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含经随身剪辑-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治,是修行上常需要用的手段,也可以看作是修行方法。如果使用某种
    对治法,奏效了,却转而深爱(执)著这个对治法,无法舍离,那么,问
    题(执著)解决了没?岂不像为了过河而造筏,等过了河,又舍不得已经
    用不上的筏,还要扛著筏走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益的「正法」(筏)都不可以执取了,更何况是有
    害的「非法」呢!

 87。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欲。
    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
    放逸、豪贵、憎诤,贪亦恶,著亦恶,彼断贪,亦断著。
    (中·八八)(求法经)

  ※贪欲、镇恚、怨恨、悭嫉、欺诳、谀谄::等,都是造成烦恼的根源,心
    中如果升起这些念头,当然是不好的,应当设法平息。然而,如果发现自
    己,或是别人,心中起了这些恶念,自己也跟著起了情绪,对这些恶念,
    感到厌恶懊恼,那么,这也是另一种执著,同样的是不好。
    贪,制造了烦恼,是不好的。执著,也制造了烦恼,同样是不好的。
    贪,应当断除,执著,也应当断除。

九、止诤

    因见解、利益的相冲突,争执,就经常在我们的周围,不断地发生者。争
    执中的主角,就是人们的主宰欲。
    其实,每个人的因缘,千差万别,要取得完全的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容忍著个别的差异,考虑著不同的因缘,将有助于平息争执、镇心、怨恨
    与敌意。
    面对著不同法门的提倡,也应当以不同的因缘,不同的需求,来理解与容
    忍。如不如法,就只有留待选择该法门的实践者,去辨异与抉择了。

 88。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
    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中·七二)(长寿王本起经)

  ※对执著的人们来说,「理愈辩愈明」是一件做不到的事。
    能平息纷争的最可贵的方法,就只有忍耐了。

 89。莫见长,莫见短,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
    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
    是故,当修行忍辱。(增·二一二)

  ※怨怨相报,累积愈来愈多的新仇与旧恨,这样,哪有停止的时侯呢?

 90。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杂·一一二三)

  ※不管是胜还是败,争执,是不会有赢家的。败者固然受打击,就是胜者,
    也难免于被报复的心里压力。

 91。五法得举他罪:①实;非不实、②时;不非时、③义饶益;非非义饶益、
    ④柔软;不唣涩、⑤慈心;不镇恚。(杂·四九六)

  ※要忍辱,不报怨,不争执。但这并不是意谓著,在团体中,修行者都得成
    为乡愿。修行人应当以①「确定是事实」、②「选择适当的时机」、③「
    是对他有助益的」、④「态度温和的」、⑤「内心不带镇恨的」等五个原
    则,彼此协助,无争地相互纠正缺失,发掘缺点,以求进步。

 92。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茨,有名荨,有名匕匕罗。如彼所知,我亦
    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
    如是,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知见而说。世间
    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其如何?(杂·八四)

  ※什么是佛陀的「自知自觉」?经中说是「色、受、想、行、识无常、苦、
    变易法」。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修行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
    柔软地应对。然而,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当是以坚定、严格的态度,
    来自我要求。如果,遇上了无法理解,或不认同佛法价值观的「盲无目」
    者,也只能无诤地对以「我其如何」了。

 93。若使此贤者:一向论不一向(决定)答者、分别论不分别答者、诘论不诘
    答者、止论不止答(不必回答)者、处非处(理、非理)不住(确立)者
    、所知不住者、说喻不住者、道迹(行)不住者,如是,此贤者不可共说
    ,亦不可共论。(中·一一九)(说处经)

  ※知了适不适合共同讨论、切磋的对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论辩与争执。

十、次第

    修行的内容,在宏观上,有一定的次第可以分别,但要断然地划开各个次
    第的分界,恐怕并不适当。因为,在修学的过程中,各次第间,常常会有
    相互交错重叠,需要相辅相成的反覆强化、辗转增上的情形。
    戒、定、慧,是解脱道上的主要修学内容,而被称为「三学」的了。依《
    瑜伽师地论》对《杂阿含经》∧(三)学相应∨的解说:「如是,最初修
    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盘。是故,三学如是次第。」但是,
    次一段又说:「又,或有增上心(定)学,能引发增上慧学;或有增上慧
    学,能引发增上心学。」(《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四百三十页,印顺法
    师编)这和「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的经义相符(
    本《剪辑》第九九条)。也就是说,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
    察;敏锐的观察力,能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
    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依此来看,定与慧;止
    与观,就不必然绝对是谁先孰后了。
    闻、思、修、证,是另一个常被论及的修学次第,其中的前后交错,也可
    能是这样的:先闻然后思,思惟后,也有可能才知道又有所不足,然后又
    回到闻的。闻、思之间,可能会有这样的交错,思与修的情况,也相类似
    ,都可能有这样相辅相成,相互增上的情形。
    修行,是可以选择,从自己容易做到的先下手,以增加自己信心的。也可
    以选择,从自己的最常犯,最困扰处下手,以寻求获得比较大的突破。如
    何选择,就看自己的习性与因缘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应当要常藉著
    检讨自己的贪、镇、疑、我执是否在改善中,对法的清析度,是否在增强
    中,来对所选择的方法与次第,作检证、评估与修正。

 94。我不说一切诸比丘得究竟智,亦复不说一切诸比丘初得究竟智。然渐渐习
    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或有信者,便往诣、奉习、一
    心听法、持法、思惟、评量、观察、身谛作证、慧增上观。彼做是念:此
    谛我未曾身作证,亦非慧增上观,此谛令身作证,以慧增上观。
    如是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
    (中·一九五)(阿湿贝经)

  ※修行,是不可能一蹴即成的,必然是依著善知识的指引,渐渐的学习,接
    受教导与指正,才能获得究竟智慧的。
    听来,或是阅读来的法,都需要经历思惟、评量、观察、实践的过程,然
    后才能成为自己深刻的智慧。
    这是闻、思、修、证的次第。

 95。譬如以四阶道,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
    升殿堂。
    如是,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
    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杂·四三五)

 96。于色、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杂·二七)

  ※苦(现象)、集(原因)、灭(解除)、道(方法);向厌、离欲、灭尽
    ,都有其因缘上,前后相关的次第性,也就是所谓的「法、次(下一个)
    法,向(趣向)」了。
    无间等,就是现证;澈底完成的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次第间,有可
    能交相重叠,然而,如果各阶段要到澈底完成的程度,就得如同上阶梯一
    样了。
    厌于欲、离于欲,这是每一个解脱(灭尽)圣者的来时路。

 97。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
    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但法自然,不悔者便得欢悦。
    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
    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心。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
    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
    如真。
    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思:令我厌。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
    得厌。
    有厌者不应思:令我无欲。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
    有无欲不应思:令我解脱。但法自然,有无欲便得解脱一切淫(贪)、怒
    、疑。(中·四三)(伤歌逻经)

  ※这是从持戒↓不悔↓欢悦↓喜↓止↓觉乐↓定心↓知如真↓厌↓无欲,最
    后解脱贪、镇、疑的过程,是戒、定、慧,修学次第的更进一步细分了。
    过程中,强调「但法自然」;也就是强调「因果相应;水到渠成」的作用
    :但依著正确的方法去做,就能随顺法的特性,自自然然,毫不勉强地,
    一步步自我提升了。

 98。若以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
    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
    若离此法世尊施设无余涅盘者,则凡夫亦当般涅盘,以凡夫亦离此法故。
    但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
    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
    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盘
    也。
    昔拘萨罗王波斯匿,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彼作是念:以何方便,令
    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
    其中间布置七车。从舍卫国出,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
    三车,乘第三、四、五、六车,舍第六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
    。(中·九)(七车经)

  ※中阿含七车经的譬喻,常被用来作为佛法修学,必要有一定次第的诠释。
    然而,经中也表现著另一层讯息:那就是解脱修学的完整性──从舍卫国
    ,必要走完每一寸距离,才能到达婆鸡帝城。
    修行也是这样的,需要点点滴滴地去完成,是水到渠成;聚沙成塔的整体
    性功夫。经中说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
    、道迹断智净,简要地来说,就是戒、定、慧、解脱了。
    解脱(无余涅盘),是对①戒净、②心净、③见净、④疑盖净、⑤道非道
    知见净、⑥道迹知见净、⑦道迹断智净等内容的完成而说的,缺了这七个
    内容的任何一个,就无法完成解脱了。

 99。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杂·四六三)

  ※注意力的集中(止),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察(观);敏锐的观察力,能
    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

100。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盘。(杂·三四六)

  ※什么是法住智?《瑜伽师地论》归纳成「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
    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六十五页,印顺法师编);杨郁文先生注解为「知
    晓一切世间因果道理」(《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第二册第六十五
    页注一);印顺法师解释为「缘起被称为法性、法住」(《空之探究》第
    一五一页,《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十四及二十八页)。而涅盘智,则是
    契入涅盘的体验。
    「先知法住,后知涅盘」,是早期佛教僧团中,对修行次第的一贯主张。
    而后来的龙树菩萨,提出「不由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的主张,正是这
    种精神的重现。
    缘起的世间,有著千差万别。修行者,并不是在要求自己忽略这个千差万
    别,而是在清除内心,因为这个千差万别,所引起的贪、镇、疑。
    另外,从经中故事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佛陀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