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2大乘广五蕴论讲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得等二十四法。此二十四法何以名不相应行呢?不相应行有下列三义:
一、不相应行无缘虑的作用,故不与心、心所相应。
二、不相应行无质碍的作用,故不与色法相应。
三、不相应行是生灭变异之法,也不与无为法相应。
此二十四法,不似色、心、心所实有体相||种子所生的实法,而是依心王、心所、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成唯识论︾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实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但︽广论︾仅列出十四种,未列出之十种没有解释。现依︽百法纂释︾之顺序及诠释,分别叙述如下:
一、得:得者成就不失之义,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名为得。︽广论︾曰:
﹁云何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起成就,如其所应。﹂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得者,成就不失之义,谓色心生起未灭坏,是生缘摄,受增盛之因。即凡夫有所得心,三乘有所得果,如得金时,金非时得,金乃是物,得非是金,有名而无实,故云不相应也。﹂
二、命根:命根谓有情的寿命。︽广论︾曰:
﹁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命根者,依六识能造之业,所引第八种上,连持一期色心不断功能,假立暖识为命根耳。以识住则命存,识去则命卸故。﹂这是由过去世的业力,决定今世寿命期限,假立暖、识为命根。
众同分:众者大众,同者相同,分者一部分。意谓与大众相同的一部分,如人与人同,天人与天人同。︽广论︾曰:
﹁云何众同分,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众同分,类相似故,以万物各有同类,有人法之别。人同分有者,如天同分,天与天是一类。人同分,则人与人是一类。法同分者,如心同分,以心王心所是一类。色同分,以十一色法是一类。故云依人法假立此名。﹂
四、异生性:异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凡夫妄计我法,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其它众生,亦各不相同。︽广论︾曰:
﹁云何异生性,谓于圣法,不得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异生性者,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上一分功能,令六趣十二类之差别不同,故云异生性。。。。。。。﹂
五、无想定:这是外道所修的一种禅定,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不起现行。︽广论︾曰:
﹁谓离遍净染未离上染,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无想定者,谓六识心王不行,令其身心安隐调和,亦名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无想者何也,谓此外道厌想如病,忻求无想,以为微妙,以灭想为首,故立无想定名,非实灭也。﹂外道修无想定,以色界第四禅的无想天为涅盘之果。
六、灭尽定:此又名灭受想定,这是佛教圣者所修的禅定,︽广论︾曰:
﹁云何灭尽定。。。。。。心心法灭为性,不恒行,谓六转识。恒行,谓摄藏识,及染污意。是中六转识品,及染污意,皆灭尽定。﹂
此在︽百法纂解︾中则谓:﹁言灭尽定者,六识王所已灭,及七识染分心聚皆悉灭尽,乃此定相。﹂修无想定,前六识不起现行,修灭尽定,兼灭第七识的心王心所。
七、无想天:亦称无想报,是修无想定所得的果报。︽广论︾曰:
﹁云何无想天,谓无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无想者,由在欲界修彼无想定,故感彼无想天果,名无想报。﹂
、名身、句身、文身
八、名身:名者名词,身者聚义,这是能诠自性的语言,如松之一字为名,松树二字为名身。︽广论︾曰:
﹁云何名身,谓于诸自性,增语为性,如说眼等。﹂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名身者,乃诸法各有其名,能诠自体。单名为名,如炉瓶等。二名已上,方名名身,如香炉花瓶等。三名已上,名多名身,如铜香炉锡花瓶等,乃诠别名之身也。﹂
九、句身: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用以诠释诸法的差别意义者。︽广论︾曰:
﹁谓于诸法差别增语为性,如说诸行无常等。﹂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句身者,单句为句,如菩萨等。二句为句身,如大菩萨等。三句以上为多句身,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故。﹂
十、文身:文者文字,身者聚义,一字为文,二字为文身,三字以上为多文身。︽广论︾曰:
﹁云何文身,谓即诸字,此能表了前二性故;亦名显,谓名句所依,显了义故;亦名字,谓无异转故。前二性者,谓诠自性及以差别。显谓显了。﹂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若不带诠只名字,如字母及等韵之类,但只训字,不能诠理。若带前名文,如经书字,能诠之文带所诠之义理故。﹂
十一、生:于色心诸法,本无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与形成。︽广论︾曰:
﹁云何生,谓于众同分,所有诸行,本无今有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生者,先无今有。﹂
十二、住:已生之后,在因缘相续条件下的存在曰住。︽广论︾曰:
﹁云何住,谓彼诸行相续,随转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住者,有位暂停,或五十六十年间也。﹂此则专指人之寿限而言。
十三、老:有情由生到死,于念念相续存在期间,身体衰朽变化曰老。︽广论︾曰:
﹁云何为老,谓彼诸行相续,变坏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曰:﹁言老者,住别前后,不同前生后死,自少而壮,壮而老,曰衰变名老。﹂
十四、无常:无常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广论︾曰:
﹁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曰:﹁言无常者,今有后无,乃死之异名。盖生名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无为,是恒有也。灭名为无,无非恒无。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无也,以不同无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无,故曰无常。﹂
 流转以下十法
不相应行二十四法,︽广论︾中列名的只有以上十四法,流转以下等十法,︽广论︾中以﹁如是等﹂三字赅括了。现在以︽百法纂释︾中的顺序,参照︽瑜伽师地论︾的诠释,分别叙述流转等十法如下:
十五、流转: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迁流变异,相续不断,就是流转。这在有情而言,一般称之为轮回。︽瑜伽师地论︾曰:﹁云何流转,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流转者,谓因果相续,由因感果,果续于因,前后不断,故曰流转。﹂
十六、定异:定者决定,异者不同,善恶因果,决定不同而不杂乱。如瓜种不生豆苗,豆种不生瓜蔓者是。︽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定异,谓无始时来,种种因果决定差别,无杂乱性。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定异者,谓善恶因果,互相差别,以善因必感乐果,恶因必感苦果,一定永异,故曰定异。﹂
十七、相应:相应者,契合相顺之谓,由因而有果,果与因相应。︽瑜伽师地论︾曰:﹁云何相应,谓彼彼诸法,为等言说,为等建立,为等开解,诸胜方便,是为相应。﹂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相应者,谓因果事业和合而起,以因能感果,果必应因,不相违故。﹂
十八、势速: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生灭变化,迅速流转,剎那不住,假立势速之名。︽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势速,谓诸行生灭相应速运转性,是谓势速。﹂
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势速者,谓有为法上游行迅疾之义,如日月往来,无情变坏,有情迁谢,自少而壮,壮而老,心念生灭,鸟之飞,兽之走,月运电奔,皆此所摄故。﹂
十九、次第:次第即顺序,诸法因果流转,有一定的顺序。︽瑜伽师地论︾曰:﹁云何次第,谓于各别行相续中前后次第一一随转,是谓次第。﹂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次第者,为编列有叙,如甲乙丙丁令不紊乱,君则尊、臣则卑,父则上、子则下,而有左右前后之类。﹂
二十、时:时即时间,是诸法相续的分位。︽瑜伽师地论︾曰:﹁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说名时。﹂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时者,谓过现未来,成住坏空,年月日夜之类。﹂
二十一、方:方是空间分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瑜伽师地论︾曰:﹁问: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复几种,答:依所摄受诸色分位建立方,此复三种,谓上下傍。﹂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方者,谓色之分齐,在东方则曰东方之色等,故曰色之分齐。如四方六合,十方上下之类。﹂
二十二、数:数即数目,如一二三四、个十百千等。︽瑜伽师地论︾曰:﹁云何数,安立显示各别事物,计算数量差别,是名为数。﹂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数者,度量诸法之名,如权衡升斗丈尺等,或一、十、百、千之类。﹂
和合性:诸法因缘和合,不相乖背。如水土之相和,涵盖之相合。︽瑜伽师地论︾曰:﹁问:依何分位建立和合,此复几种,答:依所作支无阙分位,建立和合,此复三种,谓集会和合,一义和合,圆满和合。﹂此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和合性者,谓于诸法不相乖反。和如水乳和,合如函盖合也。﹂
二十四、不和合性:诸法因缘乖离,不相和合。如冰炭不可同炉,熏莸不可同器。︽瑜伽师地论︾曰:﹁问: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复几种。答:与和合相违,应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别。﹂此在︽百法纂释︾则谓:﹁不和合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如眼与耳了不相触。﹂

第十讲、识蕴||前六识

 云何识蕴
在五蕴中,列为第五位蕴的是识蕴。︽大乘广五蕴论︾曰: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
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关于对识蕴的诠释,在无着菩萨所造的︽阿毘达磨集论︾中,说的更明白一点:﹁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何等为意,谓一切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
何等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何等意识?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
什么叫做识呢?︽大乘义章︾曰:﹁识者心之异名﹂,是了别的意思。心对所缘之境的了别,名之为识。︽成唯识论︾卷一曰:﹁识谓了别﹂。︽大乘止观︾卷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在唯识学上,这三个名词虽可互相通用,然其实体各别,如次第配之于八识,则集起之心是第八识,思量之意是第七识,了别之识是前六识。
唯识宗立八识心王之名。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印度僧伽跋陀罗︵众贤︶造︽顺正理论︾,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