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天赋从何而来?一般人认为是遗传作用。但是,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结论似是而非。
不错,不少人是子承父业,特别是演艺界尤为普遍。但是这样的传承我认为,与其说是天赋的遗传,不如说是后天耳濡目染之结果,大多与天赋遗传无关。比如演艺界,真正超过父辈的只有葛优等少数人。而更多的是“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相反,天赋并非来自父母遗传的例子却比比皆是。我上面讲的这位同事,父母包括家族中,无一人从事音乐,哪怕是和音乐沾边的都没有。历史上还有不少大家,父母甚至几乎是文盲。
那么天赋从何而来?苏东坡的一句话让我们解开了“扣子”:“书到此生读已迟”,也就是说,人此生的所谓天赋,很可能是前几生几世的积累所得。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有的人在某一领域特别容易开窍,而有的人在一些领域又怎么用功也不行。
以我自己为例,自认为属于高智商者,对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甚至数学、物理、天文等众多领域,都有轻车熟路的感觉。但是偏偏对外语,从上中学开始就用了比其他课程多几倍的力气,可十几年下来,还是弄不通。什么原因?恐怕只能从“前生积累”不够找原因。
每每看到一些学贯中西的大师传记,总觉得不可思议。比如钱钟书,据黄永玉讲,随便问他一个问题,人家居然能告诉你在《大英百科全书》的哪一卷、哪一章。还有些人,动辄会几国语言,他们的语言天赋简直让我这样的语言矮子瞠目结舌。现在想来,人家这成就,绝非此生这几十年的功夫所能及。
当然,除了苏东坡老实,愿意告诉我们真相。包括鲁讯先生这样的好人都不愿意为我们捅破窗户纸。却告诉我们,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去读书了”,才有此成就。这话当然也不全假,但也绝非问题本质。换一个人,就是把吃饭、拉屎、睡觉的时间全部用去读书,也未必能达到他的学问境界。
大师们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为了给我们一点希望,别让我们太悲观而放弃努力。否则都听了苏东坡的,反正此生读书已经迟,干脆不读岂不是更误人子弟?
其实大师们的好心有些多余。
书到此生读已迟,是对此生而言。如果此生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而放弃努力,来生就又是一个迟字。故破罐子破摔是愚蠢的。此其一也。
其二,读书可能此生迟了,但其他事情未必。告诉大家真相,别让大家憋死在本来注定走不通的死胡同里,而去寻找前生前世有积累的那个领域,不也有利于大家在现世的发展吗?
从现世看,成功人士大凡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反之,则难免一事无成。并非你禀赋不够,而是你没有找到自己前生的“积蓄”,白手起家而已。2007…04…18
评论:
先天先天,什么是先天,这个词就有文章(不垢不净)
接一句:
书到此生读已迟,
长恨尘缘误此身!(覃贤茂)
覃贤茂点评:
接一句:
书到此生读已迟,
长恨尘缘误此身!
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一知半解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提要)
今天看到台湾一位教授的文章,谈正义的成本。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追回被偷的1块钱而花10块钱,为了拯救1个士兵而牺牲8个士兵,值不值得?
看到这个问题,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是道德和道义层面的问题,怎么能用经济的逻辑套用呢?
为了追回1块钱多付出的成本是不能用经济眼光考量的。换句话说,追回的1块钱的价值其实不是1块钱本身,而是一种社会道义和正义。同样,为了拯救一个大兵而付出更多的生命就更不能简单地用得失去衡量,它体现的恰恰是人类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相反,见死不救才是应该遭到谴责的。
故,在正义和道德层面,不能用商人的眼光去斤斤两两地计较。想到这里,先对文章有了偏见,于是放下。
刚好手头没有太多事,别的文章又不疼不痒,于是再次拿起这篇文章看下去。读完才发现,自己刚才的结论太草率。
文章的问题其实是作者在给学生讲课时的设问。多数学生也是持我上述的观点。但是,接下来,作者的追问让他的学生包括我哑口无言。
如果正义可以不计算成本,我们还举上述的例子,但把它放大,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为了追回1块钱,我们付出的不是10块,而是10000块,为了救一个大兵,牺牲掉的也不是8人而是1000人,你又会怎么想?
天呢,看起来只是数量的变化,但问题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为这个成本我们已经无法承受。
到这里我们才明白,正义的成本是有底线的。10块的成本我们可以承受,为一个士兵付出8条生命,虽然惨烈,我们也可以承受。但是,成本继续上升,虽然正义还是那个正义,但是我们已经难以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到好莱坞的高明之处。《拯救大兵瑞恩》假设的8人这个数字,刚好契合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为正义付出这样的成本,既让我们心疼,又让我们对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感动。其实,莫说现实战争中不会出现为了救一个士兵而损失一个团的情况,就是真有,也没有哪个傻瓜会把它搬上银幕,因为没有人能承受这样的正义代价。
看完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倒并不在于文章让我搞清楚了正义的成本是有限度的,更在于这件事让我发现我们思维的误区。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
艾丰先生前一段对我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真理,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而且都说的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资本,你说它丑恶,有无数实例可以证明;你说它美好,同样有充分的证据。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唯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千万别陷入自己习惯的逻辑而不能自拔,自以为是搞不好会害死人的。2007…06…15
评论:
非常赞同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历史和文化,褒贬不一太多了。大家都不了解实际,经常没有明确证据就泼墨涂鸦。
从学术的角度讲,很多研究,在命题和结论之前都有条件和相关定义。这样是为了避免误解。而人际沟通、企业决策为什么有很多困难甚至矛盾和错误,也在于很多前提不知。
经济学有所谓“信息不对称”,所以我们才会这么花力气去建设信息化社会,避免这种“不对称”的扩大。(时岩)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辩证的看问题才是真理。(过客)
覃贤茂点评:
艾丰先生说,真理不止一个,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此见解有极高的智慧和人世的洞察。
这里,我想斗胆引申一下,其实真理,还不仅仅是两个,而是三个、四个,甚至是N个。
因为,萧然兄在文章里也说过,唯角度不同而已。
其实我也不是要故弄玄虚,徒逞辩机。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萧然兄的文章中,言事言理,其背后都另有禅机和话头,用意之处,或在言外。
如果读者只是在一言一辞一句上字字相较,那就落入了文字障碍,正如隔靴挠痒,不着痛处。
第三章 佛理 佛事什么样子
心中有佛的人一定是达观的。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不会垂头丧气。对权势不会摧眉折腰,对弱者更不会横眉冷对。这是因为,佛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世间一切活动,人生的一切得失,在宇宙的大道理中,都是细小如一粒尘埃;人生几十年,在宇宙洪荒中都不过是一瞬间里的瞬间。如此细微、如此短暂,也就和空无异。因此,任何的患得患失都显得滑稽可笑。(提要)
署名“尘”的网友在留言中曾经问了这样两个问题:一个世人眼中的佛该是什么样子?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该是什么样子?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佛。但这一万个佛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慈悲。
除去慈悲,我们每个凡夫俗子内心深处的佛可谓千奇百怪。有的希望佛是财神,能保佑他发财;有的希望佛是组织部长,能保佑他升官;有的希望佛是医生,能给他治病;有的甚至希望佛是红娘,能让他找到爱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信你去寺庙大雄宝殿外面随便找烧香许愿的人们印证一下,他们许的愿绝对是各式各样。
由此看来,佛很累。小到亿万众生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大到功名利禄、社稷江山、战争胜负,哪样都得操心。而且不少寺庙还挂出“有求必应”的匾额,如此高的标准,大大小小的事就哪样也不能马虎,更不能办砸,你说佛累不累?
如果我们心目中的佛是这样,佛可真的清静不下来。不仅如此,恐怕他老人家比我们任何人都忙、都累。
问题来了,修炼的目标是成佛,佛又是如此不得清静,那么我们把寺庙看成清净之地,认为是超凡脱俗的场所岂不矛盾?是我们修炼的路径选错了,还是我们对佛的认知出了差错?
其实,在世俗人眼里,对佛多多少少有些误解。佛门谓之净土,这不差,但清静就值得商榷。今年春节,应天寺香火很旺,仅三十晚上,我的师父佛智大师就为近万人摸顶祝福,可想这位百岁老人年过得有多辛苦。所以,佛很辛苦,修佛同样辛苦,面对凡俗太多需求,你恐怕绝对清静不下来。除非你两眼一闭,只图小乘的自我解脱。
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该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远比第一个难回答。其实,一个人真做到心中有佛,离开悟、得道已经不远了。有些人天天阿弥陀佛不离口,但是一到具体事情,“贪嗔痴”全来了,你说这能是心中有佛吗?还别说俗人,就是不少出家人,我就一直怀疑他们是否做到了心里佛,甚至怀疑念佛只不过是他们的职业,混口饭吃罢了。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里有佛?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标准。
首先,他是乐于助人的。这不是简单的助人,而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助人。不仅要助认识的人,而且能助不认识的人。佛的助人为乐在此不必多言,大家都明白。
其次,他应该是快乐、平和的,而不是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因为佛法不仅仅教人向善,而且能够带来心灵的解脱,从而得到大快乐。这种快乐是我们凡俗人生难以企及的。
因为凡俗的快乐是短暂的,美味也好,美色也罢,体验当中有快乐,但过后马上消失。人不能无时无刻吃喝、淫乐,所谓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也是人生中很少的瞬间,因此凡俗的一生,你仔细丈量,真正的快乐非常短暂。如果人生80年,所有快乐时光叠加起来超不过1年,而绝大多数时间,除了病痛、不如意,就是在麻木中度过。佛法则不同,它是让人脱离生老病死苦的大智慧,因此,心中有佛的人,即便没有成佛,至少有这样一个目标、一个信仰,因此快乐要大大多于常人。
更为重要的是,心中有佛的人一定是达观的。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不会垂头丧气。对权势不会摧眉折腰,对弱者更不会横眉冷对。这是因为,佛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世间一切活动,人生的一切得失,在宇宙的大道理中,都是细小如一粒尘埃;人生几十年,在宇宙洪荒中都不过是一瞬间里的瞬间。如此细微、如此短暂,也就和空无异。因此,任何的患得患失都显得滑稽可笑。
综上,一个乐于助人的、达观并且快乐的人,应该是心中有佛的人,哪怕他还没有自觉意识,或对佛还一无所知。2007…04…04
评论:
我们觉得佛累,不过佛自己想必应该不会觉得累吧,否则就不是佛了。若是对佛一无所知却能做到佛的境界,岂不更是大境界?(小女巫)
佛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哲学。信佛的人不是“教徒”。不喜欢这个“教”字,也不喜欢这个“徒”字。信佛就是心中出发的,思想和成就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