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哲学诗-德道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学上、哲学上他都是一个通才,在德国号称“通才”。一般西方人讲究临死之前要对上帝说实话,不然的话进不了天堂,所以,他就在临死之前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里承认,自己的二进位制思想源自于《易经》,他的哲学理论就是辩证法的雏形,也是取自于老子的思想。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在明朝以后否定了自己的祖先,完全用理学充斥了自己的教育领域,而这些饱含人类最尖端智慧的文化内容传到了西方后,就被他们迅速地学习,成了他们发明创造的井泉和基础。而在我们中国却正好相反。
      比如《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道阴爻代表了“无”,一道阳爻代表了“一”,这个“○”和“一”,代表了世界万事万物的形成。老子也说过,“道生之而德畜之”,万物都是这样,延伸为象数理气,用数来表示,那就是说,万物的生成,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和“一”,架构起了我们现代世界的电脑计算机,这个思想反而被西方人运用了;而在我们国家,《易经》却沦落为街头摆摊算卦的工具。这是走的两个方向、两个方位,一个走向了高端的科学殿堂,一个走向了社会民间,这跟当时的政府行为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国的教育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有学习的人都被错误地导向了如何读书做官,如何讨一个漂亮的老婆,朝这个方向努力去了,倡导要读理学的书,而不是读道家学说的书,这就使中国的教育走向了一个歧途。它不像西方,西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去发展自己,它教育培养人的独立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去充分地发展,所以他们的灵感和直觉一旦捕捉到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当中的极品精髓时,就能够迅速地扑上去,进行研究,从而产生许多的创造。我们相反,在错误教育的指导下,读不懂自己祖先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丢失了内求法。
      比如说《易经》,在座的有研究《易经》的吧?有没有喜欢研究易经的?看来大家还有些涉足。比如说,这个《易经》,很多人用西方的眼光来解析东方的文明和文化,认为《易经》只是计算外部世界的一个技术方法,实际上《易经》首先是指导自己“内文明”的,指导自己求证“内文明”。只有达到了“内文明”,那才能够进到“外柔顺”。《易经》的“明夷”这个卦里面,就非常直接而简要地指明了这一点。“内文明”是什么呢?就是内观、内视发现这个“文”,而且非常明亮清晰。“内文明”三个字,是要独立地去解读的。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个特点,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解,单独解完了再联系起来解读,这样才能把意思弄懂。同时,也要跟老子思想、跟黄帝思想结合起来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解析,“内圣而外王”,“内文明”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使自己的体内、自己的心灵、自己精神里的灵魂,达到圣人的素质和品格、品德。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用于“外王”。所谓“外王”是什么呢?智能所使用的是大脑,而“内文明”它在心。“内圣”,是在我们心里面的修养,指每个人的心灵修养;而“外王”,恰恰又是指我们大脑智能的运用。如果再简化一下,“内圣”是指右脑深层质能的调动,而“外王”是左侧大脑后天的运用。只有先达到了“内文明”,体内明亮了,能够观察到自己体内生命真相的时候,“外王”种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智能才能够达到一种柔和顺。“柔”,就是非常轻松地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万事万物本来面貌的发展,这样就真达到了古代圣贤们所说的“天地在乎手,变化由乎心”的一种境界。认识事物,就不会疑惑。“以蒙大难”,遇到任何困难险阻,都能坦然地对待,因为已经把握了它的本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文之王,“内圣”引导的“外王”,这个文的光明能够使后天的智能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而走出一个“明夷”式的人生之路。明明白白地生存,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该如何以自己道德的聚成和成就离开这个世界,回归另一个空间。实际上,我们仅从对这句话的一个正确的解读,就可以看出,《易经》她就是一部指导人们如何内求、如何修之身、如何达到老子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一部经典,而并不是摆在街头用来算卦,或者像现在这样摆在庙宇、道观里用来抽签推算的一个工具,那只是大材小用了。
      《易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修身的“内文明”,而且对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也极有帮助。西方的科学家们在研究DNA结构以后,就发现碱基对、六十四卦的结构体等等,都完全跟《易经》的排序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中国古代的文化,由内文明诞生的文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是跟我们生命完全一致的,也符合了大道归一。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不用像西方那样分很多的学科,非常复杂地去研究得极其细致。研究极其细致,是有这个必要的,但是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一”。用“一”就足够了,这样就把握住了大系统论,这也是近代整个西方科学家开始回归研究老子思想大统一论的一个诱导原因。因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确达到了这个境界。像《易经》乾卦里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也是指这个意思。我们在返观内视自己体内的时候,一定要看到龙在自己的丹田里面出现。你们可能感觉到稀奇,怎么可能呢?我在德国所带领的学生当中,根据我教授的方法,一个西方人是位歌唱家,她在自己体内发现了龙;还有一个银行的高级职员,也在自己体内发现了龙;另外一个吉他手,他也发现了龙。可以说,在西方各个文化层面里的这些人物当中,在自己体内发现体内有龙的现象是比比皆是的,占得比例很高。
      比如,这位银行高级职员,第一次通过经典诵读,发现在自己体内脊椎整个24节脊椎中瞬间转换了图像,飘移了时空,出现了几条龙,而且这个龙的影子从自己头顶上出现,他当时惊呆了!他立即退出了这种状态,迅速在网上搜索各种信息,他问:我是不是被施了魔法啊?西方人研究的龙,全部都是妖魔鬼怪,都是坏的,所以他就认为自己从来没做过什么恶事,怎么会出现龙。于是在网上搜索,对比东方龙和西方龙的差异,最后感觉这个龙是东方龙,不是西方宗教里面能吃人的那种龙。最后他又拨通电话,一定要和我约一个会谈的机会。我答应了他,让他过来,跟他谈,我告诉他:虽然目前世界上在文化当中,只有中国谈到龙文化,但是西方人,无论是基督的子孙也好,还是阿訇的子孙也好,统统都是龙的传人!他们只是没能证出来。整个世界生命的来源发祥之地,就在中国的昆仑山脉!从昆仑山脉逐步开枝散叶,经历了三万年左右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类不同的民族而已。所以这个标准血统的日耳曼人,他能证出自己体内的龙,见到龙。可见,“见龙在田”,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人的体内和世界各种族人的体内,都应该是能够获得验证的。那是体内的一种相,叫做图像思维,我们命名为图像思维。
      因为人的思维模式,在我们修之身返观内照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三种思维模式,这三种模式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只是没有上升分类:第一种模式,就是像这一类的图文思维,这个图文思维在西方是很普遍的,包括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图像思维,他的头部思维方式是图像思维;然而,在中国人体内最容易出现“图”和“文”这两大类思维。爱因斯坦的图像思维,决定了他成为科学界的巨匠,而且爱因斯坦是个左撇子,用左手,牛顿也是用左手,凡是使用左手的人,常常能够成为自己所处那个行业的佼佼者。为什么这样说?使用左手的人,反映出来的是主动使用自己的右脑,而不是单纯使用左脑。
      对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以前国内学者的解释,简直就是牛嘴扯到马嘴上面去了,他们没有经过体内的验证,就认为 
      “见龙在田”可能是古代的幻想:一条龙降在了农田里面,这个时候天下就文明了。实际上,这个龙绝对是体内的停留,体内有三个停留部位: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在这个图里【图示】,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三个丹田,分别是颅脑腔的中央、胸腔的中央、腹腔的中央,是这三个“田”,这三个“田”是最容易见到“龙”。这个“田”为什么不是指农田呢?中国有一句话叫:“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卧浅滩遭虾戏。”如果龙掉到一个水很浅的溪流里或沙滩上,就会被小虾一口口叮着欺负,可想而知,如果龙掉到一个干巴巴的农田里,那肯定浑身都臭烘烘的苍蝇都铺满了,因为那个腥味特别浓。
      在中国县志里有大量记载,有时候在古代经常有龙从天上掉下来,困在田里面,难以活动,那怎么可能天下文明呢?它连飞都飞不起来,还非要等到附近的农民,主动挑水在它身上浇水,并且搭起席棚,把它保护起来,等到三五天以后,一阵一阵雨暴下,它就借着这个雨,乘着这个风,乘势而起,离开那个区域。这样的记载,在中国县志上都是有的,有人说那不存在,是瞎诌。那就可以到日本去,因为日本瑞龙寺现在还要一条在中国买过去的龙,制成了标本,就在他们的寺庙里面放着,整个身体都是用金子浇铸起来。那个龙还不是真正的龙,只有三个爪子,是蛟,大概就是一米多的小小的一条蛟。蛟要五百到一千年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龙。蛟和龙,在中国社会当中、在历史当中,既有显态的动物,但是具有的最大特点是有生命,可以在三维空间自由地穿越,这样使人得出了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说法。它很容易自由穿越时空隧洞,达到一个明显自如的运动能力,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基本框架。
      只有在体内“见龙在田”,那么整个内天下,它就会文明。这个文,就是各种图像、图案,因为中国的文化先有《易经》,《易经》是由各种符来表示出来的,然后就是图画表示,然后才把事物的文理描绘出来。中国的字,是在秦朝开始提出,在汉代才确定下来。在秦汉之前,一直是用文来表示体内和体外,用第三只眼睛所发现的能量结构体,那个才叫文,并不是指我们现在常用的这个文的意思。
      中国的文化以两千五百年为一个阶段,实际上在这之前形成了庞大期,这就是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道德文化。这三个著名圣人创立的文化,那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也是目前世界其它各民族在遵循、在研究的一个文化体系。就像联合国文教卫组织的一些干事和领导所说:你们中国人,那么热衷于推崇孔子的文化,但是在我们西方人的眼中,孔子的文化只相当于我们的基督文化;而你们的老子文化,却远远超越了西方的基督文化,他站在人类文化的巅峰上,所以这是世界各民族纷纷研究老子五千言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美国的总统,在就职演说当中,都要引证老子的名言,要争取达到向老子学习,治理美国要达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一个境界,口气很大。包括法国人,他们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他们的教育系统一定要读中国的《老子》。这些现象,说明整个世界都在走进亲近中国的古文化。这个古文化,一定是两千五百年以前就诞生的伏羲黄老这个文化系统。
      伏羲黄老文化系统中的黄老文化,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这次我到长沙去跟他们几个党校行政领导交流的时候,我就谈了一个观点:你们湖南在近代史上,都是有湖南的人杰所把持撰写的,可是到现在为止,你们还没有把握一个新时代的关键点,马王堆送给你们那么丰厚的中国文化遗产,可是到现在,你们都没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拳头产品,在世界文化之林当中立起来,非常可惜!马王堆古墓当中出土的帛书,它有两大成就:使两千多年来已经失传了的《黄帝四经》,重见天日;使最接近老子原著思想的老子五千言,重见天日,从1973年,一下子就沟通了时间所产生的历史隔阂,把它奉献在世界各民族面前。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对其研究所投入的精力和热情都不太高,仅就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没有接近原著的状态,远远没有达到,是非常可惜的。在1973年文物出土时,我当时亲自去看过,对帛书的感受,就是这是我们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