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乘教里面都称他作佛陀、都称他作如来,他们回归自性,所以能照世间。自己圆满成就,可是在法界虚空界里面,迷失自性的众生还是很多,自自然然的跟这些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自自然然的帮助一切众生回头,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决定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如果他要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就掉下来,他又变成六道凡夫。於是我们就明白了,怎么修行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不起心、不动念,学菩萨帮助一切众生。佛教给我们学谦卑、学尊重、学关怀、学敬爱,学无量无边法门都没有起心动念,那要妙用。学习这些东西叫随缘,一起心动念、一有分别执著就不妙,虽然随缘,随缘不妙,随缘随著变。
我讲这四种随缘,明心见性的人,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的人,他们不变,不变随缘,就像水实验的水一样,它不变,它随缘,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不变随缘。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是什么?学佛的人是菩萨,菩萨怎么学?在随缘里面学不变。也就是讲在随缘里面,学放下分别执著、放下起心动念,学这个,这妙了,所以妙法,随缘妙用,妙用就是指这个。二乘,小乘人他不变不随缘,也就是他放下执著,妄想分别没放下,他超越六道了,不随缘,不再到六道里头来度众生。为什么?他有分别,六道太苦了,众生又不听话,好吧,等吧,等他什么时候听话再去度他,不听话不去,不变不随缘。凡夫呢?凡夫随缘随变,随著外面境界变,顺境起贪心,逆境起瞋恚心,看到别人比我好的起嫉妒心,看到不如我的起轻慢心,瞧不起他,你看随缘随著变,这是凡夫,凡夫随缘没有妙用,不妙!所以性德,你看随缘妙用。
「威仪有则」,这都是自然流露的,不是起心动念,他所表演的自自然然,真的像水实验水的反应一样,没有一丝毫是意思在里头,这是我们很难懂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间,你看他所表现的,那个表现就是做出好的样子给我们看,让我们看的时候知道怎样学习,这是身教。我们没有开悟的人要学他,学他那个样子慢慢就开悟,决定帮助我们悟入,帮助我们放下,这对我们这个世间是无比的恩德。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是一时,这些诸佛大菩萨应化在世间,对一切众生的恩德是永恒的、是无尽的,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众生有自私自利,他表现的大公无私;我们凡夫有贪心,他示现的大慈大悲,没有贪心,一切都施舍。众生造作种种的恶业,他身心清净,纵然有一切造作,他心地上一尘不染,都是做出最好的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有没有看出来?深的我们看不出来,我们从最浅的,最浅的是十善业道。诸佛菩萨为我们的示现,十善业道是条条圆满,十善业道圆满,就是弟子规圆满,就是感应篇圆满了。
我们今天学十善业道学不出来,做不到,怎么办?学《弟子规》。《弟子规》圆满、《感应篇》圆满,《十善业道》就不难,你有能力修学,你会做得很成功。好像这个三层楼房,《十善业道》是第三层,《感应篇》是第二层,《弟子规》是第一层,你要上第三层你怎么走法?肯定先第一层、第二层,再到第三层,循序渐进你才能做到。《弟子规》做到了,我们常常讲善男子善女人可以称得上,世间人,十法界里头,人法界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十善业道做圆满,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就提升,级别不一样,他是什么?四圣法界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人道,四圣法界的。为什么?他能够接受大乘,根利的他能够一生成佛,也就是一生他能够修成法身菩萨,怎么会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如佛卢舍那」,这个地方没有说如佛释迦文,它没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卢舍那是报身佛,不一样。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我们再看最后的一段第四段,第四段有两首偈,第九、第十:
【正觉善开示。一法清净道。精进慧大士。演说无量法。若有若无有。彼想皆除灭。如是能见佛。安住於实际。】
这个地方讲的正觉,不是阿罗汉,这个地方『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毗卢遮那佛,我们说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可以。『善开示』,这句里面关键的字眼就在「善」,善是什么?善巧方便。『一法清净道』,我们看清凉注解,注解里面讲「四有二偈,推见有依者,谓佛说一道清净,故能遣有」。遣,我们用最简单的字来解释,大家好懂,就是放下,所以能把「有」放下。一道清净,你知道一道清净,你就把有放下了,有是什么?执著分别;执著分别,有,放下了。「进慧演无量门」,进慧就精进慧菩萨,我们现在这个偈子是他说的,这第六段,是第六住,第六住是精进慧菩萨,为我们演说无量法门,「复能遣无」,把我们对这无的念头也放下。有跟无都是我们分别执著的对象,六道凡夫执著有,一切法真有;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知道一切法无、一切法空,他不执著,但是什么?他执著空、执著无。阿罗汉跟辟支佛知道一切法无,所以阿罗汉成不了佛,阿罗汉智慧没开,问题就在此地,有、无统统要放下。「想灭理现,方知如来,乃住无有无之际」,这就安住在实际。
这里面「一法清净道」,这句非常重要,这一法是什么?在大乘教里面,世尊在《法华经》里面,开宗明义就告诉我们,「诸佛如来出现於世,唯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说真的呢?真的就是一法,一法就是佛法;二法呢?二法就是大乘、小乘,就二法;三乘呢?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叫三乘法。二乘、三乘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因为你迷得太深,给你说一乘法不能接受,给你说三乘法。三乘法是三个层次帮助你提升,二乘法是两个层次帮助你提升,最后都是提升到一乘法。一乘法,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哪些经是属於一乘法?我们隋唐时代祖师大德们,确实在这个问题上下了功夫,也有个结论,告诉我们一乘法只有三部经,第一个是《华严》,第二个是《法华》,第三个是《梵网经》。《梵网经》可惜没有到中国来,到印度取经的人,只带《梵网经》里面的一品传到中国来,就是《梵网菩萨戒经》,就这一品,两卷。听说《梵网》也是一部大经,有六十多卷,没传到中国来。什么叫一乘?直接教你学成佛之道,这叫一乘。所以诸佛如来帮助众生那个心是圆满的,帮助你,希望你在这一生当中就能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要等待来生来世、多生多劫,这是佛对我们的期望。
但是我们实在根性太劣,太愚痴,又不听话,对佛菩萨常常怀疑,所以一乘法没法子接受,佛不得已,教你什么?教你做人的道理。教你伦理、道德、因果,这个大家很欢喜,为什么?眼前的事情。所以五乘佛法,先教你人天,教你这一生是人,来生还做人,比这一生还殊胜、还提升,决定不堕三恶道。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这就不堕三恶道,这是人天法,断恶修善。就连这一点,从前很有效果,在社会上普遍推行,现在不行,为什么?现在人不相信佛法,佛是宗教、是迷信。我们要真的学了断恶修善,在这个社会上要吃大亏,所以怀疑,不相信、不接触。众生真难度,真难教!而实际上呢?实际上不然,我们发现众生很好教,就怕你不肯教。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发现众生的确好教,我们在那边推动《弟子规》,目标订的是二年到三年,才能看到学习的成果。没有想到不到五个月,教学成果现前了,而且是非常殊胜。让我们真正肯定了,《三字经》上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把人的良心唤醒了,把人的本善(本性本善)觉醒了。不经过实验不知道,我们原先也怀疑,这一实验的时候成功了。所以有很多想法我们自己想错,不是事实;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诸佛菩萨、那些觉悟的人。这是我们要肯定、要承认,我们自己不行,有许多错误的见解,障碍了许许多多的善行。
学,我们重新肯定,我们老祖宗教学的原理原则,写在什么地方?就是《三字经》上前面八句话,千万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真言、真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性上讲,大家都一样,众生跟佛一样,今佛跟古佛一样,此界佛菩萨跟他方佛菩萨一样,没有两样,性相近;习是什么?习是染污,我们叫习性,不是真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常讲「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也就是说,你跟善人在一起,就是善人;跟恶人在一起,他就学了变成恶人,那叫习性。所以习性跟本性会愈来愈远,距离愈远。你本性是善的,本性是佛,大乘教里跟我们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的本性是佛性,是佛,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变成饿鬼、变成畜生、变成地狱,远了,跟你本性相差太远了。因为这么一个道理,所以才需要教育,教育从哪里来的?从这里来,「苟不教,性乃迁」,教育才兴起来。人一定要教,你不教的话,肯定习性跟本性会愈来愈远,今天远到什么?远到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没有办法回头,这是个错误观念,不是真的,你没有教,所以他没办法回头;如果你教,他立刻就回头。「教之道,贵以专」,这是真理。所以教学不能杂、不能乱,教学要专,专心学一样东西学一年,比不专心学十年的效果都强,都要超过,所以要专心学,不可以杂。古圣先贤的教诲说尽了,你看看多么简单,八句二十四个字,千万年的教诲,教育的理念、方法,二十四个字。这二十四个字的意思,几个人真懂、真明白、真肯干,他就转凡成圣。很难讲!「正觉善开示,一法清净道」,我们现在对这个明白了,一法清净道,放下就是!我感谢章嘉大师,我跟他老人家见面,他跟我说第一句话就是看破放下,他说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
从这一法里面,『精进慧』菩萨,你看称『大士』,大士是什么人?大士是证得法身的菩萨,初住菩萨就称大士,他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称大士,对菩萨的尊称。看到这个地方我要提醒同学,不称大师,老师的师,不能称大师。我们现在对这些都不懂,对法师称大师,这不可以。大师是对谁称的,是对佛陀称的,只有佛陀称大师,法身菩萨称大士,这个要懂。对个法师称大师,那太过分,如果他自己接受这显得傲慢,我们称呼他的人显得巴结谄媚,失礼!礼是讲节度的,恰到好处,不能过分,称大士这是恰到好处,称大师就过分了,这个要知道。我们在外面常常遇到人称大师,马上就要告诉他不可以这个称呼,这是机会教育,不要不好意思,给他讲清楚、讲明白。佛法里面称呼这些它有级别的,有等级的,不能搞错。通常称法师,祖师都不例外!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师,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代。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他的《文钞》已经流通,我们看到《文钞》,书本封面上的题字是《印光法师文钞》,不是称大师,大师是佛,《印光法师文钞》。他老人家往生之后,后人肯定他、承认他是净土宗一代祖师。所以净土宗的祖师是民选的,不是承传的,不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不是的。佛教十个宗派祖师都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唯有净土宗没有,净土宗的祖师是大家选举的,民主制度,所以到现在只有十三个。这就是他老人家一生,他的修持、他对净土宗的贡献,后人肯定这是一代的净宗大师。大师是佛,所以大师教化众生一定是叫他成佛,这就是净土宗的祖师可以称大师。为什么?他真的教你成佛,他教你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从这里讲能讲得通。佛是叫众生一生成佛,你看净土宗的这些大德他都是教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所以他讲的是一法清净道。所以念佛是一法清净道,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这一生决定成佛。所以净宗的祖师称大师,其他宗派的祖师没有称大师的。天台、华严称宗师,他是一个宗派的宗师,皇上拜他做老师,他称为国师,不称大师,纵然是佛再来,他示现的也不称大师。这些都是教导我们学谦虚、学恭敬,把自己根本烦恼,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彻底的断掉。他们表演给我们看,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学习。
从一法『演说无量法』,无量法浓缩起来就是一法。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