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国联的所在地)举行常会一次,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国联的核心权 

                                                                     ① 

  力组织是理事会。理事会由英、美、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四个经大 

  会选出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非常任理事国每年选换一次。每年至少开会一 

  次,后改为每年开会四次。大会和理事会的所有决议需经全体成员的同意方 

  能生效。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理事会指定其主要负责官员。除上述 

  三个主要机构外,还设有六个常设和专门委员会,以及其他辅助机构。 



                                  2。华盛顿体系 



        (1)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帝国主义争 

  霸斗争日趋加剧。这是因为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 

  方的关系;随着德国的战败,沙皇俄国被推翻,法国忙于在欧洲大陆建立和 

  巩固其霸权地位,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竞争,已从北海和大西洋向太平洋转 

  移。 

       日美矛盾是主要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对中国的争夺。日本于1915年逼袁 

  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独吞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在战争期间进 

  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8年,日本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 

  重已从1913年的23%增至43。5%,在英、美之上。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 

  得到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使其在远 

  东、太平洋地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英国在战争中消耗过大,同时国内经济 

  急待复兴,无力同日本美国在远东争斗,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日 

  本展开攻势。美英矛盾围绕着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也日趋 

  尖锐。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加紧向南美扩张,并向英国的自治 

  领渗透,在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加拿大的势力不断加强,将英国的势力 

  排挤出去。美国还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广大 

  地区同英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东南亚各国,美英也为争夺原料和市场不断发 

  展生冲突。美英矛盾不断加剧的同时,英日之间也为争夺在华利益发生冲突。 

  1918—1919年,日本在华投资数目已经接近英国在华投资数目,成为英国在 

  华的最大竞争对手。 

       美、英、日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 

  赛。美国公开向英国发出挑战。早在1916年,美国即宣布“美国的海军应该 

  与任何在海上航行的海军平等”。1919年7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扩充海 

  军的计划,规定到1924年建造大小军舰75艘,成为超过英国的世界海军强 

  国。日本从1920年8月开始实行以主力舰八艘、巡洋舰八艘为基础的“八·八 



① 因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常任理事国实际上只有四个。 


… Page 10…

海军扩建计划”。1921—1922年度将国家预算的1/3拨给海军使用。日本海 

军军费由1917年的8500万美元剧增至1921年的2。45亿美元。长期以海上 

霸主自居的英国也不甘落后。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曾说:“世界 

上无论什么东西,无论什么见解,无论什么论据和劝说,不管他们是多么动 

人,都不应迫使我们放弃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海上霸权。”英国在1921年决定 

建造4艘4万吨级的巨型战舰,以维持其强大的海上伏势。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美、英、日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激烈斗争使帝国主义列强又面临着战 

争重新爆发。然而无论那一方都远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国内经济、政 

治条件也都不允许在短期重新开战。十月革命后,中国和欧洲各国人民的民 

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独吞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为了 

调整彼此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继续维持其在各国的殖民统治,决定召开新 

的国际会议。 

     1921年7月,美国正式宣布要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远东太平洋地区及裁 

减军备两大问题。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1865—1923)向英、日、法、 

中、德五国发出参加华盛顿会议的邀请。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三国因在远 

东及太平洋地区有利益,也要求出席会议。由于英国的各自治领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和印度均有单独代表出席会议,所以实际出席会 

议的是14个国家。大会设有太平洋及远东委员会和军备限制委员会。前者由 

英、美、日、法、中、意、荷、比、葡九国组成,后者由美、英、法、意、 

日五国组成。虽然大会规定每项议题分别由上述两个委员会讨论,拟出草案 

后交大会讨论,但实际上操纵大会的都是美、英、日三国。 

    会议于11月12日在华盛顿正式开幕,1922年2月6日闭幕。经过激烈 

争论。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三个主要文 

件。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和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调整了它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些文件是《凡尔赛和约》的补充 

和修正,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体系,即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全称是《美英法日关于在太平洋各领岛属岛的条约》。美 

国为实现太平洋霸权,急欲拆散英日同盟。《英日同盟条约》最初于1902 

年1月30日缔结,主要是用来对付德国和沙郴识砉摹*1911年7月13日 

续订,并做了修改,有效期1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便成为对付美国 

的了。在《英日同盟条约》即将到期之际,美国对英国处处施加压力。英国 

作为美国的债务国,提出用美英日三国同盟代替英日同盟。美国担心这是变 

相的英日同盟,所以提出让法国加入,建立美英法日四国同盟。1921年 12 

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 

各国应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当这种权力受 

到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的措施达成 

协议。该条约得到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条约》即废止。《四国条约》使 

美国达到了拆散英日同盟的目的,解除了英日联合起来与之对抗的威胁,是 

美国战后外交的一大胜利。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意在近三个月的讨价还价后,签订 

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是这次会 


… Page 11…

议斗争最激烈的问题。美国的主导思想是既要消除英国对美国的海军优势, 

又要保持美国对日本的优势,所以提出美、英、日三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 

5∶5∶3。英国因国内经济困难被迫接受,日本则坚决反对,要求改为10∶ 

10∶7,遭到英美的反对。美国代表甚至威胁说,如果日本继续坚持自己的意 

见,那么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日本只得让步,但提出美国不 

得在太平洋建立海军基地。 《五国条约》没有涉及到关于限制潜艇、陆军和 

空军等方面的内容。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吨数的限额:美、英各52。5万吨, 

日本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17。5万吨,即按5∶5∶3∶1。75∶1。75的 

比例。各国一致接受美国提出的要求,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 

舰。条约还采纳了日本关于维持太平洋西部区域海军基地的现状的意见,即 

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和要塞均维持现状,日本本土和附近 

岛屿、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除外。这项规定保持了日本在西太 

平洋海军基地上的优势,明显对日本有利,是美英对日本的让步,它还堵住 

了美国企图在关岛和菲律宾建设海军基地的路。然而,美国仍是这个条约的 

最大受益者。它使英国失去了海上优势,取得了与其平起平坐的地位,同时 

也限制了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 

     华盛顿会议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国的问题。因为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 

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争夺的焦点。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北洋 

政府的代表在会上指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十项原则,其中包括维护中国领土 

完整和主权独立,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废除外国在华的一切 

特权,取消外国势力范围等。十项原则中也包括有美国指出的“门户开放” 

内容,表示“中国既完全赞同所称开放门户或又称有约各国工商业机会均等 

之原则,故愿承认并实施此原则于中华民国各地,无有例外”。美国为反对 

日本独霸中国,支持中国的主张,向日本施加压力。美国将十项原则归纳为 

以下四项原则:1。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中国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 

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而巩固之政府;3。使用各种力量 

和方法确立并保证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 

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 

邦安全之举动。这四项内容的提出,完全是建立在美国一贯宣扬的“门户开 

放”、“机会均等”原则基础之上的,却完全抹煞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内容。 

     关于中国收复山东主权的问题。美英表示支持,而日本则坚持山东问题 

是“日中两国双边谈判时讨论的问题”。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了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条约规定,日军撤出山东省,“日本应 

归还前德胶州租借地于中国”,青岛海关的主权也归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所 

属财产由中国利用日本的银行贷款赎回;中日合办前德属煤矿,日本继续保 

留在山东省的工商业利益和领事裁判权。这项条约是对凡尔赛和约部分条款 

的修改。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计划破灭了。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是中国 

人民长期反帝斗争的结果。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中、荷、比、葡九国在华盛顿 

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公约计有9项条款,美国的四项原则虽被列为公约的第一条,但中国在十项 

原则中指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合理要求却没包括 

在内。关于“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大会主席、美国国务卿休斯(1862 


… Page 12…

—1948)曾这样解释说:“中国为一有主权独立之国家,在有效条约所定限 

制之内,中国自有行政之自由”。显然,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是极不完整的, 

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种种特权并没有受到任何触动。 

     凡尔赛体系仅仅是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而华盛顿会议则 

在凡尔赛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相互关系, 

从而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瓜分和统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奴役和掠夺战败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各国人民的体系, 

是帝国主义为反对世界各国人民革命的暂时妥协。然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 

矛盾的缓和只是暂时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处理,刺激了德国帝国主 

义的复仇心理,极力摆脱《凡尔赛和约》对它的约束。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 

因美国的强大压力所作出的种种让步,使日美矛盾时时孕育着新的严重危 

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很不稳固的。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该体系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 Page 13…

                        三、战后初期欧洲革命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