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见不能泯除。以圆成佛道说:一个上求佛道的菩萨,如认为我能求证无上菩提,
无上菩提为我所求证的,是为能证所证的分别知见不能泯除。权乘菩萨不能以空
无自性的智慧,来泯除分别知见,来忘掉成度功勋,“如是发心”,虽则度生成
佛,“名之为偏”。在这里,偏是偏执于一边而不归中道之义。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
        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
        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是第八发心的相貌,亦即是发圆而不偏的心。了解以上偏而不圆的发心,
对此圆而不偏的发心,自然也就容易明白。在这文中,最重要的,是自性两字。
而这自性,可以作为人的自心本性讲,亦可作为真如自性讲,亦即通常说的妙真
如性。放蒙山时,其中有两节不同的四弘誓愿必须读念的。其一是:“众生无边
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可说是权教
菩萨所发的四弘誓愿,亦可作为心外见有众生可度,心外见有佛道可成来讲。其
二是:“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这可说是实教菩萨所发的四弘誓愿,亦可作为这段文的注脚。“若知自性是众生,
故愿度脱”,就是“自性众生誓愿度”的意思。若知“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就是“自性佛道誓愿成”的意思。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
以众生原是我们自性中本具的众生,因而众生的苦痛,我们怎么能不发愿去救拔
和度脱?是以必须发愿愿度自性本具的一切众生。佛道,亦是我们自性中之所本
具的。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是佛,我们所以要想成就佛道,不过是为恢复本来佛
道的本有面目。因为本有的自性佛,被重重烦恼、重重业障所蒙蔽了,不能显现
出来。现在所谓圆成佛道,并不是在自性外另有一佛道可成,不过是将自性是佛
道的自性所蒙上的一层尘垢,加以不断的磨练,使之恢复本来的清净,就成佛了。
假定以为在自性外另有一佛道可成,不但成佛变为万难,而且根本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众生与佛道,都不离自己的本性,所以发心度生成佛的人,必须不见更有
一法,是离心性而别有的,若见众生和佛道是心外有法,那就不是佛法所说的正
见。

    依佛法说: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无有一法是离我人自性而有的。楞严
经说:“虚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自性中物”。离开真心,何处有物?如果有人
以为心外有物可见,那是外道见,不是佛法。众生之所以见到心外有法,实因心
游于外不能反躬自省。如真能运用般若智慧来透视一切,那你就将发现山河大地
无不在我们自性之中。天台家说:十法界依正都在一念心中,一念心中具十法界
依正。既然一切都在一念心中,更何有法离心而有?所以本文说:“不见一法,
离心别有”。

    这末说来,我们应该怎样发心立愿?又应怎样修行证果?省庵大师告诉我们
四句话说:“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现在略释
如下:

    我们这一念心,虽说无法不在其中,但是当下空无自性,没有它的实在自体
可得。而这空无自性的一念心,没有一法足以形容它的无量无际,只得譬喻如同
虚空。心念是如此,愿力亦如此。发心立愿的人,如果执着自己所立的菩提愿,
那愿就成有限有量,不能广大犹如虚空。正因不执所立的菩提愿,其愿才如虚空
一样的广大。

    发心立愿是如此,修行也应是“行虚空之行”,不应执着自己怎样的行菩提
行。以布施为例:布施一定要能做到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实在的能布施者,没有
实在所布施的物,没有实在接受布施的人。像这样的去行布施,就是行虚空之行。
虽无实实在在的布施三方面,但不妨经常的广行布施。如金刚经说:“不住色布
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可因为三轮体空而就不行布施。不但布施如此,
所修一切善法,都应如此,是为行虚空之行。

    行者本于所修的菩提行,终于证得最高无上的菩提果而得成佛,这是谁都可
以想像得到的。但这所证的无上菩提果,也是空无自性的,没有它的实在自体。
如前引的金刚经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所证的菩提果,
亦如虚空一样的了无所得,所以说:“证虚空之果”。虽说证无所证,但仍不妨
求证菩提。如果因其空无所得,而就不求无上菩提,那又大错特错。

    还有一说,虚空是形容大的意思。谓依广大心,发广大愿,修广大行,证广
大果,所以一切都以虚空来形容,唯有广大的虚空,才能形容菩萨的心愿行果。
这一说也有他的道理,因为菩萨的心愿,确是广大如虚空的,菩萨的行证,也是
广大如虚空的。在此或有人会发生这样的疑问:若如前说,一切是空无自性的,
行愿是空,果证亦空,一切莫不是空,我们固可承认,但无自性的空性,总不能
说亦是空无的,若这亦是空无的,那又何必求证空性?殊不知这个想法,又是错
误的。所以省庵大师特别指明说:“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若以为有个实有的虚
空相可得,那又成为执着。所以不但行愿果证是空,空亦复空,空相亦是了不可
得的。如金刚经先说我空,次说法空,最后说空空。如执着有所发的菩提心,所
立的菩提愿,所修的菩提行,所证的菩提果,固然是错误。如执着有个实有的空
性,同样是错误。必须了解心、愿、行、果是空无自性,进而通达自性空亦空,
而不有所取着,到达这一程度,方是真正悟证诸法空性。

    能够“如是发心”,即得“名之为圆”。圆以不偏为义。于此圆发心中,诠
圆理,明圆行,悟圆旨,起圆信,证圆果,一切无不是圆的,亦即圆乘菩萨的发
心。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
        心。】

    八种发心的相状,前已一一的略释。修学大乘佛法的行者,如果真正“知此
八种”发心的“差别”相状,那就自然“知”道对它加以“审”度思“察”,从
审察思度中,明白邪、伪、小、偏是不怎样理想,真、正、大、圆是最极理想的。
对于理想不理想的,既然“知”道“审察”,当然就可进一步的“知”道“去取”,
“知”道有所“去取”,“则可”如法“发心”,不致有所错误。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
        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怎样叫做“审察”?“谓”发心的人,看看“我”自己“所发”的这念“心”,
“于此八”种之“中”,究竟是属那种?是“邪”的还是“正”的?是“真”的还
是“伪”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偏”的还是“圆”的?这只要反问自
己,立刻就会明白的。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
        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怎样叫做“去取”?真正发菩提心的行者,对于邪心、伪心、小心、偏心,必
须毫无保留的去掉。“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正是指此。反过来说:对
于正心、真心、大心、圆心,必须无条件的采取而发。所谓“取正、取真、取大、
取圆”,正是指此。唯有在去取间,“如此发”菩提“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
提心”。


〖乙正说〗

一、略标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
        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
        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
        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
        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本文的绪说,已经讲完;本文的正说,现在来讲。所谓正说,就是正式的说
明发菩提心的因缘,亦即告诉我们以何因缘发菩提心。以佛法说,不论做什么,
都有其因缘,具备了因缘,然后才可做成你所要做的什么。发菩提心,自亦缺少
不了因缘,如果没有因缘,不会发菩提心。

    在未解说发心因缘之前,先来赞叹一下菩提心的殊胜。初二句是赞叹菩提心,
次二句是说菩提心要因缘才得生起。“此菩提心,诸善中王”。王是自由自在的
意思。如古代的国王,能自由自在的统治国家的一切,没有谁能超过国王的权力,
所以称王。菩提心在一切善法中,的确具有自由自在义,没有一个善法可以超过
它,因此称王。其所以称之为王,是约它特别殊胜的意义说。在世间的一切善法
中,要以菩提心的这一善法,为最殊胜最高超的。诸善,不用说,是包含着很多
善的,然而,大体上可分为世间善法与出世间善法。善法虽说很多,但当我们发
了菩提心后,一切善法无不为这菩提心之所统摄。换句话说:菩提心能领导一切
善法,而一切善法却不能领导菩提心。是即菩提心为诸善中王的意义。在大乘经
典中,常说到菩提心是由大悲心所触发的,因此二者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离的关系。
观音大士一次曾向佛陀这样表白过:一个菩萨行者,不必广修一切法门,只要修
学大悲法门,其他一切法门都将随大悲心而转。因为你能抱持一念大悲心以等视
众生,由于大悲心的驱使,一切善法自然跟着而来。以布施说:如果具有大悲心,
纵然自身很困难,但因抵抗不住大悲的动力,使你自然而然的去实践布施这一善
法。再以持戒来说:假如具有大悲心,看到众生的苦痛不已,你自然就会守持不
杀生、不偷盗等戒。以忍辱来说亦然,你如具有大悲心,即使蒙受众生的凌辱,
或遭遇重重的打击,可是因悲心的在抱,那你就能容忍这些凌辱与打击。可见一
切善法,都是随逐大悲心而转的。如果不是大悲菩提心,纵然能修善法,也是狭
小而不广泛的,是间断而不常恒的。本此可以了解,菩提心在一切善法中,是能
率领群善的领导者,一切善法莫不在菩提心的统领下而得完成,所以称为诸善中
王。

    “必有因缘,方得发起”,是表示菩提心的发起,并非是无因无缘的。“法
不孤起,仗境方生”,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两句话。一切事事物物的生起,必各有
其条件,而这有主要的条件与次要的条件之分,以此主要与次要的因素配合,然
后一切事物方得生起。这主要与次要的条件,在佛法说,就是因缘。因是菩提种
子,如不具有菩提种子,即使遇到外缘,亦不会发菩提心。由于内在具有菩提种
子,一旦与外缘接触,立即就发起菩提心来。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更可
知道发菩提心的因缘不可缺少。

    讲到发菩提心的因缘,自然是很多的,如要一一的说出来,事实是属不可能
的。省庵大师为此,特简括的提示十种,所以说:“今言因缘,略有十种”。在
这十种因缘中,前五种是属外在的因缘,后五种是属内在的因缘。“何等为十?”
这是徵问。以下就列出十种因缘,而这十种因缘,是有其必然次第而不容有所混
乱颠倒的。

    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不论是在家出家的,最重要的莫过于时常思念佛陀所给
与我们的深恩重德而思有以报答,所以“一者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列为第一。

    要报佛恩,当然是要运用我们的生命体,而这生命体是由父母赐给我们的,
对于父母的恩德,自亦不能不报,所以“二者念父母恩故”发菩提心列为第二。

    吾人的生命体,虽由父母而来,但能得到各种知识,乃至了解一些佛法,都
由师长教导而来,假定不是这样,你将一无所知,所以“三者念师长恩故”发菩
提心列为第三。

    以出家学佛者说,父母生我,师长教我,固然不错,如没有施主的财物供养,
就不能安心办道,住持佛法,度化众生,是以出家学佛者,必须还要时时刻刻念
施主恩,所以“四者念施主恩故”发菩提心列为第四。

    人与人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世界人类交织成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网。
众生,似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