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览群书2006年第12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上,第43~44页) 
  然而,由于阿隆早期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托克维尔对他的影响可谓姗姗来迟。虽然阿隆自1935年开始便和在当时堪称托克维尔精神传人的哈莱维有所交往,但他直到1939年5月还出于“左派偏见”对后者持保留态度,原因是哈莱维将德国和苏联的极权主义等量齐观,而阿隆当时“对苏联,不管怎样,毕竟怀有宽恕的心情。”(《回忆录》,第132页)——顺便说一句,哈莱维的名著《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中译本已于今年5月出版。直到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阿隆才最终明确其反苏立场,而他对托克维尔的服膺则是来自与马克思的反复比较。阿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他在1969年出版的《从一个神圣的家族到另一个神圣的家族——论各种幻想的马克思主义》中批判了阿尔杜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当时后者的声望正是如日中天,但这本书却说服了列维·斯特劳斯不去阅读阿尔杜塞的著作。今天,有不少论者惋惜阿隆把太多精力用于批判萨特的思想,未能写出他念念不忘的关于马克思的巨著。 
  不过,虽然阿隆在《回忆录》中承认“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作为经济学家,也许他的思想最为丰富,并且最叫人迷恋”,但他却明确表示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诡辩”。(第643页)阿隆本人的经济学修养并非来自《资本论》,而是来自对凯恩斯等“正统”经济学家的研读。他在三十年代中期便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社会文献中心开设经济学课程,而他生平第一篇成熟的政治论文,便是1937年发表在《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杂志》上的《关于法国经济的思索》,揭示了当政的莱昂·布鲁姆左派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乌托邦性质——既不肯让法郎贬值,又坚持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说法国工业能够用四十小时生产以往用四十八小时生产出来的东西”,阻碍了经济复苏。 
  今天看来,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毋宁说在于提出了阿隆终生坚持的“知识分子角色”观:“知识分子当然有道理干预政治斗争。但可以看得出,干涉分两种方式:一种学教士,一味护卫神圣的价值;一种加入党派,宁可由此而受种种役使。我觉得两者都有道理,但必须是自觉的。但是,实际上,学教士的反法西斯分子,奉行人权的人,举动仍然有派性。这种偏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绝不能老有德雷福斯那样的事件,让大家都能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知识分子如果要作为知识分子,每天发表自己的意见,那就一定要在经济、外交、政治上是内行……要通货紧缩,还是要通货膨胀?要同俄国联盟,还是要英法协商?要集体合同,还是要工资水平?反正,要紧的是功效,而不全是公理。此外,在任何党派里面,作家、教授仿佛都是宣传员。要他们干的,不是去启发思想,而是去煽动感情。他们煽动了激情,然后为它辩护,但是罕有致力于净化激情。他们是集体意志的号手,群众信任他们,可是不知道,某某物理学泰斗、某某大手笔、某某大名鼎鼎的人种学家,对于经济复苏的条件,并不比路上行人懂得多一些。”(《回忆录》,第125页)可以说,阿隆毕生一以贯之的“介入的观察者”立场,在此已经呼之欲出。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一方面使阿隆作为“法国二十世纪最清醒的政治评论家”的地位得到了世人的完全肯定,一方面却也使他和他的著作面临再度边缘化的危险。阿隆似乎并未对冷战后的世界做好思想准备,比如他对霍梅尼革命的实质就有所误解:“他不知道该革命彻底打破了冷战的秩序,以为这是伊斯兰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霍梅尼不过是装装门面的。伊朗共产党的清除和其后纯伊斯兰革命向阿拉伯世界的输出证明他完全想错了。”(《历史的见证》,第416页)不过,曾经对霍梅尼无限迷恋的福柯又何尝没有想错?冷战刚刚结束时一度洛阳纸贵的福山不也是完全想错了? 
  事实上,冷战之后的“历史变化没有把阿隆归入昔日作者之列。他的思考能力寓于批判性的评论方法中,而不在于把预想的模式套用于历史……阅读阿隆作品的目的不该是寻找对后共产主义时代间歇漩涡的终极圆满解释,而应该去发现有助于了解矛盾逻辑的分析秘诀,相信必须理解世界的新局面以便施加影响。”(《历史的见证》,第447页) 
  本书中译本曾于1992年由三联书店作为内部读物出版,因为是多人合译,前后文脉不连贯、译名不统一以及表达有失准确之处甚多。此次再版虽然经过了一番“审读、修改、润色”,但仍然非常不尽人意。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马元龙著,东方出版社2006年9月版,25.00元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坊间先后推出了三部由国内学者撰写的研究拉康的专著:黄作的《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张一兵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版)和本书。不过张著虽然试图在一个大视野下理解拉康,却缺乏对拉康思想的坚实的微观把握;而黄著过于注重精神分析的方法论路径,遮蔽了晚年拉康对语言桎梏的突破。相比之下,本书对拉康思想的把握明显高出一筹,虽然题为“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然其对拉康后期从语言维度向实在维度的精神分析转移亦不乏详细论述,尤其对国内知识界此前一直郢书燕说的若干重要概念给出了颇为精到的阐释。它的问世标志着国内拉康研究的新锚点。 
   
  《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程念祺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9月版,32.00元 
   
  本书通过对政治、经济、赋税财政三大体制的组合分析,勾勒出此前一向被论者视而不见的“国家力量”在中国经济史中的庄家形象。自从古老的村社共同体瓦解以来,这个庄家便以“公意至上”的名义,“理直气壮要求所有的东西都整合在自己的统制之下……有权随意限制和剥夺私产”(序言第10页)。在它直接的土地剥削和间接的市场剥削之下,中国自古就形成了“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严重制约了工商业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中国历代王朝不能持久富强的原因,绝不是肉食者拙于“数目字管理”那么简单。恰恰相反,如果原本就不受任何规范限制的庄家再具备了强大的“数目字管理”能力,那么结果必然是对民间经济更加彻底的盘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教训其实是明摆着的。 
   
  《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马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版,38.00元 
   
  没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是国民党失去大陆的主要原因,而从1945年8月到1949年5月、持续一千三百多天的上海“粮荒”更是决定民心向背、政权易手的标志性事件。作者将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惨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政府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支出,不惜采取“印钞机”式的财政政策,导致巨额通货膨胀,粮价飙升;二是对粮食问题的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过了对粮食业实施哪怕是暂时的军事管制的机会。同时,作者也没有忘记指出:“1945至1949年上海城市的粮食危机,最终没有演变成导致数万乃至数十万市民死亡的大饥荒,这里面应该具有某种层面的成功因素。譬如,国民政府在向国际社会介绍本国灾情、呼吁援救方面,可以说做得尽心竭力,由此获得了大量的海外援助。又如,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得新闻界能几乎不受阻碍地广为报道危机的状况和进程,有时虽也不乏推波助澜之负面效应,但更多地是起到了向全社会预警和揭示真相的作用,由此敦促各类政治和社会组织采取补救行动。”(第325页) 
   
  《德国与中华民国》,'美'柯伟林著,陈谦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26.00元 
   
  1928至1938年是南京政府领导下的中华民国与德国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十年,这一时期中国同德国的关系比同其它任何国家的关系都要密切。双方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强了防御日本的军事实力,而且在后期启发了蒋介石组建蓝衣社和发起“新生活运动”。本书是研究这一段中德关系史的名著,此译本曾以《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为名在199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此次再版不仅恢复了原名,而且有所修订。 
新书信息
  华东师大出版社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本书记录了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研讨教育思想、教学经验的经历。在这36天里,作者亲身感受到了哥大教育学院民主教育的氛围。其思考极有价值,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视角。本书特别适合中小学校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阅读。(李希贵著,2006年11月版,29.80元) 
  《教师心语——教育案例叙事集》本丛书从不同侧面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它分为:不同类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研究报告,老师教学案例等8种。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思想,对于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颇有借鉴价值。(杨显社著,2006年11月版,19.00元) 
  《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研究》本书集上海市学生新课程评价成果于一身,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着重阐述了,通过差异评价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思想。(蒋碧艳著,2006年11月版,22.00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死亡哲学》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他们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中世纪的人们的死亡观念是怎样的?近现代西方人是如何漠视或直面死亡的?怎样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该书对这些终极性的话题做出了许多精彩的阐述。《西方死亡哲学》是《死亡哲学》的修订本,《死亡哲学》出版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图书评论》等三十余家媒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此书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余项奖励。《西方死亡哲学》在《死亡哲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内容更加完善。(段德智著,2006年10月版,35.00元)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本书是一部现代西方史学史的经典教材,被国外大学历史系普遍采用,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主要趋势》系列丛书的第三卷,后以《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为题出版单行本。作者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历史研究的主流和新趋势作了系统、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取材广博,论断公允,对世界不同地域的史学发展和特点有全面的介绍和评价。该书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中译本,此次为修订、增补的新译本,适合作为“西方史学史”课程的参考教材。(【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2006年10月版,32.00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及其思想研究》 瓦哈卜教长因发起和领导宗教改革运动而被称为近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的思想被认为是当代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最重要的宗教思想渊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瓦哈卜的思想,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伊斯兰复兴思潮,并对此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瓦哈卜宗教改革思想兴起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运用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方法对其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展现和深入的分析。(马福德著,2006年11月版,20.80元) 
  《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本书收集了美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倪德卫先生数十年来研究中国哲学的主要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在道德哲学、孟学及明清哲学等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德”是中国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作者在研究这个概念的最原始意义方面,所下功夫颇深。他从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入手探讨“德”的内涵。他认为,“德”最早包涵慷慨、自我牺牲、责任、谦卑和礼貌等意义。儒家突出关注道德修养,而大部分西方哲学家则并非如此,这体现了中西哲学家的一大不同。作者在孟子研究方面以精深、细致见长。本书中他对不同版本《孟子》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