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犁两千年民族移民开发史述略-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洪波
  伊犁地处我国西北边垂,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广袤草原的大通道,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代民族迁徒频繁。远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塞种人自西来;西汉初年,大月氏从东去,乌孙、匈奴踵随其后,柔然、悦般相继居此;隋唐五代,西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建牙伊犁,西辽契丹亦有百年之帝业;元明时期,蒙古、瓦刺争雄于此。迨至清代和民国,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满、回、锡伯、索伦、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相继成为伊犁世居民族。上下二千年间,从古乌孙国到准噶尔汗国,从清代伊犁将军的设置到民国末年伊犁三区革命政府的成立,丰富悠久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伊犁不仅是古代西域和近代新疆政治舞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我国西部民族荟萃区域。伊犁是国之西北屏障,是国家必争、民族必争之地,民族移民、民族竞争、民族融合一直是伊犁社会发展的主线。纵观伊犁地方的民族移民开发史,就其曲折的历程、丰富的内容、巨大的历史影响诸方面而言,既与内地各省的情况迥异,即使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内,伊犁也别具特色,强烈鲜明地凸显着其地域的独特品性。多年前,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考察伊犁后曾撰文指出:伊犁“为历来游牧争逐之地……我们研究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伊犁是一个重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伊犁地方史料留存极少,许多内容阙如,伊犁民族移民史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笔者不揣浅陋,谨草撰成文,祈请方家、读者匡正。

  一、伊犁的境域与历史沿革
  伊犁一名,始见于《汉书·陈汤传》,称伊列,系西域一小国之称;《晋书》称伊例,《唐书》称伊丽,《突厥语大词典》称伊拉;宋、元、明史籍中,又称益离(《北使记》)、亦力(《元史》)、衣烈(《西域行程记》)、亦烈(《西游录》),都是汉文的同音异译。清代,伊犁一词初称“伊里”或“迤里”。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收复伊犁,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梁诗正撰《平定准夷颂》呈览,内称“今我皇上乾纲独断,扫荡伊犁,奏百年之绩于一朝,受诸部之降于万里”,乾隆帝弘历遂改“伊里”为伊犁,寓犁庭扫穴、师行神速之意,沿用至今。
  伊犁地方的辖境,一般泛指伊犁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历史上漫长时间里,伊犁河是我国的内河,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的地方,是古西域大国乌孙境,立国垂数百年,其辖境史称“乌孙故地”。至清代,伊犁分东、西两路,东路主要为伊犁河上游(包括赛里木湖、博罗塔拉河流域)地区;西路包括伊犁河下游、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清朝同、光年间,沙俄逐步鲸吞伊犁西路广大地区,占伊犁辖区十之七、八。民国时期,伊犁专区辖12个县,面积约近lO万平方公里。本文中的伊犁即系以上述各历史时期的辖境为描述客体。
  据《史记》、《汉书》记载,伊犁地方最早的住民是塞种人。西汉初年,大月氏进据伊犁。汉文帝四年(前176年),乌孙昆莫率众西进伊犁河流域,建乌孙国。南北则时期(公元5—6世纪),伊犁属悦般国。随后,突厥汗国兴起,伊犁“乌孙故地”归其所有。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地方属西突厥。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河流域东面及准噶尔盆地属东部咄陆五厢。贞观二十三年(649),唐置瑶池都督府,命阿史即那贺鲁为都督,隶安西都护府,
  伊犁地方属之。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唐平定贺鲁反叛,灭西突厥,统一西域。次年,唐置昆陵、濛池都护府,隶安西大都护府,伊犁咄陆五部属昆陵都护府。唐武后长安二年(702),唐置北庭大都护府,咄陆五部之伊犁突骑施等部属之。唐代宗大历元年至后晋天福五年(766—940),葛逻禄部统治伊犁,后属喀喇汗国。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建西辽,伊犁为其辖境。境内葛逻禄部,史称“阿力麻里”。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阿力麻里降附蒙古。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成吉思汗分封诸子,伊犁属察合台汗国,建都阿力麻里。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元朝在阿力麻里设行中书省。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伊犁属东察合台汗国。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东察合台后王歪思汗率部从别失八里西迁伊犁,号称亦力把里。明宣宗成化八年(1472),卫拉特蒙古人侵亦力把里,至17世纪中叶,卫拉特蒙古领有伊犁河流域等地区建准噶尔汗国,伊犁为汗国首府之区。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收复伊犁,准噶尔汗国亡;旋又平定阿睦尔撤纳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之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这是继汉、唐、元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后新的大一统,西域故土新归,遂定名新疆。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廷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并陆续建筑惠远、宁远等“伊犁九城”,伊犁将军驻衙惠远城,下辖伊犁参赞大臣、伊犁领队大臣、伊犁镇总兵、伊犁阿奇木伯克等,实行军府管理制度。伊犁将军还统辖天山南北各地,分设参赞、领队大臣等,伊犁为新疆总汇之区。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伊犁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伊犁儧设苏丹政权,割据统治。1871年,沙俄以“代收代守”为名侵占伊犁,设官驻兵,进行殖民统治,前后达11年之久。
  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伊犁光复,清廷仍派伊犁将军、参赞大臣进驻伊犁,重建满营并规复整顿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部份地恢复旧的军府管理制度。光绪十四年(1888),伊塔道成立,治宁远城,领伊犁府(辖宁远、绥定两县)、精河、塔城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1月7日,伊犁辛亥革命起义成功。次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新伊大都督府成立。同年7月,新伊和谈达成协议,撤销伊犁大都督府,设伊犁镇边使,旋又裁镇边使设镇守使,归新疆都督节制。1930年,伊犁镇守使改称垦牧专员,旋改称伊犁屯垦使。民国27年(1938)1月,伊犁屯垦使下属之伊犁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和厄鲁特营裁撤;同年3月,伊犁屯垦使署亦奉命裁撤,其原属哈萨克、柯尔克孜各牧帐废干户长、百户长制度,改设为区、庄长,纳人民政管理。
  民国初始,伊犁地方行政建置沿袭清制。民国元年(1912),废伊犁府,改设道尹。民国5年(1916),伊犁、塔城正式分设,伊犁道成立。民国17年(1928),伊犁道改为新疆第二行政区,设伊犁区行政长公署。民国32年(1943)1月,改伊犁区行政长公署为新疆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伊宁、绥定、精河、博乐、霍尔果斯、巩留、特克斯、巩哈、宁西、温泉、昭苏等11个县和新源设治局。
  民国33年(1944)11月,“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在伊宁城宣布成立。伊犁各县成立“总管府”,县名改用维吾尔文称谓。民国36年(1946)6月,伊犁三区革命政府和新疆省政府签订和平协定,组建联合政府,废用“东士耳其斯坦共和国”称号,恢复伊犁专区建置,县总管府仍称县政府。当时,伊犁专区下辖固尔扎(伊宁)县、苏木尔(宁西)县、泥勒海(巩哈)县、克孜库列(特克斯)县、蒙古库列(昭苏)县、霍尔果斯(霍城)县、托古斯塔拉(巩留)县、绥定(维、汉同音)县、博尔塔拉(博乐)县、阿尔善(温泉)县、津(精河)县和尤鲁都斯县(即和靖县巴音布鲁克区,新中国成立后,仍划归和靖县)。

  二、古代(公元前三世纪一1759年)历史民族移民概况
  伊犁草原游牧社会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长达二干余年。期间,有过多次主体民族的更替,民族迁移成为移民的主要方式,移民的迁入和迁出,清一色地表现为游牧民族集体置换现象,这是由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心理所致。游牧民族存在集体排他性心理,坚持单独地游牧,“因为住在一起就无法糊口”“若转牧到毗邻领地,则被认为是有损他本人尊严,有损其臣民尊严的事”。因此,游牧民迁移的移民数量一般都很大,迁移时间也很集中,迁入地区大致相同,充分表现出游牧社会的所谓行国状态。
  据《史记》、《汉书》记载,伊犁最古老的居民是塞种人。塞人,史称“允戎”,《穆天子传》称西膜,古希腊文献称斯基泰人,“希腊人把斯基泰人称之谓SKuthoi,这就是亚述人所称的Ashkuzai,波斯人与印度人所称的萨卡……,属于伊朗人种,他们是北伊朗人”。伊犁塞种人长期处于古代传说状态,它们何时进入伊犁、数量多少,以及社会组态形态等情况,至今缺乏史料记载。近年在伊犁的考古发现证明,伊犁塞人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定居伊犁,有十分发达的青铜文化。1975年,在伊犁巩留县阿格尔森发现一批青铜器,有铜斧、铜镰、铜凿、铜钲等12件,它们和中亚、阿尔泰、西伯利亚出土的同类器物属于同一类型。1980年,在伊犁尼勒克县奴拉赛山沟等地发现古铜矿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份,遗有大量铜矿石、铜炉炼渣、钢锭和大量扁园大石锤等。“曾取矿洞内的安架坑木进行碳14测定,数量为距今2440±75年,相当于战国早期”。该县另外在阿布热勒山喀拉赛沟内也发现铜矿遗址十余处,对铜矿竖井内古园木作碳14测定,距今25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1983年,伊犁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农四师7l团1连职工进行农田平整土地时,发现公元前4世纪的一批珍稀铜器,有铜武士俑、青铜三足大釜、承兽青铜盘、铜铃、青铜高脚油灯等。其中的钢武士俑,头戴高弯尖顶圆帽,高鼻梁、大鬃角、浓眉深目,上身裸露,腰围遮身物,双手握刀剑状,赤脚呈蹲跪式。铜武士佣的出土,对认识伊犁塞人的形象特征和衣冠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也印证了古代波斯大流士一世时的苏萨铭文描述的“提格拉舍达·萨迎”(SaKa tigraxauda,意为戴尖帽的萨迦人)的形象特征。
  汉高祖时(约公元前三世纪末),游牧于敦煌、祁连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这是我国史籍记载向伊犁地方民族迁移的首例。大月氏原拥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是指能征战的兵,据此估算,其人口当在三、四十万之间。大月氏西迁移民非其全部,除战败时部众散失外,还有相当部份“余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大月氏在伊犁仅居住了几十年的时间,又被乌孙人驱赶,继续西迁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大夏人,建立了贵霜王国。
  乌孙也原居敦煌一带,与大月氏毗邻。汉文帝初年(约前177一176),在匈奴的支持下乌孙举族西迁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带,驱走了先期迁至那里的大月氏人。
  乌孙在原迁出地时,已有“控弦数万,习攻战”,还“攻旁小邑”,融合了其他部族的人口,故估算乌孙西迁时的人口约十余万众。乌孙能击败先已定居伊犁且人口相当的大月氏人,一方面是因为乌孙人“习攻战”,主动突然进攻;另一方面是有匈奴的支持和帮助,能挟势震慑大月氏人,后者只能再次迁出西走。
  乌孙迁入伊犁后,又融合了许多当地其他部族,《汉书·西域传》称:“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人口发展很快,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乌孙大、小昆弥分立时,大昆弥有户6万余,小昆弥4万余,合计10万余户,至其盛期,“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以户折口,每户约合5人;以户折兵,每户约1.5兵。这一数据,对游牧民族的人口估算,颇具参考价值。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载,乌孙国面积约为百万平方公里,据此估算,伊犁地方的人口数不会超过10万人。
  乌孙是当时西域的第一大国,是汉“断匈奴右臂”战略的主要支点。汉乌联盟对古代西域的历史发展和多民族祖国统一的形成,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江都王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侍御数百人”,这是汉族移民至伊犁的首批。细君逝世后,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续嫁乌孙王,随行有著名的冯撩等,侍御人数当更多量。此外,汉廷在乌孙北的眩雷屯田,长罗侯常惠等多次率汉军入乌孙反击匈奴,并曾“将三校屯赤谷”。按汉代军制,每校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