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债权国。到1918年初,英、法、俄国共欠日本约5亿日
元。
战后,日本内外矛盾开始尖锐。政治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政治
势力的迅速增长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政局动荡不安。1921年11月到
1924年6月,先后出现了高桥是清、加藤友三郎、山本权兵卫、清浦奎吾四
届内阁。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欧美帝国主义重返亚洲,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涨,苏俄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日本同战胜国帝国主
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同世界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俄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其利
润高达200%至300%,最高可达600%。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积累和
集中明显加快了,最终确立了三菱、三井、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地主资产
阶级发财致富,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恶化。1918年生活费用指数和实
际工资指数分别为1914年的174。3%和92。3%。农村大量的自耕农破产,或
沦为佃农,或流入城市成为贫民,城市人口剧增使本已紧张的粮食供应更加
紧张。1918年同1917年相比,米价增加了369%。
1918年,日本工农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工人罢工有417次,农民租佃
争议达到256次,1918年最大的群众运动是声势浩大的米骚动,它对战后日
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7月23日,富山县新川郡渔津町
从事搬运工作的渔家主妇们,发动了阻止本县所产大米运往外地的斗争,揭
开了米骚动的序幕。8月3日,富山县西水桥町渔家妇女200余人包围米店,
… Page 23…
抢走粮食,与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冲突。抢米斗争由此扩及全国,除小的町、
村外,大阪、神户、名古屋、东京、横滨等大城市也都卷进,形成了全国性
的米骚动。直至9月中旬三池矿山爆发了最后一次斗争后,米骚动才告结束。
2个多月的骚动波及全国2/3地区,参加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占全国人口
1/4。米骚动虽被镇压了,但它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群众暴动,却
使地主资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并导致寺内内阁垮台。米骚动不单纯是抢米
的经济斗争,它所表现出的反对天皇及资产阶级政府的政治斗争的性质,进
一步促进了日本工农群众觉悟的提高,使先进知识分子得到锻炼,为日本共
产党的建立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米骚动被镇压后,日本工农革命运动并没停止,1919年发生2388次罢
工斗争,有33。5万人参加。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日本友爱会、
信友会等15个工会组织的5000余名工人在东京举行示威游行,第一次公开
庆祝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斗节日。日本农民运动也此起彼伏。1920年发生佃农
斗争408次,1921年发生1680次,1922年达到3000多次。在工农运动的高
潮中,1922年7月15日在东京召开了日本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
日本共产党。大会制定了24条临时党章,提出了加入共产国际的申请,选出
了以堺利彦为首的7人中央执行委员会。日共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领导工
农群众及进步学生继续开展革命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日本革命的发展。
5。1923年欧洲革命的新高潮
(1)德国汉堡起义
1920—1921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战败国德国的社会经济矛盾进
一步加剧。1923年1月,法国联合比利时武装占领鲁尔区,使已经濒于崩溃
的德国经济进一步受到打击,全德因极度缺乏能源、燃料而陷于瘫痪状态。
德国政府对法比10万大军的占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大批企业关闭,
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1923年第一季度,食品上涨了
3—4倍,工人每周的工资只能维持两天的生活。1月有23万人失业,到4
月则增加到42万人。“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柏林70万群众在德共领导下
举行了示威游行。5月4日,柏林工人在集会上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建立工人革命政府的主张。到8月上旬,已有300万工人投入罢工斗争。8
月11日,柏林工厂委员会代表会议提出举行为期三天的政治总罢工,要求资
产阶级政府立即下台,解散国会,解除全国紧急状态,建立工农政府。库诺
(1876—1933)政府被迫辞职,由人民党领袖斯特莱斯曼(1878—1929)为
首的有社会民主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继任。斯特莱斯曼政府用高压手段
镇压罢工斗争。许多共产党人和先进工人被投入监狱。全国各地的工人举行
更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反击资产阶级政府的进攻。在全国性的罢工高潮中,德
共中央为准备发动武装斗争成立了军事委员会。10月12日和16日,德国主
要工业中心萨克森和图林根先后成立了工人政府。10月20日,德共中央作
出发动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决定,但遭到中央主席布兰德勒(1881—1967)
等人的反对,后又通知各地党组织取消武装起义,使10月23日开始的汉堡
工人武装起义,一开始便处于孤军作战的状况中。手无寸铁的工人虽然攻占
了郊区17个警察所,夺取枪枝武装了自己,得到汉堡号巡洋舰水兵的支持,
并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但终因寡不敌众,使武装起义失败。为保存革命力
… Page 24…
量,汉堡的德共组织于10月25日作出停止战斗的决定,在台尔曼(1886—
1944)的领导下,起义者有组织地撤退了。10月30日和11月12日,萨克
森和图林根的工人政府也遭镇压而解散。汉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为德
国无产阶级留下了宝贵的经验。1924年,德共第九次代表大会清除了布兰德
勒等机会主义分子,成立了以台尔曼为主席的中央委员会。
(2)保加利亚九月人民起义
1919年5月,保加利亚左派社会民主党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随着工
人运动的广泛发展,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1923年6月8日夜,
保加利亚法西斯组织“宪政联盟”发动政变,建立了法西斯政府。保共没有
及时认清法西斯政变的实质,错误地认为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所以采取
了中立的立场,失去了发动群众粉碎法西斯政变的机会。法西斯分子上台后
诛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和民主主义分子,对内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
对外实行反对苏维埃俄国的政策。
8月,保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纠正了党在法西斯六月政变中所
持的错误立场。向社会民主党和激进党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议和
共同纲领。纲领中所提出的内容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推翻法西斯政
权,解散一切法西斯组织,建立工农政府,将土地分给农民,实行8小时工
作制,同世界各国和苏俄建立友好关系,社会民主党拒绝了保共的建议,只
有农民联盟同保共达成了协议。
9月12日,法西斯政府向共产党发动突然袭击,2500多名党的骨干被捕,
党的报纸被查封,全国实行戒严。保共中央决定9月14日发动总罢工回答法
西斯的进攻,但遭到党中央内的机会主义分子的反对而未能实现。9月20日,
保共中央举行会议讨论武装起义问题,季米特洛夫 (1882—1949)等大多数
中央委员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决定在9月23日举行武装
起义,为领导起义,成立了革命总委员会,各地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由
于机会主义分子的破坏和反动政府的挑衅,各地的武装起义未能按原计划同
时举行,各地区不能相互配合,很快被政府军各个击破。季米特洛夫等人领
导的西北地区进展比较顺利,控制了西北大部分地区后建立了工农革命政
权。反动政府调集军队集中围绕西北地区的起义者。9月30日,起义者虽浴
血奋战,但由于得不到全国其他地区的配合和支持,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了。
保加利亚九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使广大
工农群众经受了战斗的磨炼和考验。保加利亚共产党在斗争中加强了同工农
群众的联系,开始摆脱机会主义分子的影响,使之在斗争中成长为一个真正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3)波兰克拉科夫工人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恢复了独立。1918年12月16日,波兰共
产党在不断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中诞生。1923年,波兰出现了新的革命高涨
的形势。9月,上西里西亚矿工举行罢工,得到冶金、铁路工人的全力支持。
10月,罢工斗争遍及全国,有40多万人参加。10月13日,波兰反动政府策
划了华沙火药库爆炸案件,嫁祸共产党人身上,掀起反共和镇压工人运动的
高潮,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捕,工会也被封闭,强行解散。波兰工人
奋起反抗。10月22日,克拉科夫各铁路工厂的工人率先举行了罢工,斗争
… Page 25…
很快扩及到全国各铁路枢纽站。为了镇压铁路工人罢工,波兰政府宣布铁路
员工进行军事动员,并设立战地法庭。保共号召工人参加原订在11月5日举
行的总罢工,抗议反动政府所采取的各项倒行逆施的政策。波兰社会党和右
派工会的领导人在斗争的关键时刻摇摆不定,但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被迫
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参加总罢工的号召。
11月5日,爆发了全国总罢工。6月,克拉科夫工人游行时遭到警察枪
击。2名工人被打死,愤怒的工人全力反击,罢工斗争转变为武装起义。起
义者多次击退警察、骑兵部队和装甲车队的进攻,很快控制了克拉科夫的大
部分地区。但是,武装起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进行的,缺乏坚强有力的领
导,由于起义前不少共产党领导人被捕,致使领导权落在当时在工人中有较
大影响的波兰社会党人手中。正当起义的工人同政府军英勇搏斗时,社会党
右派领袖都背着工人群众同政府进行着叛卖性的谈判。他们欺骗工人,说政
府已经做了让步,应立即停止战斗,交出武器。但当工人轻信交出武器后,
立即遭到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许多起义者被逮捕。
克拉科夫工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波兰反动政府的统治,
波兰工人阶级用血的代价,认清了社会党右派的真面目,为波兰共产党把广
大工人群众从社会党机会主义的影响下争取过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23
年,波兰克拉科夫起义的失败,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
革命斗争开始转入低潮。
… Page 26…
四、共产国际的成立及早期活动
1。共产国际的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各
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第二国际各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领袖,在战争中
公开站在本国资产阶级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
主义,堕落成社会沙文主义者。第二国际已不是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在政
治上,组织上都破产了。然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并没因第二国际的破产而
停止。在欧美资本主义各国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中,阿根廷、芬兰、立陶宛、
荷兰、希腊、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德国等国共产党在1918年相继成立,
欧美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也先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
切需要一个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国际组织。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团结
欧美各国左派,为建立新的革命国际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列宁亲自领导了共
产国际 (第三国际)的筹建工作。
1918年11月,由布尔什维克党发起,在彼得格勒召开了欧美各国左派
社会党人代表会议。瑞士、挪威、英国、波兰、立陶宛、罗马尼亚、南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