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平常道(全文)-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的发展其实一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走钢丝。因为公平和效率就像太阳和月亮,很难二者同辉。强调公平,必然牺牲效率。强调效率,很难兼顾公平。正如艾丰老师的“竹竿论”,一根竹竿过城门,不分先后固然公平,但那是过不去的。要过去就必须有先有后,先过的部分和后过的部分当然就不“公平”了。
  同事把效率和公平比作两个轮子,这不为错,但有些牵强。在我看来,二者更像一部车的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虽然看起来目的相反,但又缺一不可。光有动力系统,车固然跑的快,但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光有制动系统,车不成为车。所以,人类的历史浓缩一下,其实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奕,所谓理想社会,就是寻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
  我们这个民族历来缺乏公平这话不错,但问题是有哪个民族又不缺乏公平呢?美国看起来是最自由民主的国家,在一些人眼里也似乎比较公平。但是布什可以坐空军一号,一般美国人可以吗?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公平只是人类的幻想。
  为什么不可能绝对公平?因为它违背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动力来自差距,就像水一样,有落差才有动能,才能发电。
  比较而言,中国人其实更喜欢公平。比如中国自古就“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典型的宁可牺牲效率也要追求公平的思维。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暴动,几乎也都延续了陈胜的“均贫富,等贵贱”思想,都是在打破旧的不公平体制。但是几千年来重复的历史,无不是推翻一种不公平,又建立起新的不公平。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去寻找本来就不存在的“天下大公”,而关键是如何正视现实,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
  西方总体上的努力方向是强调“机会公平”,即让大家尽量能在同等条件下起跑。这样,你是否跑得过别人就成为你自己的事情。由于机会公平,结果纵然有再大差异,一般也容易让人平衡。所以,近二三百年来,总体而言西方政体比东方稳定。
  而东方的思路是让人接受现有秩序。比如儒家,并非如同事所言,在参与公平本身的构建。儒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养了儿子,儿子就得听老子的,这就是秩序。所以,儒家不过是告诉没有享受到公平的人:命该如此,你先天就是“治于人”的。
  而道家的作用是让大家“寡欲不争”,“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白了仍然和儒家一样的本质:让人认命。在这里我不想议论佛家,因为佛家的境界不在于此,因此议论起来难免会断章取义或南辕北辙。
  故,为什么几千年来圣贤的教导并没有管住大家不安分的心?因为缺乏了一个西方的“公平机会”,所以人们难免会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面对这样的追问,王侯将相还真不好回答,或回答的并没有多少底气。
  所以,中国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奕成本就非常之巨大。我们积累起来的财富(效率),一次次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追求公平中被摧毁。这也正是为什么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奋斗了几千年,到头来还是一穷二白的根源所在。2007…06…18
  评论:
  个人不觉得儒家的思想就是“认命”,至少在“认命”之前规定了很多框,然后让大众去“认”。何为“君”?何为“臣”?何为“忠”?何谓“孝”?儒家,特别是宋朝理学,对这些概念作了长篇累牍的论述。
  所以儒家不仅让人遵守秩序和“认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整套严谨的论述证明这个秩序的好处或必然性。
  至于佛道之说,确实了解较少。但我想,“佛道本身是什么?”与“佛道被统治者宣称为什么?”是两码事。(时岩)
  “我们累积起来的效率”,对这话的理解,我想不仅仅应该是技术、物质财富、文化财富,还应有好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前者容易摧毁(古今中外无有不同),后者一旦形成和被认可,就难被抹杀。
  所以,我一直无法认同那些所谓文物夸张的价值。(时岩)
  世界上所有的事好像都不能绝对化;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能〃太执着〃吧。(一星半点)
  覃贤茂点评:
  中国传统文化中,给我们做出的许诺总是非常的美妙,总是让我们容易钻进去就出不来。
  比如天下大公,比如天下大同,听起来真的是舒服极了,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代的高贤圣人境界上的超一流的功夫。
  但有时候我会想,这些过于美妙华丽的概念,有时候会不会落入大而不当之讥?
  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理想,在实践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从这一点上来讲,我非常敬佩西方文明。
  萧然兄在文章中也提到,近二三百年来,总体而言,西方政体比东方稳定。
  五四运动期间,多有大学者,主张全盘西化。
  从这个道理上讲,对此我是颇为赞成。



  我为啥坚持写这些博客(代后记)

  致谢
  我人生的第一本正儿八经的书终于出版了,在此之际,也要正儿八经地感谢一系列为本书做出贡献的人们。
  感谢恩师艾丰先生,他为我写了长达四千余字的序,可见他丝毫没有名人写序的应付了事,而是极其认真的。
  感谢我的师父佛智大师,他以百零三岁的高龄,为我四题书名,体现了老人家对我的关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感谢著名青年学者余世存兄。感谢他除了他精彩的序以外,更因为他的建议,没有他的建议我不会开博客,因此也就不会有这本书,至少不会这样快地有这本书。
  感谢我的好友覃贤茂兄,他不仅经常关注我的博客,而且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地对全部文章做了精彩的点评。当然,囿于我和贤茂兄的深厚情意,贤茂兄一贯高看于我,令我不免心生惭愧。
  还要特别感谢一下所有和我互动的网友,特别是野狐禅师兄,这些未曾谋面的朋友们一直以来给我以热情关注,不仅给我文章以热情肯定,而且一针见血地点出错误,也令我受益匪浅。
  还要感谢华瑞国际的李金玉、张岩小姐,她们为我做了大量的书稿整理和校对工作。
  最后要感谢新星出版社刘刚先生的倾力帮助,是他完成了最后的临门一脚,使得本书得以出版。
  当今世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大家的扶植和帮助,还是那句话: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让我们活在感恩中吧。
  阿弥陀佛!
  萧然
  2007年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