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之魂--第二次世界大战缅印战区纵横-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聿明感到些许报复的快意,他拿眼睛再次扫视会场:“还有谁愿意效法戴师长?”
    所有军官起立,大声回答:
    “愿随杜长官,誓死北进。”
    杜聿明转向孙立人:“孙师长何去何从?”
    孙立人晃了晃史迪威的电报:
    “我很遗憾,杜长官。”
    杜聿明怒火中烧,这个孙立人太狂妄了,竟敢抬出史迪威来同他对抗!孙立人一到
缅甸就同美国人大得火热,这在杜长官看来与叛逆无二,因此他决心好好教训一下这个
胆大包天的小师长。
    “孙师长,你的史迪威将军恐怕早就坐飞机逃到印度去了。请不要忘记,只有我才
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杜聿明毫不掩饰一脸蔑视。他根本不容孙立人分辨,厉声下
达命令:
    “奉委座电谕,至此国家危亡之际,我全体军人同心同德,返回国门。本长官命令:
第二百师戴师长担任后卫,在温佐以东阻滞敌人。第九十六师余师长担任先头部队,三
日内必须抢占密支那并掩护长官部顺利通过。新二十二师廖师长和新三十八师孙师长,
还有军部直属部队为行军中路,随长官部行动。各部队须遵命行事,不得贻误,违抗命
令者,一律按军法从事。”
    次日,中国大军以新编成的战斗序列向北开进。他们汹涌地越过温佐小镇,越过最
后一个向西转进的三岔路口,一直向着凶多吉少的北方涌去。孙立人被夹在队伍中间,
牢牢看管起来。当晚,一股尾随而至的敌人同第二百师发生战斗,戴安澜为了给军主力
争取时间,主动将战斗引往科林以东地区。
    又过了一日,紧迫不舍的史迪威才率领他的小队伍赶到温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
大军决心继续北进。于是美国将军摘下他那顶著名的老式战斗帽,遥望北方重重叠叠的
山峦,迷惑不解地喃喃自语:
    “莫非杜……真的不相信,密支那已经是个陷阱?”

    密支那位于中缅边境西侧,紧领云南腾冲,为仰(光)——密(支那)铁路终点,
也是北缅第一大城市。
    一九四二年五月八日凌晨,一支日军坦克部队出现在密支那郊区公路。与此同时,
日军步兵开始强渡伊洛瓦底江。上午七时,日军占领火车站,九时占领飞机场,又过了
三个小时,一面太阳旗高高升起在市政府大楼顶上。密支那宣告陷落。
    九日,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余韶部星夜兼程赶到密只那以西五十公里的孟拱,当
即遭到日军阻击。他们比敌人整整晚到了一天。
    十日,九十六师猛攻孟拱,未获进展。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增援部队开到,一批批日
本飞机俯冲扫射,远征军继续受阻,杜聿明惊慌之中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命令随后跟进
的各师团及军直属队紧急通过第九十六师侧翼,饶过孟拱,“弃车上山,进入山地与敌
进行游击战,伺机进入国境。”(引自《中国远征军人缅对日作战述略》)
    根据情报,密支那仅有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两个联队。日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杜
聿明麾下有中国远征军四个主力师及直属部队约六万人,以绝对优势兵力拼死一战或许
能够突出重围求得生路。但是杜长官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进攻需要冒险和勇气,而杜
长官本宁愿选择安全的防守和撤退。
    抗战以来“恐日症”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官兵的心里。
    命令一下达,中国大军不战自乱。官兵们争相逃入山林,武器辎重扔弃在公路上,
比比皆是。
    中国军队的主动撤离使严阵以待的日本人很是纳闷了一阵。本来,渡边师团长并没
有完全的把握挡住中国人,但是几天过后,中国大军的身影却不可思议地消失在胡康河
谷。日本人松了一口气,他们为中国人积极主动的撤退精神深感庆幸和鼓舞。
    十六日,九十六师余韶部也脱离战斗,退入胡康河谷,日军立即用重兵封锁出口。
    这样,中国大军好像一头慌不择路的巨兽,自动钻进了猎手为它设下的机关里。
    面对杜长官如此明显的惊慌和指挥失误,忍无可忍的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终于奋
起抗命了。
    十日下午,正当远征军各部纷纷丢弃战车辎重,在第九十六师掩护下向胡康河谷的
深山老林撤退的时候,杜聿明接到新二十二师廖师长报告:孙立人的队伍没有跟上来。
    杜聿明大吃一惊。他举起望远镜,朝着炮火连天的孟拱公路望去。他清楚地看见新
三十八师的队伍非但没有服从命令弃车上山,却反而在公路上重新集结,然后掉头朝相
反的来路开去。公路上浓烟滚滚,坦克、装甲车、炮车及军部丢弃的汽车上满载新三十
八师的步兵,他们好像一群群脱缰的野马,不顾一切与大部队背道而驰。
    杜聿明当然明白孙立人要干什么。他扔下望远镜,要通三十八师电台,对着话筒气
急败坏地吼道:
    “孙师长吗?……喂喂,我命令你马上停止擅自行动,立即向我靠拢。你听见了吗?
新二十二师担任你的接应……我命令你停止后撤,不惜一切代价返回国门!”
    孙立人故作惊讶的声音从嘈杂的话筒里传来,那声音轻松得好像是个局外人。
    “喂……杜副长官吗?我并没有擅自行动……是向南开进,不是后撤……我已经接
到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的命令,他们要我把队伍和装备撤到印度去。”
    杜聿明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地刺痛,血直往头上涌。他恨不得毙了孙立人。只是眼
下奈何不得,所以只好强压怒气央告道:
    “孙师长还是以党国利益为重,立即随军部回国吧。我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请
孙师长务必不要再自作主张了。”
    孙立人根本不打算把他的队伍重新归入杜副长官麾下。他的回答干脆利落:
    “既然杜副长官决心弃车上山,我看就不必强求了。再说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有令
在先,我这个当小师长的想抗命也抗不起呵。缅甸的雨季眼看要到,我得马上登程。也
祝杜副长官保重,一路顺风。”
    电台咔嚓挂断了,话筒里剩下一串串单调的电频回声。杜聿明气得手直发抖,他完
全能够想象出孙立人那张得意洋洋的马脸。孙立人口口声声不敢违抗史、罗之命,莫非
他偏偏就敢违抗他杜副长官之命么?!
    孙、杜两人从此结下不解之怨。他们这段官司一直打了许多年。
    孙立人心情并不平静。
    孙立人,字仲伦,安徽庐江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清华大
学,同年赴美,就读于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理学士。后考入西点军校,与美国著名
将领乔治·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小乔治·巴顿以及史迪威等同为校友。
一九二七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法、德、日诸国军事,为当时国民党将领中
为数不多的洋务派军人之一。
    新三十八师前身为财政部长宋子文一手创建的中国税务警察总团,武器从美国购买,
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但任。由于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武器先进,一直受到军统头
子戴笠的垂涎,试图将其吞并。师长孙立人一度被迫离队。这个教训他始终铭记心中。
    他再也不能任意受人摆布了。
    顶撞杜聿明的结果使他面临两种风险选择:如果突围失败,他将以抗命罪受到审判;
即使突围成功,他仍然可能受到来自上面的非难而被撤职。因为抗拒杜长官同样意味着
对委员长不忠。
    孙立人是这样一种军人:他受西方影响甚深,看重荣誉,崇拜拿破仑,注重发展个
性和自我意识。他主动性极强,这一点往往使他的上司不大满意。淞沪抗战和武汉会战,
他指挥部队不仅完成防守任务,还常常主动出击,多次取得局部胜利。
    他同时也多次受到军长申斥。
    经验告诉他,此次大胆抗命,把队伍拉到印度去,是要付出代价的,但现实逼迫他
这样做,生死攸关,他别无选择。
    铁骑呼啸,战车隆隆。
    在孟拱至温佐三百公里干线公路上,孙立人亲率新三十八师万余官兵向南疾进。他
们冒着空中敌机轰炸扫射和地面日军围追堵截,以决死的勇气和破釜成舟的决心迅猛突
围。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一日晚,孙师先头营在南马与日军一个搜索大队迎面相遇。日军
将车辆阻塞于道,并占据房屋强行阻击。孙立人一面指挥战车向敌人猛轰,一面下车率
领士兵排除路障。全师只用了四十分钟就杀开一条血路,然后毫不停留地向南开进。
    十二日,该师再次与日军一个联队相遇。日军依仗炮火优势气势汹汹地扑来。孙立
人衣衫已破,胳膊上缠着绷带。他跳下坦克,端起一枝冲锋枪,向士兵喊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冲啊!”
    坦克装甲车喷吐火舌,上万名决死一战的中国士兵呐喊着,紧随他们的师长向敌人
发起反冲锋。两军短兵相接,激战一整天,日军被击馈。天黑下来,中国军队留下一千
多具不及掩埋的官兵尸体,踏着夜色悲壮地越过战场继续南进。此后两日,他们一连打
垮日军多次阻击,终于赶在敌人主力合围前到达温佐,然后一个干净利落的急转弯甩掉
追兵,便踏上通往印度的道路疾驰而去。
    孙立人终于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主宰了自己的命运。他不仅挽救了全师人,也挽救了
自己。
    半月后,新三十八师到达印度边境锡邦,沿途收容了数以千计的缅甸难民和印度散
兵。不料印度守军竟然如临大敌,拒绝该师入境。英国边境官员提出中国军队必须解除
武装,以难民身份才能进入印度。孙立人换上一身崭新的少将军服前往谈判。当他踏进
锡邦镇驻军师部时,不禁喜出望外,原来这支部队就是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为之解围的
英印军第一师。大胡子英国师长惊奇地跳起来拥抱他,并连声大呼,“Sorry!S
orry!(抱歉)”
    次日,新三十八师全体官兵经过擦洗车辆整理军容,精神饱满地开进印度。英印军
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
    至此,参加缅甸作战的盟军队伍,包括中国远征军三个军,英印缅三个师和五个独
立旅,均遭到程度不同的失败。只有新三十八师未打一次败仗,紧要关头果断突围,安
全撤离,得大于失。
    师长孙立人指挥有方,受到亚洲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高度赞扬,并获得美国
国会勋章一枚。

    与新三十八师命运截然相反的是中国军的骄子第二百师。
    北撤一开始,第二百师就被赋予担当后卫的重任。师长戴安澜是坚定不移的回国派,
全师官兵上下齐心,跟随师长回国。黄埔三期出身的戴安澜与美国留学的孙立人不同,
他不懂外语,对外国人不感兴趣。他是委员长嫡系,一直为委员长所倚重,除了效忠委
员长他别无二心。
    同古战役后,蒋介石从重庆飞到腊戌布置曼德勒会战。老头子一下飞机就把戴安澜
置于左右,留他共进晚餐。最使戴安澜受宠若惊的是,校长是夜留他同宿,抵足长谈,
有幸领受此种恩宠的人在国民党将领中实属不多。
    毋庸讳言,国民党军人是在内战和御侮(不是侵略!)的双重夹缝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虽然不具有西方军人的荣誉感和对外扩张的激情,却对官场倾轧和权力之道有着更
加深刻的领悟和体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富国强兵,却把他们变成一
群大大小小的军阀和野心家。这就是中国军队为什么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原因所在。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远征军主力被迫遁入胡康河谷后,第二百师被敌人分割开来,
与军部失去联系。戴师长毅然决定另辟蹊径,转进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伺机进入国
境。
    但是事实很快证明,缅甸不是中国,在缅甸打游击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首先中国军队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其次,缅甸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缅
甸人仇恨英国佬,自然也仇恨英国佬的帮凶中国人。中国人不仅得不到帮助,他们的行
踪还处处被报给日军,因此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中。
    五月十八日,第二百师分兵两路通过细(胞)抹(谷)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伏
击。
    戴安澜命令副官:“传我的命令,分散突围,到八莫以北尖高山会合。”
    “师座!”副师长郑庭籍急忙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不是等到夜间再行动?”
    戴安澜猛地转过身来,郑庭籍看见师长竟然满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