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战争是诺贝尔本人也预料不及的事。那几年,由于战争而停颁诺贝尔奖。因此,1944年的侯选人,实际上积有几年的侯选人名单了。一位伟大的法国人几年来常被推荐,那便是狄哈梅。同时被推荐的还有梵乐希,以及第三度出马的克劳代尔,他于1941年为一些挪威人所推荐。此外,几位英国作家也出现在侯选人名册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布兰登、莫根。美国作家斯坦贝克,也参加了这一届的角逐,斯坦贝克后在1962年获奖。中国的林语堂也是那一年的侯选人之列,他是由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推荐的。

  1944年授予延森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由于“他那富有诗意之有力而丰饶的想象,他把一种胸襟开阔的求知心和一种大胆、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了起来。”

  延森1873年1月20日诞生在丹麦中部佛斯奥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1895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但他未能去履行他的医生职务便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他决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丹麦人》写成于1896年。1901年发表的文集《哥特的复兴》,力图说明一切技术进步都归功于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和日耳曼种族。大型系列历史小说《漫长的旅行》(六卷, 1908—1921)写人类从史前时代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间的进化。继续阐明其种族主义观点。他的短篇小说较少种族偏见和说教意味,技术也更精湛,主要有《希默兰的故事》(三卷;1898—1910)等,他的第一部诗集于1906年问世,在丹麦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延森能驾驭各种文学样式,作品的体裁繁多,他创作过诗歌、小说、散文、历史神话故事、随笔,同时还著有艺术史方面的专著。他的诗歌、散文、小说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在丹麦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丹麦语言的“革新大师”。

  延森获奖那年,他已是七十一岁的高龄老人了,那时他正躺在哥本哈根一家医院的病床上,幸亏那年的颁奖仪式没有举行。直到1945年战后第一次恢复传统的颁奖典礼时,他亲赴瑞典领奖。1950年12月25日,这位十八次被提名的语言“革新大师”,走完了他七十七年的人生之路。

  女诗人喜交“红运”

  ——1945年获奖者: 〔智利〕解贝拉·米斯特拉尔(Ga briela Mistrsl)

  1945年,法国诗人梵乐希的名字很可能,同时也很应该被收进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人的名册里。他从1930年开始,至少被推荐了十次。1933年,他声势凌人地出马角逐,背后鼎力支持他的是十八位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936年,一大群比利时及荷兰的学院院士和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同地们遥相呼应,再次向瑞典学院力荐梵乐希。1940年,年迈的霍尔斯陶穆将常任秘书的职位让给了一位正当盛年的诗人兼文艺批评家奥斯特林,奥斯特林还同时出任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1945年,经过奥斯特林的一番努力,他为梵乐希打通了所有的“关节”,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唾手可得,只等开会表决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梵乐希于表决前便与世长辞了。于是,有人提出效仿1931年瑞典诗人卡尔菲费特的办法,追授梵乐希诺贝尔文学奖。可这一建议刚一提出,就遭到猛烈的反对。瑞典文学院只得放弃“追授”一法,经过一番平衡,瑞典学院将这顶“桂冠”授给了智利一位女诗人——她就是喜交红运的米斯特拉尔。

  米斯特拉尔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1889年4月7日出生于智利北部科金博省弗考尼亚乡镇上,祖上曾是从西班牙迁居来的移民,从小失去父爱,十四岁开始练习写诗,并在当地报刊发表。十七岁时,她与一位铁路职工恋爱,后来男方由于郁郁不得志而自杀。这给米斯特拉尔年轻的心灵投下了一团阴影。她的《死的十四行诗》(1914)以浮沉、抑郁的情调表达了这种情感,并获得了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为此,她一跃而成为智利的著名诗人之一。1922年,米斯特拉尔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孤寂》,诗集融女之少恋的羞怯、追求、疑虑,妒忌于一炉,诗句朴质清新,抒发的均是诗人自己的爱情感受,不失为一部优美的抒情诗集。1930年,她发表了《艺术十条原则》,提出“美是指灵魂的美”的观点。鉴于米斯特拉尔对拉丁美洲诗歌的卓越贡献,她从1940年开始,就被南美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和大学教授所推荐。来自智利本国的推荐评论这样写道:“她那崇高而富有感召力的人格,使他成为当今南美洲最重要的道德和知识的力量。而且,不容怀疑,她是自古至今最伟大的女性诗人——也就是说,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

  米斯特拉尔一生获得荣誉很多,既有她为国家外交事务和社会方面的功绩,也有她诗歌创作上的贡献。1945年,诗人“因为她那善于强烈地表达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而获奖。从另一角度来说,梵乐希之死,为她提供了获奖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诗人的“红运”。米斯特拉尔于1957年在美国纽约逝世。

  十五载拼搏露峥嵘

  ——1946年获奖者:[瑞士]海曼·海塞(Hermann Hesse)

  在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竞技场上,出现了“老将”与“新手”并驾齐驱,交肩角逐的场面。尽管这些“新手”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其中有五位是未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有两位来自法国:纪德和莫瑞亚阿,两位来自英国:艾略特和邱吉尔,一位来自苏俄:巴斯特纳克。结果,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落入了一位十五载拼搏露峥嵘的“老将”手中,他就是瑞士诗人、小说家海曼·海塞。

  海塞早在1931年就被他的一位同胞、19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豪普特曼所提名。起初,他在国际文坛上只是一个藉藉无名的作家,当时,掌管诺贝尔文学奖大权的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霍尔斯陶穆并不十分推崇他。并断言:海塞不是一个小说家,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抒情诗人——他只关怀他个人的问题。霍尔斯陶穆在他执笔起草的那份研究报告中,虽然也颂扬他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但同时又说他的小说所创造的人物与诺贝尔本人所提倡的理想主义精神相违背。就这样,海塞第一次参加角逐便出师不利。这件事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和不平。极力推荐海塞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就是一位“鸣不平”者,在海塞六十岁生日时,托马斯·曼专门在《新苏黎士日报》上发表文章,在祝贺海塞生日的同时,公开呼吁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海塞,以改变海塞“不公正地遭受忽视”的状况。在逆境中,海塞屡战屡败,然而,他从未就此罢休,在攀登文学高峰的征途上顽强拼搏。

  十五载时光的苦苦追求,海塞的诗作已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唯一十全十美的东西。诗人终于得到了1940年任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奥斯特林的好评。同时,奥斯特林极力主张将1941年的大奖颁给海塞,经过院士的反复考虑和挑选,海塞终于以“由于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的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与深刻的洞察,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海塞于1877年7月2日生于德国南部卡尔天镇,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新教的牧师,从幼年时代起,海塞就生活在一个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家庭中,接受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熏陶,少年时代的海塞就梦想成为一名诗人,但在十五岁时却不得不遵照父母的旨意进入神学院。僵化的经神教育,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他在十五年后发表的长篇小说《轮下》中满怀愤怒地回顾了这段经历。不到一年,他逃离了神学院。他进过工厂,当过书店伙计,一边工作一边创作,1889年出版了两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午夜后一小时》。他的成名之作是创作于1940年的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这部小说描写了青年音乐家彼得·卡门青从农村来到城市,由于他和城市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终于带着绝望心情回到了农村,最后,他在纯朴的人民和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塞积极投入和平运动,发表了著名的反战文章《啊,朋友,不要这股腔调》,战后,他写了《席特哈尔他》( 1922),并把小说第一部献给罗曼·罗兰,以纪念他们战时的友谊。海塞1927七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草原狼》,也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1946年,瑞典学院举行该年的颁奖仪式,海塞因病住进了疗养院。因此无法前往领奖。海塞1923年加入瑞士籍,因此,瑞士驻瑞典大使代为他领奖并致答谢辞。1962年8月9日,海塞在瑞士提契诺州的蒙塔尼奥拉病逝。

  害怕荣耀的“转世歌德”

  ——1947年获奖者: 〔法国〕安得烈·纪德(Andre )Gide

  1947年12月10日,有着“转世歌德”美誉的法国作家安得烈·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传到法国时,大批记者涌进纪德的住宅进行采访。这位害怕荣耀的“转世歌德”却“躲”了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象我这样一位又衰老又疲惫的人,荣耀会把我毁了。”

  法国著名作家保罗·梵乐希去世后,法国文坛领袖的地位非纪德莫属。当时纪德已近八旬,作品甚丰,他在法国乃至国际上的威望都是很高的,甚至连不是十分崇拜他的人都视他为“转世的歌德”。纪德于1946年被提名为诺贝文学奖的侯选人,不过,直到1947年,瑞典学院才委托专家撰写一份关于他作品的报告书。那位专家便是阿列尼乌斯,阿列尼乌斯在结论中对纪德评价很好,称他为“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人——他最主要的长处绝非他的文学创造力,而是他那种分析与辩论的天才,他那种连绵细密的逻辑,他那种挖掘问题以及摇撼世人思想的非凡才能。”他认为纪德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欧洲作家之一,更是最接近 ‘歌德式理想’之现代法国作家。” 1947年参加竞争诺贝尔文学奖,共有三十五位来自各国的文坛宿将,其中包括后来获奖的瑞典诗人拉格维斯特,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和英国诗人艾略特。这一年,纪德刚过完他的七十八岁诞辰,他的健康情况十分恶劣。现在,不只瑞典的文艺界人士,全世界的文人都非常盼望瑞典文学院将此项大奖授予可敬的“转世歌德”。

  纪德于1969年11月22日出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加尔文教派信徒,十四岁的时候,早熟的纪德爱上了比他大三岁的表姐玛德莱娜,但他俩的婚事并不遂心愿,纪德的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尔特的记事本》就是为了向玛德莱娜表达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而写的。纪德是一个具有写作小说、戏剧、散文、评论等多种体裁的“全才”,1897年,他出版的重要作品、散文集《人间食粮》,作品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组成,这些珍珠般的断想大多是从东方传说和圣经的故事中获取灵感的。

  《蔑视道德的人》(1902)的发表,确立了纪德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他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窄门》、《田园交响乐》、《梵蒂冈的地窖》。1945年,他获得“歌德奖章”,1947年,牛津大学颁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瑞典文学院将194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纪德,乃是由于“他那些内容赅博,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在它们里头,作者以一种对真理的无限的爱,以及一种对心理的敏税的洞察力,探索人的问题与处境”。

  颁奖那天,纪德因健康因素,没有出席颁奖仪式,他给斯德哥尔摩发去了一封长信,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又表示深深的歉意。

  纪德因肺炎于1951年2月18日病逝于法国巴黎。“朦胧诗人”喜登大雅之堂

  ——1948年获奖者: 〔英国〕T·S·艾略特(ThomasStearns Eliot)

  1948年12月10日这个文学史上不异常的日子,英国现代派作家T·S·艾略特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有意思的是,这位作诗象“雾”一样的“朦胧诗人”,那天乘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改装的民航机,在飞越北海到达斯德哥尔摩上空时,因遇迷雾无法降落,只得转返在西海岸的哥腾堡降落。当他换上从伦敦带来的燕尾礼服,胸戴叮当作响的各种勋章,在英国驻哥腾堡总领事的协助下,乘快车赶到斯德哥尔斯音乐宫去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之时,人们早已在哪里翘首以待了。“他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