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作者:阎崇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当说,皇太极把国号由“金”改为“清”,主要是由于当时形势发展,他本人已不仅是满洲的“大汗”,也不仅是满洲和蒙古的“大汗”,而是满、蒙、汉的“共主”,是天下的“共主”。因此,皇太极要建立一个新的皇朝,改换一个新的国号,以同明朝抗衡,并且取而代之。

  从中国皇朝史来看,当朝的皇帝,改年号多见,改国号却仅见。只是在改朝换代之际,才出现新皇朝的国号。所以,皇太极改国号、改年号,具有政治家之气魄与胆略,也具有改革家之更制与维新。

  改天聪为崇德。在清代12位皇帝中,除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天聪、崇德)外,其余十一帝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这同明朝一样,在明代16位皇帝中,除朱祁镇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外,其余十五帝也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在这里,附带回答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清朝到底有多少年?根据不同情况,清朝年代有三种算法:

  第一种是296年,从天命元年(1616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讲清史的时候,当然要从天命元年说起到宣统退位,这是296年。

  第二种是276年,从崇德元年(1636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因为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年号为清,这样来算就是276年。

  第三种是268年,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是通史的一种算法,因为前面那段时间明朝已经算过了,不能重复计算。三、清承明制

  人们常说明清史不分家,明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不了解明史就不能很好地研究清史。努尔哈赤时期,清朝政权结构主要是借用蒙古的范式,也参照了一些汉族的经验。皇太极时期,特别是崇德以后,改革和完善国家组织的特点是,以满洲政权组织为基础,参酌蒙古历史经验,借鉴明朝模式,架构清的国家组织形式。在进行政权体制改革时,皇太极告谕廷臣“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天聪朝逐步形成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

  设内三院。仿照明朝内阁,设内三院。

  ——内国史院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凡皇帝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天告庙祝文,及升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历代祖宗实录,撰拟圹志文,编纂一切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所办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邻国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

  ——内秘书院撰拟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及辩冤词状,皇帝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各官文。

  ——内弘文院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皇子,并教亲王,颁行制度。

  内三院的官员参预国家机密,成为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得力助手。内三院设大学士、学士,分别由满、汉官员担任。这是清代设大学士之始。清承明制,不设宰相,大学士参与议商军国之大政。内三院是“参汉酌金”,即参酌明朝翰林院和内阁的体制,并加以变通而建立的。

  设立六部。仿照明朝,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六部的官员,每部以贝勒一人掌管部事,下设承政(相当于明朝的尚书)、参政(相当于明朝的侍郎)、启心郎(承担部分明廷六科给事中的职能)等,分司其职。天聪五年即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初八日,天聪汗任命六部官员:除吏部设满、蒙、汉承政各一人外,其余各部皆设满承政二人,蒙、汉承政各一人,是为其六部机构的一个明显的民族特征,也是清入关后政权组织的满、蒙、汉三元重职的经始。清入关之后,六部的尚书是二元制,一满一汉。

  皇太极设立的六部,既是“参汉酌金”,也是“清承明制”。但在“参汉”与“承明”时,清朝对明朝的典章制度,既要“使去因循之习”,又要“渐就中国之制”。最终制定出一部《会典》,那是清朝定鼎燕京后的事情。虽然清初六部同八旗制度并存,但已逐步取代先前八旗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

  设都察院。崇德元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在三院六部之外,仿照明制,设置监察机关——都察院。其职掌是参加议奏、会审案件、稽察衙门、监察考试等,“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慢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参奏涉虚,亦不坐罪”(《光绪会典》卷九九八)。崇德帝规定都察院的职能是:其一,督察皇帝,如有过错,直谏无隐。其二,督察诸王贝勒大臣,如有荒怠政务、贪酒淫乐等九项过错者,据实察奏。其三,督察六部,如刑部或断案不公,或拖延过久等,稽查奏报。其四,自身防检。鉴于明朝吏治,贪污行贿,都察院也不能免,指令其官,互相检查。皇太极特别指出:都察院官员为言官,“所言非,亦不加罪”(《清太宗实录》卷二九),即说错了也不犯罪,用我们今天话来说就是“言者无罪”,这是给言官的一个特殊待遇。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言官要真说错了,触怒了皇帝,照样免官。

  创理藩院。这是清朝为管理蒙古事务而建立的机构。明朝对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由礼部主客清吏司分掌朝贡、嗣封、敕印、接待、赏赉、通译等事宜,还设立四夷馆训练通事和翻译文书。清朝则不同。崇德元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十三日,皇太极命都察院承政尼堪为蒙古衙门承政,负责管理蒙古诸部事务。这是《清太宗实录》中首见蒙古衙门的记载。官制只分承政、参政二等,每等各有三、四员。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二十九日,“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清太宗实录》卷四二),蒙古衙门成为清朝八大衙门之一。

  清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合称“三院六部二衙门”,是在后金原有体制机构的基础上,参酌明制而建立的比较完整的国家中央机构。这是清初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它一方面表明,满洲定都沈阳,建立起能够管理满洲、蒙古、汉民的中央行政机构;另一方面则显示,沈阳政权是清的基地,“日后得了蛮子地方,不至于手忙脚乱”,就是为取得全国政权做了体制上的准备。从这一点来讲,皇太极比李自成高明。李自成当时忙于作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政权的架构形式,后来到了北京,以至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总之,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标志着原先以女真—满洲为主体的女真国(金国),已经发展为以满洲为主体,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并为清军入关后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皇太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同明朝争夺天下,一场重要的战争即将发生,这就是松锦大战。第四十讲松锦大战|




第四十讲 松锦大战

  前面讲到祖大寿降清,他是明朝在战场上向清投降的第一位总兵官。这一讲要说由此引发的松锦大战。此战,从明崇祯十三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四月十一日清军进围锦州开始,到崇祯十五年即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二十二日杏山失陷为止,共两年的时间,在锦州到松山地带进行。这场大战非同小可,它直接影响到明清争雄的全局。我们先从锦州被围说起。皇太极的盔甲一、锦州被围

  皇太极为什么要围锦州呢?

  祖大寿是锦州总兵,在大凌河之战投降皇太极,并答应回锦州作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但是,祖大寿没有履行诺言,献出锦州,而是坚守锦州。皇太极当然很生气,他的贝勒们也一致要攻下锦州,活捉祖大寿,再取宁远城,进逼山海关。此时的皇太极,在东边两征朝鲜,先结“兄弟之盟”又结“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经统一黑龙江流域;可以专注于南面——向明朝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发动进攻。

  此时的明朝,已经腐败到了极点,清内秘书院副理事官张文衡向皇太极奏报说:

  彼文武大小官员,俱是钱买的。文的无谋,武的无勇。管军马者,克军钱;造器械者,减官钱。军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实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时,反趁勤王,一味抢掠。俗语常云:“鞑子、流贼是梳子,自家兵马胜如篦子。”兵马如此,虽多何益!况太监专权,好财喜谀,赏罚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头。上下里外,通同扯谎,事事俱坏极了。(《张文衡请勿失时机奏》,《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下)

  在辽东,孙承宗告老还乡,又失去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何可纲等一批重臣武将,关宁锦防线的防御能力大为削弱。

  皇太极趁着这种形势,确认:必先破关宁锦防线,占领辽西走廊,夺取山海关。他选择的突破口,就是锦州。

  崇祯十三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四月,洪承畴奉调辽东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松(山)锦(州)之战就打响了。

  皇太极从以前的失败中明白:关宁锦防线不可强攻,而要智取——围城、设伏、打援、攻坚。为此,皇太极做了三点部署:

  第一步,屯兵义州。义州离锦州90里,皇太极派军队屯田种粮,解决后勤供给。

  第二步,围困锦州。仍用当年围大凌河城的办法,四面包围,内外隔绝。

  在锦州东南面18里是松山城,松山城偏西南30里是杏山城,而杏山城西南约20里便是塔山城。这三城护卫着锦州城。在其背后西南120里是宁远城,为锦州城之后盾。锦州被围,粮薪奇缺,外援断绝,羽书告急。

  第三步,围城打援。锦州城被围,突围又不能成功,明朝肯定会派军队来救援。辽西走廊是平地,八旗骑兵有优势,可以乘机歼灭明军。崇祯帝派洪承畴前去增援,恰中皇太极围城打援之计。

  祖大寿派人突围,向明廷求援。崇祯帝得报,命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东协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八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200余名,步骑13万,马4万匹,克期出关,火速驰援,击退敌军,解围锦州。七月二十八日,明军到达松山。明朝以倾国精锐,汇聚于辽西一隅,以解锦州之围,保关锦防线,护山海关,卫北京城。洪承畴统率的援军,同皇太极的清军,在松山遭遇,于是爆发松山激战。

  清崇德时期,明朝与清朝在辽西的争局,最精彩、最重要的一幕,就是松锦大战。这场争战的两位统帅——一位是明朝兵部尚书兼总督蓟辽军务的洪承畴;另一位是清崇德帝皇太极。

  皇太极(1592~1643年),自20岁走上战场,已经近30年,东征西讨,南战北伐,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特别是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显示出其高明的政治谋略与玄机手段。

  洪承畴(1593~1665年),福建南安人,万历进士。他比皇太极小一岁。崇祯十二年即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当西线农民军一时受挫而转入低潮时,明廷便把同农民军作战有功的三边总督洪承畴,调到关外,总督蓟辽军务,兼筹粮饷,以加强关外军事力量。

  明朝末年,主要战场有两个:一个在西北,主要是农民军;一个在东北,主要是后金—清军。崇祯帝在西北战场刚按下葫芦,在东北战场又浮起了瓢。这个时候的东北战场:在北方,皇太极统一黑龙江流域诸部及其活动的广大地域,扩大了兵源、财富和版图,并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沿海,皇太极攻取旅顺等辽南城镇,冲破了明军的海上防线,从海上对京、津、登、莱形成威胁;在东翼,皇太极两次发兵征朝鲜,终使朝鲜臣服,从而切断了明朝的右臂;在西翼,皇太极进兵蒙古,击败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使之成为藩属,从而切断了明朝的左臂;在中原,皇太极连续破塞突入长城,甚至于攻陷济南,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在关外,前面讲过,皇太极毁大凌河城,初步逼降祖大寿。后祖大寿从大凌河城逃到锦州城。原来明对后金—清朝的弧形包围,倒转过来,而变成为后金—清朝对明朝的弧形包围。皇太极的兵锋所向,直指明朝辽西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城,将锦州城紧紧包围。

  洪承畴中进士的万历四十四年(16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