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全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提醒的是,夏天虽然血糖水平较低,但糖尿病患者却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相反,必须经常用药,有时甚至还可稍加剂量,即采取“推波助澜”的方法,使血糖降至正常。待血糖水平降至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当然,即便是可以减药,也必须与医生配合,不能骤然停药,以免发生意外。
  夏天强化治疗糖尿病,也符合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除使用降糖药外,还特别注意“益气养阴”。
  夏季生活保健
  93夏季宜调整情绪
  近年来,许多地方发生了自杀事件。据有关专家分析称,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除跟自杀者本身的心理有关外,还与持续高温的夏季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夏季炎热的天气更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所以,从心理保健的角度讲,夏天宜调整情绪。
  据心理学家介绍,在炎热天气的刺激下,正常人的生理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比如肝火会变得旺盛。在这种生理条件下,人们往往会变得很烦躁,情绪一般处于易激动和不稳定之间,由此也导致人们在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上与平时相比差了许多。加上本身心理存在一定疾病因素的影响,所以,一旦有什么外界刺激,本身自控能力不强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炎热天气下,情绪失控更容易发生过激行为。自杀就是一种情绪失控的极端体现。因此,专家们特别提醒,那些情绪易波动者,在炎热的天气下,除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外,最好不要做一些刺激性的剧烈运动。
  94盛夏保健宜养心
  第一,宜调神安。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调神安,实为养心之首要。《医钞类编》说:“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所谓凝神,是指要保持精神上的安谧和清静。只有这样,人的神气自然会心平气和,血脉流畅,促进身体健康。
  第二,宜节情志。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节情志。所谓情志主要是指人的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情绪对人的影响极大,而对心的影响就更大,特别是在盛夏季节。心主管情志,在七情中,尤以怒、悲、恐等对心脏影响最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大怒、大悲、恐惧等原因而诱发心脏病发作的人,已屡见不鲜。因此,中医特别强调,夏季养心,必须节制情志,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第三,心宜清静。夏日,气候炎热,容易烦躁上火。因此,应注意养心调神,保持心境平和,心静自生凉。
  第四,宜善运动。中医认为,心属火,盛夏亦属火。盛夏季节,心气火旺,养心宜善运动。通过各种运动,会促使人体的气血流畅、百脉俱通,毫无淤滞,心气充盛。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适量的运动可以使人心肌得到锻炼,加大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对于预防和改善冠心病等病症均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宜调饮食。夏季,为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人的心气旺盛,汗出颇多,使人气阴易伤。因此,在这个季节里,不宜过食温补润腻之物,否则易犯火上浇油的过错。饮食宜吃清淡之物,如水果、蔬菜等食物。还宜饮用清暑和补气生津的饮料。
  95夏季老年人宜养脾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看,夏季老年人养脾显得尤为重要。
  夏季老年人养脾,在我国民间有许多方法,现介绍几种如下:
  第一,醒脾法。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拌食,具有醒脾健胃的功效,而且可预防肠道疾病。同时,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也具有消食开胃的功效。
  第二,护脾法。可选用各种药粥护脾益胃。如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加水煮食;或银耳20克,百合10克,绿豆 20克,糯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或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第三,健脾法。可经常仰卧于床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腹部20次。
  第四,温脾法。夏天贪食生冷,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96夏季养生五宜 
  第一,宜起居有常,劳而不倦。休息的同时,宜适当地进行一些家务活动和锻炼。因为,通过活动和锻炼,可以促使溜滞在体内的废物通过呼吸、出汗而排出体外,散热排温。
  第二,宜调摄精神,戒躁戒怒。夏季的3个月,气候炎热,容易使人急躁发怒,情绪紧张,很容易“上火”,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三,宜科学纳凉,防止感冒。夏季的感冒,大多由于避暑纳凉时不注意,导致暑热风寒乘虚而入,患“热伤风”。因此,夏季不要过分纳凉或晚上睡在室外不穿不盖。
  第四,宜避暑躲日,预防中暑。盛夏天气,尤其是伏天,万万不可在烈日下劳动和奔走,否则极易中暑。
  第五,宜饮食有节,讲究卫生。夏季宜不吃过饱,以素淡为主,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等。夏季腹泻者多见,在饮食方面,应讲究卫生。
  97夏季养生保健宜四防
  炎夏来临,为了保持人体健康,人们应根据夏季气候的特点,做好以下四防。
  第一,宜防中暑。夏季气温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在烈日下远行,或房屋不通风……当外界温度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时,极易发生中暑。因此,应尽量避免烈日曝晒,避开高温环境,适当饮些绿豆汤、菊花茶、银花露、芦根水等解暑降温饮料。
  第二,宜防伤湿。夏季多雨,加上不讲究饮食,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冷饮,或者大汗后用冷水洗澡,容易导致人体伤湿,而出现头昏困乏、身重无力、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等症状。因此,夏天要注意防雨,不要暴饮生冷食物。同时,不可久居湿地。
  第三,宜防受凉。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电风扇、空调等是夏天室内主要降温器具。但是,注意不要过多使用或入睡后使用,以防体温骤降。另外,还要避免在露天、过道有穿堂风处卧睡,以免受凉。夏季感冒,因多夹有暑湿而缠绵难愈,要格外小心。
  第四,宜防疫病。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适宜细菌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生长。加上大量饮水,冲淡胃液,消化功能减弱,往往会使胃肠抗病能力降低。一旦食入被污染以及变质的食物,容易发生痢疾、食物中毒、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盛夏老年人宜 “四清”


  98盛夏老年人宜 “四清”
  第一,宜头脑清静。夏季气候炎热,老年人常会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养生篇》说夏季宜“静养勿躁”。因此,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应保持头脑清静、神气平和,作为夏令养生之首要,切忌脾气火爆。情绪激动,很容易伤神,对脏腑器官的健康也很不利。老年人若能节嗜欲,定心气,常坐台榭空敞之处,或者居高远眺,则有益清暑健身。
  第二,宜饮食清淡。夏天,老年人饮食宜清淡,少食多脂、厚味及辛辣上火的食物,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适量补充营养,而且能够起到清热、去暑、敛汗、补液的作用。在日常膳食中,可以适当食用莲子粥、荷叶粥、绿豆汁、酸梅汤以及菊花茶等,以清暑开胃。同时,还可多吃些新鲜的番茄、黄瓜、冬瓜、西瓜、葡萄等果蔬,既能增加营养,又能预防中暑。
  第三,宜居室清凉。夏季,老年人住的房间,早晚应把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午间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关上,并拉好窗帘,以防外热内袭。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调调节气温。但是,要注意空调不宜常开。
  第四,宜游乐清悠。夏季,老年人不宜外出远游或长途跋涉,应以就近寻游为好。每日清晨,凉风习习之际,步行去附近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做保健操、练气功、跳交谊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傍晚时分,漫步河旁、江边或在人少清凉的娱乐场所,喝些绿茶,听听音乐,看一看电视,达到清暑热、解烦闷和舒心养生的目的。
  99夏季度“苦夏”四宜
  进入夏季之后,有的人因身体与气候不相适应,造成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失调,经常会感到头昏脑涨、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四肢沉重、倦怠嗜睡、胸闷气短,有的人甚至低热不退,并且伴有口淡无味、食欲不佳等不良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
  从医学的角度讲,“苦夏”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苦夏”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防治。在临床上,对“苦夏”还没有根治办法,还必须从自我调治入手。
  第一,宜加强锻炼。“苦夏”的患者多是体质虚弱、脾胃欠佳的人,一到夏天便旧病复发。因此,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以此提高机体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
  第二,宜科学膳食。“苦夏”的初发者,一般症状较轻,脾胃虚弱不突出,表现为疲惫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此时,只要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食物,症状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另外,在夏季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既可以降泄心火、消暑利湿,又能够抑制燥湿,健脾利胃,增强肠胃功能。
  第三,合理用药。中医认为,“苦夏”属“湿阴脾胃”,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用药后还不能使症状得到改善,可以采用消暑益阴、散寒利湿、疏通胰理、调和胃肠等中药调治。
  第四,注意休息。夏季昼长夜短,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加大,能量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应当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者应安排一定的午睡时间,以便保持旺盛的精力,抵制“苦夏”的侵袭。
  100夏季宜穿什么内衣
  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体主要依靠大量出汗散发体内的热量。而大量出汗,大部分汗来不及蒸发而溢流在皮肤表面,其中多半又被贴身内衣所吸附。因此,夏季对内衣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最理想的内衣的材料有麻、丝、棉织品,它们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排湿性、散热性。而涤纶、化纤内衣的透气性、吸湿性就比较差,稍有出汗,内衣便发黏,热量不易散发,产生闷热、潮湿的内环境。随着湿度的增加,局部的微生物迅速繁殖,使汗液中的尿素分解产生氨,发出难闻的汗臭味;微生物的产生也会使皮肤受到异常刺激,易诱发痱子及皮炎。
  夏季宜选择颜色较浅或白色内衣。过敏体质者,应注意避免紫红色或蓝色内衣,防止加重病情。
  101夏季宜穿皮革凉鞋
  塑料、橡胶、人造革等一类凉鞋,不具备吸湿的功能,因而穿着不仅感到鞋内滑腻,还会发出阵阵臭味。而且,在这类凉鞋的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会使皮肤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而皮革凉鞋容易保持干燥及卫生,是各种材料凉鞋中的佼佼者。所以,夏季宜穿皮革凉鞋。
  102夏季宜洗热水澡
  在盛夏时节,人们都以为,洗个冷水澡,会使人爽身凉快。其实不然。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因热出汗,几乎身体全部毛孔都处于舒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皮肤若是受到凉水的刺激,往往会使毛孔急剧收缩紧闭,毛细血管也随之收缩。这样一来,虽然皮肤表面凉快了,但是体内的热量由于各部分毛细血管紧闭而散发不出来。所以,不一会儿,便会感到身体又热了起来,而且比洗冷水澡前还要热。
  夏季宜用热水(水温不宜过高)洗澡,皮肤受热后,会使毛孔和毛细血管更加舒张,体内的热量迅速通过毛孔散发出来。因此,洗热水澡可以保持较长的凉爽之感。
  103夏季去暑保健宜药浴
  第一,宜进行菊花浴。将适量菊花煎汁,去渣后加入浴水中,15分钟以后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洗浴。具有解暑、明目、清热、醒脑的作用,最适合脑力劳动者健身洗浴用。
  第二,宜进行风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数滴风油精,搅匀,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洗浴。具有使全身凉爽的作用,还可防止生痱子。
  第三,宜进行十滴水浴。将2~3小瓶十滴水倒入浴水中,搅匀,15分钟以后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洗浴。具有使双目清明,体表凉爽的作用。
  第四,宜进行高锰酸钾浴。取高锰酸钾3克(小儿取1克左右),将其配成1∶8000左右浓度的浴液。适用于疖病、毛囊炎、疥疮等皮肤病患者使用,亦可消除分泌物的恶臭。
  第五,宜进行糠秕浴。用麦糠或稻糠1000~1500克,加水适量,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