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宗教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和理智为真实;而巫术所依靠的是信仰。第三,知识的理论来自逻辑,巫 

术的理论则来自受了欲求影响的联想。总之,巫术与科学分属于二种不同的 

领域。各处于不同的传统、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行为类型之内,科学作 

为理智的知识系统属于世俗的领域;巫术作为信仰系统,属于圈在禁忌、神 

秘之内的神圣领域 (宗教亦然)。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的产生并不是宗教人类学家津津乐道的“巫术 

力”(玛纳之类)在认识上加以抽象的结果,而是在知识和技术无力实现生 

活目的的时候,在人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对这种状况所 

做的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如人在希望达到一个目的而不能实现时,就会产主 

和爆发出相应的感情和情绪活动,对敌人是诅咒辱骂;对情人则乞求,并做 

出相应的身体动作来,这是一般人的生理一心理机构所有的自然反应。当这 

种感情通过语言和行动爆发出来时,有时就会出现与所追求的目的相当的幻 

觉。 

     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巫术在个人和社会二方面所发挥 

的作用。首先,巫术具有满足个人心理一生理需要的功能。即在人们因无力 

实现生活欲求而感到恐惧、希望和各种焦虑,使人机体处于不稳定的失衡状 

态的时候,巫术行为给人以目的实现的意象,巫术因而具有使人的主观上的 

心理一生理恢复平衡状态的主体性价值。如果你相信巫术的价值,你一定会 

信心倍增,勇往直前,相信在事业上有更多的成功机会。由此可知,巫术有 

一种功能的和经验上的真实性。其次,巫术不仅对于个人是一种合的力量, 

而且也是一种将社会组织起来的力量。巫师依靠其神秘知识控制了相关的实 

际活动,这就使巫师成为社会群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更重要的在于巫术本 

身就是一种具有组织性的力量。在图腾制社会里,各种有关的巫术仪式规定 

了部落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许多部落的军事组织与战争巫术密切相关, 

政治事务和整个部落的生产事务都取决于巫术活动。巫术仪式活动为社会群 

体提供了一种团结所必须的道德的和法律的机制。 

     巫术的主要形式大多具有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倾向。巫术或者掌握在某种 

秘密结成的巫士集团之手,或是掌握在拥有政治权力,声誉和财富的权威集 

团之手,因此,巫术可以用来强化习惯法,或用来满足当权者的愿望。巫术 

总是捍卫既定的利益,捍卫业已组织化的特权。 

     宗教与巫术相同的方面在于二者都属于与世俗领域有别的神圣领域;相 


… Page 89…

异的方面在于神圣领域中宗教与巫术的性质和功能均各有不同。宗教与巫术 

都是在身处生活困境而理智的经验没有出路的时候,于是便借仪式和信仰逃 

避到超自然的领域之中;宗教与巫术的仪式与信仰都严格地根据于传统,都 

存在于奇迹的氛围之中,而且都围绕神圣领域有一套禁忌规定。但巫术是实 

用的技术,所有的动作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宗教则是行为本身便是目的, 

此外别无目的;在巫术中,人们认为只要使用某种咒诅或仪式便可产生某种 

结果,而在宗教信仰中,则以某种整个超自然界 (灵与魔、图腾、保护神、 

部落万有之父、来生的向往之类)作为信仰的对象,由此创造出花样繁多的 

宗教神话来说明教义,创造出宇宙开创神话、文化英雄神话以及神与半神的 

种种神奇故事,相比之下,巫术神话则不过是对巫术师的奇才异能的反复夸 

大而已,其内容和形式简单多了。 

     尽管宗教的仪式本身既是目的,并不在于它是否具有生活实用价值,但 

宗教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由宗教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马林诺 

夫斯基作为功能主义者,他强调宗教的根基即为人的生物性本能,认为宗教 

是和人类的基本需要(即生物性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生存需要,必 

然要求人与人互相合作,而这种合作之所以可能,在于个人感情中产生了一 

种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最根本的是形成于亲子关系和亲属关系之中,然后扩 

大到氏族,乡里和部落之间。这种维系人际关系的道德情操以及对死亡的情 

绪危机,便构成宗教信仰的泉源,也构成对宗教信仰的需要。 

     原始人由于害怕死亡,便不承认死是生命的尽头,由此产生灵魂观念和 

灵魂不死观念。人希望永生,可感官却告诉他尸体的腐烂,从而产生对死的 

恐惧。在这种时候,宗教便来解救情感在生死关头的难题:“宗教的办法, 

乃是采取积极的信条慰安的见解,在文化上有价值的信念,使人相信永生, 

相信灵的单独存在,相信死后脱离肉体的生命。宗教给人这样解救的信仰, 

更在种种丧礼上面、祭礼上面、与死者相交通的各种礼仪上面,而且借着祖 

灵崇拜等,以使这样的信仰表里充实、具体而可捉摸” (马林诺夫斯基《巫 

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第33页)。这也就是说,构成了宗教的基础的对 

灵魂的存在和永生的渴望,与人的生存自保本能相联系。这种宗教信仰在满 

足了人的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了宗教的社会功能。人类生活上的每一重要 

危机都使人产生情绪上的忧乱和精神上的冲突以及可能的人格分裂。宗教信 

仰的作用则是把精神冲突中的积极方面变为一种标准化的传统。所以,宗教 

信仰满足了一种固定的个人的需要,而这需要乃是与社会组织相联系的相关 

心理造成的。由于宗教的信仰和仪式使人生的重要举动和社会契约公开化、 

传统化,并且打上超自然的印记,这就增强了人类团结的凝聚力。 



                           9。拉德克里夫—布朗 



     拉德克里夫—布朗(1881—1955)与马林诺夫斯基一起被人们认为是英 

国的社会人类学或宗教学中功能主义学派的开创人。他认为应该把宗教信仰 

和各种宗教的或巫术的仪式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制的组成部分,人类正 

在这一制度中用一种有条理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没有宗教的信仰和仪式,社 

会秩序难以形成和存在。人类的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成员精神中 

的某种控制其相互行为的感情。宗教仪式培育和维系了这种感情,社会的规 

范则有赖于这种感情。人们可以在祖先崇拜这种宗教现象中发现宗教形式和 


… Page 90…

社会结构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一致性。祖先崇拜仪式与世袭制结构有一致 

的关联,献祭仪式则是社会用来再一次肯定和加强那些为维护社会的一致所 

必须的感情。 

     拉德克里夫—布朗认为,社会制度也可以被认作为价值体系。一个社会 

有许多个体,他们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结为一体。在社会关系中,个人利益 

必须与别人的利益协调、限制或调整,如果不树立起共同利益的尺度,社会 

就没有存在的基础。这种价值尺度的一致是社会存在的最重要条件。在社会 

群体中,每一个人 (主体)对别人(客体)来说都有利害关系,是其他所有 

客体关注的对象。就这个意义而言,每一个体对于整体而言都具有社会价值。 

在社会成员中间,对于他们所赋予不同种类的对象的仪式价值。存在着某种 

程度的公认尺度,而大多数仪式的价值就是上面所说的社会价值。仪式是人 

们与某种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诸多情感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社 

会可以用仪式来重新规范人们的情感。在人们参与仪式活动的过程中,仪式 

发生着一种教化个人情操的作用;而这种个人情操的保持,则是社会秩序赖 

以存在的基础。 

     拉德克里夫—布朗不完全同意马林诺夫斯基所谓巫术仪式和宗教仪式的 

功能在于可以消除个人在生活危机时的焦虑、失望和恐惧这一观点。在他看 

来,某些仪式的作用可能完全相反,即如果没有这些仪式以及与此类仪式密 

切联系的信念,人们或许根本不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恰恰是这些仪式本身在 

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或危险的感觉。拉德克里夫—布朗认为,仪式的价 

值主要不在这里,而在于社会的价值,即通过人们的仪式活动,通过共同的 

希望和恐惧,通过人们对事件的共同关注,使社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暂时地 

或永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个既定的社会群体中,一个胎儿即将出生时, 

父亲总是会感到忧虑,至少要表现出忧虑。根据社会规定的仪式规则或象征 

规则,他的忧虑必须通过一种象征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举行某种象征活动, 

仪式行为,遵守相应的禁忌规定。对于每一条应遵的规则都有一定的道理和 

规约。这种道德的、法律的规定便对个人产生一种普遍的、充分的控制力量, 

而仪式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提供了使其遵从的理性化的动力。在这种仪式 

命令的背后是一种社会公认的宗教信念:如不遵从仪式的规则,就会有某种 

灾祸或不幸降临。不是患病,就是死亡;不仅祸及个人,也会祸延氏族。所 

以,这些仪式规定和禁忌规定对整个群体都有重要性和意义,具有社会价值。 

在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功能主义理论中,宗教仪式和巫术仪式的“仪式价值” 

不过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意识,是把人们从结合在社会体系之中的社会意义 

的象征表现。仪式的根基在于赋予对象或事件以仪式价值。这些事件或者本 

身就是将共同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对象; 

或者它们象征地代表了这些对象。 



                               10。冯      特 



     威廉·冯特 (1832—1920)是一位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物理学、生物 

学、心理学、医学),又在人文领域(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 

教学)深有造诣的大学问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在生命最后的20年,则专心致志地研究民族心理学,他把语言、 

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形态视为民族心理或社会心理的表 


… Page 91…

现,对之进行研究。 

     冯特在民族心理学中对宗教心理的探究显然受到泰勒为代表的宗教人类 

学的影响,他按照宗教进化论的思想路线去探讨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他 

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各民族宗教神话之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作用, 

剖析氏族、部落、民族等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共同的心理气质。他力图说 

明,在人类各社会群体的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实际存在的是何种形态的 

宗教信仰,心理学又应如何解释和说明这种种宗教形态。 

     在冯特看来,宗教信仰的基础乃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但这种 

心理活动不是泰勒、弗雷泽所主张的理智活动,而是人的感情活动和意志活 

动(接近于马雷特的宗教观)。因而人类最早的宗教产生于原始人的感情活 

动,产生于“恐惧感”和“敬畏感”。原始人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在的环境 

对象,这就产生了对精灵之类的信念和相应的崇拜活动和巫术活动。此类宗 

教观念和宗教崇拜活动产生之后,人类精神经历了(1)图腾崇拜时期;(2)祖 

先崇拜和英雄崇拜时期;(3)多神崇拜时期;(4)人道宗教和世界各大宗教时 

期。这样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1。柳巴与斯塔伯克 



     宗教心理学之所以在美国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特殊社 

会条件。美国是一个来自世界各民族的移民组合而成的国家和社会。基督教 

新教居于优势地位,但其他各种宗教也合法存在并自由地活动。在美国的精 

神生活中,“个人宗教”是宗教信仰的流行色,宗教就是每个个人相信是宗 

教所做的那些事情。由于多民族、多宗教共存于一块土地,美国社会事实上 

成了各种各样宗教争奇斗艳的实验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宗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