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夏鲧作三仞之城”的说法。近年来考古学资料表
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不少类似城郭的遗址,如河南
淮阳平粮台城址,它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为185米,城墙采用小版夯筑法,
即先用小版在城墙内侧夯一土墙,墙外逐层填土,如此层层加高,直到筑成。
这座城南北有城门,南城门还发现了土坯筑成的门卫房和地下陶质排水管
①
道,城内为土坯筑成的排房,房屋周围还有草拌泥涂抹成的散水坡 ,这是比
较原始的城郭或称城堡。
到商代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开始发展起来,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偃师
商城,河南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等都具备了一定的布局和规模,并对
后来城市的发展以重要的影响。以郑州商城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址,东墙和
南墙各长1700米,北墙长约1690米,西墙1870米,周长6960米,城内的
东北部发现多处大型夯土台基,有的台基上保留了坚硬的白灰面和细泥地坪
及大型石柱础和柱洞的遗迹,估计为当时奴隶主居住的宫殿区。城外四周分
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址,窖穴、水井、灰坑、壕沟、墓葬和祭祀坑等
遗迹。根据文献和出土遗迹的考证,不少学者认为此城是商代中期“仲丁迁
②
于隞”的隞都,也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的亳 。从其城墙遗迹分析,是采用两
侧木模型板,中间填土夯打,木板每块一般长约2。5—3。3米,宽0。1—0。3
米,并采取分段夯筑的方法,将两侧壁和一个横头都用木板相堵。在一段内
分层夯筑,然后拆除堵板和两侧壁板,这种方法又称分段版筑法,它可在同
①
一时间内集中更多劳力,加快速度和保证质量,是建筑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
到西周时版筑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以立柱、插竿、橛子、草绳来
②
固定模板,在分段的基础上采用了方块夯筑的方法,这些方法使版筑技术更
加完善,用这种方法夯筑的城墙一直沿用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2)宫殿
① 参见《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 年第3 期。
②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① 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② 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 Page 110…
商朝是奴隶主至大兴宫殿的时期,《周易·系辞》载:“上古穴居而野
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周礼·考工记》中记有:“殷人重屋,堂修
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这里所指的都是奴隶主的宫室。考古学资料
表明商代有不少的宫殿建筑,如商代早期的二里头宫殿遗址、商代中期的盘
龙城宫殿遗址和商代晚期殷墟的十几处宫殿遗址等,都代表了当时以木结构
为主,土木相结合的构造技术。
二里头宫殿建筑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平面近方形,只东北
部微凹,是一座大型夯土台基,台基边缘用姜石铺垫的硬面和路面,起散水
作用。夯土台基中部偏北有一块略高的长方形台面,是宫殿的基座,东西长
36米,南北宽25米,上面排列一圈柱穴,南北两边各9个,东西两边各4
个,柱穴底部均垫有一块卵石,作为柱础。根据遗迹推测这是一座面阔八间,
进深三间,木骨为架,草泥为皮,四坡出檐的大型木构建筑。殿宫正南约70
米处是宫殿的大门,在宽24米的地方,夯土台基向南延伸呈斜坡状,上面排
①
列了9个门柱柱穴,大门两侧还发现了一圈廊庑式建筑遗迹 。由此可知商代
早期的宫殿是由堂、庑、庭、门组成,中间是殿堂,南面有大门,四周含相
连的廊房,初具了我国宫殿,宗庙建筑的形制和规模。
到西周时期宫殿建筑技术有所发展,形成了一组规模宏大,具有整齐格
局的四合院式群体建筑。《尚书·顾命》中有对这个时期宫殿形制的描述如:
前面有正门,门的两侧有“右塾”和“左塾”,门内有庭(指院落),庭内
居中有堂,堂前有东西两阶,堂后有侧阶,堂上有主室和其左右的东西房等,
正门的前面有应门,应门之前还有皋门。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岐山凤雏
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宫殿或宗庙建筑,其形制与上文献所述可吻合,其建
筑是坐北朝南,以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主轴,东西配置厢房,形成一
个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院落,还发现了两处排水管道,是用陶水管套
接或用卵石砌筑,地面和墙壁均以泥浆掺合细砂和石灰涂抹,在房屋堆积物
②
中还发现了少量的瓦,估计屋顶的一部分是用瓦盖成的。
瓦的使用在建筑史上是一件大事,它可有效地避免屋顶的漏水,延长房
屋的使用年限,还是人们将人工材料运用于建筑物上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史
记·龟策列传》记有:“桀为瓦室”,可知瓦的出现有可能是在夏代,但见
于考古学资料,最早的瓦就是岐山凤雏宫殿遗址中的瓦,这种瓦宽约30厘
米,长度不详,为泥条盘筑,背面纹陶纹,青灰色,陶质较脆。到西周晚期,
瓦的使用较为广泛,陕西扶风召陈西周晚期遗址中,三个房屋周围都含大量
①
瓦片堆积,瓦的种类达十多种,且有板瓦与筒瓦之分 。
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已对建筑进行装饰,商代的装饰艺术有了更大的发
展。安阳小屯一个商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绘有彩画的白灰面墙皮,残长 22
②
厘米,宽13厘米,厚7厘米,墙皮上绘有红色花纹和黑圆点 ,由此可见当
时已出现用壁画装饰建筑的形式,另外人们可能还在梁柱或门窗上加以雕
刻,起装饰效果,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但从考古发掘盘龙城和殷墟
墓葬中可见到的木椁上的彩雕,以及大量商代青铜上的繁缛纹饰中,推测这
①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② 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① 参见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3 期。
② 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 Page 111…
种技术在商代就开始被运用在建筑装饰中。
由上所述可将这一时期的建筑技术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高台建
筑普遍出现,宫殿多是建在大型的夯土台基上。第二,夯土技术广泛运用并
逐步发展成熟。第三,形成了以木结构为主,土木相结合的传统建筑体系。
第四,开始使用人工材料,并注重对建筑的装饰。第五,形成了规整的整体
布局,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达1000多年之久。
… Page 112…
7。甲骨文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中,以汉字最为古老。它是在经
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后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独立的文字体系,对
后来中国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安半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100多件(块)陶
①
器或陶器碎片中含30余种刻划符号,如“■■”等,后来又在其他许多遗
址中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往往在一个地区的几个不同遗址中可找到相同的符
号,可见它们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器物上
②
刻有“■”,似乎更接近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们一般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中有
些可能是族徽或标记,有些则可能是原始汉字的先驱。
汉字的真正形成是在商代,商代的文字种类很多,有刻在石上的石文,
刻在陶器上的陶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及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其中以甲
骨文最为主要。
甲是指龟甲,甲文是指在龟的腹甲上契刻的文字,骨是指兽骨,主要以
牛胛骨和鹿头骨为主,骨文是指刻在牛胛骨和鹿头骨上的文字,两者合称为
甲骨文。
商朝虽已进入了发达的奴隶制社会,但商代人却十分迷信,在他们看来
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服从天意,因此无论大小事情都要进行占卜,占卜的内
③
容包括祭祀、征伐、田猎、疾病风雨,女人生产等 ,占卜者用甲骨进行占卜,
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都刻在甲骨上,这种甲骨文又称“卜辞”。
甲骨文是由著名文字学家王懿荣于1899年最先发现和确认的,后来中外
学者对甲骨文进行了搜集与研究。自1928年起,多次在河南安阳殷墟进行考
古发掘,共发现了甲骨15万片以上。古文字学家认真整理了这些甲骨文,并
对其进行考释,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如董作宾的《殷墟文
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郭沫若的《卜辞通纂》,陈梦家的《殷墟卜
①
辞综述》,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等。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
了解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殷墟发现的卜骨上
有多片是记录月食发生情况的如“月又戠”,成为人们研究天文史最可靠的
第一手资料。
在商代的其他遗址中也发现了不少的这类甲骨文。1954年还在山西洪洞
县首次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后来陆续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也发现了西周的
甲骨文。
甲骨文中除“卜辞”外还有一种纪事刻辞,主要是刻在龟甲两边凸出的
部分或牛胛骨顶端凹下的臼面上。刻辞有的与卜辞有关,有的则与之无关如
②
记载战争中的俘虏数字,田猎所获多寡及方国、臣下进贡的物品等 。
据现有的资料统计,甲骨文有单字4500个,其中可辨认的约有2000余
字,被学者们公认的有1000多字,从这些字体看有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① 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 年版。
② 参见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 年版。
③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①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②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 Page 113…
说明这时的文字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并发展到了比较成
③
熟的阶段 。
③ 参见《中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