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其相应的乘法口诀为:“八二一七、八三二六、八四三五、八五四四、
八六五三、八七六二、八八七—。。”,即8×2=17,8×3=26,8×4=35,8×5=44,8×6=53,8×7=62,8×8=71,。。关于二至九进制的除法,汪
莱仅关心其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的情况,他称之为“法数合乃宜”;例如,
对于九进制,满足上述条件的“法”仅有一个3,相应

的除法为:13 
= 0。3 , 23 
= 0。6 , 
33 
=1 ,其余任何数为“法”来除九进制的

数,都不可能得到整数或有限小数的商。在该文的最后,汪莱还指出了非
十整进制算术并非向壁虚构的事物,他举例说:“造律者,因欲三分损益
为法,故立数于九。近代窥天者,因以日十二时为法,故立天数三百六十
度。”

《衡斋遗书》中还有许多有关数学的论著。“覆载通几”主要是阐释
第谷体系的行星及日月运动规律的天文学著作,但其中诸图都赖几何定理
加以说明,附录“四边形算法”则是汪莱对梅文鼎《三角法举要》(即《平
三角举要》)的增补之作。“考定磬氏倨勾令鼓旁线中悬而悬居线右解”,
系汪莱与同乡学者程瑶田讨论磬折重心位置的一篇论文,文中运用了杠杆
原理。“校正九章算术及戴氏订讹”对《九章算术》及戴震所作的校勘提
出了若干条意见,其中许多见解与李潢的《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不谋而合。
《衡斋文集》中还收有汪莱为张敦仁《缉古算径细草》及焦循《加减乘除
释》两书所写的序。其余如关于音律的“乐律逢源”,关于经解的“千乘
之国解”、“书尧典敬致解”,关于记赞天文仪器的“一方仪铭”、“多
漏铭”,关于音韵学的“三声论”、“七音论”,也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
值。

汪莱才高志大,因此行为举止颇近狂放,这在青年时代表现尤为突出。
他的挚友江玉自号近迂子,汪莱赠诗称他:“才过八斗何卓荣,胸罗五车
犹下学。著书非孔复非庄,行己不清亦不浊。我亦乡闾肆志人,感子车裘
义非薄。。。兴来大叫鬼神惊,各陈悲壮泪纵横。仲尼尘埃子渊夭,茫茫
大道将奚寻?且于风潇雨晦常相忆,看取高山石上青松质。”从中也可看
出汪莱自己的志向与情趣。他在30 岁那年赴乡试不第,自云“抱璞而泣”。
其得意门生夏■描述他的外貌为“长身玉立,须眉秀发”;描绘他的气质
为“性喜饮,酒酣耳热,平生■磊不平之气,往往慷慨悲歌,声音激越。”

汪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者。除了数学和天文外,他也精通经史、释
老、音韵、乐律、金石、训诂。他曾著有《十三经注疏正误》、《说文声
类》等书,可惜都未能传下来。在石埭任上时,他闻知乡间老媪掘得两件
铭文汉釜,遂以有限的薪俸加以收购珍藏。他死后,家人数度靠典当这两


件铜器维持生计。与大多数的封建社会士子一样,他在事业和生活都不顺
遂的情况下,也会产生遁世的幻想,就是在“抱璞而泣”的那一年,他写
了一部“天地万物为灰为不净经”,经文中当然绝无“■磊不平之气”了。
他为焦循《加减乘除释》所写的序文则由《南华经》集萃而成,显示了一
定的佛学修养。关于汪莱的超群记忆力,许多作者都留下了记载:夏■称
他“读书过目辄记忆,《十三经注疏》几于能口举其辞”;焦循称他“天
资敏绝,性能攻坚。。目一二过,默识静会,已洞悉其本原”;罗士琳也
承认他“超异绝伦”。

然而汪莱的个人经历却是充满坎坷的。他自幼家贫,早年丧父,家中
常常无以治炊,以至以草根、树皮为食,屡次应试均未及第,最终贫病交
加,以45 岁的盛年告别了人世。在他生前,除了焦循、李锐和夏銮等少数
人外,多数学者都不能理解他的学术成就。汪莱撰成第五册算书后请张敦
仁指正,张氏不但讥为“过苦”,后来还将自己的著作《开方补记》及明
安图遗稿有意对他保密。时人并称汪莱与焦循、李锐为“谈天三友”,阮
元却以另一个学者凌廷堪来取代汪莱。第五册算书本是与江藩共同讨论后
之作,江氏却因汪莱的观点与李锐略有不合而捕风捉影地说他们“遂如寇
仇,终身不相见”,进而批评汪莱“过矣”。罗士琳指责他“矫枉过正,
未免有失之于偏”。骆腾凤根本没有理解他考定方程正根的苦心,却影射
他以“黯■之词以欺世”。种种事实表明,汪莱是被当时所谓正统的考据
学家们拒之于门外的一个“异端”。究其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有两条:一
是汪莱治学刻意求新;二是他不介意本西法言算,而这两条正有悖于当时
的风尚。

焦循应该说是最有资格评论汪莱的学者了,他说“孝婴之学深妙入
微”,“所言皆人所未言与人所不能言”,此话或许道破了汪莱不为同代
人所理解的天机。至于本西法言算,正是尊奉“西学中源”说的乾、嘉两
朝学子们的大忌,汪莱遭到冷遇甚至攻击也就不足为怪了。焦循在比较汪
莱和李锐的学术风格时有一个十分精辟的论断:“今世精九数者,推孝婴
及李尚之锐。尚之善言古人所已言,而阐发得其真;孝婴善言古人所未言,
而引申得其间。尚之精实如诗之有少陵也;孝婴超异,如诗之有太白也。”
把汪莱与诗仙李白相比,虽然不一定十分贴切,但也颇有助于说明汪莱在
科学史上的位置,他是清代中叶最富有创造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一位科学
家。”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汪莱撰,夏■辑:衡斋算学,鄱阳县署刻本,1854。
'2'(清)汪莱撰,夏■辑:衡斋遗书,鄱阳县署刻本,1854。

'3'(清)胡培■:石埭儒学训导汪先生行略,抄本,汪宜楷家藏。
'4'(清)焦循:石埭儒学训导汪君孝婴别传,抄本,汪宜楷家藏。研
究文献
'5'(清)罗士琳:汪莱传论,见《畴人传续》,花雨楼刊本,1882。
'6'钱宝琮:汪莱衡斋算学评述,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科学
出版社,1983,第235…260 页。
'7'李兆华:汪莱《递兼数理》、《参两算径》略论,见吴文俊主编《中
国数学史论文集》第2 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第65…78 页。
'8'汪宜楷:汪莱先生年谱,徽州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油印本,
1986。

王清任

洪武娌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生;道光十一年(1831 年)卒。中医学。

王清任少年时尚武,曾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御。20 岁开始行医,后
到北京城开设“知一堂”药辅,一时颇负盛名。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体脏腑生理解剖的描
叙;二是对各种瘀血症的治疗。

王清任在医学上的最大特点,是十分重视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结构。他
强调“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
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认为作为一名医者,如果不明人体内
部脏腑的结构和功能,则不能称其为良医,指出脏腑解剖在医学发展中的
重要意义。

王清任在潜心研究大量古医书后,发现古人关于脏腑的记述有一些错
误和自相矛盾之处,由此产生了亲自观察人体脏腑结构的念头。在封建社
会里,解剖尸体被视为大逆不道,要想进行人体解剖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
嘉庆二年(1797),王清任游经滦州稻地镇时,正值当地流行小儿麻疹、
痢疾,疫情严重,病亡小儿很多。当地有尸体不得掩埋的风俗,各处可见
破腹露脏的儿尸。王清任得此良机,连续观察了10 日。他将自己亲眼观察
到的与古文献记载的相比较,发现古医书中所绘脏腑形图与他亲眼所见很
不一致,脏腑数量的多寡亦不相符。他将亲眼所见脏腑的情况如实绘图,
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于1830 年完成了《医林改错》这部著作。

王清任在较深入了解人体腑器的正常解剖部位和结构的基础上,纠正
了古人的一些错误。如古人认为肝是左三叶,右四叶。王清任指出:肝只
有四叶,而且大面向上,后连于脊;肝为实体,与肠、胃、膀胱等中空有
腔的内脏不同。同时他还指出胆附着于右肝第二叶。

王清任根据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以及同时代金正希“人之记性
皆在脑中”的观点,对人体脑髓的重要作用作了相当细致的论述,大胆提
出人的灵机记性(思维活动)在于脑,而不在心的论说。他还详述了脑髓
的生成过程,认为“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
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他提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
忆都与脑有直接关系,指出人体“所听之声归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
“所闻香臭归于脑”,甚至语音、记忆、灵机等等功能,全是脑在主宰。
在中医发展史上,系统地把感觉、思维等与脑的功能联系起来加以论述还
是首次。


王清任在人体脏腑结构的其他方面还有一些新的见解。如他发现胃之
内离津门(即幽门)之左一分远处,有一疙瘩,形大如枣,名曰“遮食”,
乃为一种使食物不能随意流动的结构,这就是现代解剖学上的幽门括约
肌。他还详细地描叙了胃在腹腔中的位置,指出胃在腹,是平铺卧长,上
口向脊,下口向右的结构。关于横膈膜的形状、功能,他指出膈膜薄如纸,
是躯体“上下界物”,亦即胸腔和腹腔的分界物。膈膜上是心脏和肺脏,
其余脏器都在其下。王清任对肺脏的观察,主要指出了肺管和肺组织结构,
认为“肺管至肺分两叉,入肺两叶,直贯肺底,皆有节。管内所存皆轻浮
白沫,如豆腐沫,有形无体”。他所描述的整个支气管系统的结构,在他
的前代是没有过的。

基于他对人体脏腑解剖结构和人体气血学说理论的认识,王清任在临
床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他认为:“治病之要诀是在明白气血,无论外
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外邪所伤者,无非气血,故人体■病皆
气血失调的结果,而气血又有虚实和亏瘀之别。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结合前人的经验,创立了30 余首活血化瘀的汤药方剂。

在祛瘀活血方中,他把疾病分成三种类型,分别设立三个汤头统治。
通窍活血汤通治头面部及四肢血管血瘀症,其中包括头发脱落、眼疾、白
癜风、紫癜风、牙疳、小儿疳证等14 种病症。这些病证虽然症状不同,但
都因瘀血而致,如脱发是皮里肉外血瘀;牙疳是血瘀牙床;小儿疳证是周
身血管血瘀。血府逐瘀汤则是专门为逐血府瘀血而设计的,也是王清任在
临床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剂。它能治疗人体受某种因素影响而发生
血瘀所致的一切病证,亦即胸中血腑血瘀之症,包括头痛、夜睡梦多、肝
气痛、急燥、憋闷、干呕、夜热、呃逆、心里热、心跳、小儿夜啼等多种
病证。膈下逐瘀汤则是用于五腹中瘀血所致的病证,包括腹中积块、久泻、
腹痛、痞块等六种病证。其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养血,用桃仁、红花、
灵脂破血逐瘀,以消肿块,其祛瘀能力远较前两方为甚。

王清任创制的三首活血化瘀方剂,虽然都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但又
各有所长。如通窍活血汤着重在通窍活血;血府逐瘀汤着重祛瘀活血;膈
下逐瘀汤着重逐瘀破结。王清任还立有少腹逐瘀汤方剂,多用于妇女,因
为他认为妇女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皆系少腹瘀血所致。

在补气活血方面,王清任将补气与活血相结合用,在补气的同时给以
活血药物。在补气方中,多重用黄芪,配红花、桃仁以活血。王清任的这
一临床经验,是他学术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他所创制的补气活血方剂有
补阳还五汤、助阳止痒汤、足卫和荣汤、止泻调中汤等。这些方剂,经近
代临床验证,确有较好疗效。

王清任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医学家。他重视人体脏
腑结构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崇尚实践。不迷信古人所述,敢于背叛
封建礼教,通过亲自动手检查尸体去认识事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


在医学解剖学和方剂学上能有所建树。但是,王清任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
在脏腑结构的叙述上也有某些不当之处,如把卫总管(即主动脉)误认为
是气管;认为心无血等等。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王清任撰,陕西省中医研究院注释:医林改错,人民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