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史记、孔子世家》载:“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 

尼: ‘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 

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这里透露夏禹时用防风氏之骨节(人骨) 

制作车饰件的事情,言辞可能有所夸张,但据此推测,夏禹前后时期用兽骨 

作车饰件的习俗应是存在的,这与考古材料显示的夏代制骨、用骨习俗情况 

也是吻合的。夏代的骨、角、牙、器,据二里头文化类型遗址的出土情况看, 

其流行的器形主要有凿、铲、刀、匕、镞、针、笄、贝、鱼叉、刻花器、卜 

骨、串珠、锥以及各种半成品和器料等等。 

     商代的骨、角、牙器制作与利用习俗的风行,在考古材料中表现得更为 

突出。郑州紫荆山、殷墟北辛庄、大司空村等地制骨作坊的发现,郑州二里 

岗、殷墟文化时期诸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骨、角、牙制品、半成品和器 

料,殷墟十几万片有字卜骨和其它无字卜骨的发现等等,都充分说明商代的 

骨、角、牙制作业的发达、兴盛是前此时代无法比拟的。仅以殷墟的出土现 

状,便足以说明商代骨、角、牙器的制作规模洋洋大观,应用程度风靡至极, 

如1958—1961年在安阳殷墟苗圃北地、梅园庄、北辛庄、小屯西地、白家坟 

诸遗址,出土骨器1439件、角器27件、牙器5件;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 

墓,随葬骨器564件、象牙器3件,其中3件象牙杯,为以往出土所罕见, 

其器形设计独具匠心,雕工精巧流畅,充分体现了商代象牙器制作的最高水 

平;联系郑州二里岗墓葬出土象牙觚的现象看,商朝的牙器生产显然开创了 

容器制作的新工艺、新途径,创行了象牙容器制作与应用的新习俗。商代的 

骨、角、牙制品种类繁多。流行器形大致有镞、凿、铲、锥、刻刀、梳、匕、 

勺、管、环、觿、觚、杯、鼎、皿、方彝、坝、笄、版、卜骨、人形雕塑和 

各种动物雕塑等等。 

     西周时期的骨、角、牙器制作和应用习俗的流行,在考古材料中也有很 

强烈的反映。陕西岐山凤雏(即周原)西周建筑基址1977年曾发现300多件 

 卜骨(包括有字卜骨),扶风云塘、沣西张家坡、曹家寨等处则发现了西周 

时期的制骨作坊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骨料、半成品和成品器,其它西周遗址 

有关骨、角、牙器的出土记录亦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西周墓葬,随葬骨、角、 

牙器似乎已成为一种时髦,以上现象表明,西周时期十分盛行制作与利用骨、 

角、牙器的习俗,制作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一定的高度。河南浚县辛村西周墓 

发现的象牙雕刻片饰,表明象牙器的制作与应用习俗尚在流行。辛村墓发现 

的角觿、沣西张家坡出土的角镞、《周礼·考工记·弓人》记载的“角弓”, 

 《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的记述,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 

了西周时期角制工艺和习俗的巧用其材和独出心裁的发展。西周时期的骨、 

角、牙器,流行器形大致有笄、镞、锥、针、网坠、刻花版、铲、梳、纺轮、 

贝、卜骨、管、梭、牙饰、觿以及大量的半成品和器料等等。 



      (6)介壳制品 

     介壳制品包括蚌、蛤壳、龟甲、蛋壳等制品。 

     山西新绛县三家店发现的一件“蚌制品”,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介壳 

制品,其时代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年代约五万年以前。宁夏灵武水洞沟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曾发现用鸵鸟蛋皮磨制而成的圆形穿孔饰片,皮片并 

染成红色;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发现穿孔蛤壳、鸵鸟蛋皮扁珠;北京山顶洞 


… Page 102…

人遗址出土有海蚶壳 (亦写成蚌壳)饰。这些发现表明,介壳器制作和利用 

习俗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已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流行。 

     北京“东胡林人”墓中随葬的蚌饰,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 

最早的介壳器制品之一。与其时代差不多的华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也发现 

了诸如蚌刀之类的蚌器·黄河流域新石器早期文化中亦见到少量蚌器。至新 

石器时代中、晚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 

浜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等多数遗址,均较普遍地流行制作利用介壳制品 

的习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是盛行介壳制品的突出 

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介壳制品,器形种类主要有蚌刀、镰、镞、铲、匙、 

耳环坠、片饰、穿孔饰、文蛤壳、螺蛳壳、龟卜甲等等。 

     二里头、二里岗、殷墟文化和西周时期的考古遗址与墓葬,都程度不一 

地出土有介壳制品,这说明夏商周时期制作、应用蚌制品的风气持续不断, 

并以大量制作使用占卜用的龟甲而区别于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时期介 

壳制品的种类大致有蚌刀、镰、铲、鱼钩、镞、锯、戈、纺轮、环、泡、鱼、 

牛、片饰、穿孔饰、珠、锥、圭、海贝、蛤壳、田螺、龟卜甲等等。 



      (7)铜制品 

     中国境内的生产工具及装饰品制作从使用非金属材料到使用金属材料的 

历史性转变,大约发生于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即相当于传说 

中的黄帝至舜的五帝时代。或认为中国目前最早的铜制品之一是1973年陕西 

临潼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黄铜圆薄片,但学术界对这一发现尚存争议。如果 

这一发现可以确认,则中国冶金(铜)技术的萌芽便可上溯到距今6000多年 

前。但按普遍认可的事实,山东胶县三里河、牟平照格庄,甘肃东乡林家、 

永登蒋家坪、武威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广河齐家坪,内蒙伊金霍 

洛旗朱开沟,河北唐山大城山,青海贵南朵马台,山西襄汾陶寺,甘肃玉门 

火烧沟等遗址发现的铜制品,均属于中国早期的铜制品。在这些铜制品中, 

既有红铜(自然铜),也有锡青铜、铅青铜和黄铜。这种现象表明,从公元 

前3000多年至前1500年期间,中国铜制品制作和利用正处在一个利用天然 

纯铜、开发合金青铜的过渡阶段。中国早期铜器阶段流行的铜制品种类主要 

有刀、锥、凿、环、钻头、匕、斧、镜、指环、铃、泡及其它饰片等等。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 

象物”,《墨子》、《越绝书》、《史记》、《汉书》、《管子》、《山海 

经》等文献均有相类的记述。中国先秦典籍一般泛称金属器为金,金多是指 

铜,说禹时已用铜铸鼎,目前尚缺乏考古学证据,但禹或其后裔建立的夏王 

朝已流行铜器制作习俗,则已为考古学所证实。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 

已发现了坩埚、铜渣和陶范等与铸铜有关的遗物,证实了夏启时“折金于山 

川而陶铸”的铸铜史实。二里头文化发现的铜爵、斝、鼎,是中国迄今最早 

的青铜容器,它们首开了铜容器制作和应用习俗的先河,铜兵器的出现也揭 

开了“以铜为兵”的序幕,较大量的青铜工具的流行,表明夏代铜制品仍停 

留在以工具器为主流的阶段。但容器的出现,亦表明夏代的铜器制作已开始 

从单范的工具制作迈进多范合铸的技术阶段,二里头文化时期始行的合金青 

铜多范合铸容器的工艺和习俗,为商周时期青铜酒礼器的成熟发展奠定了重 

要的基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制品,主要见有刀、锛、凿、鱼钩、戈、 

戚、镞、爵、斝、鼎、铃、牌、锥等等。 


… Page 103…

     商代的铜制品制作和应用,可谓盛况空前。以二里岗、殷墟文化为代表 

的商文化,已发现数以千计的青铜酒礼器和数不胜数的青铜兵器、工具、饰 

品、车马器等,足以表明商代的制铜用铜习俗风靡至极。如殷墟妇好墓,一 

墓内随葬青铜制品468件,其中容器比例最大,共有210件,次为武器,有 

134件,其余是工具,饰品等,容器制作的水平相当高超,显示了当时青铜 

制作业的繁荣昌盛景象。此外,郑州紫荆山、南关外、殷墟苗圃北地等铸铜 

遗址的发现,亦暗示了当时的制铜业已基本步入官营专业化阶段,铜器铸铭 

的习俗也从商代开始迅速崛起和流行普及。商代的青铜制品种类名目繁多, 

主要流行有鼎、盘、罍、斝、爵、觚、鬲、尊、盆、盂、簋、卣、方鼎、偶 

方彝、三联А'方罍、觯、角、壶、瓿、瓿形器、缶、觥、盉、豆、铙、 

钺、戈、锛、凿、刀、铲、镞、斧、钁、钻、铃、筒、镜、削、弓形器、斗、 

匕、矛、当卢、络头、泡、镰、戣、兽面具、人面具、軎、踵、轭、轭饰、 

轭、衔、镳、节约等等器形。 

    周承商制,在铜器制作习俗的流传和推广上尤其如此。西周时期的青铜 

器制作水平和普及程度,可说是与商朝不相上下。历年来在陕西沣镐、周原、 

宝鸡地区、河南洛阳地区、北京房山琉璃河、昌平白浮村、辽宁凌源马厂沟、 

喀左、江苏丹徒、安徽屯溪、湖熟文化、河南虢国墓地、辛村墓地等等西周 

墓葬和窖藏中,已发现的铜器数量洋洋大观,其中有铭铜器的流行和铸、刻 

铭水平,则较商朝有过之无不及。西周时期青铜制品器形种类十分丰富多彩, 

主要流行有鼎、簋、爵、盘、罐、罍、觯、卣、尊、方鼎、А⒇⒑Ⅴⅰ

豆、盉、匜、方彝、斗、铙、钟、编钟、铃、銮铃、弓形器、勺、旄、軎、 

辖、鞍具、镳、衔、当卢、泡、軧、■、輨、轭饰、熏炉、盒、圈、匕、镇、 

节约、兽面、瑩、鐏、冠饰、镞、戈、矛、轮、剑、盾、盂鏙、刀、轴头、 

刀柄、笼嘴、■饰、环、球、鋂、削、凿、饰、衡饰、较饰、踵饰、牌、 

合页、■饰、箭、钩戟、戟、荩巍⒐夜场⒀巍⒕怠⒒贰⒂恪⒐堋簟ⅰ

鸟、铜人、发饰、佩饰等等。 



      (8)铁制品 

     中国最早的铁制品,是河北藁城台西、北京平谷刘家河等商代遗址发现 

的铁刃铜钺,经鉴定,铁刃均是陨铁。由此可知,中国陨铁制品的利用习俗 

至迟在商朝便已发生。新疆哈密等地发现的一些以块炼铁为原料制作的铁工 

具和装饰品,如焉不拉克铁刀等,则表明中国人工冶铁铸器的习俗,在公元 

前13至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业已发生并流行。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 

号墓发现的铜柄铁剑等,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迄今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实物 

之一。它们的发现,意味着人工冶铁制品的社会史和习俗史在中原地区迄今 

至少可上溯到西周晚期。《尚书·禹贡》:“(梁州)厥贡璆铁,”《诗·秦 

风》:“驷驖孔阜,六辔在首。驷驖之驖,或写作铁,是马色如铁的引申。 

过去,学术界大多怀疑《诗》、《书》中谈到的铁,但以目前考古发现证实, 

 《诗》、《书》中有关铁器的描述是持之有据的。 



      (9)金制品 

     中国古籍谈到的金,多是对铜等金属器的泛称,个别场合也包含黄金在 

内。由于天然金成色如橘黄,故故人习称为“黄金”。据古史传说,中国在 

五帝时期已使用黄金。《管子·地数》说:“(黄帝时)上有丹砂者,下有 


… Page 104…

黄金”,《史记·平准书》:“虞夏之币,金有三品,或黄或白或赤”,《尚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新语·术语》:“舜弃黄金于崭嵒之山”。 

以上传说表明,中国金器的制作应用习俗大约渊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金由于是一种稀有的天然金属,自然金块的获取,大多出于偶然机会。 

从中国考古发掘的现状看,甘肃玉门火烧沟齐家文化晚期墓葬兽发现黄金打 

制而成的装饰品,火烧沟遗址14C测定的校正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700 

年,这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金制品实物。北京平谷刘家河、河南安阳殷墟、 

河北藁城台西等墓葬发现的金臂钏、金耳环、金笄、金块等,表明商代晚期 

黄金饰品制作和利用习俗已初步在某些地区开始兴起。商代的黄金饰品制作 

应用习俗到了西周时期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