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色指眼能见的各种颜色,形色指眼能见的各种形状。于佛法
中,广义上色是指一切所有的物质(五蕴所陈)。于十二入、
十八界中,则是狭义的色,只局限于眼所能看到的东西或颜
色。
八、声入(Sabda…Ayatana):
指耳根的作用对象——声境,声也同样有二分:胜意声、
非胜意声。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语言,乐器所发出的音
声,就是胜意声;动物的吼叫,物体撞击、摩擦后所发出的音
声就是非胜意声;换句话说,人类能理解的就是胜意声,不能
理解的就是非胜意声。
九、香入(gandha…Ayatana):
鼻根的作用对象——香境,香有好香、不好香之分。一
切能北人类接受的香,就是好香;恶臭、有害、不能被接受的
香,就是不好香。
十、味入(rasa…Ayatana):
舌根的作用对象——味境。味有咸(碱)、酸(酢)、
苦、甜(甘)、辣(辛)、淡等。以今天得观点来说,能刺激
味蕾作用的就是味。
十一、触入(spraFTavya…Ayatana):
身根的作用对象——触境,此处的“触”是指“一切可被41
触及的事物”,十八界中的身触,则是指四大所造物的触性—
—滑、涩,重、轻,冷、热等“所触”。经典中标明“所触一
分”的,就是指十八界的“触”,不是十二入的“净触”。
十二、法处(dharma…Ayatana):
意根的作用对象——法境。法就是意识的作用对象,一
切可被思考地都是法。因此,一切存在或不存在,实有或非实
有,真或假都包容在法地范畴内。前十一入悉皆包含在法入之
内。西方新兴的佛教直接给法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法就是经
验”。
于此,要顺便谈一谈的是十二缘起中的六入(FaD…
Ayatana)。
“以无明为缘而后有行,以行为缘而后有识,以识为缘而
后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后有六入……”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六入”并非原本已存在
的“净根六入”,而是在“名色”刺激下生起的另一“六
入”。从缘起法中推敲,这“六入”所指应该是“见、闻、
嗅、尝、觉、思”六净用根。经典中很少有专门谈论这一方面
的,唯有《首楞严经》将此六净用根与十二入并列成“十八
入”。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质疑《首楞严经》是伪经的主要原因
之一。
当然,你也可以把缘起六入当作是内六入,只要你能分辨
什么是“感官”和什么是“感官作用”就行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十八界”,一切经典乃至一切阿
毗达摩都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并列,称“总
三科”;与“戒”、“定”、“慧”的“总三学”并列,成为
学佛人不可或缺的学问。于《大念住经》法念住分不设专题讲42
解“十八界”,是因为将“十八界”并入“四圣谛”中的“集
圣谛”和“灭圣谛”中,视为“苦因”及“应灭之缘”。
十八界(aFTAdaSa…dhAtavaH),可分为六组,每组三
目。
眼界、色界、眼识界——见
耳界、声界、耳识界——闻
鼻界、香界、鼻识界——嗅
舌界、味界、舌识界——尝
身界、触界、身识界——觉(所触)
意界、法界、意识界——思
当眼入有对于色入时,眼根起用,成为眼界,能见色界,
见色界后,成就眼识界;眼识界将见所识回归眼入、色入时,
马上被色蕴所摄,成为知识。眼入、色入只作用于未来;眼
界、色界作用于现在;当成就眼识界时,已经是过去了。耳界
至意界亦相同。
六识界为识蕴所摄,成为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法”——
经验。
十八界是佛教修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楞严经》三度
提到“一切诸佛皆依十八界成佛”,经中的二十五行门,的首
十七项及最后一项,就是在解说十八界的修行。
4。 七菩提分(sapta…bodhyaCgAni)
七菩提分就是:
一、念菩提分(sati…bojjhanga)。
二、择法菩提分(dhammavicaya…bojjhanga)。
三、精进菩提分(viriya…bojjhanga)。
四、喜菩提分(pIti…bojjhanga)。43
五、轻安菩提分(passaddhi…bojjhanga)。
六、定菩提分(samadhi…bojjhanga)。
七、舍菩提分(upekkha…bojjhanga)。
七菩提分于三十七证道品七科中排第六。菩提(bodhi)就
是“明觉”,也就是智慧。
七菩提分是进入色界禅大门的唯一一把钥匙,少了这把钥
匙,你只能望门兴叹。
念菩提分,就是明觉于四念住;也就是须要事先具备修学
四念住的智慧,然后再进行四念住的修学。
择法菩提分,就是要你先拥有选择自己修行的法门的智
慧;选定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一门深入,方可获得成就。
精进菩提分,就是要明确于精进(努力)的方法,瞎努力
于修行上一点帮助也没有。
喜菩提分,是进入色界禅的资粮,佛陀经常将修行比喻作
打仗,缺乏充足的资粮,还没上战场就先吃败仗了。
轻安菩提分,又作猗菩提分,也就是于定中的乐受。同样
是色界禅的资粮。禅那以喜乐为食,营养不良是没法呆在禅那
中的。
定菩提分,于禅外行就是止观的智慧,于禅外行连止观都
弄不懂,又以什么来进入色界禅呢?
舍菩提分,就是理解于“等舍”的观念,舍心自禅外行开
始,就一直伴随着你,于色界禅成长,于无色界禅壮大,于出
世间(涅槃)成就。
七菩提分与六波罗蜜相辅相成,六波罗蜜是行分,七菩提
分则是慧分,依慧而行,事半功倍。
5。 四圣谛(cattAri…ariyasaccAni)
佛陀证悟后,首次为人类开讲的“法”就是四圣谛。四圣44
谛是佛教独有的学问,修行人若不依四圣谛,则必成外道。构
成四圣谛的有:
一、苦圣谛(dukkha…sacca)。
二、集圣谛(samudaya…sacca)。
三、灭圣谛(nirodha…sacca)。
四、道圣谛(ariyAtthaCgika…magga…sacca)。
四圣谛的要义是:知世间苦,知世间诸苦成起之因,知世
间诸苦应灭,修灭世间诸苦之法。“三转十二行”是四圣谛的
精神所在。
一、示转:揭示苦、集、灭、道四谛之意义。
二、劝转:劝说: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三、证转:己身作证,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
修。
此外,《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等大乘论著,则
认为每一圣谛皆有三转(见道、修道、无学道),相应于眼、
智、明、觉四行相,共有十二行相;因此,四圣谛共四十八行
相。有意以四圣谛为入门功课的修行者,可自行参考这方面的
资料。
于此,简要的解释四圣谛的内容:
苦圣谛,主要在陈述世间八苦:
一、生苦。
二、老苦。
三、死苦。
四、悲伤、哀恸、疼痛、忧愁、绝望苦。
五、怨憎会苦。
六、爱别离苦。
七、求不得苦。45
八、五蕴炽盛苦。
这其中,五蕴炽盛苦是前七苦的总结。
集圣谛,佛陀认为苦因(集)在于欲望,并将欲望归纳为
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总三科)。
灭圣谛,就是令对欲望的念思熄灭,也就是对五蕴、十二
入、十八界的念思熄灭。
道圣谛,就是修证八正道。
一、正见(samma…diTThi)。
二、正思惟(samma…saMkappa)。
三、正语(samma…vaca)。
四、正业(samma…kammanta)。
五、正命(samma…ajIva)。
六、正精进(samma…vayama)。
七、正念(samma…sati)。
八、正定(samma…samadhi)。
于此,四念住中的别想念住已全部陈述完毕。接下来要陈
述的是四念住的总相念住。46
第四章:
四念住的整体修学
许多修学者依个别的法门(别相)修学四念住,往往因为
对该法门的执着,而忽略了对四念住的整体(总相)修学。
总相念住,就是于身受心法四念住中,一念俱观。如观
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
我,因此称为总相念住。
四念住中之前三境身、受、心念住为杂缘,法念住则介于
杂缘与不杂缘之间;唯对法念住能起观者,才能称为不杂缘。
于身、受、心、法念住,或观其二、或观其三境之合缘,
或总观四境之合缘,称为杂缘。修习杂缘法念住,可趣入四善
根位(暖、顶、忍、世第一)。
四念住与四圣谛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举出四念住依次趣入四谛之
说:
即由身念住趣入苦谛;
由受念住趣入集谛;
由心念住趣入灭谛;
由法念住趣入道谛。
如果你仅仅只是依《大念住经》于法念住中修学四圣谛,
要于其中证得观智或苦智忍等智慧是很难的,唯有从四念住总
体上,观察于四圣谛方能获得成就。47
四念住与三十七证道品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
一、四念住。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菩提分。
七、八正道。
四念住为首科。如果你认为四念住只是三十七证道品中的
一部分,那就错了。
于法念住中,专题介绍了七菩提分。四圣谛中,道圣谛的
精髓就在于八正道。那么,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哪
里去了?
一切修行首要就是精进,难道说不专列一科四正勤,你就
不需要精进了吗?
四如意足一般被误解为神通(abhijNA),实际上
abhijNA 的真正意义是“无上智”,也就是你在修行中慢慢积
累的智慧,四如意足又怎么不包含在一切修行中呢?
五根、五力,是一组。五根又作五无漏根,是潜藏在每一
个人内心的根器,五根为:
一、信根(Sraddhendriya),信三宝、信四圣谛等正
法。
二、精进根(vIryendriya),勇猛修学善法者。
三、念根(smRtIndriya),忆念正法。
四、定根(samAdhIndriya),置心于一,不令散乱。
五、慧根(prajNendriya),于定中观智所起,能了知如
实之真理。48
令五根起作用的就是五力。如果你不具备善的五根,你会
去修行吗?
四念住与十六特胜观
于身念住中的出入息观,是十六特胜观中作用于身念住的
部分;佛陀教导弟子们修学不净观,因为有人于修观而生起极
端厌世之心而告自杀。佛陀因而制定此十六特胜观,取代诸不
净观。十六特胜观即:
一、知息入——身念住摄;
二、知息出——身念住摄;
三、知息长短——身念住摄;
四、知息遍身——身念住摄;
五、除诸身行——身念住摄。
六、受喜——受念住摄;
七、受乐——受念住摄;
八、受诸心行——受念住摄。
九、心作喜——心念住摄;
十、心作摄——心念住摄;
十一、心作解脱——心念住摄。
十二、观无常——法念住摄;
十三、观出散——法念住摄;
十四、观离欲——法念住摄;
十五、观灭——法念住摄;
十六、观弃舍——法念住摄。
佛陀制十六特胜观,就是在阐明四念住是整体的修学法
门。十六特胜观是修行者的必修功课,不能掌握十六特胜观,
什么法门都不能起用,更不要说是得入禅定。49
四念住与涅槃四德
四念住的总体概念,以一首四句偈就能囊括。
观身不净 观受实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这四句偈中包含了不净、及三法印(苦、无常、无我)的
总体精神。然而,这不净、苦、无常、无我与涅槃四德的常、
乐、我、净又有什么关系呢?常、乐、我、净,于修行中被视
为四颠倒,修行人为了克制四颠倒而修四念住,为什么修四念
住的最终成就却是常、乐、我、净呢?
于一开始,已解释过什么是四悉檀了,四悉檀,是佛说
法的四种范畴,也是佛度生的四种方法:一、世界悉檀。二、
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念住的修
行,属于前三项的范畴,也是于世间修行的范畴,当掌握了前
三种的修行,对不净、苦、无常、无我有充分的认识后,以大
无畏精神,进入属于出世间修行的第一义悉檀,你将会明白世
间一切都属于空,唯有涅槃最实际,安住于常、乐、我、净
中。
修行者,还是应该按部就班,有耐心修学于四念住,不能
未证言证,陷入四颠倒地境界。
四念住的总相修学,还有很多种方法,你只要熟悉一种方
法后,旁敲侧击,融会贯通,就能完全掌握四念住一切总相念
住的修学。50
后 记
在写这篇文章时,有位修南传的朋友说我亵渎经典,认为
我不应该以大乘观念解释属于南传圣典的《大念住经》,要我
明白“大乘非佛说”的道理。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龙树菩
萨的苦心,也明白了玄奘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