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所出现和使用的铜是红铜。红铜质地较软,不宜制作大型工具或器物。
这一类铜制器曾于1955年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龙山文化遗址中首次被发现,以
后其它地方也发现不少,仅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有 23
件出土,有铜刀、铜锥、铜凿等,均锤锻而成。
青铜是指铜锡或铜锡铝的合金,颜色呈青灰色。它比红铜溶点低,便于
熔铸且硬度更大。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标志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据
对这里出土的一件铜爵的科学测定,其含铜为92%,含锡为7%,确实已是青
铜制品。青铜时代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青铜器的制作及
使用范围很广,从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到工艺品都可以见到。作为器
具,它在坚韧、锋利、耐用等功能上远胜于石、木、骨等材料。青铜的制造
和使用,不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容,在物
质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器形复杂,按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工具、日常
生活用具、武器和乐器。生产工具有镢、耒、耜、铲、锸、锄、镰、鎒、斧、
斤、锛、凿等;日常生活用具有鼎、鬲、АⅢ⒈S、豆、孟、爵、角、觯、
觚、尊等;武器有戈、矛、镞、刀、钺等;乐器有铙、钟、鼓、钲等。这些
青铜器物不但具有本身的实用意义,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价值,对于艺
术发展史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青铜器上一般都饰以不同的纹饰,这些文饰大致可分为动物纹、几何纹
和人事活动图案三类。动物纹主要有饕餮纹、夔纹、龙纹、鸟纹、象纹、鱼
纹;几何纹有涡纹、绳纹、环带纹等;人事活动的纹饰主要有狩猎纹、战斗
纹、宴乐纹等。
青铜礼器是由日常生活用器转化而来,根据奴隶主礼乐制度的需要而赋
予某一部分器具以特别宝贵和神圣的意义,它们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
纪功颂德,用于礼制性的宴会以及死后用来随葬。这些器具更大程度上脱离
了实用,而更注意形制的多样、制作的精美,即对形式美有更突出的追求。
装饰的方法主要为浮雕,也有印纹。礼器上的纹样以饕餮纹为最多,其手法
渲染夸张,形象威猛凶残、狰狞恐怖,像一只怪诞的恶兽,表现出一种神秘
而狞厉的风格。
在青铜礼器中,鼎是最重要的一种礼器。其实,鼎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
文化中就已出现,是人们用以炊煮食物的器皿。而成为礼器的鼎,一般用煮
牲祭天敬祖,更进一步鼎还作为王权的象征。约从西周开始,对鼎的作用有
了一套完备的制度。用鼎的多少必须根据名位大小而有所区别,即所谓“名
①
位不同,礼亦异数”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① 《左传·庄公十八年》。
… Page 97…
可见,青铜礼器拥有上的差异,正是等级、权力、地位不同的象征。
铸造一件青铜器要经过复杂的工序,从大量的根据看,夏、商西周的铸
造方法主要是陶范法。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照器物的外形翻
范做成,常分割为几块。有的用子母口接合,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小的
范芯。内外范之间的空隙灌注铜液。外范上雕镂纹饰、铭文。当范内灌注的
铜液凝固取出器物,再经过打磨加工,就制成一件青铜器物了。
在青铜合金中,铜与锡的比例不同,合金的性能和质地也就不同。在《周
礼·考工记》中已列出了6种不同的比例:“六齐”(即六剂)——钟鼎之
齐,铜六锡一;斧斤之齐,铜五锡一;戈戟之齐,铜四锡一;大刃之齐,铜
三锡一;削杀矢之齐,铜五锡二;鉴燧之齐,铜锡各半。这说明当时就已经
知道根据所要制造的器物的不同用途,匹配与其相宜性能的合金。这反映了
当时青铜铸造工艺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之所以见到众多的那
个时代的色泽光辉灿烂、具有美的质量感的青铜艺术形式也就不足为怪了。
2。夏代艺术
(1)建筑
关于夏代的建筑艺术,据古文献记载,说夏代初年就已经有了宫殿、宗
庙这类建筑了,到了夏末帝桀之时,其规模更大、修饰更好。“筑倾宫,饰
瑶台”及“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千”的说法不敢说确实如此奢华,但根据考古
发掘,宫殿、宗庙类的建筑已存在确实不假。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许多处夯
土台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就是一号台基。它位于洛河南岸,整体略呈
正方形,东西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左右。
台面平整并高出地面约0。8米,方向基本上是正南正北。基地全部由夯土筑
成,夯打过的痕迹犹存,夯土十分坚硬,最厚的地方达4米以上。这种高出
地面的夯土台基的设计,想必是为了把上面的建筑物在周围建筑中突出出
来。它也是春秋以后高台建筑的先声。在夯土台基上留有墙基和排列成序的
柱洞,据此可以大体上复原出这座宫殿的原貌:“遗址的中心建筑是东西长
30。4米,南北宽1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四坡出檐的大殿堂。殿堂
的屋顶呈坡状,屋檐下面有一周间隔相等的挑檐柱。中心殿堂的前面是开阔
的庭院。在庭院和殿堂四周环绕着一级“廊庑”式的建筑,与后世的“廊房”
相似。墙是木骨结构,在立柱与立柱之间束以芦苇,然后用泥涂成。尽管如
此,在那个时代,那长长的廊庑也会衬托整个建筑的美观。从殿堂往南穿过
庭院便是大门,大门位于南廊庑中段,是一座宽阔的牌坊式建筑物,这样不
①
仅进出方便,而且增添了宫殿的威严。”这样一个由殿堂、庭院、廊庑、门
楼组成的井然有序的宫殿,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代表了夏代建
筑艺术的成就,这种院庭形式的群体布局方式成为以后中国建筑的一个突出
特点。
(2)工艺
①制陶工艺。商周青铜器的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曾在新石器时代居
于主要地位的陶器发生了动摇,时代的标志不再是多姿多彩的陶文化,而代
之以青铜器。但是在夏代,青铜器远没有那么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
① 李民:《夏代文化》,见《中国历史的童年》一书。
… Page 98…
然主要地依靠陶器。从艺术的角度看,在这段时期中陶器制作及艺术品位并
未比以前有多大的进步,至少从二里头出土的陶器来看是这样。当然我们所
掌握的夏代的陶器毕竟很有限,未必可以概其全貌。
二里头遗址中发现有当时的陶窑。窑是圆筒直壁形,直径约一米左右。
其结构是:窑的下部是火膛,一侧开有火门。中间是窑箅,箅上布满了圆孔,
箅厚5厘米。窑的顶部已塌毁,无法辨认原形,从窑室残壁看,它似乎应为
圆形。由于久经火烧,火膛和窑箅都已变成红褐色和青灰色。就窑的结构而
言,比起龙山文化时期,多少有所进步。那些窑箅上密密麻麻的圆孔,想必
是为了提高烧制水平而设计的。陶器的制作方法有模制、轮制、手捏和泥条
盘筑,大部分陶器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制成。陶器的种类较之以前没有
多大变化。陶器的纹饰似乎比以前更简单了。初期以篮纹为主,方格纹、细
绳纹少见,后来以细绳纹为主,而篮纹大减。到了晚期,流行起粗绳纹,内
壁则施以麻点,而篮纹、方格纹几乎绝迹。
②青铜工艺。青铜时代约与奴隶社会是同时出现的,在我国就是夏代。
古书上说,大禹的时候曾用铜铸成了九个大鼎,还说夏代是“以铜为兵”。
可见,夏代无疑已经有了青铜器。从二里头出土的文物看,不但发现了青铜
器,而且还发掘出当时冶铜、铸铜的手工作坊。青铜器的种类有爵、凿、锛、
刀、锥、鱼钩等。但制作比较粗劣,壁薄且无纹饰。即便是这样的青铜器,
也同样要经过采矿,冶炼,制造泥模,做成陶范,以及灌注铜液,制出成品
等每一个过程,同样需要熟练的技巧。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铜爵,高13。3
厘米,爵的流和尾比较长,平底束腰,三个足长短不一,在把上还有三个镂
孔。可以看出,它是用四块以上的范由合范法铸成,其制造技术已相当复杂。
夏代的青铜器发现得不多,还没有见到大件的,但那些小型器物已可以反映
出青铜时代的到来。
除了陶器和青铜器的制作外,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手工艺制作也逐渐发
展起来。如制骨、编织、纺织、玉器等。从二里头夏代遗址中出土的数十件
玉制的戈、钺、刀、琮、玦等器物来看,玉器有着从实用向佩饰及礼器方向
发展的趋势。
(3)雕塑
属于夏代的雕塑艺术品,在二里头遗址中有所发现。如出土的一件陶蛤
蟆,身宽体阔,浑身有花斑,呈正在蹬起跳跃的姿态。另外还有团缩起来的
陶龟、昂首视物的羊头等,这些小型圆雕,在造型上已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
征,显得质朴生动。
陶器的浅刻纹饰也挺美观。在一件器座形陶器的外壁上,刻有两条龙蛇
纹。其中一条线条很细,巨眼利爪,周身有鳞。另一条刻得道劲有力,一头
二身,眼珠外凸,身上还仰卧着一只四足朝天的小兔。这两条龙蛇刻划得十
分生动,眼眶里还涂成翠绿色,线纹内涂有朱砂。此外,在一平底盆的内侧
所刻的鱼纹也很逼真,两条鱼前后尾随,浮水欲进。
玉雕艺术品在二里头遗址也有发现。有一件玉柄形饰物,长17。1厘米,
厚1。5—1。8厘米,其外形颇象后世的多节鞭。其节节均有纹饰。有的是凸弦
纹,有的是单线和双线兽面纹,有的则是花瓣纹。几种纹饰规则地交替出现,
末端还以浅刻和浮雕法琢成兽头形。整个器物雕刻工整,刻划流畅,堪称当
时艺术的珍品。
(4)乐、舞
… Page 99…
由于这方面能够提供的史实和文物极少,只好从零散的文献记载与文物
中去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音乐方面,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铜铃,铃的一
侧带扉,形似钟,但比钟小。另外在东下冯和二里头也发现石磬,这是我国
发掘出来的最早的石磬。在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还出土了鱓鼓一类的乐
器。
作为乐舞有《大夏》,它以歌颂夏王朝开国君主大禹的治水功绩为内容。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述了该乐舞的产生: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
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
昭其功。”禹让皋陶作乐以显示其功绩,这正是此后礼乐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的表现。据古籍记载,表演《大夏》时,演员围着白麻布的裙子,亦裸着上
身,头上戴着兽皮做的帽子。
3。商代艺术
(1)建筑
已发掘的商代城和宫殿建筑有3座:河南郑州市、湖北黄陂县的盘龙城
和著名的安阳殷墟,其中前两者比殷墟在时间上要早,大概是前期的商代城,
而殷墟则是后期的商代城。郑州的商代城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代城垣,城的
周长约7公里,整个城墙是用土分层夯筑起来的。现存城墙最高约9米,最
低约一米,一部分露在地面上,而大部分则埋于地下。因此城墙原有的高度
尚不十分清楚。从横截面看,城墙呈梯形,这是由城墙的筑法决定的。城墙
由“主城墙”和“护城坡”两部分组成。“主城墙”是城墙的中坚部分,“护
城坡”则是梯形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