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光明者,名为智慧」。这文殊菩萨说的,这是说身光就是智光,二光无别,没有分别。智光,我在前面讲是性,性德,身光是事相之德,现在科学家讲能。我们用科学家的术语来说,智慧是心能,心性的能,能量,身光是质能,物质的能量。但是物质是心性变现出来的,那么物质的能量跟心性的能量,当然是一不是二。这用科学的这些名词来解释。科学家讲能量或者讲波动,统统都能讲得通。这是第二个小段。
第三个小段,「知悟不殊」。殊是两样,不殊就是一样,觉知跟觉悟没有两样。「唯一平等觉」,你看看前面讲唯一无碍光,这个地方讲唯一平等觉,这里头把「一」显示出来了,一真。禅宗里面所谓「若人识得一」,假如你能够真正认识一,「万事毕」,万事万理,你毕业了。毕还有什么?万事万理统统解决了。更深一层的意思,万事万物都不存在,没有一法不融在那个一里头。一是什么?一是法性。讲到性,全部都融通,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悟心之知,无事非理故」。
清凉的《钞》,小注里头又说「知悟不殊下」,以下这一段,就是我们刚才念到无事非理,这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是第三个小段,「合二觉」,觉悟、觉知,把这两个合起来讲。「谓前身光照文殊等觉知如来光照我刹,然文殊等知是无知之知,故名悟心之知,知事即理二觉合也,不同凡小取事理相」。取就是著,凡夫、小乘因为著相,见不到这个事实真相,体会不到这么样的深。这些话我们读了、听了,没有问题,能够理解,能够接受,没有怀疑。不但要读得多,这个读得多就是多薰习,多薰习就变成般若种子;我们没有能转识成智,所以正法的种子比什么都重要。
每天读诵大乘,学习佛菩萨,目的何在?阿赖耶里头培养诸佛菩萨圆顿大乘的种子而已,这个种子天天培养,愈养种子愈多。种子的力量愈来愈强大,它起现行就是大彻大悟。这种种子阿赖耶识里头本来就有,只是被烦恼习气障碍住。这个障碍太坚固,所以虽有种子,它不起作用。於是我们就明了,许许多多同学在一起学习大乘,经年累月为什么不悟?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不悟。天天读,天天听,天天在劝,总是回不了头来。但是你要晓得,他不能回头,我回头了。
在学习过程当中,这个道理就是中国古大德所说的教学相长,师资道合,他没有悟,我悟了;他没有入,我入了。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在好学,学习如法,如理如法。如理如法,我们再换句话来讲诸位好懂,合理合法,这大家好懂。你不违背道理,不违背方法,佛教的方法,佛说的道理,你不违背,你能够随顺学习,你的进步就会很快;千万不能够随顺自己的妄想,那你就错了,你马上就背道而驰,你错了。背道而驰,不但是你不会有进步,你退步了;你不但不开悟,愈学愈迷惑。如法的人,合理合法修学的人,流露出来的是智慧,是善巧方便,是自利利他。学错了,与经论所说的道理违背了,方法也违背了,那么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流露出来的是烦恼不是智慧,是染污、是骄慢。不懂还好一点,这懂了一点,自己以为了不起,以为别人都不如我。修学佛法,他得的是什么果?世智辩聪。诸位要晓得,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你遭了难。
为什么说世智辩聪是遭难?障碍了悟门,你永远不会开悟。我们看一般很聪明的人,很伶俐的人,现在人讲敏感度很高的人,多半都落在世智辩聪里头,什么原因?烦恼习气不断。我再说得明白一点,自私自利没放下,就坏在这里,名闻利养看得很重没放下,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如果真的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他样样就如法。这一桩事情我们在讲席里头,不晓得讲了多少遍,你放下一分,你就得一分利益;放下十分,就得十分利益,一点都不假。你要不肯放下,亏就吃大了。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证果,在这个经里面,入华严境界。能入华严境界,他就是法身菩萨。
所以你要晓得,这个世间,《般若经》上常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有什么好执著、有什么好分别的?你要是贪恋的话,那叫愚痴到极处。所以真正放不下的,要把这十二个字一天念上几十遍,天天念,这就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修种子得力的时候,它真的帮助你放下,看淡了,不再把这个世间万事万物放在心上,这个时候你就接近开悟的边缘,愈来愈靠近,总有一天豁然大悟。方法多得很,你得肯干,你不肯干,不行。除了这个之外,还要知道一桩事情,修福,福慧双修,福不碍慧,福帮助你开智慧,我们中国谚语有所谓「福至心灵」,福报现前的时候,那个心思突然聪明了。所以福慧也是不二,跟此地讲的一样,可以合起来,迷的时候是二,悟的时候就不二。这个地方讲这个合起来也是如此,迷的时候是二,光明跟觉是二,悟的时候就不二,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例外的。
所以,常常读诵一句偈都能帮助你开悟,然后你就会体会到,一句佛号能帮你成就。确确实实自古以来有不少人一生当中,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除这个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他往生了。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一句偈都能成功,一句佛号怎么会不成功?这真正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用这一句周而复始把妄想分别执著给念掉,把心里面烦恼习气、忧虑牵挂统统念掉,他怎么不开悟?他往生的时候什么都明了,你不要以为他没有念过书,他很笨,实际上比你聪明多了,你怎么比也比不上人家。他得的是什么?根本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他为什么不住世,要走得那么快?这个世间现前这个阶段没有缘分,也就是说没有人欢喜跟他学。他方世界有缘,过去生中所结的,这里没有缘,暂时离开,那边缘成熟了,到那儿去。
当然我们晓得念佛人,第一个,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一见佛之后,不得了,真的不得了,他自己并不以为不得了,我们感觉他是真不得了,为什么?得佛本愿威神加持,一下就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什么菩萨?七地以上,你说还得了吗?真不得了。在这个果位上他就有能力应化十方,哪个地方有缘,他就到哪里去;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这个时候能力虽然不是自己修证得到的,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这个加持是什么?弥陀威神引发你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德能。我们现在一般人讲启发,佛法里讲引发,意思完全一样,启发你本有的智慧德能。本有是自性本具的,是佛力加得上,这个时候你烦恼习气完全伏住,所以佛有能力帮助你。
我们今天佛为什么帮不上忙?你烦恼习气伏不住,时时刻刻起现行,就是你自私自利的念头,贪瞋痴慢的念头,此伏彼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顺心的很喜欢,不顺心的讨厌。你天天起这种念头,佛加不上你。果然有一天,这一切境界现前六根面对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者,给你说,阿弥陀佛、诸佛菩萨的威神都能加得上,启发你的智慧,启发你的德能,启发你的相好。佛所加的,你所得到的,统统是自性本具的,真的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理上讲得通,事上当然可能,问题是我们自己本身的障碍不能除掉,人家对我们没有法子启发。
世间教学也不例外,老师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开智慧。为什么一班学生,有的学生开智慧了,有的学生智慧永远不开,什么原因?印光法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同样老师教这么多学生,学生对老师诚敬心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要讲求尊师重道,诚敬就是尊敬老师,尊敬老师是因为重道。你有十分诚敬的心,老师教导你,你就开十分智慧。你有三分恭敬心,你听老师教诲,你开三分智慧。你对老师完全没有恭敬心,甚至於瞧不起老师,你接受老师教诲,你只生烦恼不生智慧,一个道理!世法佛法不二。唯一平等觉,这一句话非常非常之好。悟心之知,无事非理故。理就是性,事就是相。
再看第四个小段,「又此二光,不异觉境」。这八个字就是一段,我们看清凉大师的《钞》,小注「又此二光下」,下面就是不异觉境。「四」,这是第四个小段,「合能所,二种能所,一时双合,则能照所照,能觉所觉」,这是两种能所,一时双合,则能照所照,能觉所觉,「皆性融故,举一全收」。这些理事都非常非常之深,它是宇宙之间诸法实相。在日常生活当中,随便拈一法,随便拈一物,随便拈一事,无不如是。我们讲事实真相,这才真正讲的统统是事实真相,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一句,皆性融故。相是性现的,事是识变的,识之体就是性,所以大乘经上说,「全事即理,全理即事,全相即性,全性即相」。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你真正通达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这是我常常讲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常常讲这句话。
有人问我,在这个世间许多国家地区,我接触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能把他们融合在一起,做个知心的朋友。很多人问我:你怎么想到的?你怎么会这样做?你依什么做成功?我跟他讲我依「大方广佛华严」。但是这个讲法他很难懂,大方广佛华严是什么他不知道!讲白一点,我所依的就是我肯定宇宙、法界、众生是一体,我肯定人性本善,我肯定佛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万事万物皆有法性」。所以说到性就融通了,什么障碍都没有。
今天许许多多人在研究如何能够消除冲突,冲突就是障碍,怎样能够促进和平?冲突没有了,和平就现前了。我们做这些事情有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在《华严经》里头,在大乘经论里面,我们自己得受用。自己得受用是什么?是自己的身心和睦,身体清凉自在,健康长寿。身,健康长寿,心,清凉自在。为什么?知道它融的。所以我曾经说过虚空法界是自己的心相,刹土众生是自己的身相;身相是法身,心相是法性,法身、法性是一不是二,宇宙一体!现在时间到了,今天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八八卷) 2003/12/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88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二段。这是清凉大师《疏钞》里面的第二段,释名,分为开合两个段落。我们讲到合,合里面有六小段,现在我们从第五小段看起。「此三圆融,唯无碍之法界」。这一句就是一个小段,这是合中第五小段。清凉在《钞》里面有解释,「此三圆融者,五」,就是第五小段,「总融上三」。上面有四小段,所以「上虽四对,体唯有三,谓能照之光,所照之境,所成之觉」,所以光、境、觉,实际上这四个小段只说三桩事情,所以说体唯有三。「三对六法,举一全收,为一法界」。后面一句是总结,「此上五重合竟」。这是解释合,别题里面的合说。
能照之光,所照之境,能所是一不是二。这与世间哲学里头所说的不相同,哲学能所是二不是一;换句话说,它是相对的。一乘圆教里面没有相对的。大乘或者讲二乘、三乘有相对的说法,那是佛的方便说,叫善巧方便,也是佛法里面所谓的随顺俗谛说。俗谛是众生的见解,众生听了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一乘圆教就不是随顺众生,是如来果地上亲证的法界,这叫随顺真谛说。这个真谛就是诸法实相,真实相。众生他迷了,这一念妄动而有无明,所以往往把真相看错了,因为看错,所以他就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这就想错。佛菩萨教化众生,怎样把众生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修正过来,这就是佛法。所谓转迷为悟,转错误为正知正见,这就叫佛法。佛这个字是梵语音译的,如果从意思上来讲就是智慧、是觉悟、是觉知,所以智觉。佛法是一种求得真智真觉的方法,如果叫佛学,这是这一门学问,我们不能够不清楚。
性相,性是能现,相是所现。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这是光明,是能照,照见法性所现的种种法相。能现所现是一体,能照所照怎么会是二?当然是一。这是这一种法合是自自然然之合,本来就是这样的。分开来说,合起来说,一桩事情,这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清凉大师讲上面三对六法,我们这个概念要清楚。三对,能照所照是一对,能觉所觉是一对,光有身光、有智光,觉有觉知、有觉悟,照有能照、有所照,觉有能觉、有所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