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工作人员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小小年纪的瑞恩没有放弃,他开始继续努力。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至此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瑞恩决定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瑞恩的梦想。他真的坚持了下去。
瑞恩的故事被登在了报纸上。于是,5年后,这当初是一个6岁孩子的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2001年3月,一个名为“瑞恩的井”的基金会正式成立。如今,基金会筹款已达近百万加元,为非洲国家建造了30多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我很感动的是瑞恩母亲的做法,她呵护与珍惜了瑞恩的爱心,使瑞恩实现了他的如此感人而美丽的梦想。
瑞恩成了名人后,他的父母也控制了很多活动,不让孩子在荣誉光环之下飘飘然,让孩子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瑞恩虽然成了世界的一个小名人,但依然过着一份童真的生活。我想这就是他伟大的妈妈赋予他的。
子教三娘
一、从“三娘教子”到“子教三娘”
从“三娘教子”到“子教三娘”,当今的子女教育就发生了这样颠覆性的变化。
以我女儿为例:
有一次,女儿跟我要钱:“老爸,能不能再给点钱。”我说不能,你每个月的零花钱是固定的,不能随便给你加钱。没有钱,女儿怎么办?她把自己用过的东西比如旧手表、随身听等,用数码相机拍出照片发到网上,在网上拍卖。
我一看就乐了,说这些破东西谁要啊?网上谁也不认识谁,谁敢给你寄钱?但女儿很自信,还在网上做广告,后来竟然收到了三张汇款单,卖了690块钱!
这件事让我对女儿刮目相看的同时,浮想联翩,当今时代果然是老人要请教年轻人了吗?
沈阳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男孩的母亲说:
有一次,儿子在外面和人打架,回来后,我没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批评一顿。孩子却不服气,他说:“我打架不对,可是你应该问问我,为什么去打架。”孩子爸爸正在气头上,心想,打架了还顶嘴,抬起手打了他两下。儿子哭着去找他爷爷,问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在哪儿?让爷爷领他去告状。他要告爸爸仗势欺人,并请委员会对这件事做出仲裁。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几乎不敢想象,现在却非常普遍。年轻人永远是领潮流之先的。他们敏锐、热切地吸纳新时代给予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在这方面,当之无愧地走在老年人前面,所以倚老卖老,吃经验的老本儿早已行不通。现代教育就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
二、向孩子看齐
早在199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成立了“向孩子学习”课题组,就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成人世界的影响进行了大型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代孩子具有10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体性强、平等意识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相信事实、做事认真、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等等。这些优秀品质已经在影响成年人。
许多父母从切身经历中得到了启发。
作家毕淑敏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儿子的一段趣事,她写道: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界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竞争。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上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这个博物馆里还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来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可以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儿子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的创意,但作家毕淑敏和多数母亲一样,对儿子的创意不感兴趣,而且也和多数成年人一样对这些创意没有信心,她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对于儿子的疯狂举动,她叹了一口气说:
“好,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
很长时间过去了,当大家几乎淡忘了这件事的时候,毕淑敏的儿子收到了一封请柬,要求他去参加海外的发奖仪式。原来,他竟然获得了创意银牌奖!这件事使毕淑敏感触很深。从儿子身上,她看到了后生可畏,看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方面,成年人和孩子比起来,少了一些冲动和闯劲,也少了一些远见!
当今的孩子面对着一个五光十色的新环境,各类新异刺激层出不穷,加上认识手段日益丰富,使他们对新事物的感受能力空前增强。比起成人来,孩子们又更容易接触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并且愿意亲自去尝试,去实践。所以,当大人们还在为某种新事物评头论足的时候,这一新事物早已在孩子们中间流行开来。当大人们还在为某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是非得失争论不休时,这种新思想、新观念对于孩子们已习以为常。
蹲下来看孩子
一、别用成年人的想法揣度孩子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题目是《6岁男孩与4岁女孩模仿电视里亲热镜头男孩被打得皮开肉绽》。
夏天某日的晚上7点钟左右,6岁的男孩山山(化名)见妈妈不在家,就像往常一样骑着 小童车来到小伙伴——4岁的小女孩兰兰(化名)家玩耍。当时,兰兰的父母都不在家,两个孩子就模仿起电视上男女亲热的镜头,关掉屋内的灯光,搂抱在一起。
就在这时,小女孩的母亲回到家中,听到有人说话,便打开电灯,见到自己的女儿与小男孩山山光着身体搂抱在一起,大吃一惊,赶紧将他们呵斥开。接着,周围邻居就听到了山山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山山的姨妈赶到现场,却被兰兰的妈妈拦在了屋外。晚上10时许,闻讯赶来的山山母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差点没晕过去:只见孩子遍体鳞伤,屁股上留有血迹,耳朵也被拧得通红。
在110民警的干预下,次日3时左右,兰兰的父母才将山山交还给他的妈妈。但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兰兰的父亲又来到山山家,威胁说要将山山再次送到兰兰家,等天亮后一起到医院接受检查。
后来,医生诊断,山山全身软组织严重挫裂伤,肛门黏膜破裂,伤势十分严重。
兰兰的母亲之所以对山山下此狠手,是因为她认定山山的举动是流氓行为,破坏了女儿的贞洁。这恰恰反映了兰兰的母亲对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缺乏基本的了解。
作为6岁的孩子,山山根本不具备产生流氓行为的动机,也没有实施性侵犯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许多言行只是一种外在的模仿。并不存在我们成人所担心的思想、道德问题。所以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一种缺点,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
还有一次,我到湖北讲课。吃中午饭时,坐在我对面的女老师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提了问题。她小声说:
孙教授,你讲课的时候说过,孩子从小要与父母分床睡觉,独立睡觉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都有好处。可我的孩子都9岁了,非要跟着我睡觉,手还非要放在某个位置。我跟他讲了很多次道理都不行。我先生有点儿不高兴了,就找儿子谈话:“儿子,你都9岁了,是男子汉了,男子汉应该自己睡觉。”我儿子眼睛突然一亮,指着爸爸说:“你更是男子汉,更应该自己睡觉了。”他爸爸一听急了,说:“你懂什么,这是我老婆!”儿子想了想说:“那我现在跟你老婆睡觉,将来你跟我老婆睡觉……”他爸一听急了,这不是乱伦吗?非要揍孩子。这可怎么办呢?
乍一听,家长们会觉得这个男孩思想道德有问题,其实不然。孩子说的这些话表明了儿童的一种推理方式,我把它叫做“顶针式”推理:你怎么说过来的,我怎么说过去。并没有严谨缜密的思维,更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的见解会跟大人完全不同。不能随意判断,更不能冤枉孩子。
二、用孩子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必须用孩子的思维与他们说理,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否则,就可能毫无收效。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柳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临时决定听听四年级的课。
四年级这个班正在上语文课。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讲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大意是:
一个猎人带着猎狗走在森林中,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想吃掉小麻雀,却突然飞来一只老麻雀,一边发出凄厉的叫声,一边用身子掩护着小麻雀,并最终吓退了猎狗……
读完课文,女教师微笑着问同学:
“你们想想看,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呢?”
“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一些同学脱口答道。这是课文的标准答案,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可是,另一个男生却突然反问:
“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
大家一愣,旋即爆发出一片笑声,的确,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呢?提问的男生接着说:
“课文中没有任何说明这是一只母麻雀,怎么就归到母爱了呢?为什么不可能是父爱呢?”
这时,大家不笑了,将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兴奋地点点头,说:
“这位同学独立思考,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全班一片热烈掌声。
这位小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柳斌先生十分感慨,他在多种场合讲这个故事,希望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给孩子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
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成长的规律,解放儿童就是打破对他们的束缚。
学会做人
一、做人第一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是教育之本,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
要培养孩子有爱心,首先要培养孩子有孝心,孝敬长辈。
持之以恒的培养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东北山里有一对农民夫妇,养了5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老二回忆说,当时家里困难,他们几个只能带点儿玉米面干粮去上学。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发现自己忘记带东西,就回家去取。到家后看到妈妈正在舔他刚才喝过粥的碗!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他带的干粮是家里仅有的吃的,就把干粮拿出来让妈妈吃,他说:“我不去上学了,我要在家帮你干活、挣钱。”但妈妈却说,“孩子,咱们家砸锅卖铁都要供你们上学!”后来,老二研究生毕业,当了工程师,并且把父母接到长春去安度晚年。这是他们教育的成功。
所以说,教育孩子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二、做人要有健康心理
健全的人格就是有健康的心理。
好孩子也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
北京有一个女孩,小学年年是三好学生、少先队大队长,保送进了北京市重点中学,一切都很顺利。
一天女孩在校园里玩,看见对面走来了一位女老师,胖胖的,右手推着自行车,左手拿着吃的东西,女孩就和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