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识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唯识宗大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
此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相品所立以决择判断诸法之体性相状故。法者万法,略为百法。相者性相,具有万相,略为三性。百法一一具有此三,论究此道理故,名之曰法相宗。二约所明理,名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之曰中道宗。三约摄机,名普为一切乘教宗。小乘唯声闻缘觉二乘,般若唯为大乘中根机类,此宗显了说三乘凉声闻缘觉菩萨)同说观法,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故,名之曰普为一切乘教宗。四约显理,名应理圆实宗。此依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所立。所谈教相观法,俱应胜义理,圆满真实故,名之曰应理圆实宗。五约观行,名唯识宗。此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文所立。且约法相,则有五法事理五种唯识等。又约观心,则有五种唯识观等。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明万法唯识之妙理故,名之约唯识宗。此宗虽有多名,最通行者,法相唯识二名也。八识能变,万法所变。就能变义边,立唯识宗名,就所变义边,立法相宗名。理实应名瑜伽宗,印土本以瑜伽名此宗故,大论备述法相唯识二义故。或名慈恩宗,此宗在中国至唐方见大备,奘师为此土此宗开创之祖,基师乃守文述作之宗。奘师基师,多居大慈恩寺,尊祖庭故。今依通称,名以唯识。
第二章 此宗之略史
第一节 印度此宗之学统
佛典称释迦牟尼佛,于解深密经等六部大经中,广说法相唯识之妙理。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论师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论等五部论藏,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于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此宗之正所依。无著承弥勒之说。造对法论显扬论等。广传此宗。次世亲论师,造五蕴论,百法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于中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佛灭后,千一百年顷,难陀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于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护法之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识之宗义。是为印度此宗之学统。
第二节 东土此宗之学统
此土唐太宗贞观年顷,玄奘三藏度天,周游五印度,前后十有七年,从戒贤论师等,受大论及十支论等之奥义,又得护法之成唯识论草本及五蕴论释于玄鉴居士。兼通大乘小乘空宗有宗暨因声明。归国后,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玄奘之弟子窥基法师,从玄奘,传法相唯识之玄义,妙擅因明,广疏经论,著有成唯识论述记等,此宗始卓然特立。其弟子慧沼大师,禀承师说,造唯识了义灯等,楷定诸师之异解。慧沼之弟子智周大师,复制唯识演秘等以解释述记。当时法相唯识之宗风甚盛,至晚唐以后渐衰。是为东土此宗之学统。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第一节 总说
此宗总取六经十一论为所依,于六经中,以深密为本经。于十一论中,以瑜伽为本论。而以玄奘窥基师资所糅护法等十家言之成唯识论为综合。兹列举如下,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
┌(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译┼唐实叉难驼译───八十
│ └唐般若译─────四十
│ ┌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
│(二) 解深密经────有四译┼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
│ ├陈贞谛译────名佛说解节经
六经│ └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
│(三)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译
│(四) 阿毗达磨经──────未译
│ ┌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五) 楞伽经─────有三译┼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
│ └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
└(六) 厚严经─────未译──一云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同本
┌(一) 瑜伽师地论──弥勒说─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决定藏论
│(二) 显扬圣教论──无著造─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三无性论
│(三) 大乘庄严论──本颂弥勒说─释论世亲造─波罗颇密多罗译
│(四) 集量论────陈那造─有真谛义净两译
│(五) 摄大乘论───本讼无著造─释论有世亲本无性本─玄奘译
│ (本论释论全释)─异译有真谛本(本论及世亲释论)
十一论│ 佛陀扇多本(本论)达磨笈多本(世亲释论)
│(六) 十地经论───世亲造─菩提流支译
│(七) 分别瑜伽论──弥勒说─未译
│(八) 辨中边论───本颂弥勒说─释论世亲造─玄奘译─异译有真
│ 谛之中边分别论
│(九) 二十唯识论──世亲造─玄奘译─异译有菩提流支之大乘楞伽
│ 唯识论真谛之大乘唯识论
│(十) 观所缘缘论──陈那造─玄奘译─异译有真谛之无相思尘论
└(十一) 阿毗达磨杂集论─本颂无著造─释论师子觉造─杂论安慧造─
玄奘译
第二节 解深密经大纲
此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三心意识相品,第四一切法相品,第五无自性相品,第六分别瑜伽品,第七地波罗密多品,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序品为序分,胜义谛相品以下七品为正宗分。兹举正宗七品要领如下。
一 胜义谛相品─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
之胜义谛相,即离言法性,亦即诸法实相。
二 心意识相品─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明唯识转变。
三 一切法相品─此品说遍依圆三性,明一切法相。
四 无自性品──此品说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
空有和融之大义,会一乘五姓两门,(示依三乘有情共一妙清
净道,证得无─安稳涅槃,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
有种种有情种姓。)判三时教之隐密显了了义不了义。
五 分别瑜伽品─此品说唯识观行
六 地波罗密多品─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所谓六波罗
密,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
七 如来成所作事品─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此经有四译。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当奘译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与如来成所作事品。二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有十一品,开奘译胜义谛相品为四品,其正宗文义,与唐译大同。三陈真谛译,名解节经,当奘译胜义谛相品,而开为四品。四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即此宗所依今本。演秘云,此经梵本名曰珊地涅暮折那,涅暮折那此翻为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珊地。(中略)前后译入,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胜矣。此经有圆测疏,征引宏博,备大小乘义。又深密全经。瑜伽尽引,凡住瑜伽,必注深密,故瑜伽论记中。备阐深密奥义。
第三节 瑜伽师地论大纲
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于一切法处中实相,无知疑惑,颠倒僻执,起诸烦恼,发有漏业,轮回五趣,受三大苦。如来出世,方便为说种种妙法处中实相,令诸有情知一切法非空非有。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百等论,除彼有见。由是众生复著空见,无著论师,请弥勒菩萨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遗,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是故此论所为,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且出二对。第一,或有于多说空不了义经,如言计者,拨无一切,憎背有教。为令随悟诸法有相,解经密意,舍无见故。复有于多说有了不义经,如言计者,执有一切,厌怖空教。为令随悟诸法无相,解经密意,舍有见故。即为令于诸法舍有见无见,观有相无相,悟入中道理故。第二,为了显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又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令修世间胜义二谛,无倒解次故。
此论名瑜伽师地(本论之译名,依梵语,及藏译,应作瑜伽行地论。)者,三乘行者,学瑜伽学,能自他利,谓之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境界,谓之瑜伽师地。此论明瑜伽师所行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兹分名义内容疏释十支论等四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梵语瑜伽,此云相应,有一致和合相称等义,方便善巧,恰如其分也。一切乘所观境所修行所得果等,皆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即以三乘境行果法,于引自果或酬自因,并为称正理之方便故,名之曰瑜伽。境瑜伽者,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说名瑜伽。行瑜伽者一切行,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趣正果故,说名瑜伽。果瑜伽者,一切果,更相顺,合正理,顺正教,称正因故,说名瑜伽,三乘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顺正行,引正果故。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弟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地者境界,有所行所依所摄等义。瑜伽师之观智,游履此中,不出外故,有所行义。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诸善法故,有所依义。瑜伽师之观智,依此现行故,有所摄义。是瑜伽师所依所行所摄,故名瑜伽师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第二 内容
此论唯有正宗,无初后分,就文大判。总有五分,兹依瑜伽伦记及瑜伽序等,略释如次。
一 本地分─此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以三相摄十七地。十七地者,一五识身相应地,依五识身,建立此地。虽此地中分别多法,五识为主,是故偏说。二意地,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四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依有无此二,建立三地。六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七非三摩呬多地,翻上。八有心地,九无心地,略有五门建立,一就地总说门,二心乱不乱门,三心生不生门,四分位建立门,五就真实义门。十闻所成地,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一思所成地,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二修所成地,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三乘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说为三地。十六有余依地,谓有余依涅槃。十七无余依地。谓无余依涅槃。三相者,境行果也。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异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是境用,定散隐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是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生闻缘觉菩萨,是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又初三是方便行,后三根本行。又初三所学行,后三所成行。果摄二地。即有余依无余依二通果。此论曰地论者,取譬于所行所依所摄。有类于地,本地之地亦同。此分详谈法相,五性齐被,无一法不摄。兹列表如下。
┌一 五识身相应地─就五识立论────────┬境体
│二 意地─────就六七八识立论──────┘
│三 有寻有伺地───────────────┐
│四 无寻无伺地 以上三地就或思或慧于境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