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内涵而有,而内涵也要依形式才能成其为内涵,否则容易形成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以为一切“相”上的东西都是由“性”上而生起的,而真正存在的本质是一个真常的“心”或能生万法“性”。这样就成了一种“单向缘起”的思想了。即相由性生,但性却为一种本自就有的存在,如此就和佛陀本来的缘起观法则大异其趣了。
和佛说不一样,倒并不一定是有问题。问题是一旦在最根本的理论基础上有违缘起法则,就一定会构成一种修行上的障爵。而且也一定会在整体的佛教发展方向上,造成偏差。
唯心论思想发展到后期产生最大的流弊,就是造成修行人不注重生活与世间的一切。大家满脑子都是一些“镜花水月”的思想,以为眼前的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不重要也不用太认真。真正重要的是一样看不见但也摸不着的“性”。于是一天到晚都在修这一样“性”,以为这样才是有智慧。事实上这一种思想哪里是佛陀说法的本怀?不过是末代佛法玄学化的产物罢了!
不重生活与生活中的一切而谈修行,谈的不是修行而是玄想。修行是一样再实际不过的东西了,它直接的对象就是生活和生命。不重生活的修行是不会有任何效益的,因为修行所当“修”的正是生活中自己一切大大小小的行为。修四念处者不当在自己心中存有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以为真正重要的只是一个“内在”,而一切外在的形式皆无足轻重。如修行人有这个倾向,则当在“法念处”的观照下,见到自己有这种思想及因这种思想而兴起的行为与价值观。见到了就要知非即离,不再为这一文化中的障碍所迷惑;当如实地在生命中观察自己身语意行为的偏差及过失,不断地调整自己,纠正自己,才不愧是一个修行人。否则无论你能把“二谛”说得如何圆满,“体相用”讲得如何高妙只要那个唯心主义的思想仍然存在,你整个的修行人格仍然是“迷”的;是在抓一个“性”。严格说来,这种行为是不能算得上修行的。
唯心论的思想加上“修行”,会得到遁世的人生态度,不但合理而且自然。我曾见到有人批评一般传统的佛教团体皆不重组织,而不少的传统佛教徒皆虔诚却没有组织能力。我以为这个看法正确但仍不够深入,因为仍没有看出这个现象的根由在哪里。唯心论的思想逐渐透过文字及体系而深入到佛教文化的内层,才是造成佛教徒缺乏组织能力的真正原因。讲到这里,就又回归到本章的主题之一——形式界定内涵了。但足具反讽性的,是此一被形式界定的内涵——唯心主义的思想,刚好讲的是它本身并不被其他东西所界定。 ·
真由四念处修行下手,直观世间与人生的佛法修行人,一定会是个有群体意识的参与者,而具有关心群体及环境的“政治人格”。中国文化发展到了后期,几乎已有了颇浓厚的“反政治倾向”,许多人都觉得政治是黑暗的、不净的;而把参与政治看为流俗之事。不少佛教徒更是一天到晚谈心说性,哪会去关心国家的前途与社会问题?以缘起及四谛的观点而盲,一个政治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如许多人皆有这种想法,正是该社会不和谐与无力的病态现象,长久下去是一定会出问题的。只有当这个社会的人皆能修“社会的四念处”;面能去关心这个社会的问题时,情况才有可能好转。故当有人问我如何修四念处而能“解脱”时,我则往往会问他是否关心政治、环境维护等人类切身的问题。有人觉得我在开玩笑,其实一点也不。修四念处者,尤其是在家人,如果连自己存在环境的政治及卫生
情况都不关心,还要去讲什么直观人生的洞察力与臂爱的人格,岂不好笑?修行人只要对这些很近的事实漠视而满脑子都是解脱开悟的思想,以我看就是在玄学与唯心论的人格中了。以这种心态要谈佛教的四念处修行,恐怕是不大实际的!
今天我们研究佛教现代化的修行,如没有在根本处见到许多现象与问题真正的根,则是怎么样也无法改变什么的。大家仔细想想唯心论的思想,是不是已影响了许多修行人的性格、行为、价值观与思考模式?在佛教界愈久,我愈能体认佛教真正的问题已不只是一个个人修行或理解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整个的文化层次的问题。当这个文化的内涵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时,修行人会有这些“特质”,只属自然。这也就又是本章所讲的“内涵会影响形式”了。”
不只佛教是如此,整体的中国文化近数百年的发展,我以为皆是如此。道家最后讲究修性修命;当然已是唯心论思想的直接代言人,而儒家经过宋明理学家的阐释与附会后,所发展出来的思想又岂不是有浓厚的唯心色彩儒释道如皆走了样,成为唯心论的信徒,你能说中国没生病,中国人不受害吗?只是这一种“害”是杀人不见血的!思想文化上的偏差往往杀人于无形,而且大多数人皆感觉不到,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了。先儒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想法,其气度是何等的恢宏,而其襟怀又是何等地入世而具人道主义的精神。我以为用这一句话点醒修行人唯心论与不重视现实的迷梦,实属恰当。尤其是中国的菩萨道行者们,更应以这种勇于承担的使命感自勉。否则连人间的儒者都比不上,还要谈什么菩萨洞察三界的智慧与慈悲,就离题太远了。
中国近代的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就是因为看穿了佛教发展到了后期产生的偏差和流弊,故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理念;要修行人正视人生,用智慧与慈悲去解决人间的问题,解除众生的苦难。我个人以为佛教徒不能有力地发挥洞察力与离执力,是二位大师的理想尚未能充分实现的原因。而唯心论的思想和人格若不能被修行人看穿并克服,人间佛教的精神是怎样也不能在佛教徒的生命中展现的。而四念处的修行则可使人看出自己的厌世与唯心论思想,使人间佛教的理想早日实现。
故我坚决以为修行不能离开形式,而且要重视形式。修行人当活在当下而走出唯心论思想的偏差,去正视并改善人间的问题。当能在生活中修行,在人间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发挥智慧的光和慈悲的热,去善尽自己的责任,为众生服务。对佛陀开示的教理和修行法门要研究、实验及尊重。有人一听到四谛、八正道、七觉支和四念处,就站在—个颇“玄妙”的立场说这些都仅是“形式”,也就是“枝节“;面佛法真正的核心是“不离一心”的,是“不立文字”的,是“不可言说的”,是“一法通则一切法皆通”的,以为自己懂的才是真正的高等佛法。我建议有这种思想的人放下一切既有的见解.仔细去教典中体会这些佛立的“形式”的真精神,我学法至今,虽谈不上什么成就,就从没有发现任何理论或法门可取代四谛、八正道、七觉支及四念处的。但今日的佛教徒持以上见解的却不在少数说唯心思想存在于佛教而造成了修行人不重形式的苟简心理,应不仅是我个人的见解吧!
修行人只要一旦有了这一种思想,就一定落“常见”,在迷梦中而不自觉。唯心论的思想早已落伍了,只不过是一个伟大的古文化变质后陈腐的余绪罢了!读书人若没有时代意识,讲得好听是书生,讲得不好听是书虫。在20世纪资讯发达的今天研究佛法,修行人如仍不晓得原始教典的重要性,而能虚心地去体认四谛、八正道的内涵与深度,反而为传统中种种的神秘主义及唯心论的思想听惑,真可说是枉为现代人。
十四、修行与形式主义
在前章中我们讨论过了“唯心论”及因其影响而造成的一些不重形式的性格及修行心态。通常这一种心态一旦形成,往往就会造成人们一种“不在当下”,甚至“不在世间”的个性。身体虽在此处,但心总是在一个遥远微妙的地方。但无论“那个地方”是多么微妙的,以四谛及四念处的修行立场看,均是障道因。修行人皆当看清、远离。
也许正因为“部派佛教”后来的发展有越来越往“内”的唯心趋势,使修行人越来越不重世间,故一群有见识的宗教改革家才会提出了重新肯定世间的“大乘思想”。并提出以“六度”等和生活直接相应的理念为主题的修行,使修行人能逐渐远离褊狭的唯心论修行的缺失,而能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世间。如果我的假想是正确的,则近代不少站在“原始佛教”立场而完全否定了“大乘佛教”的人,就该重新思索大乘思想的本质及其和原始佛教的关系了。
我相信当初大乘思想的倡导者们,是因为见到佛教整体的发展已越来越远离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才出来作佛教复兴的工作的。从许多地方可以看出当时那些复兴工作者用心的良苦。重新把修行由唯心思想带回世间,也只是其中的一面。故以我对佛法的了解看来,不但不会觉得大乘思想是对原始佛教的反动,反而觉得大乘在本质上是很接近原始佛教的,只是后来因为发展的年代久远;所谓“大乘”也逐渐变质了。像当初大乘思想所批判的唯心思想,也又重新回到了大乘之中。但如果有人看到了大乘后期的现象,就全盘否定了大乘,就和有人用部派佛教后期的现象否定了原始佛教一样,是不公平也是不正确的。
我之所以要讲这些,是希望大家在研究佛教及修学四念处时,能彻底地摆脱宗派与门户之见的束缚,直观人生而不再在古老的问题上打转。对一切佛教的问题均是可以反省、讨论及研究的,但没有必要再去“打倒大乘”或“打倒小乘”了。凡是修学四念处者,均应有“如实观”的修行素养,而能远离一切的“大小乘见”。事实上平心而论,今天又有哪一个宗派,哪一个团体能完全代表当初的大乘呢?而又有哪一个国家,哪—个地域的佛教徒敢说他们所传承的佛法就是最原始的佛教呢?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如果还有人在攻击“大乘”或“小乘”,以我看不但是史识不足的表现,反而更让人觉得是“过时”甚至“过气”了。
本章我想要研究的,并非佛教史上大小乘对立的问题。我的主题是接着前章唯心论的探讨后,希望能进一步地再探讨修行中对“性”与“相”的另一个偏执——也就是对“形式”的偏执,并分析其对修行的影响。
四念处的修行,精神上该是合乎中道的,既不偏重内涵,也不流于形式。偏重内涵的修行,容易有唯心论的倾向,其缺点和影响我们已在前章中讨论过了;而偏重形式的修行心态,不可否认的也已在佛教发展的后期形成了。我希望在本章中能分析并批评流于“形式主义”的修行,进一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四念处修行的旨要。
我在前章中曾指出人是形式的动物,而修行也不能离开形式,故“形式”当然是重要的。从修行人的身体、环境,到整个的教法,都是其修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形式。但同时修行人也不可忘的,就是形式固然重要,但修行绝不“只是形式”。
《金刚经》中佛所说的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正是经典中对“形式主义”的修行最有力的批评。近代已有若干新兴的佛教宗派在强调某一种“声音”,甚至某一种音波的震动,就包含了全部的佛法。于是把所有的精神皆耗在发出那一种声音上。这正是形式主义的修行发展到了极至的表现。而通常这一类型的形式主义修行思想,大半皆有极浓的神秘倾向。
当然,一般的佛教徒还不至于如此偏激地以为某一种“音波”就真的能贯穿佛教的整体。但程度上没有如此之甚而本质上很接近的思想,是不是也存在于传统佛教中呢?以我看不但有,而且还不只一端呢!
最明显的就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功德思想”,普遍地存在于传统佛教中而成为修行人很本能的一种心态,使得许多人以为“某一件事”或“某一种行为”就必然是菩的,或有“功德”的。于是对这
些有功德思想心态的人而言,人生就像是算一本“功德录”上的总帐。这种人的修行会成为斤斤计较的“执相”,而不能发挥佛法中不离形式但也不即形式的中道,是很可以理解的。
这种思想表现在修行上,就造成一种以“业”为主要对象的修行观念。不少修行人修行的主要内容就是“消业”。这种态度最严重的缺点就是不够直接。因为不直接,也就不够有力。四谛讲的修行态度,是以人生中之烦恼一也就是“苦”——为直接对象的,而不是以任何思想或概念。故四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