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陶土雕制而成。出土的雕塑品中有手中持蛇的女神小雕像,有飞鱼、贝壳、 

带羊羔的母山羊等,它们做工精细,颇具现实主义的眼光。如那些持蛇女神 

小雕像,并不像埃及、西亚神像那样令人肃然,而是身材窈窕、头戴花饰、 

身着传统克里特服装姿容庄丽的女子。所谓传统克里特服装,就是一种短袖 

束腰、双乳袒露、层层长裙向下逐渐撑开的样式。这种女神的作用是什么, 


… Page 93…

众家纷说不一。有认为是动植物的庇护神;有认为她并非什么神,而是类似 

中国佛教石窟中的供养人,她双手持蛇是一种向神灵献祭的仪式;还有些学 

者推测,她是维护房屋安宁的神。在这些持蛇女神小雕像中,藏于波士顿博 

物馆的那一件被认为是最出色的。它用象牙和黄金制成,像高17厘米,雕刻 

精细,特别是女神的脸部作了更细致、更真实的刻划。此外,象牙雕刻 《杂 

技演员》表现出人体处于剧烈运动中的瞬间。作者手法简练,大刀阔斧,但 

特点把握得相当准确,与安静庄丽的持蛇女神比,更显世俗、更显生动。克 

诺索斯出土的两件青铜小雕像,大约制作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似乎是卫士 

一类的人物。人体比例大致正确,虽姿态不同,但其神态生动,其中颇具几 

分滑稽的感觉,散发着浓重的生活情调。 

     克里特人精于冶炼贵金属及青铜,并向小亚细亚、埃及、伯罗奔尼撒以 

及西方出口金银制品、武器及青铜铸块等。仅莫赫罗斯一个墓葬,就有 150 

多件黄金工艺品出土。其中大部分是装饰品,如耳环、胸针、项链等。如马 

利亚出土的耳环,具有极为精巧的工艺和绝妙的构思。它以两只相对的蜜蜂 

环抱住一个小圆球为基本造型,两边蜜蜂的翅膀上以及两只蜜蜂尾部相连之 

处分别挂上嵌有绿宝石的小圆板,增加了耳环的装饰性。而两只蜜蜂中间的 

小圆球,其镂空技术更令人叫绝。此外,在希腊半岛斯巴达附近的华菲奥村 

一个公元前15世纪的墓葬内,出土的两只金杯,以上面雕刻的精美浮雕而闻 

名。两只金杯都不高,上口略大于杯底,造型颇为简单。其中一只金杯上刻 

划了在橄榄树之间的草地上吃草的两只牛,还有一个肌肉丰满的青年人正在 

用绳子系住一只牛。另一金杯上,则刻划了一幕捕捉野牛的场面:中央是一 

只落到张开的网里去的野牛,它绝望地挣扎着:全身都翻腾起来并痉挛地伸 

着脖子;右边,是迅速奔逃的一只野牛;左边,是猎人们和野牛的战斗,其 

中一个猎人抓住牛角,另一个猎人则被野牛掀下来,来了个倒栽葱。好一派 

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一只小小的金杯上表现如此复杂的场面,可见克里特人 

的金属工艺水平之高。 

     比较发达的克里特雕刻艺术还在一些石质器物上表现出来。如阿基亚… 

德里亚德王宫遗址出土的3只浮雕杯,根据浮雕的内容它们分别被称为《队 

长之杯》、《拳击者之杯》和《收获者之杯》。其中尤以《收获者之杯》的 

浮雕最为出色,它生动地再现了劳动者从田间归来时愉快欢歌的场面,充满 

田园气息,这在奴隶制国家的艺术中是很少见的。 



                        2。迈锡尼文化时期的艺术 



     迈锡尼文化是继克里特文化之后爱琴世界的又一重要文化,它的主要遗 

存在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城,此外在提林斯等地也有发现。 

     迈锡尼文化与克里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可能是 

阿卡亚人。据说他们是一些易斗好战的民族,当他们毁灭了克里特文化之后, 

又继承了克里特文化的力量,因其好战的本能而把这种力量倾注在城池要塞 

的构筑上。 

     公元前1600年左右,迈锡尼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阶段。约 

公元前1500左右,奴隶制国家形成。这时国王的墓葬为圆顶墓形式,所以历 

史学家称这时的迈锡尼王朝为“圆顶墓王朝”。从此时起,迈锡尼文化开始 

迅速发展,与克里特、埃及均发生联系。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人从海 


… Page 94…

上攻占了没有设防的克里特岛,取代了克里特文化的地位,成为爱琴文化的 

中心。 

     约公元前12世纪初,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半岛诸国组成联军,在迈锡尼 

首领阿伽门农的帅领下,东渡爱琴海,远征特洛伊,苦战10年获得胜利。迈 

锡尼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元气大伤,不久,被希腊人的另一支——多利 

亚人所灭。 

     19世纪末,德国考古家亨利·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 

传说,继特洛伊城发掘之后,又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和提林斯等 

地进行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了传说的可靠性,也为研究迈锡尼文化提 

供了可能。 

    在迈锡尼艺术中,建筑艺术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建筑艺术的成就又集中 

体现在城塞建造和圆顶墓的建造上。在迈锡尼、提林斯、雅典和小亚细亚沿 

岸特洛伊城,发现了不少建筑在高地上的宫殿,与克里特不设防的宫殿不同, 

这些宫殿都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也可以说是“卫城”的雏形。它们规模庞 

大、气势宏伟,其周围通常用巨石构筑,有时一块石头就重达5—6吨。据推 

测,一般围墙高达10—15米,厚4。5米,墙的下部以未经修饰的巨石为基础, 

而上部则多用泥土烧制的砖头砌成。围墙设有高大的门楼,并有地下通道供 

战时使用。迈锡尼和提林斯卫城最具代表性。 

    迈锡尼的卫城建筑在群山环绕的高地上。著名的狮子门就是这座城塞主 

要入口处,它大约建于公元前1350—前1300年间。该门也是由巨石垒筑, 

整个高度约10米左右,在石门的上部是一个三角楣,即三角形的大石板,它 

宽3。6米、高3米、厚0。7米,石板上刻有浮雕:两只相对直立的狮子守护 

着一根克里特式的圆柱 (即向上扩展、上粗下细的)。威严壮丽的狮子门浮 

雕大概是已发现的爱琴艺术中纪念性雕塑的唯一范例。 

     圆顶墓是迈锡尼建筑艺术的又一特色。迄今在希腊各地已发现了200多 

座。约从公元前1500年左右,迈锡尼的竖井墓发展为圆顶墓。这些圆顶墓规 

模宏大、装饰富丽,它们大多以石块为材料建成,其结构一般如下:墓前有 

一通道至墓门,经过墓门进入圆顶大厅,与门相对的另一端或旁侧有小门通 

入墓室。谢里曼在迈锡尼发现的被称为“阿达列维斯宝库”的圆顶墓可谓最 

为出色。它建造于公元前1230年左右,墓顶为半圆形,墓前有36米长、6 

米宽、两壁由石块砌成的通道通向墓门。墓门的楣石长8。5米,重达120吨, 

上面有红色大理石雕刻的三角形浮雕楣饰。圆顶大厅高13。2米,直径为14。5 

米,室内装饰华丽,壁面还有许多金属作的纹样加以点缀,整个建筑既坚实 

又富丽。 

    迈锡尼地区的壁画与克里特壁画题材上大致相同,如早期作品《猎犬追 

逐野猪》、晚期作品《宫女狩猎》等。在风格上则有一定变化:克里特艺术 

那种纤丽、细腻的风格到迈锡尼艺术中变得比较粗犷、雄伟了。 

    浮雕作品在一些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皿上被发现。如描绘狮子追逐野 

鹿、野猫扑鸭及猎人捕狮等内容的作品,表现生动、工艺精湛。 

    总之,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在古希腊艺术发展过程中曾起了重要作用,也 

许应该说它是古希腊艺术的前奏曲。 


… Page 95…

                 八、古代中国:夏、商、周时期的艺术 



                        1。夏、商、西周艺术概说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第一个奴隶主专政的朝代,它建于公 

元前21世纪,自禹至桀,共17个帝王,历时400多年。夏主要活动区域在 

今天的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一带。1925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 

了范围较大的古文化遗址,有大面积的建筑基址和冶铜、制骨等作坊,以及 

窖穴、墓葬等。这就是著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在豫西、晋南、黄河以东的 

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发现了这种文化遗存,特别是夏王朝中心地带, 

二里头类型的文化遗址更加集中。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 

文化,它出土的铜器是铜锡合金,即青铜,但其器形和铸造技术尚不成熟, 

表明它正处于青铜时代初级阶段。从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的碳14测定,确 

定其考古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到前1600年之间,正好在夏王朝(公元前2100 

年—前1600年)的纪年范围内,故二里头文化当属于夏文化,而且很可能是 

夏代后期的文化遗存。 

    据《尚书》记载,夏代在建筑方面已经能够“筑倾宫”、“饰瑶台”。 

而《韩非子》中的“十过篇”说禹作祭器”“黑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在 

山东城子崖发掘出的一种陶器恰是外表漆黑、里面为朱色,看来也应当是夏 

代之作。此外还相传禹曾铸九鼎,想见得当时已有冶金工艺生产。前人的记 

述,不一定完全确实,但根据殷商文化所达到的高度看,在它之前的夏代具 

有上述工艺生产水平应该说是合乎情理的。 

     约公元前16世纪,兴于黄河下游的商族首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 

国号为商,历时600余年。商的地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曾数次迁都,最后 

商王盘庚于公元前13世纪末迁都到殷,即今河南安阳附近。历史上以迁殷为 

界,把商代分为前期和后期。商代的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都已比较发达, 

手工业尤以青铜工艺最为突出,形成了奴隶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青铜艺术。除 

此之外,制陶工艺也有新发展,出现了用高岭土制作的釉陶,因其质地坚硬, 

被称为原始瓷器。这时,酿酒、纺织、制革、造车等都有了专门的分工。引 

人注意的是,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墓地发现一种“花土”,专家们认为那 

是木器上的彩绘花纹印在泥土上的痕迹。另在河南洛阳东郊殷人墓,还发现 

有布质的画幔,虽然已经残朽,仍能辨认出上面以红、白、黑等色彩绘成的 

几何形纹饰。再有,在甲骨和陶器上已发现毛笔书写的字迹。可见,当时人 

们在绘画领域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建筑方面,城市雏形已经出现。 

     商朝末年,社会内乱,以致于无力再抵抗在西方新兴的周族和其他各族 

的联合武装,最终商殷的最后一个暴君纣兵败自杀,商被周灭。 

    周原是农业民族,在周文王时已发展成为商殷王朝西部一个强大的力 

量,到文王儿子武王时,武王用姜太公及自己的弟弟,联合了反商的其他部 

族,一举灭商,建立了周朝。这是我国华夏民族进一步融合、国家巩固统一 

的时期。周的版图已是今天我国的基本领域了。其活动中心在陕西一带,史 

称西周。周武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广大的疆土上分封诸侯,用世卿世禄 

和制礼作乐等宗法制度把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统一起来,并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朝初期手工业水平较低,所制器物多因袭商代风格,逐渐才有了自己 


… Page 96…

  的特色。陶工艺达到近乎瓷器的水平,而青铜器的工艺水平进一步完善,风 

  格趋于简朴轻巧,代表着当时的最高艺术成就。 

       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都发生了瞩目的变化,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限于当时的条 

  件,各科艺术门类并非都同时得到展开和发达,青铜艺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 

  阶段上独领了风骚,它集雕塑、绘画以至书法等形式于一身,为我国艺术后 

  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间过渡的阶段,人们常称为铜石并用时期。 

  这时所出现和使用的铜是红铜。红铜质地较软,不宜制作大型工具或器物。 

  这一类铜制器曾于1955年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龙山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