的万事万物,当然也不是真的。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屏幕,好像是有空间,也好像有时间,实际上呢?实际上屏幕是个平面,它不是立体的。可是画面在里面的时候,好像是立体的,我们看到有近有远,你看近的画面大,远的画面就小,其实没有大小,这是一种幻觉,不是真相;真相没大小,真相没有远近,没有远近是没有距离。所以世尊在《楞严经》上讲,所有现象的发生,他说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还是当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一念,那叫真相。每一个念头接著那叫幻相,说真相也不对,为什么?它不存在,你说它一念,一念已经过去,《金刚经》上讲三心不可得。
  但是你要晓得,心是能现能变,三心不可得,就是所现所变的统统不可得。你要是从这里悟出这个道理来,你就自在,你就真肯放下,你就能契入佛的境界,佛知佛见。所以它没有表里,没有表里就没有内外。《还源观》里面讲没有内外,它讲什么?它讲一尘,一粒微尘,一粒微尘里面没有表里。说大,大而无外,没边际;说小,小而无内,这很不容易懂。所以我常常讲这是《华严》的哲学,大而无外是宏观世界,讲宇宙,宏观宇宙;小而无内这是讲量子力学,现在科学向这两个极端去发展。而佛法发展到圆满,大小是一不是二;换句话说,没有大小、没有表里。无表里是真的,没有表里,大小不二,距离空间是远近不二,从时间上来讲是去来不二,过去跟未来不二,这是真的。现在科学还没有讲到这一点,佛法超前了,里面有确实高深的哲学、高深的科学,这是事实真相。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这一体当中,小从一微尘、一毛孔或者是一毛端展现出来。大呢?大就是虚空法界,真的是一不是二。
  这个事实真相明白,关系搞清楚,《华严》的伦理,伦理就是讲关系。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这个身体,眼耳鼻舌身不同的器官,它是什么关系?这是外表,里面五脏六腑,是什么关系?五脏六腑跟眼耳鼻舌身有什么关系?一体,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小宇宙。扩大呢?扩大是虚空法界,大宇宙。大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跟我们什么关系?像这种十法界在华藏世界里面数不清,我们只可以用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来说。无尽的诸佛刹土,每一个诸佛刹土里面都有十法界,它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从微观世界里面讲,每一个微尘、每一个毛端里面,有虚空法界、有诸佛刹土,微观世界里面的诸佛刹土也有六道轮回,那个六道里面每一个众生还各个都有毛端,毛端里头又有十法界,重重无尽。这是什么?这是自性,自性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微观世界里面有世界,那个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样大,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一一微尘皆如是,一一毛端皆如是。很可惜这科学家没有读到《华严经》,要读到《华严经》,他会大开眼界,他们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佛把这事实真相完全展现出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依正庄严跟自己是一体,所以菩提心现前,真心现前。
  这个真心现前,大慈大悲,悲是救苦,看到一切众生苦,是自己苦。慈是与乐,也就是帮助遍法界虚空界里面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自己本分的事情。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是他本分事情,他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条件,这才叫大慈大悲。有条件那个慈悲就不能叫大,大是没条件。所以佛法讲慈悲,讲四种缘。我们凡夫没有大慈大悲,有没有慈悲?有,什么慈悲?「爱缘慈悲」,你爱他就对他很好,就很慈悲,不爱他就没有慈悲,这是凡夫。凡夫里面有大心凡夫,那个心量大的,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他也能照顾,佛说这种人叫「众生缘慈悲」,他真正能做到像《弟子规》上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他这个心量就大,叫大心凡夫。我们世间人称这种人叫圣人、贤人,他心量比一般人大,他能够爱人类。不是人类他就不爱,畜生还吃它,这哪里会爱它?他只有众生缘慈悲。菩萨比他高一等,菩萨是「法缘慈悲」,都是有条件的。菩萨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没有证得,听佛说的,相信,所以心量也像佛一样,一切众生他统统都有慈悲心。到菩萨修行证果,明心见性,那叫大慈大悲,为什么?没有任何条件。这是什么?我们自己的慈悲心不断向上提升,提升跟诸佛如来一样周遍法界,爱心遍法界,善意也遍法界。这是什么?真人,明心见性,真佛就是真人。不但是对一切有情众生慈悲,对树木花草也慈悲,对山河大地也慈悲,对虚空法界没有一样不慈悲,为什么?全是自性,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这是佛陀教育的究竟圆满。
  所以,佛教实实在在说它是教育。我学佛就是发现这桩事情,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接受方东美先生的指导,重新认识佛法,它不是宗教,它是九法界里面至善圆满的教育,我是这样看它,我也是这样学习,它是教育。所以我这一生学佛学得很辛苦,苦在哪里?苦在跟宗教脱节,宗教不能包容我。所以我一生没有庙,庙里头客客气气的话,你在里头住个两天作客,接待你一下,长住不可能,为什么?他们是宗教。我搞的是教育,所以一生流浪,过的日子过得非常辛苦。还有一点点安慰,所以还能支持著那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庙,他一生也是在外面流浪。我这个流浪比他还好一点,为什么?没地方住,天天住的都还不错。他每天住树林、树下,我每天还都有房子住,房子不是我的,借住的,还不错,还有人肯照顾我,借住。物质生活还不缺乏,真的一无所有。所以想想的时候,想到释迦牟尼佛,自己就很安慰,佛在三千年前把这个样子做出来。
  章嘉大师早年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已经学了五十八年,在形式上很相似,在实质上他老人家开悟,我还没开悟。他老人家讲的东西,留下来一些经典,我能看得懂,我懂得他所讲的。而章嘉大师在五十八年前,我第一次见他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那个时候年轻刚刚接触,对佛法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这两句话似懂非懂,好像懂,实际上没听懂。可是我们有一个好处,孝顺父母、尊师重道,所以对老师的教诲是认真去做。头一天见面,他教我是「看得破,放得下」,你才能入佛门,讲了六个字。那一天我离开他老人家,他送我到门口,他拍著我的肩膀告诉我,「我今天给你讲了六个字,你好好去做六年。」我真听话真做了六年,学什么?学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习气重,这一放下,遇到境界它又起来,跟这个习气境界就做拉锯战,它拉我的时候我又再退回来,就是这样干法。可是六年之后,真的对於此地讲的欲妄,妄想的妄,欲妄是淡了很多,淡薄了很多,应了佛经里面的两句话,「烦恼轻,智慧长」。我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本来是想到台中去听他老人家讲经,他就劝我学讲经,我这讲经是他鼓励我的,他把我送上了讲台。非常好,为什么?因为讲经天天要准备,妄念就少,精神就集中。所以这么多年来,走过世界许多国家地区,没有染上恶习,靠什么?就靠讲经。天天讲给别人听,当然自己是最得受用的,也就是天天讲给自己听。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自他不二!
  我是一个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这么长的时间薰习,逐渐逐渐的契入境界;如果不是长时间的薰习,会堕落。可是对外面的缘要懂得拒绝,外面缘最强、最厉害的,实在讲在佛法讲那是魔,现在这社会上最大的魔、力量最强大的是什么?电视。你每天看电视就是面对著魔,你会不会受它干扰?这个很可怕。所以我至少有五十年的样子,没看电视,电视从有彩色,我就没有看,我以前看,初学佛的时候黑白电视。从有彩色之后,我们就跟电视绝缘。不看报纸,报纸、杂志、广播,这些统统都远离,你的心才会定下来。你天天不离开这些,你受它们的干扰,受它们的薰习,这麻烦大!你怎么能定下来?你怎么能在经典里,字里行间看出它的味道?这是李老师以前告诉我的,看经、听教,听教是听别人讲经,一定要能看出、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你才真的会有受用。也就是祖师大德们所谓的,经典字字句句里头有无量义。所以你真正契入之后法喜充满,你才真正肯定祖师大德说的一句话,「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是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这些东西味道比不上法味。佛经你真听懂,真看懂,你自然会把那些东西淘汰掉,为什么?不能比。这里面有喜悦,能够把你自性里面那个欢喜引发出来,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
  世间圣贤的典籍也有法味,所以孔子在《论语》,你看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喜乐从哪里来的?喜乐是从学习里头来的。学圣人之道会有喜乐,就是喜悦,它不受外头刺激,它从内心里头生出来的。所以古人讲「孔颜之乐」,孔子、颜回,他们确实对於五欲六尘、名闻利养非常淡薄。孔子周游列国,目的是想当时的诸侯能够用他,给他一官半职,他来施展他的抱负。他不是为自己,用现在的话,他是为人民服务,真为人民服务,想有这么一个机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