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捧着书走近我身边,你说,有一个问题。一颗怦怦跳的心,应合着另一颗心跳,心跳里律动着无限情意。
阳光女孩
宛如山野间的一朵小花,你灿烂的笑容,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哦,美丽的阳光女孩。
一个踽踽独行的旅人,只能用歌唱排遣那无边的寂寞;飞过林梢的鸣禽和夜晚闪烁的星星,也曾给他带来惊喜。
可是,只有你灿烂的笑容,能够使他流连忘返。
哦,美丽的阳光女孩。
一片白云,使得蓝天更美丽了;一朵小花就给大地带来了春的消息。
你灿烂的笑容让我充满了活力,每天像年轻人一样快乐而幸福。
哦,我美丽的阳光女孩。
温柔的目光
如果这喧嚣的街道是一条奔腾的长河,你摆在街角的书摊,就是一只停泊在港湾中的小船了。
为了买一本书,我从“河”的上游,漂到下游,最后来到你的摊位前——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你这里。
然而,你递还我的仍然是一个失望。
就在我将要转身离去的时候,你忽然向我投来一瞥那样温柔的目光。
我像一个怕羞的小男孩,急忙逃离了你的摊位。
——我听懂了你目光里那太多的话语么?
舞者
欢快的乐曲刚刚奏响,犹如一支离弦的箭,一下子你跃至舞池中央。
伴随着优美急骤的旋律,你像陀螺似地飞旋,飞旋,飞旋……
是一朵春风里盛开的白玉兰么?人们嗅到了那芬芳的气息;是一枝微雨中的牡丹花吧,人们看得见花瓣上那晶莹的露珠。
然而,你更像一个疯狂的维纳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距——你点燃了舞场上所有人内心的激情。
欢快的乐曲更加激越了。
一群疯狂的男女,围绕着你这美丽的圆心,在偌大的舞池里,像无数的陀螺似地飞旋,飞旋,飞旋……
童话
纷飞的雪花儿是多情的,她们争相将我拥抱;无数的吻,令我眩晕。
沐浴在缤纷的花雨中,我吹着口哨往前走,恍惚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透过茫茫飞雪,远处隐约现出一点猩红——是谁家竹篱旁的红莓花儿吧,还是圣诞老人马车上的灯光呢?
一串银铃似的笑声,打开了童话之门。红莓花儿变成了红纱巾。
童话美丽在一双迷人的眼眸里。
——你优雅地向我走来,如一首朦胧的小诗。
黑牡丹
是一朵黑牡丹吗?不,黑牡丹太肥硕了;黑牡丹没有你的俏丽。
是月宫的仙子吧?不,月宫仙子都是冷冰冰的;我可记得你温暖的小手、你额上沁出的闪亮的汗珠。
迪斯科音乐响起来了。你如一粒珍珠滑进舞池。摆腰扭胯,左右摇曳——你脚下踏着五彩的弹簧吗?
当你一扬双臂,手上捏响两个榧子的时候,一个舞盲的心也被你捏痒了。
是月亮狂舞于云海中吧,是一枝黑牡丹在迎风怒放吧;夜一般轻柔迷人的云衣,把你衬托得像一轮皎月了。
本期诗歌责任编辑易山
怀犹在的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
■ 谢楚发
八十年前,我们两湖地区有两员宣传共产主义的猛将,那就是当年毛泽东说的:“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黄负生当年任中共武汉地委宣传委员,主编党的机关刊物《武汉星期评论》;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青年作家,发表过不少诗歌、小说、随笔、评论等作品,是武汉地区新文学的拓荒者。
由于他过早地去世,其作品长期淹没无闻。近年来在党史专家和黄负生的子女,著名报告文学家黄钢与著名女作家黄铁)的努力下,终于编辑出版了《黄负生纪念文集》,其中汇集了已发现的全部作品。现只就其中的诗词谈一点粗浅的读后感。
文集中的诗词共12题,14首,都是早年的作品,写于他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以前,具体时间是1916年与1917年两年间。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的最黑暗时期,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悄然开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黄负生的这些诗词反映了他在反对旧政治、旧思想,争取民主与自由的斗争中的觉悟、感慨,乃至于彷徨、苦闷。可见其从忧国忧民的青年到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的一个阶段。今日读来,仍然令人感动和钦佩。
写得最早的是七绝《江南春》:“红破樱桃绿柳条,黄昏歌管月明箫。江南春思多如许,为问胭脂劫可销?”此诗写的是那些年江南的春天。大自然仍然如以前一样,桃红柳绿,百花斗艳,于黄昏之际,月明之下,仍可听到箫管歌吹,这是上苍对江南人的一种恩赐。可是人世间正在上演着一幕幕的丑剧,北洋军阀吞食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居然当上了皇帝,而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无疑是一种劫难,它摧毁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摧毁了美丽的春光。这种人为的劫难什么时候才可以消除呢?作者对军阀统治的不满和怨恨于此可见。
《游君山作》二首也写于同年春天。纪游之作,一般重在描摹自然风光,可他的这两首诗却因地抒怀,有着别样的眼光与胸襟。第一首说:“尽日东风吹柳枝,汨罗江上去帆迟。不须浪作怀沙赋,且为湘灵少住时。”从诗中看来,作者是乘船从汨罗江进湘江,入洞庭湖,再上君山的。身在汨罗江上,自然要对爱国诗人屈原凭吊一番,所以船行迟缓。可作为20世纪的爱国志士,与恶势力的抗争就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再不会像屈原那样作《怀沙赋》自沉汨罗,而会选择不屈不挠的斗争。船至湘江,自然也应该对湘江女神致以敬意。因为她们曾是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为勤政爱民的丈夫死于南巡途中而自投湘江成为湘灵的。就将她们的行为仅仅看作是出于对丈夫的忠爱而殉节,也是可歌可泣的壮烈之举。
第二首写登君山。在登山途中,作者无意于欣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美景,而只将湘灵的遗迹和自己的心情录于笔端:“空余片石洞庭间,宝瑟尘埃翠竹寒。四顾绿丛无一语,乱云和雨上孤山。”相传君山是湘江女神的游息之地,后人曾于君山筑有二妃墓,立有高大的墓碑,上镌“虞帝二妃之墓”六字。诗中的“片石”即指此墓碑。全诗的意思是说,湘江女神虽然赢得了后人的崇敬和赞美,如今能见到的也只有这块碑石了,她们演奏过的琴瑟早已为尘土所封埋,因她们的眼泪而染成的斑竹,虽仍是那么青翠,却也不免寒气森森。这种由吊古而产生的荒远与冷寂之感,正与作者当时求用无路,报国无门的幽愤心情合拍,所以虽然身置万绿丛中,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只是无言无语在云飞雨洒之中信步登上这孤独的山。很显然,这既是登山的纪实,也包含着对国事的隐忧,以及对个人前途所感到的迷茫。含蓄委婉,耐人咀嚼。
七律《寄陆凌秋记室京路道中》意思较为显豁。作者大概当年曾赴北京求职,碰壁后又赴洛阳。在京的所见所闻,使他看清了军阀统治的腐朽本质,不免义愤填膺,满怀激烈,所以在京洛道中急切地向好友写寄了此诗,一吐胸中块垒。
第一联“短衣匹马出皇州,一夕严霜鬓已秋”,概写他此次进京一无所获,只得单人匹马仓皇离开;所见到的一切,令人忧烦已极,一夜之间头发都要变白。第二联“赴洛陆机应及难,从军王粲莫登楼”,借历史上两个文人的遭遇,来说明仕途的险恶与文人命运的多舛。西晋的陆机文才盖世,从东吴来到洛阳,由于依附了成都王而卷入了八王之乱,结果丢了性命。汉末的才子王粲也是为避乱而离开长安到荆州依附刘表,但始终没有得到重用,虚度了十五年光阴。为此一登上当阳城楼,便情不自禁地写下《登楼赋》,以宣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思归故乡的深情。他们都是投错了人而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恨。眼下这个乱世,我们这些儒生也正面临着重大的人生抉择。我不就奔走在京洛道中吗?何去何从,能不以陆机、王粲为戒,能不怕误入歧途而后悔莫及吗?
后两联则是对当时军阀混战的严重形势的直接揭露与谴责。那时袁世凯复辟帝制得逞,自己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后,便被全国人民赶下了台,并很快死去。可代之而起的是各路军阀的倾轧与混战。北洋军阀中有所谓皖系、直系、奉系等,南方军阀中有所谓滇系、桂系等。他们各自拥兵自重,动辄开战,争权夺利,国无宁日。所以作者愤然写道:“汉家关塞连烽火,楚国衣冠半沐猴。逐鹿纷纷知未已,中原从此不胜愁。”由于作者家居武汉,又正在赴洛阳途中,所以对中原,对古楚国地区特别关注。说盘据这里的军阀与官僚,都是些徒具人形的衣冠禽兽。他们追求的只是个人的权益,而置百姓的生死存亡于不顾,所以降临中原的将是无休无止的灾难与愁怨。
七律《夜雨》写于同年深秋。大概是作者到洛阳后暂时谋得一职,却不怎么如意,想辞职回家却尚未下决心,因此产生了浓厚的思家念亲之情。值得体味的是其中的颔联与尾联。颔联云:“久客已违慈母意,长贫先断故人书。”可见他当时已长期陷于贫困,连老朋友都逐渐疏远,乃至断了书信来住,为此才不得不离家别母外出谋事的。尾联说:“弹铗至今归未得,西风空忆武昌鱼。”战国时代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冯谖由于忍受不了自己的低级待遇,而弹着剑把,嚷着“食无鱼”、“坐无车”、“无以为家”,提出要回家。作者借这个典故表明自己何尝不像冯谖一样瞧不起这份差事而想回家呢?只是为了不为穷困所折磨,而不得不滞留异乡罢了,致使秋风起时想尝尝家乡的美味武昌鱼而不可得。这种无可奈何,正是作者当年漂泊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种穷困生活促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写出好诗来。
五律《送林一足之燕京》二首写于当年冬天。从诗前小序中得知,林一足本名修,广东人。原是一名清军军官,辛亥革命中曾率清军攻打武昌,不慎自己弄断了一条腿;不久掉转枪头转入民军,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青年。作者在辛亥革命时曾是学生新军,参加过武汉保卫战,因而与林结识,成为好朋友。1913年二人还结伴上了庐山,分手后林即回了广东。三年后他又来到武汉,说要进京求职。作者认为林为残疾之人尚且能够自警自励,以求有用于世,实是难能可贵。可是眼下的京城已被军阀们闹得乌烟瘴气,处处是陷阱,处处是贼窝,哪里有你的用武之地,此次进京就未必是明智之举。为此在临别之际,既设酒为他饯行,又为他写了这两首送别诗,委婉地表示了他的担忧与忠告。
第一首:“幸得余生在,欣逢君到门。寂聊犹故我,萧瑟此中原。末俗难为计,孤怀未可言。□堪一醉,莫谓不胜樽。”诗中除对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欢送外,更向朋友诉说分手以来中原的局势和自身的处境。中原腹地仍像几年前一样纷乱衰败;自己也无所作为,依然故我。末世的恶俗使我难以对付,孤高的情怀无人可以倾诉,老朋友到来正可与你作彻夜长谈。为此特备下美酒,供我们一醉方休,千万不要以不胜酒力推辞。这些推心置腹、热情如火的言辞,就是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相逢又相别而激起的心灵的火花。
第二首则是对朋友的冷静的劝慰与安抚:“世乱亟如此,嗟君何所之。马尘逐京国,风雪黯江湄。吾党材难用,苍生事可知。今朝离别意,未敢说相思。”意思是说,世事纷乱到了如此地步,老朋友还要到哪里去呢?就在你今日进京之时,长江两岸已是风雪漫天了。在这暗无天日的年代,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是不会被人看重的,除了投靠军阀,为虎作伥外,不可能谋求到正当的职业,天下百姓的生计大事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当此离别之际,实在不愿说一些彼此想念的客套话,而深为你的前程担忧,望你审时度势,三思而行。这里既可见作者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更可见作者对时局的敏锐观察,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
黄负生的词作仅留得《和南唐二主词》七首。1917年6月1日,他应邀参加一个朋友的宴会,与宴者四五人,都是文士。酒后余兴未减,大家便分题和作南唐二主词,以午夜为限。作者分得七题,当即乘兴挥毫,一气呵成,粲然可观。
和作全是步韵,即不仅要用原韵,而且要用原作韵脚的同一个字,其先后次序也不能更换。这就会有更多的限制,真可谓带着脚镣跳舞。作者的这几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