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决心求生净土,要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我们往生的资粮,用现在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诸恶就是十恶,众善就是十善,十恶不能做,十善要奉行,这样老实念佛,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所求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除此之外,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们不能去操这个心,也没有必要操这个心,自己办自己这个大事,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净业同学要多想想。
  古时候念佛堂的堂主,他有一句口头禅,时时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老实念!身心世界要不放下,你有牵挂,你有障碍,这个东西到临命终时,它就障碍你,你就去不了。不论你是善法还是恶法,你要放不下,都变成往生的障碍。往生的时候只能有一个念头:佛念。这个念头不容易,平常要练习。放下是现在就放下,「等到我临终再放下」,迟了!你想放下,结果怎么样?习气,你自己不能控制,它自自然然起现行,你不就麻烦了!所以平常用功就是降伏习气烦恼,降伏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平常把妄想分别执著看淡了,愈淡愈好。如果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你功夫成就,你念佛往生,生实报庄严土,到那边去,「花开见佛悟无生」;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尽,叫做带业往生。
  我们这品经看样子今天可以圆满。圆满之后,有些同修来找我,现在净宗学会同学们受持《中峰三时系念》的人很多,这个修法冥阳两利,很难得。希望我把这个本子能够讲一遍,我记得过去也曾经讲过,好像是在新加坡,悟道法师告诉我,他说我没讲完,后面还有一些没讲,我都不记得了。好,这一次藉这个机会,我从头到尾把它讲一遍,在我们这个摄影棚讲。这个科目讲完之后,我们再接著讲《华严经》下面一品「四谛品」。第二会前面三品是讲如来的身、语、意,「名号品」是讲身,现身说法,名号全是表法;「四谛」是语业,如来的语业;「光明觉」是如来的意业。我们要学佛,这三品经很重要,佛给我们示范。
  所以我们看到振音世界,最后这个名号「一切智」来做这一大段经文的总结,意味深长。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如来教化众生的苦心,这是就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感恩的心。感恩怎样落实?一定是依教奉行,不能依教奉行,感恩都落空。依教奉行这句话不容易做到,如果不能舍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做不到。必须放弃自己对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要放下,完全随顺经教里面的讲法。我常说把经教里面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教里面的教诲,包括表法,要变成我们的言行,变成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你这样就真得受用,那就不是空谈,得实益。再看下面经文: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这是每一段都有这一句经文做为总结,总结的意思前面跟诸位说过,这是最后的总结,我把这个意思重复。『令诸众生,各别知见』,各个众生知见不相同,你的善根不一样,你的见解不一样,你的想法不一样。你见到佛的形相,这个形相就是见到佛的行事,佛的日常生活,佛的处事待人接物,听到佛的名号,你能够理解多少,各人不一样。要依印光大师的教诲,大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这话讲得有道理;世出世间法的真实利益从哪里得来的?诚敬。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老师教导我的一句话,我们一生为人处事的总纲领,「至诚感通」,他教给我的。我在章嘉大师那里三年,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是「看破、放下」,一生受用不尽。果然看破放下,你肯定在这个世间,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心是净的。《楞严经》上讲「净极光通」,那个光是什么?光是智慧;净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现前了。净就是定,因定开慧,小定开小智慧,大定开大智慧。智慧开多少,开多大,看你定功的浅深,智慧不是突然爆发的,所以小定开小慧,大定开大慧,心地清净平等非常重要。
  我写的这二十个字是我五十年学佛的心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记得我这二十个字是在旧金山写的,那时候馆长还在,我们在古柏帝诺有个小道场,那个时候写的,应该有七、八年了。这是总结我一生教学的总纲领,尔后还是这个总纲领。教学要有成就,你抓不到纲领不行,经论太多了!多,精神心力就分散了。分散,充其量你只能得到佛学的常识,你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一定要把纲领抓到。印光大师一生,我看他一生,细心去观察,真的他有纲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他老人家的一生的纲领,他做到了,念念没有离开这个纲领。
  我这二十个字,印祖十六个字,我写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比较容易懂。前面十个字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观无量寿经》上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经跟论所说的都不好懂,所以我用十个字来和经论,大家就好懂多了。《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观经》上讲的至诚心,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直心?至诚。真诚到极处,这是菩提心之体,所以我用真诚。深心,深心就不好懂了,论上讲深心,经上也讲深心。古大德的注解说深心是好善好德,好善好德的心叫做深心,这是自受用。所以我就用《无量寿经》上的经题「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正觉,深心!自利的,是我们自己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最后一个利他的,那就是真诚心怎么样对自己?怎么对别人?对自己是清净平等觉,对别人是大慈大悲;回向发愿是大慈大悲,是利益众生。所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时时刻刻念念就修这个心。这个心是真心,这个心是佛心,一切诸佛如来,一切菩萨都是用的这个心。我们讲修行,修行从哪里修?你看看宗门教下的大德,这些过来人都教导我们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是根本。根本要是正了,言行哪有不正的道理;根本要不正,言行想正也没法子正,从根本修。
  所以这是「各别知见」,各人得的利益不相同。世尊当年教学是这样的。后世祖师大德,我在求学的时候,李老师教导我,同学很多,我们同一个课堂上课,各个人得的利益不一样,各个人对老师的教诲体会的不相同,这就是「令诸众生,各别知见」。体会有浅深广狭不同,但是都是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没有把意思错解的?也有,很少。但是同学们在一起,知见稍微有偏差的,很容易就转过来。所以学习,同学很重要。真正成就,师友,老师是指导你,同学互相切磋琢磨,不能够少。有老师没有同学很难,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人指导,没有方向,都不容易。缘要具足!众缘具足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如果遇到了,要知道珍惜,真是千载难逢。再看底下一段经文,这是第三个大段「类通一切」,我们把文念一遍:
  【诸佛子,如娑婆世界,如是东方百千亿,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诸世界中,如来名号种种不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是这一品里面的总结。前面所说,说一个世界,娑婆世界,这是第一大段。第二大段举出娑婆世界邻近的十方,靠近的十方,我们前面所念的。总结里面告诉我们,如同『娑婆世界』一样,『如是东方百千亿』,这是数字,「百千亿」我们能计算,前面讲娑婆世界邻近十方,举一方,举一个世界。东方有多少世界?说不尽。前面跟诸位说了,东方举一个世界密训世界,密训世界跟娑婆世界一样,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佛的名号,『百万亿种种名号』,是个大千世界。像密训世界这样的世界有多少?百千亿,不止!『无数』,没有办法计算。
  『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这些都是古印度数目字的单位,十大数的单位。这些单位是倍倍相乘。「百千亿无数」,这一句是总说,下面这是大数字,「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无边的无边叫一个「无等」;无等的无等叫一个「不可数」;不可数的不可数叫一个「不可称」;不可称的不可称,自乘,不可称的不可称叫「不可思」:不可思的不可思叫「不可量」;不可量的不可量叫「不可说」;不可说的不可说就叫「不可说不可说」。这些数字,我们今天常讲天文数字,现在一般人的天文数字这个观念没有办法跟佛法这个大数来讲。最后给你讲,『尽法界虚空界』,这个数字,佛在经上曾经说,一切诸佛共同来给你说,说多久?说一劫,说一个阿僧只劫,说无量劫,都说不完。
  在这个数字底下落实,落到『诸世界中,如来名号种种不同』,如来名号有多少?前面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过,所有一切众生的名号统统是如来名号,如来名号何其多。给诸位说,如来没有名号,像中国老子所讲「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这正是《华严》里头常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众多的名号,无非显示自性本具的德能无量无边,何以故?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刹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能,它现的相无量无边,每一个相要给它起个名字,不也是无量无边吗?
  你要细细思惟,把这个道理想通了,你就晓得,名号无量无边,名号里面表法的功德不可思议。无论是现相、无论是说法(名号表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换句话说,我们学佛,学佛的头一天,在佛门里求授三皈;求授三皈,传授三皈的老师,佛门称阿闍梨,我们一般人称师父,师父给我们传授,传什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意思不懂。唐朝时候六祖惠能大师给别人传授三皈,他不用这几句话,他用的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个好懂。佛法僧把我们搞糊涂了,佛法僧就是觉正净,完全用它的意思来讲,我们好懂,这是善巧方便。
  然后大师再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整个佛法的修学无非就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没有别的事情。你入门第一天就把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传授给你。你这一生就走这个路,走觉正净的路,这是佛法教学。儒家教学也不例外,童子启蒙教什么?教《三字经》。《三字经》一开头,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就传给你了。小孩六、七岁知识还没有开,先灌输给你,让你心里头有印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几句是儒家的总纲领,跟佛法里面的三皈没有两样。
  你一生学习都不能离开这纲领,佛法肯定觉正净,儒家肯定人的性是善的,本善。他为什么不善?是被污染,迷了以后,迷了本善,染上了不善。佛告诉我们,我们的本性是觉正净,迷失了本性,所以才搞成迷邪染。学习学什么?回归本性而已,这是圣贤的教学。我们要懂这个意思,你就能学到真的东西。无论是正面的、反面的,统统生智慧。譬如这两年来许多人反对会集本,对我们来讲有利益。没有人反对,提不起注意,也不会对这个本子认真去研究;他这一反对,我们要认真研究,来检查一下他反对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逼著我们真用功夫。
  台湾还有一个同学写了一本书,《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跟会集本做一个全面的校对。这个本子我们买了一千本,做什么用?如果诸位对这个本子有怀疑,你看看他这个校对,你就明了了,你的怀疑完全就化解了。他是以夏老的会集本做为蓝本,然后用五种原译本一句一句的来校对,一字一字的来校对,这个对会集本来说是很大的贡献,帮助大家断疑生信。现在我们学院有一千本,这是我们向他订购的,不是我们自己印的。各地净宗学会,或者你们同学有需要的话,写信或者是传真到学院来,我们会寄给你。你们碰到有人提出异议的,你就把这个本子给他看。佛法,疑是最大的障碍,如果我们疑惑不断,它障碍我们往生;断疑生信,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障碍了,所以这相当重要。大家如果说有这么严重的疑惑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