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含经随身剪辑-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春江居士编著


        为什么活著?
        为什么想学佛?学到了什么?
        今天曾经动怒了吗?
        还挂虑著什么吗?
        假如死亡即在眼前呢?

                           目   次

      阿含经随身剪辑序 :::::::::::::释宏印:::
      自    序 :::::::::::::::::::::::
      前    言 :::::::::::::::::吕胜强 ::
      凡    例 :::::::::::::::::::::::
      一、不放逸 ::::::::::::::::::::::
      二、守护 :::::::::::::::::::::::
      三、心 ::::::::::::::::::::::::
      四、解脱的圣者 ::::::::::::::::::::
      五、死 ::::::::::::::::::::::::
      六、业报 :::::::::::::::::::::::
      七、欲爱 :::::::::::::::::::::::
      八、对治 :::::::::::::::::::::::

      九、止诤 :::::::::::::::::::::::
      十、次第 :::::::::::::::::::::::
      十一、无常 ::::::::::::::::::::::
      十二、因缘 ::::::::::::::::::::::
      十三、四谛 ::::::::::::::::::::::
      十四、味患离 :::::::::::::::::::::
      十五、四念处 :::::::::::::::::::::
      十六、念佛 ::::::::::::::::::::::
      十七、其它 ::::::::::::::::::::::
      一分钟正思维 :::::::::::::::::::::
      检  索· :::::::::::::::::::::::
      经号索引 :::::::::::::::::::::::


              阿含经随身剪辑序                          释  宏  印

        印度本土的佛教,大略分为三期,初期「佛法」;中期「大乘佛法」
    ;后期「秘密大乘佛法」。初期以巴利文系代表,佛入灭百五十年后传入
    锡兰,目前流行扩及缅甸及泰国等地区,称为「南传佛教」。中期以华文
    系代表,佛入灭约五百年传入中国,时值东汉末年,后流行扩及朝鲜与日
    本,称为「北传佛教」。后期以藏文系代表,佛入灭千年后始传入西藏,
    流行蒙、青、康、藏等地区,称为「藏传佛教」。
        就目前世界各国流行的佛教现况,从印度历史佛教的发展演变而言,
    不外这三期三大语系三大区域佛教的传承分布。当代佛教,更远播西欧,
    遍及全球五大洲;影响所及,传统信仰修持与现代学术研究,如何抉择释
    尊本怀,相应正法,此间契理与契机,方便或究竟,宗派之间,呶呶不休
    。修学佛法的次第,说是「教、理、行、果」,或是「信、解、行、证」
    ,不外乎解行并重,教证等量。是故,我一向尊重学界的「文献」领域的
    正确性,再次依信仰的宗教修持,来取舍其真伪。
        汉译四阿含,虽早在隋唐前即传入中土,但在智者及贤首的「判教」
    下,被贬为不究竟不了义不能成佛的小乘经,从此之后,四阿含真是含冤
    千年,乏人问津!善哉幸乎,近代学界文献的□清,爬梳抉择,与巴利文
    的五尼柯耶,对照比读,结果获致学界普遍而无疑的肯定。以「原始佛教
    」领域而探究,四阿含实为公认的现存最早佛典,从此之后,近代的佛法
    修学者,引起研究「阿含」的热潮,阿含佛典似乎又突然间身价百倍,视
    若瑰宝了!
        庄居士春江仁者,与余相识多年,其对佛法的修学,精、专、恳、笃
    ;近年尤以四阿含为专攻,研读讲写,已编著有《杂阿含经二十选》、《
    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书出之后,需索者众,已再版矣!近日庄居士更
    将自己精读阿含经的菁华,节录为《阿含经随身剪辑》,提供给又忙又杂
    的现代佛弟子,一条又专又精的读经方式,期能放在您的口袋中,时时阅
    读,时时思惟,时时反省观照;善哉!佛弟子如春江仁者,其护持正法之
    发心,续佛慧灯,悲情愿力,真可谓深得「如来善护念::善付嘱::」
    者也!兹以编辑出书,问序于朽衲,不揣浅陋,引述「阿含」之胜义,愿
    读者知去佛时遥,明师不易,正法难明难逢,应知惜缘惜法,及时精进,
    功不唐捐也!略此数言,权以为序!

                                        一九九四年  佛诞节  宏    印
                                              于台北 印顺学术研究所

            自        序

        处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里,讲求短、小、精、薄,是趋势之一。数
    量庞大的佛经,已经被时间不够分配的一般大众,视为畏途。这对今日佛
    法的传播,不论是在质、或在量上,都可能形成了障碍。尝试一种方式,
    做为一般大众与经典的桥梁,是作这本剪辑的第一个动机。
        在生死中打滚了这么久的一般人,染著数不清不如法的坏习性,等著
    用佛法来净化。然而,累积了那么久的坏习性,可也不那么容易,说改就
    改得了的。怎么办呢?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有时时刻刻地、点点滴滴
    地努力了。假如能有一本随身手册,摘录重要经文,即使在只有五分钟、
    十分钟的空档里,能拿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反省反省,让生活落实在佛
    法的实践中,经常获得佛法的滋润,而将时间、空间的限制,降到最低,
    这样,才真的是菩萨保佑,佛力加被呢!这是作这本剪辑的另一个动机。
        为什么选择阿含经呢?汉译的四阿含经,与巴利文的五尼柯耶,已经
    是现今国际佛教文献学者们,所公认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典。最纯朴,最接
    近佛陀教诫的原型,失真也最少,也是世间佛法流传的根源,实在是人人
    必读的重要典籍。期盼借著这本份量不多的剪辑,激得起您遍读四阿含经
    的意愿,也希望您读过四阿含经后,觉得这本剪辑,还值得放在您的口袋
    中,时时阅读、思惟、反省。
                                        一九九四·一·三十 于  鹤见

            前       言

            如果佛陀再来人间──解读「阿含经随身剪辑」   吕 胜 强

        一些具敏锐观察力的有心人士,对于当前的社会,列出一张共同的体
    检表──「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切都充满著不可控制的因子,它
    反映出社会的失序现象及人心高度的困顿、匮乏与不安。就佛法的立场来
    说,「世间的不确定(不安稳)」是人生的如实真相;然而矛盾的是,期
    盼「确定」却又是人类普遍性内心深处,根深蒂固须臾不可磨灭的世纪大
    病。这么一来,人类的幸福似乎是没有了指望,在这人类的危机中,佛法
    将很有可能扮演一项人类心灵重建工程的角色,因为,在过去历史的轨迹
    中,佛陀曾经成功地教导弟子们一套直指人心消除焦虑烦恼的修行方法。
    如何自利与利他或契理与契机,就有待佛弟子的任重道远了!
        佛法的创觉者──佛陀,毕竟已经入灭了二千五百多年,他可能再来
    人间吗?「佛陀的涅盘」这个存在性的问题,千百年来,佛弟子心中一直
    强烈渴望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在佛陀的教诲中,这是不予讨论的范畴
    ,因为从佛法的如实义说,那不过是众生心中无明的投射罢了!如果我们
    真正欢迎佛陀重回人间,那么值得重视的,应该是佛陀当年回应阿难的最
    后教诫:「佛灭度后::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
    见本剪辑第一六四条)。阿含经是公认现存最早的佛典,乃佛陀一代时教
    的重心,今天的佛弟子,若能精勤研读思惟,如法实践,将如同《佛遗教
    经》所说:「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这相当佛陀永驻人间,常转法轮。
        春江师兄将四阿含菁华分列纲目加以剪辑并逐经做提示,希望便利读
    者随身阅读、思惟、反省,个人深恐古代的典籍、文字较为艰涩,乐意依
    据剪辑纲目略作解读,藉此与学佛的朋友共勉,若能因此而引发阅读本剪
    辑的增上意乐,更是所盼。

              人性的剖析

        在一次私下的参访请益中,印顺导师语重心长地开示:「学佛难吗?
    确实难!可是真正说来,学佛应该也是挺容易的!」余聆听之后,心中有
    很大的感触。我们众生的心,长久以来,常习惯与贪镇痴纠缠在一起,没
    办法有片刻时间不用力执取在某一件事物上,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如本
    剪辑廿三条所说:「长夜心为贪欲所染,镇恚、愚痴所染」;廿四条也指
    出人性的:「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剪辑六一条,佛陀更深
    刻的剖析:众生一切的痛苦,皆是以欲爱为本。所以,学佛是难在逆水行
    舟,不进则退的与人性中如影随形的恶习搏斗。可是从另一方面看,人生
    却又充满了希望,佛陀赞叹生而为人的难能可贵:「人间为善趣::诸佛
    世尊,皆出人间。」(剪辑一六二条)由于人类有「惭、愧、不放逸及精
    进」等四种可以开发的良善美德,它将引导我们通往解脱之道。有惭愧心
    ,就能尊重自己、他人与真理,不放逸乃是不退堕的安全保证,而精进则
    可勇猛向目标迈进。以上有关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在观察思惟修行上
    ,如何抉择,本剪辑的「心、不放逸、守护及欲爱」等四章有详细的介绍
    。

              生命的终极关怀──业报、死与解脱

        有同修问到,佛陀时代的杀人魔王鸯掘魔罗,在一生中杀了那么多人
    ,恶业深重,怎么有办法当生证阿罗汉,而成为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
    佛」的最佳典范,那不是恶没有恶报吗?另外,在一次与佛教观音线青少
    年协谈中心的朋友,讨论畅销书《前世今生》时,也引发一个初学者迷惑
    的问题──无穷的前世,伴随著无尽的焦虑烦恼(每一世累积的焦虑恐惧
    ,都必须一一利用催眠追溯回去,加以治疗),业报的无穷无尽,如何消
    解得完?如何从中解脱?以上二个问题,似乎动摇了佛教传统上「善恶到
    头终有报」的观念,也令人怀疑解脱的可能性。其实,大家是忽略了佛法
    「因缘果报」中「缘」的深刻意义,有因不必然有果报,关键是有没有滋
    润善恶业的「缘」,这也是解脱之钥。这在本剪辑「业报」一章上有深入
    的解析,读者们或许亦可透过正确的业报观,进一步探索佛教徒面对临终
    器官捐赠时应采取的态度。
        死与解脱,是生命中最为终极关怀的课题,前者人人有份,但却又不
    为大家所乐意接受,因为死,代表一切欲望的破灭;面临未知世界不确定
    的恐惧,这与人性内在希望永远活下去的自我执著,有著严重的对立。学
    佛者如何随顺因缘来面对死亡的「随时到来」,倒是一个严肃的自我砥砺
    反省的功课!另外,阿含经对于「解脱圣者」那种平淡而脱落一切神秘现
    象的描述,应可启发我们修行的正确方向与态度,值得一读再读,思惟学
    习。

              「佛以一音说一切法」的省思──对治法门

        佛教徒喜欢赞叹佛陀的「一音说一切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
    灭以后,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的佛陀观。历史上的佛陀,以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