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12-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蛭ⅲ芷叫木财乜辞逭庖徊憷叵担掠诔腥现泄拔薜馈保ㄕ胃埽罢也≈⒌哪谝颍獠耪嬲窍戎染跽叩亩赖街K髡畔蛭鞣窖埃紫纫拔鞣绞凳虑笫堑目蒲龋易甲约赫返亩ㄎ弧K衔澜绺鞴唇潭瓤煞治霾愦危何拿鳌肟鸵奥V泄湓诘诙愦危苣压伺巫孕邸N吻宄可鸬淖晕腋芯跻斐A己茫抗造獾拇鸢甘牵骸爸泄搜劭仔。晌醇餮缶置妫彰抛宰鸫蟆!彼幕跋匀皇钦攵怨谘笪衽闪煨涿嵌缘模嵌匝笄橹恢湟徊恢涠恢淙徊恢渌匀唬倘缦棺用螅と税阎颍鞯靡黄胧导氏嗳ド踉丁9造舛灾泄朔讶瞬诺南肿从绕渫葱模衔拔餮笳獭⒅圃煳抟徊怀鲇谘АV泄照傩楦〔桓拥埽拔闹皇抵裕哒咄玑睿抡咔阈埃と√煜轮瞬虐芑得鹆阎K熘敛豢拔盼省保芭分薷鞴涨饔诟磺浚魄笃湓矗匝士己酥Α保虼艘旎匾皇乐模税焓笛耸堑蔽裰薄?墒翘斐瞎陌焓滦适翟诮倘瞬桓夜造庠谑攀兰推呤甏衅诩从写艘椋裳渝粗辆攀甏笃谥泄俜讲糯窗斓谝凰笱А┦Υ笱谩D压止造馕泄姆⒄骨巴究薪缺硎北壑杏欣止郏止壑幸灿斜郏衔泄辽俚糜盟陌侔耸甑姆芏泛团Σ趴赏晌澜缟系母磺恐貉拔鞣骄拢昕沙跫四撸谎拔鞣降闹圃旃ひ担迨昕缮约尚В恍税煅#话倌攴侥苁饕杖瞬牛辉儆靡话倌甑吹泳上埃辉儆靡话倌觏祈戮ⅲ辉儆靡话倌昵饔诖蟪伞S腥ぞ陀腥ぴ冢造馐且晃怀隽嗣募毙宰樱欢庖换厮尤槐涞萌绱舜尤莶黄龋绱说偷鳎绱擞卸ㄐ裕媪钊斯文肯嗫矗疑贩阉剂俊
  郭嵩焘办理外交事务,处处不失汉官威仪,觐见英王,不亢不卑,进退合度。同时,他勇于遵守国际惯例,递交照会,均用西历;与洋人打交道,一律行握手礼;听音乐,看曲目单;游甲敦炮台,穿西装;见巴西国主,起立致意;使馆开茶会,让夫人(梁氏)出面接待。郭嵩焘公使这些通权达变的行事方式却都是刚愎自负的冬烘先生刘锡鸿副使看不惯的,他在寄给满清朝廷的报告中屡屡贬斥郭嵩焘的言行,还公然诟骂自己的顶头上司为“汉奸”,似乎只有他这位处处乜斜着眼睛看洋人的刘锡鸿副使才是天朝尊严的坚强卫士。
  郭嵩焘的言行思想的确不合乎“天朝上国”的规矩尺度,在朝野名士的眼中,他始终是个异端。比如洋务派领袖们忙于造船制器,他却主张正本清源;朝野清流一致主战,他却认为在敌国环集的危局面前,“无可战之机,无可战之势,直亦无可战之理”,只可随机应付,切忌不顾后果的浪战;洋务派领袖们认为当务之急先要强国,他却认为先要富民;朝野清流一致认为列强亡我之心不死,他却认为洋人以通商为制国之本,意在求利,我们不妨因势利导;洋务派领袖们主张工商业官办,他却主张工商业民营。他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看法与各路“神仙”如此格格不入,大相抵牾,得不到朝野各派系的鼎力相助,以至于孤立无援,便毫不奇怪了。
  光绪四年(1878年),郭嵩焘兼任驻法公使,他基于“公使涉历各国,正当考求其益处”的认识,将自己出国途中备述所见所闻的日记整理成册,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对国外的政治、军事、科教和民俗多有赞语,相比之下,对国内情形多有微词,这下可就惹恼了那些天朝完美论者。须知,朝廷中不乏嗅觉灵敏而又“深明大义”的铁笔御史,他们早就看得郭嵩焘鼻歪眼斜,正愁手头没有上好的题材,这下他自动撞进网来,还能不严章弹劾?不说“叛臣贼子”,单是一个“有二心于英国”的罪名,就足以让郭嵩焘吃不了兜着走。就这样,清政府勒令将此书毁版禁印不说,这年年底还解除了郭嵩焘的英、法公使之职,派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前往接替。
  很奇怪,像郭嵩焘这般既知本末又知情势的通变之士,李鸿章却屡屡说他“有些呆气”,一向以慧眼识人自许的曾国藩也认为郭嵩焘只是“著述之才”,不是“繁剧之才”,即指他干不好实际事务。然而,归结起来,要说他不会做官,测不准宦海几级强风几级巨浪,那倒是真的。郭嵩焘颇具诗人气质,喜欢危言危行,在主调为因循苟且的晚清官场上自然是处处受到排挤。他一生在官场浮沉起落,真正拎得起的“风光岁月”不过寥寥数年。1859年,他曾在诗中喟然感叹道:
  人生都是可怜虫,苦把蹉跎笑乃公。
  奔走逢迎皆有术,大都如草只随风。
  郭嵩焘置身官场,既非蒙满贵族,又不愿削尖脑袋钻营,自然是难以冒顶。他生性戆直,心地开爽无城府,长于思考短于行事,的确更像个理论家,不像个实干家。曾国藩知人论世的功夫颇深,他始终只将郭嵩焘视为承明著作之才,从未推许他为治世调羹之人,因此当李鸿章在江苏巡抚任上有意起用郭嵩焘时,曾国藩屡次三番写信给他,要他多听郭嵩焘的建言,至于实际公务,则尽量少让他沾边,以免误事。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曾纪泽,他在写给九叔曾国荃的信中,竟以“花拳练步”四字来酷评这位有通家之谊的父执,曾国荃则欣然允为确评,回信说:“以‘花拳练步’之说喻筠老(郭嵩焘号筠仙),极为有识。筠老之取憎于一世在此,而吾之敬重筠老亦在此。与其交举世诟病筠老之一班朋友,则不若交筠老,以其犹有文字之知识也。”在中国,要成为一位实干家,首先必备的才干便是要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这显然不是郭嵩焘的长项。
  同治元年(1862年)秋,江苏巡抚李鸿章召郭嵩焘前往任职。郭途经安庆时拜访了湘军大帅曾国藩,盘桓一月之久,两人相处融洽,无话不谈。临别之际,曾国藩书联一副赠郭嵩焘:“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对于这样的箴告,郭嵩焘同样是知其意而不能行。
  同治二年(1863年),郭嵩焘得两广总督毛鸿宾举荐,署理广东巡抚。“署理”只是代理,并非实授其职,这就使他多少有点尴尬:少做事吧,尸位素餐,他觉得愧对百姓,多做事吧,容易越权,又会惹恩主毛鸿宾不开心。但他还是依着性子无所顾忌地拿出了当行本色,在广东办厘金,力行劝捐,手段十分凌厉。由于自信心强,求治过急,好似涸泽而渔,一时间粤商怨声载道,甚至有人作了一副嵌字联咒骂郭嵩焘和毛鸿宾:“人肉吃完,惟有虎豹犬羊之廓;地皮刮尽,但余涧溪沼沚之毛。”“廓”与“郭”谐音,骂的是郭嵩焘,“毛”是直指毛鸿宾。毛总督见大势不妙,便处处诿过于郭巡抚。清朝督抚不和是常事,没什么好奇怪的,可郭嵩焘管不住自己那张嘴,竟在人前放出丑话:“曾涤生(曾国藩)保人甚多,惟错保一毛季云(毛鸿宾字季云)。”向自己的恩主开炮,这违反了官场的游戏规则,第一个不高兴的人便是老友曾国藩。曾氏反唇相讥道:“毛季云保人亦不少,惟错保一郭筠仙。”此言一出,闻者无不大噱。郭嵩焘抚粤三年,用“焦头烂额”四字形容最为恰当,先是他在征取厘捐上操之过急,得罪了粤商;其次是与两广总督不和(先是毛鸿宾,后是瑞麟);然后是他被太平军余部折腾得够呛,因而对曾国藩、左宗棠二人“驱匪入粤”深致不满。此外,他的私德也牵动时议,遭到抨击,那就是他违反尊卑礼数,让续弦谢氏地位屈居于老妾之下,谢氏愤而大归(分居)。前庭遭溺,再加上后院起火,郭嵩焘想不丢官都不可能,最终左宗棠一纸弹章便将他送回了老家。
  郭嵩焘出生于湖南湘阴,祖父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多财而不吝,“然诺一语,千金不惜”。县令某公借了重金,人死在任上,欠家愿用两位漂亮的丫环抵债,郭嵩焘的祖父却烧掉借据,一笑置之。他还爱好诗文,闲暇时以吟咏为乐。应该说,这种豪迈家风和诗书气息对郭嵩焘的影响很大,因此他并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轻视“商贾末业”。郭嵩焘十七岁入岳麓书院就读,十八岁与曾国藩、刘蓉义结金兰,十九岁中举人,三十岁(1847年)中进士,点翰林,与李鸿章、沈葆桢是会试同年。他有两个弟弟郭崑焘和郭焘,都是湘军大体系中极有才干的能人,合在一起号称“湘阴三郭”。对他们三兄弟,曾国藩有一个堪称公允的评价:“论学一二三,论才三二一。”意思是,在三兄弟中,大哥郭嵩焘的学问最好,小弟郭焘的才干最高。
  郭嵩焘一生最得意之处,并非三年使西,更不是三年抚粤,而是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居丧的曾国藩墨糲从戎,说动了大傲哥左宗棠欣然出山,说动了负气而走的李鸿章重返曾氏幕府。他在《玉池老人自叙》中曾颇为得意地说:“其出任将相,一由嵩焘为之枢纽,亦一奇也。”当年,曾国藩居母丧,咸丰皇帝敕令他在湘省主办团练,他为了表明自己尽孝的决心,已写好奏章,恳请终制(守墓三年),让湖南巡抚张亮基代为呈递,奏章正在誊抄,还未送出,已是夜半时分,恰巧郭嵩焘来到湘乡荷叶塘曾国藩家致唁。宾主坐定后,谈及此节,郭嵩焘力劝曾国藩接下这付担子。他说:“您素有澄清天下的大志,现在机会来了,千万不可错过。况且戴孝从戎,古已有之。”曾国藩的思想工作可没那么容易做通,郭嵩焘又将“力保桑梓”的大义跟曾老爷子说了,然后由太翁出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曾国藩君命可抗,父命难违,这才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赴省城去尝试一项自己先前做梦都未曾想到过的艰难事业。其后,这位湘军大帅历尽艰险,成为“中兴第一名臣”,郭嵩焘当年苦口婆心的敦劝之功自然不可抹煞。左宗棠一向以“今亮”(当今的诸葛亮)自居,可他多年受困于闱场,三次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左宗棠一向恃才傲物,胡林翼不遗余力地保荐他,他都婉言谢绝了,而郭嵩焘出于同乡之谊,当面向他陈说利害,“贤者不出,其奈天下苍生何”,左宗棠被其至诚感动,于是告别隐居生活,走马上任,先佐湖南巡抚张亮基,后佐湖南巡抚骆秉章,最终出将入相。只可惜这两位好友加亲家,后来因为政见相乖而反目成仇。李鸿章与郭嵩焘都是丁未(1847年)科的进士,这层同年关系在科举时代是非比寻常的,李鸿章一度因意见不合与恩师曾国藩怄气,离开了大帅府,前程顿时趋于黯淡,正是郭嵩焘劝他及早回头,才有了曾国藩保举李鸿章为江苏巡抚的下文,也才有了往后李鸿章飞黄腾达的好戏。
  湘军的最终取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防稳固,粮饷充足。郭嵩焘曾不无自豪地说:“湖南筹饷,一皆发端自鄙人。”虽说在官民交困的情势下征厘金(征商业税)不是郭嵩焘的发明,但他有宣传推广之功。为此郭嵩焘曾戏称自己是个“化缘和尚”。此外,郭嵩焘还创议兴办湘军水师,使湘军水陆并进,两翼齐飞,实力大大增强。
  然而,不管郭嵩焘早年对湘军作出过多大的贡献,也不管他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功业有多大帮助,就因为他出使英、法三年,对西方文明赞不绝口,主张开眼看世界,虚心向西方学习,尤其要学习西方政教方面的可取之处,便遭致国内顽固分子及保守势力的口诛笔伐和聚众诃骂,种种责难、痛贬和狂吠都齐刷刷地瞄准了他。连一向开明的文坛领袖王辏г艘踩衔豢删纫邓按阎醒蠖荆蘅刹烧摺薄T圃薰造狻爸苤型庵椋锞ㄖ溃毒ψ浚某鲅俺!钡牧浇芏搅趵ひ唬ê闲履耍苍谥伦笞谔牡男胖锌谖谴蟊洌园帐构槔吹墓造獬鲅圆谎罚骸绑尴墒撞吾迩洌ㄡ褂⒆盅迩洌┕#匝⑹怪猓谕饩灰晕弧4斯薪耍瓷蠛蚊婺恳怨楹稀!彼闶潜凰灾辛耍造饣毓樯h鳎ど场⑸苹较匾浴奥执灰酥潦『樱ㄏ娼蔽桑仁顾男新铰贰J〕堑氖可鸶窃诮滞诽龃笞直ǎ背馑赐ㄑ笕耍锹艄簟F胀ü僭奔剿膊嗄慷樱焕聿徊恰
  世事难料,人情莫测,像郭嵩焘这样一位“见利不趋,见难不避”(僧格林沁语)、“拼了声名,替国家办事”(曾纪泽语)的人却遭到“深明事理”的士大夫如此之大的误解和如此之多的攻讦,一时间,“骂名穷极九洲四海”。对此,郭嵩焘蔑然视之,重压和积毁之下,他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