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乘佛法的根本,而菩提心的培养,确实就是要从先人后己著手。菩萨不起心动念则已,这一起心动念就会想到别人,而不是专想著自己。我们也可以说,菩萨与凡夫起心动念之所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我们想想,我们二六时中起心动念是为自己想,还是为众生想?这些地方就是要学习的。在《法华经》里面,从「授记品」以来,我们看佛为菩萨、声闻大众授记,而把他自己一个小弟,跟他的儿子摆在最后,最后再给他们两个授记,这个意思就是此地讲的两句话,『自疏而亲,先人后己』,就是教我们这个两句话。
【二人之记。劫国庄严寿命眷属。皆出菩萨之上者。明其因深也。】
这两个人不是普通的人,他们是无量劫来,与释迦牟尼佛可以说密切的配合教化一切众生。底下尤其说得清楚:
【阿难与佛。同时发心。】
换句话说,他们两个程度原来是相等的。
【不取速证。坚誓护法。】
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证果成佛,而阿难尊者则示现护持。你看在迹象上来说,他是世尊的侍者,做侍者,我们所看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上的护持,照顾释迦牟尼佛的生活。佛灭度之后,负责结集经典,这是阿难尊者他的事情,这个结集经典。从这两桩大事情来看,他是佛的真正护法人,不只护持这一次,所以他的功德跟佛没两样。在此地也是劝勉我们要发心护法,你要说护法究竟什么样的功德,你读《法华经》这一品,你就晓得功德之大,不可思议,在诸菩萨之上,有这么大功德。因为纵然有弘法的人,如果没有护法的人,这个弘法效果也非常有限,不能够教化广大的众生,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所以将来诸位学成之后,不一定是各个都成为弘法的人才,同学当中哪个有福德因缘,有这种成就,我们别人要共同起来护持他,他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如果诸位有这样的见地,佛法必定能够兴盛,这是菩萨行。千万不可以看到别人有点成就,我们嫉妒、障碍,他在弘法,我们把他破坏,阻挠他,罪过就无量无边。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他破坏了?给诸位说不能,不但不能,反而帮他更快的成就。
为什么?一般讲他发心他做这桩善事,譬如说我们讲一部《法华经》,这个了义的经。我们如果说把他破坏,他讲不成了,他讲《法华经》的功德没有了。其实不然,人家已经满了,你们去读读大经,「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你这一阻挠他不讲功德圆满,你要不阻挠的话,必须他要把经讲完功德才圆满;你把他一破坏、一阻挠,他倒省了事,他不要讲功德圆满。你们想想看,你能破坏别人吗?自己造了业,他人家是圆圆满满的功德,没有一丝毫欠缺。为什么?他不是不做,他是当中有阻碍做不了,心是圆满的,事上没有圆满,心是圆满的。所以说是一切破坏只能破坏事相,不能破坏人家圆满的心,不能破坏人家圆满的功德。破坏到底破坏了谁会有那么大的罪业?破坏了一切众生闻法的机缘。所以你破坏法师讲经,与法师不相干,这个结罪不在法师那里结罪,法师圆满功德。跟谁结罪?听经的大众,他这个听经的机缘没有了。如果这个道场是一百个人听经,换句话说,你跟一百个人结罪;有一千个人听经,你就是跟一千个人结罪,这个事情麻烦。所以大家要晓得,破坏大众闻法的机缘,而没有破坏法师。所以你要是把这个事理看清楚,帐算明白了,这种傻事情我们决定不干。聪明人修随喜功德,某法师在某地方讲经,我们看到的亲戚朋友,我们劝他去听经,他听经所得的功德就等於我们给他的;换句话说,等於那个法师代我讲经,你看这个功德多大。所以随喜功德,与法师讲经功德是一样的、相等的。
所以诸位要晓得,主持佛法教化一方,不一定要自己讲经说法,也不一定要自己领众修行,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这好比办学校,你做一个校长,校长可以不必领导学生,带著学生做功课,也可以不必给学生上课。但是一切教化都是他在主持,譬如整个教育政策、教学的计划、课程的编排、老师的聘请,他做这个,这就行了。所以这个校长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亲教师,和尚。教员是什么?教员是执行校长的命令,执行他的政策。他叫你教什么,你就担任这个科目,把这个科目教好,你是个好老师,整个教学计划你不管,教学的设计你不管。所以教育成功、失败,那是校长跟教务主任他们去管,这个责任最为重大。等於说他们在设计,他们做工程师在设计;我们做工头,是替他执行他的计划,执行他的构想。所以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责任在他,诸位要晓得,不在教员,教员怎么样好就是这一门。好像整个建筑的大工程,这里面有许多的工程单位,你这个老师是单位一样,是水泥工或者木工,我做得怎么好,我木工做好了,其他的不好有什么办法,那别人做的。所以通盘的设计就是校长跟教务主任,教务主任那是助手,他们两个人。你要一个好的校长、好的教务主任,这个学校已经办出名声来,办成功。这一段它的重点,就是说明了护法的功德利益。
【罗云於佛佛前。】
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到,你看看不仅为释迦牟尼佛,这个菩萨发心更了不起,不管是哪一尊佛,你要示现成佛,他就来示现为佛长子,他示现佛子的身分。不是一尊佛,哪一个成佛他都来,他都来给你表演为佛的长子。
【密修梵行。】
在这个声闻众里头,他是个修密行的,别人看到他好像在僧团里面很顽皮,实际上他修行没有人晓得。你看他一天玩到晚,他真正修行,真正在用功;换句话说,僧团里面是个调剂。大家天天生活都很庄严、肃穆,时间久了感觉得枯燥无味。这个小沙弥也能够在僧团带出一点活泼的气氛,僧团里面小孩活泼的气氛,他实在是内里面修密行,内修密行。其目的帮助世尊:
【欲启其滞小声闻。】
他修的是菩萨行,启发这些声闻大众,希望他们回小向大。世尊不说,由他在当中以善巧方便来逗引这些『声闻』,叫他们觉悟回小向大。你看看这个功德多大,就是帮助佛接引小乘人到大乘,这是罗睺罗尊者。不但是帮助释迦牟尼佛,哪个菩萨示现成佛,他都来帮忙这些众生。前面曾经跟诸位提到过,教学多贵专,《三字经》里头就说「教之道,贵以专」,罗睺罗尊者他这种教学真是专家,每尊佛出世他都以佛的儿子出现於世,帮助佛教化众生,专家!所以你看看,不但在世间教学强调,佛法里面教学,罗睺罗尊者这示现了专,专到了极处。我们读了这样的经,应当要有所感化,有所启示,我们应当效法。所以在授记的时候,这个功德庄严的殊胜,都超过前面授记的那些菩萨声闻,他们的功德实在是太大了。
【二人同时得记。劫国寿命皆等者。】
都有缘故。
【阿难持佛法藏。持法必得解。】
所以阿难尊者所表现的是多闻第一,而罗睺罗尊者所表现的是密行第一。
【罗云行密行。行由解生。】
他们两个人所代表的行与解。
【行起解亡。故彼佛灭后。罗云成佛。】
所以它统统都有表法的意思在。底下两句说:
【以解发行。以行成解。二者相资之象也。】
你看佛是以两个最亲近的人来做代表,一个是最喜欢的小弟,代表的解门;佛之长子代表的行门,行与解相辅相成。行门与解门,我再给诸位说个简单的,解就是讲的看得破,行就是说的放得下,放下能够帮助你看破,看破亦能够帮助你放下,所以这个两门是相辅相成的。此地讲的『二者相资』,「资」就是资助、帮助,解帮助行,行帮助解。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是精进而没有懈怠。底下说了:
【身子上根。迦叶等中根。千二百下根。】
『身子』表的『上根』,『迦叶等』这是表『中根』,『千二百』这是代表著『下根』,上中下三根普遍的授记,显示出佛法的平等。
【解行居於三根之外者。】
它的意思是:
【实由之而统摄。】
上中下三根都离不开解行,解行是佛陀教学基础,统摄了八万四千法门,统摄了上中下三根。所以后面说:
【若圣若凡。解行统之。】
在佛法里面讲的道就是『解行』之道。为什么?一切凡圣所共行的大道,成佛也是走这个道,初发心的学人,亦是走这个道。末后这三行很重要:
【夫解行皆自心之本有。非从外来。既信自心成佛。其谁不发解乎。既发解已。其谁不修行乎。】
这是诸位要特别牢牢记住,我们学佛不必畏惧,佛法的广大精深那是真的,广大精深那是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博大精深的佛法,是我们自己自性原本具足的,可见得它不是外面来的,是本来具足。既然是本来具足的,诸位想想我们能不能成就?当然能够成就。所以前面一段说,只问我们自己肯不肯直下承当?如果肯直下承当这个事情原本不难。难的是我们自己迷失本心,不肯直下承当,难在这个地方。这一段说得尤其是明白,要紧的就是要我们能够相信自心,相信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能成佛,如果有这个坚定的信心,他就成功。我们想想,有这样坚定信心的人又有几个?实在是太难找!而每个人自己所感觉得总是业障太重,诸位要晓得,你心里头一天到晚念著业障太重,业障焉能不重吗?不重也念重。给诸位说哪个人没有疑、没有惑?叫你改过自新,不要念著过去造的罪业。你要晓得你每念一遍,你的罪业又加了一番,我身没有造罪业,想过去造罪业,一想心就造罪业,阿赖耶识里面罪业的种子就又增长了一分。好像我们对花圃一样,你又灌溉它一次,你想它一次灌一次,这是不好的。这念什么?念善法,念三宝!忆念三宝,就等於说三宝的种子天天你培植它,天天浇水施肥滋润它,三宝的种子成熟。
所以一切善恶业都不要去念它,都不要去记它,为什么?因为这些业习种子我们要把它消除。既然是决心要把它消除,怎么可以去滋润它?我们要想三宝的种子增长,我们对於三宝种子要天天照顾它,要时时去滋润。《弥陀经》里面你看看所说的,就是叫我们二六时中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诸位还要知道,佛法僧,除了法翻成了我们中国语言之外,佛与僧都是梵语没翻,因此你要晓得它的意思。念佛就是念觉,什么叫念佛?是不是一天到晚念著佛佛佛这行吗?这不行。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觉而不迷,这叫念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迷在境界里面,这个念佛就失掉。法是正,正是不邪这是法,我们平常讲的正大光明,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心正、行正,这叫法,这叫念法。我们心行不正,邪曲,法就失掉。怎么样念僧?僧是清净、和合。我们自己自心不清净,处大众不和睦,僧宝就没有;自己心无论在什么境界都清净,无论与什么人相处都是和睦。所以佛教给我们入手,修行就要修柔和、忍辱,这就修的僧宝。所以诸位要晓得三宝的意思,晓得三宝,三宝是自性三宝。
外面这个三宝,佛像、经典、出家人我们讲的事相上的三宝,这是住世三宝,这个三宝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它的功德在哪里?就是叫我们眼睛一看到佛像,我们就想到要觉不迷,它在那里提醒我们;见到了经典,就想到我们心行正大光明;见到出家人,我们立刻就想到,我们做人应当是心地清净,与大家和睦相处。所以这个住世三宝有无量功德。但是,现在有几个人晓得三宝的意义?为什么不晓得?佛教没有宣传,没有把这些道理讲解给大家听,一般人不知道,於是乎住世三宝的功德也没办法显示出来。不但没有好处,现在实在讲,三宝如果不能够发扬光大,我们出家的弟子,在家弟子也有分,出家、在家的佛弟子都有无量无边的罪过。为什么?你叫社会人发生误会,人家一看到佛菩萨迷信、偶像,我们有没有分?为什么他看到佛菩萨形像叫做迷信、偶像?是我们做得不够,宣传不够,他误会!所以他这种说法,我们不能怪他,是我们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把这些道理讲清楚,没有解释给他听。
他看到经典,他觉得古老东西过去了,没有用的东西,所谓是说落伍,跟不上时代。他见过经典没有?没有,他也没有听过,也没有读过,一看到这个线装书他就反对。哪里晓得,这是世出世间一切文字里面,最上乘的文字,最微妙的义理,永远是在时代的前端,它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