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一生的言行和事迹都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写成了《论语》一书。后人研究孔子的思想都是以《论语》为最直接最重要的材料的。另外在《左传》、《国语》中都有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史记》中也专门为孔子写了列传。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儒家有四部经典之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言行的著作,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都记录在其中。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叫赵普,他是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并治理国家的一代名相。史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用半部《论语》就把天下治理得一派开平景象了。《论语》这部典籍里确实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值得后人去思考和借鉴。我们对孔子管理思想的概述主要就以这本著作为依据。孔子的管理思想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我们的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把“人和”的理念推到管理准则的最高位置上。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和”的理念呢?在方法论上孔子又提出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并非是我们贯常说的老好人主义。关键的理解在这个“庸”字上,我们所持的语义系统里,“庸”代表的是平庸无能,没有作为。但孔子在提出中庸之道里,“庸”字却是另一种解释。在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开篇就解释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庸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外在情势和内在规律的状态。中庸之道就是达到“和”的方法,以现代哲学的观点来认识的话,实际上是对度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这种对度的灵活运用是管理的极高境界,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比起来谁好一些,孔子评论说:子张做事总做过头,而子夏呢又总是做不到位。子贡追问那子张是不是比子夏好呢,孔子明确回答:“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的观点是过头和不足一样不好,必须把握度,也就是体现中庸之道。在一系列关于为官、从政、治家、治国的言论中,我们时时都能找到这种强调度的理念和方法。
“仁”是居于整个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论语》一书当中提到仁的有109处之多。
《论语?里仁》当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孔子坐在厅堂上,曾参经过他面前,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是以一个核心的线索贯穿下来的啊(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点头说:是的。等孔子走了,同学们都围过来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呀!曾参回答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两个字而已。
仁的内涵,孔子说的很明确,“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如何去实践呢?孔子强调在内为仁,在外为礼,内心的道德操守和外在的行为规范相统一就达到了仁的境界。仁者,人也,其核心是尊重和关爱人;义者,宜也,就是做该做的事,忠实地去职守与承诺。可以说72位贤人中仁的典范是颜回,义的典范是子路。仁的具体的实践方法也就是曾子所讲的忠和恕。关于这两个字的含义,孔子有很明确的解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就是恕。
也就是说修炼思想境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体现一颗善良正直之心,自己想办成的好事,也帮别人办成,自己不喜欢的,也决不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术而》)
儒家的管理思想最大的两个特点一个就是讲究度,另一个就是强调伦理道德观念。
《论语?为政》是孔子专门讲国家管理原理的,开篇就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述?为政》)这段话道出了强调伦理道德的巨大价值,一个人一旦有了仁德,就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满天的星辰都会围绕着你,听从你的指挥。所以修德是建立领导权威的关键所在。只有制度权力是不够的,必须有道德感召力。这一论述和我们在第二讲中提到的感召权是一致的。
〖BT)'为了能实践仁的价值观,把握和的精义,管理者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儒家在修身方面的严格要求从孔子开始,至宋明理学时便更为严谨,这种严格自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就是培养了一批作风严谨、思理高尚的人才,但也产生了不小的弊端,琐细的修身与过度的自省,消耗了知识分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治学求知的眼界日益内向,不但导致了实践兴趣的下降,而且制约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这样的与实践相结合、实用倾向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这也是一种思想走向极端时的不良后果,儒学的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儒家所强调的度(中和)的重要性。一种学说,以自己的失足验证了自己坚持的原则的正确性,这个现象是颇耐人寻味的。
对于修身的要诀,孔子提了五个字:温、良、恭、俭、让。
温就是温和稳重,不走极端,善于自控。
良就是慈爱、善良。
恭就是态度恭敬严谨,无懈怠之心。
俭就是节约。
让就是谦逊。
这五个字给我们刻画出了活生生的一个经典的儒者形象。五字要诀是有来历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对照一下可以发现,温和良大致相当于老子的慈,俭这一条孔子和老子都有,而让与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相当。
孔子实际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理念。他在原有的三宝之外又加上了恭来强调为人处事的态度,分化出了温以强调性格的历练。
修身是自我的净化。从古到今,英雄总是求功于外,期待战胜外力,而圣贤总是求功于内,期待战胜自我。“心魔难抑”,战胜自我确实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大凡成功者,都是以顽强的意志力闯过自我、战胜一道道难关的。孔子强调在修身的主观努力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小人则是放宽自己而一再要求别人。律己修身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加自省的过程。学习上,要“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也就是说,要向同行学,向周围的人学,广泛吸纳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要读点历史,看些案例,多方了解成功与失败的事例,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提供参考依据。
孔子特别欣赏自己的学生颜回,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圣贤之才。在自我修养上,颜回有三大优点:
其一是安贫乐道。尽管家境十分贫寒,甚至温饱都成问题,但是颜回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修养道德,并乐此不疲。试想我们大家一旦经济困难到一天只能吃上一大碗饭,这个时候能有谁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研究道德文章呢?
其二是思考的功夫十分过硬,可以举一反三,老师讲一点,他可以想到很多并能一一地去实践。
其三是日常修身功夫过硬,颜回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是绝大多数人难以做到的。我们经常是在受了委屈,或者是心中有气后,不自觉地对同宿舍的同学、家里的亲人发发无名火,至少要拍拍桌子、摔个茶杯,对桌子和茶杯发泄一下,这就是所谓的迁怒。一个人要修养到不迁怒,心中有不快马上就控制住,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依旧保持和先前一样是非常不易的。而不贰过就更难了。相同的错误绝对不重复第二次。无论是在生活中,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谁要是能做到不贰过,那一定会有大成的,哪怕是不四过不三过也会成就不小的。
修身的准则虽难,但也不是高不可攀。虽不能之,心向往之。只要追求一下必有收获。就譬如爬山,山顶虽高,只要我们开始爬,即使到不得山顶,但向上的过程中亦可一路上收获山中的物产并且饱览山中景色。
首先讲人本,强调人是万事之本,做事要得人,找到了合适的人,困难事情也可以办成,找不到合适的人,容易的事也办不成。所以孔子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
其次讲察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要看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要看他行为指向什么目的,这个目的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如何。通过这三点,就可以清楚地掌握一个的品性。
再次讲用人。在用人上要有战略眼光,用人所长而不是求全责备。有两个用人思想值得我们参考:一是强调赦小过,一些小毛病可以不计;二是要举所知,用的人一定要是你自己了解的人,你可以给他安排合适的职位,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不要过分拘泥于任人唯亲的担忧,而放弃有着长期合作的人。一方面,要广泛挖掘贤才,多方观察他们,把他们纳入到自己所知的圈子里来;另一方面,要把用人安排锁定在有所知的范围之内以减少风险。
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共13篇6 000余字,虽然这是一部以讲述战争规律为主的兵书,但是其内在的思想和理念却极具发展力,对各个领域都有借鉴价值。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有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借鉴和参考了《孙子兵法》。
孙子名武字长卿,是春秋末期齐国人,生活年代大致与孔子相同。孙子本姓田,因为伐莒有功,他的父亲被赐姓孙。孙武祖辈都通晓军事,后来齐国内乱,孙武逃到了吴国,在吴国都城姑苏也就是今天的苏州附近过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公元前516年吴王阖闾自立为王,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军讨伐楚国,伍子胥深知孙子的才能,连续7次向吴王推荐。公元前512年,吴王终于召见孙武,孙武带去了他的兵法13篇,深受吴王赞赏,于是被任命为将军。孙武当将军后和伍子胥3次伐楚,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又打败了越国,扩展了疆土,同时在中原地区大破齐军,威震中原,在黄地会盟诸侯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孙武进谏吴王拜将斩姬的故事,为后人所称道。
《孙子兵法》共13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主要的思想内容是:
(1)《孙子兵法》在战略上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上兵伐谋”(《谋攻篇》),第一流的统帅总是要用计谋去占胜对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单凭武力那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
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计谋的内容主要是“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2)强调要能因地制宜地进行部署,安排战斗。因为外界的一切因素都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决不能生搬硬套,推行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故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者,谓之神。”
(3)强调对内外部信息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4)在具体的战术技巧上,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
《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战争中要巧妙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