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开始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父亲完成。其实,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数父母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
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跟他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不啻于一场噩梦。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父亲的爱好,和很多父母一样,他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我,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
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父亲看来,若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那时,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父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川子在文中提到在他上了大学以后,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让他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他提到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淡漠,提到长久的暴力反抗对他性格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川子对父母们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应该比川子时代幸福了,因为父母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现在的孩子却也和川子一样并不快乐。究其原因,同出一源:孩子是父母的私物,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真诚地对千千万万父母说一句:放开手,自己走!你们会惊喜地看到:原来,在自由的天空里孩子们能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二、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特长
毫无疑问,孩子有自己的专长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点儿专长也没有,是无法立足的。
可是,怎么发现孩子的潜能,怎么培养孩子的特长,却是大有学问的。
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魏杰曾在一次讲座中,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
魏杰刚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并不是经济学,而是中文。那个时候,学习中文是很多年轻人包括魏杰在内的理想。可是大学上了刚一年,魏杰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他越学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创作,自己的兴趣在经济学上。这时,魏杰做出了当时令很多人惊异的决定——向学校申请改学经济。
后来,魏杰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谈起当初的选择时,他讲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北京有个很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坟,这是北京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每天从这里经过的人不计其数。据说台湾作家琼瑶路过此地,对‘公主坟’这个名字很好奇,后来听人说乾隆的一个公主葬在这里,因此得名。于是,琼瑶就这个线索产生灵感,创作了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还珠格格》。是啊,每天经过公主坟的人那么多,可是写出《还珠格格》的只有琼瑶一个人。我完全没有琼瑶那样的灵气,要是继续学中文,估计是没有出路的。”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8个字,那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的潜能特点和成长需求,解放儿童则是打破一切对儿童的束缚,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事实证明,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展,人生才会有幸福的感受,路才能走得更远。
爸爸、妈妈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全国调查中的一个意外发现。
细想一下,其实也不奇怪。在我收到过几万封中小学生的来信中,很多是谈这个问题的。其中一封信这样说:
我爸爸、妈妈说话一点儿也不算数。我爸说,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带我去坐过山车。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时,他却说没时间,下次吧。我妈妈也一样,她说我写完作业就让我下楼和小伙伴玩,可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弹一个小时的钢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一、“哄逗”和“哄骗”
我发现,对孩子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很少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成年人,因为他们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但是对待孩子,说话算不算数似乎无关紧要。所以,“哄孩子”一词在中国很流行,几乎成了父母们的共识。在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哄”字的第一个定义,即为“哄骗:你这是哄我,我不信。”第二个定义叫“哄逗”。本来,“哄逗”才是带孩子的意思,可在许多父母的实践中,“哄骗”与“哄逗”往往混为一谈。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在1999年的全国调查中发现,对于“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父母的回答是“责任”,而中小学生的回答是“平等”。把“平等”当成最重要的品质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常被父母不平等地对待,因此特别渴望平等。
可惜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曾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信中妈妈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父母的观点:
我妈妈常年在外工作,我就住在姑姑家。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了姑姑在背后说我妈妈的“坏话”。暑假到了,我去妈妈工作的地方玩,就把姑姑说她的“坏话”全盘照搬地告诉了她。暑假过去了,我又回到姑姑家。有一天,妈妈打来电话,正巧姑姑接的,没想到妈妈和姑姑聊着聊着就把我“告密”的事给说了出来。当时我很生气,因为当时我告诉妈妈时,妈妈答应我不告诉任何人,也不告诉姑姑。结果,那天姑姑挂了电话就很生气。我当时很难受。后来,我就埋怨妈妈,问她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可妈妈说:“小孩子,没关系,这样说了,你姑姑下次就不会说我了!”听了这话,我感觉妈妈不仅说话不算数,而且很自私,只想着自己心里舒服,就不考虑我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就不把心里话告诉她了,因为我担心告诉她什么,她都会向别人说。后来我又听见姑姑说她坏话,我就没有告诉她,她问我,我就说没有。我已经不信任她了,没必要和她说实话。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自然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就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相互间的沟通会因此受阻,亲子关系也会被严重影响。
二、儿童不可欺
父母失信于孩子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从浅层意义上说,父母失信会让孩子因心愿没满足而失望。成年人满足自己的机会很多,而且愿望一旦落空,他能通过自我调节化解失望的心情。孩子却不同,他们的目标唯一而单纯,如果付出努力后仍达不到心愿,会非常失望甚至于绝望。
从更深层意义上说,父母失信会让孩子对大人失望。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天,就是地,从心底里崇拜和依赖,特别是在10岁以前,父母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如同圣旨一般。一旦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的承诺只不过是一种哄骗,就会大为疑惑和失望:父母都可以说话不算数,这个世界上还能相信谁呢?这种恐慌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危机,而且由此引发的对父母权威性的挑战几乎是具有颠覆性的。
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孔子的学生曾参的教子故事让我们回味良多: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买东西,小儿子闹着也要跟妈妈一同去,曾参的妻子便随口哄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到妻子回家后,曾参便要捉猪杀了。他的妻子赶快制止他说:“我刚才只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真的要杀猎?”曾参对妻子说:“小孩是不能欺骗的。小孩年幼无知,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诲。如今你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谎。当妈妈的欺骗了孩子,孩子便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妈妈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于是曾参还是把猪杀了。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若父母言而无信,那孩子日后也就很难有信守诺言的美德。因此哪怕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认真去做,不能认为事小而忽略不做,“不以善小而不为”嘛!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陪陪我?
在一次讲座上,我收到许多孩子的字条,上面写着:
“我很想和父母在一起说说话,可是他们说,为了生活出去上班挣钱够忙的了,哪儿有空听你说。”
“无论是我的快乐还是我的悲伤,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快乐和悲伤都是我一个人承担 。”
“我其实不想爸爸给我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我很想爸爸能陪陪我,多了解我。”
孩子们的这些心里话,难道不令人忧心忡忡吗?
一、别成了“自言自语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没人陪伴的独生子女经常会一个人说话,所以独生子女也是自言自语的一代,他们孤独、寂寞,甚至褊狭、固执,这都和生活环境的单一性有关。也正因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很强烈,家长们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说话、游玩,是独生子女时代对父母提出的迫切要求。
2006年第5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真想用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文中小作者对爸爸、妈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平时跟父母交流很少,我每天只听到“写完作业了吗?”“快认真复习”等等,我想说也插不上嘴。一次,我考了100分,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想给父母一个惊喜。但是爸爸、妈妈正在谈事情,根本不理我,我只好把这个100分埋藏在心中了。还有一次,我有道题不会做,想等爸爸回来向他请教。可是爸爸回来后,没有理我马上又走了。当他们拒绝理我的时候,我感到很伤心。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能陪陪我,和我说说话?我真想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陪我聊天说话。其实我的要求不高,一天只要抽出10分钟,哪怕5分钟,就足够了。爸爸、妈妈,你们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吗?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就会高兴,这不可否认,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孩子们一起玩,只是他们“社交”活动的一个方面,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却是更常态更有影响力的。首先是血缘亲近和抚养特点,特别是孩子10岁之前,父母对于子女不仅是伙伴,甚至是第一伙伴;其次,依长幼关系来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性,绝不同于孩子之间的交流;另外,现代社会孩子更希望和成人平等交流,以显示自己的成熟。所以孩子们像对朋友一样的呼唤:“请爸爸、妈妈与我一起讨论人生大事”“与我一起锻炼”“与我一起玩”。
但为什么还是有许多父母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孩子的要求?我曾经在网上看了一个小学生写的文章《爱看电视不都是我们的错》,我想从中能让父母们有所感悟:
我喜欢看电视,我的好多同学也喜欢。在星期天或假期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前度过的。
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看电视,说我是个十足的“电视迷”,总想让我改掉这个“坏毛病”,好听的话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