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张飞却是肯定上过学堂的。
  没大读过书的关羽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是喜欢捧着本叫着“春秋”的古书看的,至于关二爷能不能看得懂是没人追究的,也无法验证;而张飞却是书法极好,堪称大家,并且擅长画美人图,给人们的印象却是相反,胸无点墨,性情粗暴,这些就要感谢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了。
  至于长相,张飞应该是个比关羽个头略低的白面书生,《太平御览记》里面一句关于张飞相貌的描写:人中张飞,马中玉追;关羽应该是个红脸大汉,长须及胸。
  体格二人接近,都应该练过健美之类的玩意,要不上了战场体力也撑不住啊。两个人都爱留胡子,冷兵器时代,胡须能增大人脸的面积,主要是为了在战场上吓唬敌人吧,拼刀子的时候大概都喜欢对方是个奶油小生,自己当然是越凶恶越好了,所以,就是真有长得俊秀的帅哥上了战场,也会弄副假胡子戴上,上战场喜欢戴面具的俊男是史有所载的。
  最多小学文化的关羽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士大夫;大概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故吧,张飞对读书人历来极为尊重;关羽傲上恤下,对身边的士卒甚宽容;张飞或许是在原籍打骂奴仆惯了,喝醉了爱拿身边侍侯的小兵出气。
  但有一条,上了战场两个人都是不要命的主,战力极强。
  由于部队构成的原因,就是有这两员大将在身边,刘备现在也是不敢与曹操交手的,所以,当他发现曹操亲率大军来到面前时,第一反映肯定是转头就逃了,逃是对的,稍迟便走不脱了。
  因为曹操也同时发现了刘备正在不远处,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立即指挥大军扑向刘备。刘备转身一溜,那部队哪还有抵抗的勇气?兵败如山倒,顷刻崩溃了。
  刘备仅带得几十名马快的亲兵逃离了战场,再投向哪里呢?下邳虽有自己的妻儿与关羽,可他更清楚,那是往曹操罗网里钻,曹操的部队已经扑向下邳了。
  张飞已经在乱军中失去了联系,去哪儿不知道,只能祝他一路走好了。
  谁说天无绝人之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却不知通往哪里!实在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了。
  忽然想起:自己在曹操推举的豫州牧任上时,曾保举过袁绍的儿子袁谭为“茂才”,这“茂才”身份却是“孝廉”所不能比拟的,实是非同小可,每州仅限一人,还必须由州牧或刺史亲自保举。保举人也就终身是这“茂才”的恩师了。
  以袁绍及袁谭的身份,未必稀罕这个“茂才”名分,但总归比没有一点情谊强吧?虽然袁绍是刘备的仇人(杀了同学兼老领导公孙瓒),但现在又能去哪里呢?得罪的是曹操啊!除了袁绍,天下虽大,谁又能保护得了他?
  至于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就只能走到哪算哪了,下邳的关羽与妻儿?顾不得了,有心无力,只有各自保重吧。
  曹军把下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关羽仅数千兵丁,战无能力战,守更莫想守,刘备信息全无,两位夫人却还在城中,连拼命的资格都不存在了,怎么办?曹操遣使进城,许诺关羽可以有条件的投降,关羽不得不考虑了。
  最后终于放下了武器,至于投降的具体条件,史未详载,但从后来关羽能顺利离开,并且能携带着刘备的家眷上路,应该这就是其中的条件之一,也可以看出,对关羽,曹操是信守承诺的。
  对待投降的关羽,曹操又何止于信守承诺?一回到许都,便立即引见给皇帝,没有寸功,竟拜为偏将军,在曹操的部将中,能获得如此高位的也就仅夏侯惇一人而已,可人家那是跟着曹操从刀山血海中拼杀出来得呀。
  后方已靖,现在该轮到袁绍了,但对同强大的袁绍作战,诸将还是有怯意,以为不可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尤其是后方兖洲,紧邻青州、冀州,一旦袁绍从那里下手,怎么抵挡?
  曹操向将士们分析:“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三国志、武帝纪)
  对于兖州方向的防务,曹操其实早就做了准备。早在一月刚消灭吕布后,曹操便做出过一个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决定:把青、徐二州的事情交给了一个泰山一带的强盗臧霸。
  臧霸自匪从良后是陶谦的部下,后来依附了吕布,素以骁勇闻名于泰山南北,尤其精于战场指挥,曹操一见之下,大为欣赏,当即任命为琅邪相,并且委托他代管青徐二州的一切军务。
  这臧霸果然不负曹操所望,现已率数万精兵杀入了青州,虽然以臧霸的兵力,要想捣乱冀州,成为袁绍的大患,其兵力是远远不够的,但却能牵制袁绍不从这一路进兵,所以曹操不怕袁绍从兖州方向惹事。
  唯一稍担心的还是荆州的刘表,现在只有指望江东的孙策能对他有所牵制了。
  六十、不愧英雄数孙郎
  孙策一直是一块令曹操左右为难的心病,从本能来说,没有人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强大;但从现实需要又指望荆州刘表的背后有强大的力量给予扯肘,逢这种情况,几乎所有人的选择都是且顾眼前,曹操采取的什么态度呢?管不了的事就干脆不管,政治上维持友好状态,实际行动上能让步的就不妨让一步。
  所以,对孙策持勇屡次侵犯自己的广陵郡,连抗议也没有过一句,幸好广陵郡的现任太守陈登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才止住了孙策从徐州北进的势头。
  风华正茂的孙策是不会坐守江东六郡的,当年席卷江东之时,迅速建功的因素除了选准了江东地界的军事真空外,主要还是靠的他的个人魅力:孙策有吕布之一切所长,而无其所短,帅气加骁勇集于一身,谋略与仁义聚于一人!
  当然,仁义是指对小民百姓说的。
  孙策少年治军,却能使部队军纪严明,部队所过之处,百姓一禾不损,一鸡一犬不伤,所以极得百姓爱戴,身兼各种官职,却无人称呼他的名号,都以孙郎称呼。
  绝不像现在,老百姓称呼一个副局之类的官员时,若不把那个“副”字省略掉,那是会惹得领导心里极不高兴的。也正因为如此,老百姓闻听孙郎到了,无不倾倒,以致竟然着迷的“皆失魂魄”——三国志、吴书。
  孙策人帅性情也豁达,并且极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吴书。而凡有贪迹的各处长官,闻孙郎军到,则无不弃城而逃,窜伏于山野落草为寇,也算是名至实归了--自古便有兵匪一家之说。
  孙策自十七岁起兵,杀人无数,但决不是嗜杀成性,而是骨头里有一股不信邪的血性。
  早在初伐江东时,刘繇部将樊能、于麋占据牛渚屯,依仗粮多战具齐全,并不大在意孙策的挑战,而孙策竟于青天白日,仅率数百骑,直捣敌营,一次冲锋便突入樊能、于麋营寨,恰如同虎入羊群一般,肆意杀戮,那樊能、于麋的数万大军哪里见过这等对手?仓惶之下,全面崩溃,军粮、装备皆尽恭送给了孙策。
  秣陵城的彭城相薛礼,觉得有勇将笮融率大军在离此不远的城南驻扎,互为倚角,孙策未必敢来轻犯,所以仍坚持效忠刘繇,拒不投降。
  谁知孙策并不理睬薛礼的所谓倚角之势,径直以轻骑直袭笮融大营,笮融持勇出兵交战,孙策率部仅一个冲阵便斩获五百多人头,而自己部队几乎无伤亡,从此笮融回寨闭门,再也不敢出动。而孙策却马不停蹄,直扑秣陵的薛礼,薛礼丧胆之下未战即弃军远遁。
  回攻笮融,笮融更加不敢出战,这时竟发生了对笮融绝对利好的事情:牛渚屯被击溃的樊能、于麋等重新集结了溃军,趁孙策战笮融、驱薛礼之时,抄了孙策军的后路,袭破了牛渚屯。
  孙策回军二次击牛渚,竟还是长驱直入,无人能挫其锋锐,破屯之后,将樊能、于麋等重新集结的部队一举俘获。樊能、于麋等于给孙策送去了一万多人的预备役士兵。而那被打怕了的笮融却只有眼睁睁的等着孙策重新攻来。
  那孙策仅是凭武艺超群,敢拼善战吗?当然不是,回军强攻笮融营寨时,孙策被流矢射中大腿,连战马都不能骑了,被部下抬回了牛渚营。却趁机派出了一个自称叛逃孙策的士兵,转投了笮融,并邀功密报:“孙郎已经被箭已死。”笮融大喜望外,立即派遣部将于兹领精骑袭击孙策残部。
  孙策先遣派步骑数百迎战,于兹率铁骑强攻,兵刃未接,孙策军即溃退,于兹趁胜追击,直闯入孙策布置的包围圈中,伏兵四起之时,于兹哪里还敢应战?一仗丢下了千多颗人头。笮融闻孙策尚在,从此更加深沟高垒,再也不出战了。
  而孙策因为笮融所屯兵之处地势险固,也就不再强攻,一直到收拾完刘繇所有的部将,尽破海陵、湖孰、江乘等城,笮融军再也没有出来捣乱过一次。
  刘繇弃军潜逃后,孙策发布告令,告诉未降的诸县:“凡刘繇、笮融之部曲来降者,一概不问前恶;从军自愿,决不强迫。”所以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士兵骤增二万多人,马千余匹,估计前国民政府没有学会孙策的这一手,“抓壮丁”的政府垮台是合理的。而孙策之所以威震江东,当然也有这样政策对路的缘故。
  孙策杀人于不动声色,谈笑间出手,举重若轻,也有一例:征讨最后一个江东土豪严白虎时,严白虎高垒坚守,不战也不降,却使其弟弟严舆来谈判和谈条件。
  孙策答应了,严舆非要与孙策单独会面。因为这严舆素来以勇力无比著称,孙策的部下有人担心,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孙策大笑而去独会严舆,二人席地而坐,孙策突然拔出一把匕首插在席子上,那严舆一惊中身体微动,孙策爽笑:“听说你能盘腿而坐时跃起来,灵敏非常,所以给你开个玩笑,想见识一下阁下的绝技。”严舆有点遮掩的说:“我看见白刃便会的。”
  孙策从那一动之间,已经清楚严舆的斤两了,一边漫不经心的说着:“是吗?”一面随手一手戟投去,严舆咽喉中戟,立时呜乎。
  这么有勇力的严舆都死在孙策的谈笑风生之间了,严白虎的部众吓坏了,等孙策进攻时,竟没有一个敢上前抵挡的,严白虎全军溃散,只身逃往馀杭的一个土阀许昭军中,那许昭原是严白虎的一个故友。
  对义字孙策也挺在乎:部将程普等人要去围了许昭,逮捕严白虎,孙策竟然说:“算了吧,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此丈夫之志也。”
  六十一、自古江东多风流
  东汉时的江东即今天的江南,吴越钟秀之地,多出风流才俊,更不少英雄侠士。当然,古人与今人不同,没有今天的土著白领们那中浸到骨头里的地域优越意识。
  今天你如果在上海这种钢筋水泥大森林讨生活,那可是要把“阿拉”、“侬”这些字眼练习的字正腔圆的,要是被一些坐吃房租的白相人听出来你是外省人?那你就算彻底变成“乡下人”了!
  与你的收入小康不小康无关,就是前推到“阿拉”们一家三代住个十平方的阁楼的时代,“侬”们照样瞧不起外地的土老帽,这种比“阿Q”更“阿Q”几分的莫明心理,提供了他们感觉生活幸福的源泉。
  孙策绝对没有这种臭毛病,有例为证:攻曲阿时,刘繇那里来了一个山东老乡(东莱郡黄县),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人生的猿臂美髯,身高1、77米稍强,素有胆略,武艺更是没说的,箭法不让吕布,美髯不让关羽,但因初来乍到,尚未得刘繇信任,只是一来串门的客人,被刘繇临时委以探马的低级活路。
  事有凑巧,一日与同伴两骑出巡时,在神亭这个地方遇上了孙策,那孙策却是身带韩当、宋谦、黄盖等十三骑,太史慈却毫不畏惧,出马便上前挑战孙策,孙策何曾遇到过对手?当即吩咐众人勿上前群殴,自己出手独擒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探马。
  谁知二人一交手,却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身手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谁也占不了谁的上风,两人俱都求胜心切,焦躁之下,哪还管什么回合套路?
  近骑拼博之中,相互撕扯,双方全滚下马来,玩起了日本相扑、高丽跆拳,中国式摔跤,岂料在这全无章法的贴身肉博上,两位选手也是旗鼓相当。
  其他人现在都是观众,又没有个现场执法裁判,所以既无法暂停,也难以休战,各人使点难上台面的歪招也是免不了的,孙策无意中拔下了太史慈背后的手戟,太史慈急切中扯下了孙策的头盔,一阵胡刺乱砸,全然不成体统,幼稚园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