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穿的东西给儿女。哪怕是穷得上街捡垃圾,也不让儿女比别人的孩子享用差;一方面却千方百计想让孩子上名校、进优等班。即便是交不菲的择校费、选班费也都认了。他(她)们对弱小儿女们不堪重负的课外作业一丝不苟,宁愿其多,不望减少,即便到了晚上22时,也丝毫不动心。更恼人的是,节假日期间,闻“班”必报,不管是否适宜、需要。还美其名曰,多学些总比少学好。
我有个同居本城的亲戚,俩口子都在商业单位上班,站一天柜台就够累的,但每到下午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则轮换骑车送子去各学习班学英语、书法、绘画、音乐、心算、钢琴、武术,一周内无一天休息。我劝他们择其爱好一、二学之,怎奈其子的舅舅大不以为然,说什么多学一项本领将来就多一条就业的路子。后来,那儿子学什么都厌烦。虽然请了两名家教,结果初中没毕业就自动辍学了。
欲速则不达是至理名言,拔苗助长又是人生之大忌。然观今日为人父母者,少有几人清醒。故谓之是第三座大山也!且又是最高也最难推倒的大山。因为这里没有金钱的龌龊,全是“爱”砖垒成,硬似钢铁,坚如磐石。
你完全可以说,这是时代的疯狂,是人心的浮躁。也可以说这是眼下就业之艰难,竞争之剧烈我都不与争辩。然人心之贪,欲望之强,思虑之多,连最纯真的亲情、师情、友情都淹没了,还拿来什么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挖掘秦陵价值有限,翻读孔子儒学无用。真正要中国崛起,还是90年前提出的科学与民主,从娃娃抓起!
杂文锦丌 人生何尝不是一大写的“等”?
「释义」①品级;级别:头等|同等|三六九等。②相同;一样:相等|等价|等腰三角形。③等候;等待:等车|等机会|我在家里等你。④表示列举未尽:我们学习数学、语文等课程。⑤列举后煞尾:北京、上海、广州等N大城市……原以为,等就这么些释义,没别的意思。可现在,突然发现等的释义多得去了,不仅涵盖大自然,也涵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
譬如:人未成形,父母就为精子是不是能跟卵子的结合而等待着。男女恋爱,苛尔蒙起作用让父母的精子卵子结合了,俩青年男女又开始等待着是否受孕,是否能孕育出小的健康的生命。几次B超观测到孩子的心跳,俩父母又开始期待孩子的出生,是男是女天注定。而真的等孩子哇哇落地,小夫妻何尝不又开始等待孩子的说话,翻身,爬行,直立……直到孩子会喊他们一声妈妈,爸爸?再后来,就是等着孩子入托,入学,学习成绩是不是跟得上;是不是班级的前几名;上中学,又期待着上一好的中学,好的高中,将来,企盼着孩子能用好的成绩,十年寒窗苦上一名牌大学。诸如清华北大复旦同济;接下来,就是等着孩子大学期间是否出国,考研,遇见他(她)生命中最值得寻觅的另一半。学成归来,两代人(甚至三代、四世)都在等待着应聘工作的回复,是喜是忧,是祸是福,人,这最精明最勤奋最贪欲最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何尝不是这么一步步从等待中走来,连歇息都不能很好地歇息,就再次钻到另一个等待中,继续为自己的日子(幸福生活),为这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等待着,等待着,直至生老病死。直到闭上眼睛。
还譬如:人的七情六欲,吃喝玩乐嫖赌毒,五福八喜……回过头来想,何尝不是等待着幸福、爵位、金钱、福禄、长寿?男人等女人,渴望美女;女人等男人,静待艳遇;食者等待山珍海味,居者等待楼宇高阁,行者等待奔驰宝马,商者等待财源滚滚……想人这一生,我们何尝不是在这一个个等待中耗尽青春年华?不在这等待中历经春夏秋冬?钱多有何用,官大算个啥,忘记原本该从容面对的人生,忘记了等待的本,人这一生,是不是因这不等待而变的事实而非?想这有人,因不等待而加塞多占;因不等待而行贿受贿,因不等待而贪污腐化,因不等待而男盗女娼……看似沾了眼前那么芝麻大点的便宜,实则却是因这不等待让原本生活的好环境、好人际、好的礼尚往来、礼义廉耻、规矩方圆全都荡然无存。急于贪钱者,不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急于购屋者,不知再多再大的房不还是五尺一床卧睡明天?还有官者,官位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都不懂,只想以貌取人,媚上欺下;更有性者,恨不得霸占、纵欲、夜夜拥得美人归……到头来,不还是葬后的一堆白骨,不得不再等待时间,岁月,宇宙的斗转星移?
真的,想人生何尝不是一大写的“等”?若能像山,像水,像树,像风,像雨,像雪,像雷电交加静待这等,安分这等,人生又怎么会因破坏大自然,污染大自然,自相残杀,恶语中伤地让这大自然施暴于我们,天灾人祸于疾病,水患,地震等次生灾害暴毙人类呢?人又怎么不能因这等而像山,像水,像树,像风,像雨,像雪,更像那星辰日月而日复一日呢?
杂文锦丌 寂寞的裙子
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柳丝的失意,那里充满了孤寂。
摇摆的裙子,显得忧郁,因为爱已背叛了忠诚的誓言,离她远去了,去寻找温柔的梦呓。
深夜里,裙子没有哭泣,如一朵罂粟花,孤单的绽放。寂寞,在蹂躏洁白娇柔的身躯,如无数的蚂蚁在血液里游动。胸脯剧烈地颤抖、起伏……血液里燃烧的****,将要撕碎跳动的心脏,她要吸进黑暗的诱惑。
她似一条扭动的沙漠蛇,神经焦躁无比,渴望茂密大树的荫。眼睛里充满了红色的火焰,期盼着蠢蠢欲动男子的亲昵。她想揭开理性的枷锁,道德的约束,世俗眼睛的针砭。她挣扎在炽热的****里,要犯罪呀!犯罪,也愿意。
汹涌的潮水湮没了寂静的夜色,她想让整个世界爆炸,如洪水一样,泄去她高涨的激情。可夜游和尚的咳嗽声,打断了她的憧憬,打断了她的梦。镶嵌在她丰腴肌肤里的肋骨瘫软了,她开始憎恨起那个背叛她的男人。
漆黑的夜,如罪恶的双手,卡住了她的喉咙,她有点窒息,显得苍白无力。孤独充满了她每一个毛孔,她看着自己那傲人的身躯——无人问津的芳草地,她受到了冰冷的待遇,犹如一个被抛弃的妓女一样,独自痉挛,像一只受了伤的母狮,舔着流血的伤口。
夜,漫长……
风,抚摸着亢奋的夜。
她,内心下着冰凉的雨。
黎明,像一个年岁古稀的老汉一样,行动迟缓。她煎熬了孤寂深处的困乏,黑眼圈里流露出了无精打采,终于等来了树梢上燃烧的骄阳。
寂寞的裙子,在晨曦中摇曳起来了,她为自己舞蹈。随着吵杂的人群,来到拥挤城市的浪潮中,飘荡在白昼编织的程序中,让空气自由穿过裙子中间的寂寞,安慰她伪装下落寞的灵魂。
夜,请你远点,远点……裙子祈祷夜的死去
杂文锦丌 党内出了几个左冷禅?还有多少岳不群?
日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一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成了网络“名人”。
逯军的“一鸣惊人”引发民众普遍地反感和愤怒,因为他“一语道破了天机”,自己戳穿了自己的“皇帝新装”。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年来,在党内,局部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新官僚主义小团体或个人”、“新官老爷、官大人团体或个人”,这些团体或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当了共产党的官,不是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而是“当官做老爷”,全心全意为自己或小团体利益服务。只是这些小团体或个人一贯以来,惯于拉着共产党的大旗做虎皮,蒙骗人,吓唬人,为自己的劣迹做掩饰。这些小官僚团体或官僚个人到底喜欢做些什么事,百姓其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逯军大人戳穿自己的“新装”后,郑州市委组织部一位官员却认为,逯军此言属个人言行,只是代表个人,组织部也管不了,国家也是规定言论自由的。这等辩护意图偷梁换柱,以言论自由来为逯军不当言论做掩护,只可惜,这等辩护是何其的苍白、无力、无理。
逯军身为政府官员,面对记者采访,说了有损共产党形象的不当言论,是一种不当的“官方语言”,怎么就是个人言论?怎么就是言论自由,组织部管不了呢?诚然,公民是有言论自由的,可言论自由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违背党纪国法,不能触及党和人民利益的底线。逯军的言论已经损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的情感,这样的言论还谈什么自由?管干部的组织部还有什么理由不出面管理?这样的政府官员讲出了如此伤害人民情感、损害党的形象的话语,组织部都没有权力管,那我们还要这个组织部干什么?
此组干因何出此言?难道是他个人政治素质差,缺乏政治敏锐性才为逯军辩护?笔者以为,如今的一些“当官做老爷”的干部,一个个精明得像狐狸,在官场混迹那么多年,难道连这点政治素质都没有?难道连起码的政治常识都不知道?非也。也许组干包括逯军们政治素质都很高,只是他们一贯以来在某些方面“自信成性”,自以为自己即便说了有损人民利益,有损共产党形象的不当言论,共产党也奈何不了他们,所以,他们就肆无忌惮地说了“掏心窝”的话,敢做左冷禅之流的真小人。此组干之所以敢于在一片愤怒的谴责声中为逯军辩护,就是因为他们是一丘之貉,官官相卫,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为逯军辩护,说到底也是为自己辩护。
如今,党内的确存在一些左冷禅般的真小人,这些人一贯高高在上,飞扬跋扈,做起坏事来肆无忌惮。但更多的还是岳不群之流的伪君子,双面人,台上喊反腐,台下搞腐败,这些人也许比真小人更狡猾,更伪善。
藏匿于党内的真小人和伪君子,左冷禅和岳不群之流,都是共产党的害群之马,是人民的害群之马,这些害群之马越多则共产党就越容易失去民心,人民就越遭殃。所以,中国共产党要想始终都能赢得民心,人民要想得到更多的幸福,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清除这些害群之马。清除得越多越好!
杂文锦丌 读书当学曾国藩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近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谓毁誉有之、莫衷一是。作为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他被冠以“曾剃头”的恶名,然而在学问修养方面,他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正如章炳麟对其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论其家世,曾国藩祖辈均于湘乡耕读为本。他以一介书生入京赶考,中进士后留京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官至二品。随后因镇压天平天国运动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官居一品,死后谥号“文正”。那么,曾国藩作为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曾国藩如是说。总结曾国藩一生取得的斐然成就,可以说是读书的巨大成功。曾国藩6岁进家塾,8岁就能诵读八股文和“五经”,15岁读《周礼》、《仪礼》、《史记》、《文选》成诵。他一生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一朝读书容易,难的是终生读书,这在已为官宦者尤为难得。曾国藩一生都在奉行读书之道,晚年的他身体每况愈下,仍不放松读书,直到去世前一日犹坚持读书,手不释卷。
在古今,大凡读书成才者皆有一股痴劲,曾国藩也是如此。道光十六年那次恩科落榜后,曾国藩虽很失望,当自觉自己年纪尚轻(26岁),将来机会还很多。于是,等到放榜后,他立即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回家。路过睢宁,知县易作梅是与父亲是同乡旧识,他便向易氏借了100两银子当路费。经过金陵时,在书肆中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曾国藩爱不释手,一问价钱,竟与先前所借银子相当。但他心里又盘算着,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买好,沿途所费也很有限,时正值初夏,随身携带的一些皮袍冬衣一时也用不着,不如送去当了,勉强还可以凑足回家盘缠。于是,他毅然用借来及所当衣物的钱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回来了。
回家后,曾国藩坚持每日起早读书,直至夜半才休息,几乎一年内足不出户,终于把一部《二十三史》阅读完毕,以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