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如果处在他们的地位,就一定会另是一番作为。” 

     面对克莱尔非人道的复仇要求,市长庄严宣告: 

      “我现在代表居伦城全体公民拒绝接受你的捐赠,我以人类的名义拒绝 

接受。我们宁愿永远受穷,也决不能让我们的手沾上血迹。(雷鸣般的掌声)。” 

     居伦人是有正义感的,同任何别的地方的人一样,但穷困的煎熬和巨额 

金钱的诱惑更有力量,人们逐渐靠赊账来提高生活水平,逐渐习惯了高消费, 

终于他们对“道德”、“公正”、“原则”和“理想”有了新的认识,他们 

发现他们一直在宽恕不公正的行为,而忘记了“保护弱者,保护婚姻,保护 

年青母亲”的信条,他们“误入歧途”,现在要“改邪归正”。于是全体居 

民在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中,“以上帝的名义”处死了伊尔。 

     迪伦马特以不近常情的怪诞情境提请人们注意:在人类历史上,无数以 

上帝,人类,公正,理想……种种高尚名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如何产生的。 

      《物理学家》展示的是更为古怪离奇的情境:物理学家默比乌斯自愿住 

进了疯人院,为的是“收回我们的知识”,以免人类遭到这种知识的损害。 

同住的两个疯子声称他们才是真正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其实他们是图谋窃取 


… Page 38…

默比乌斯科学发现的间谍。而这些伪装的疯子却在一个真正的疯子——疯人 

院院长参特博士小姐的掌握之中。参特小姐早已窃取了默比乌斯的研究成 

果,开设了大批工厂,正在实施她本人统治世界的计划。致命的“知识”落 

入疯子之手,早已无法收回。 

      《流星》写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将一生积蓄的百万家私付之一炬, 

像穷人那样死去。然而死后复生,再死再生。作者也许是要写日常生活中的 

奇迹,也许是写悲剧人物的不朽,总之是异乎寻常,超乎现实之上。 

     迪伦马特的戏剧,情境是怪诞的,手法却是传统的。他讲究创新,但对 

前人留下的艺术经验并不轻易否定,比如由亚里士多德理论衍生而来的三一 

律,作为艺术规则它早已过时了,无数成功的作品早已有意无意地突破了它 

的樊篱,但是作为“一种例外,或一个事件,它能一再发生”。如果不把它 

当作衡量作品的标准,而作为结构方法,那它永远不会过时。《罗慕洛大帝》、 

 《物理学家》和《流星》都是按三一律原则创作的,这三部剧都以结构严谨 

著称。 

     迪伦马特的剧作都富于哲理,但绝不以哲理作为直接表现对象。相反, 

他注重构思的奇特,切入角度的新颖,注重人物形象的刻划,内心活动的揭 

示,情节线索清晰,对话富于暗示性和潜台词,动作性强,并常以紧张的悬 

念引观众入戏。 



                              4。贡特·格拉斯 



     格拉斯(1927。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负过伤,当过俘虏,战后在艺 

术学院学过雕塑和绘画,“四七社”成员。他既写小说,也写诗和剧本,他 

的诗深受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想象奇特,激情奔放,韵律感很强, 

有诗集《风信鸡的长处》(1956)和《三角轨道》(1960)等。剧作往往由 

法国荒诞派戏剧引发灵感。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写有《铁皮鼓》(1959)、 

 《非人的岁月》(1963)、《比目鱼》(1977)、《局部麻醉》(1969)、 

 《蜗牛日记》(1972)、《在特尔格特的聚会》(1979)等数部长篇和中篇 

小说《猫与鼠》(1961)。 

      《铁皮鼓》在西德享有盛誉,它的面世被当作文学界一件大事。而在初 

稿写成时,还是错别字连篇,无法阅读的东西。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自学 

者”,他的语文基本功很差,而想象力却惊人地发达。他自称从小喜欢说谎, 

长大后“最喜欢大言不惭地撒谎”,因为“在特定情况下,真情令我感到厌 

倦”,虚构、杜撰、编讲童话是他一大嗜好。他称自己是心理变态者,“没 

有变态心理的人,令我感到极不舒畅。凡是感觉自己是正常的人,我都害怕。” 

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充满了非正常的事件和奇思异想。《铁皮鼓》所写的便是 

一位奇形怪状的侏儒眼里的世界。 

     小说是由主人公奥斯卡·马采尔拉特对往事的回忆展开叙述的。奥斯卡 

现年30岁,他因涉嫌谋杀而被关进了疯人院,他写下了“一个有变态心理的 

人”的生活历程。奥斯卡的外祖母在地里收土豆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被官军追 

赶的男人,高大健壮的外祖母把这个瘦小丑陋的逃犯藏在自己肥大的裙子里 

救了下来,事后她怀孕了。生下一个结实活泼的女儿——后来便是奥斯卡的 

妈妈。奥斯卡是心智超常的人,他一出生就停止了精神发育,从3岁起,他 

决定停止身体发育,以便与龌龊的成人世界保持距离。他让自己从楼上跌下 


… Page 39…

                                    ① 

  来,把自己跌成了一个彼德·潘 。他得到一只铁皮鼓,这件乐器成了他作为 

  儿童的标志,他以此自娱,抒发情感,也以此恶作剧——他曾躲在主席台下 

  用鼓声搅乱了纳粹集会的仪式。他有一样特殊本领,就是能发出尖锐刺耳的 

  叫声,震碎周围的玻璃,他以此进行抗议,并使自己免受成年人的侵犯。格 

  拉斯赋予奥斯卡的这项特异功能可能直接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姜尼·罗大里《假 

  话国历险记》 (1958)的启发,那里面的主人公小茉莉也以其能“以歌声震 

  碎玻璃”而出名。而小茉莉是天生嗓门大,奥斯卡则在必要时才以声音为武 

  器。 

       奥斯卡经历了法西斯恶性发展的过程,并在战争期间作为“前线剧团” 

  的演员在法国演出,战后当过石匠、裸体模特、歌手,后来因灌唱片而暴富。 

  他的经历正是1930至1950年德国历史的缩影。作者在写民族的命运的同时 

  也写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对性的无所顾忌的描写也构成了作品的显著特 

  色。 

        《铁皮鼓》与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和中世纪宫廷的弄臣角色有紧密联系。 

  奥斯卡即是德国社会的弄臣,他使那些生活在自满自足、忘记了过去的社会 

  中的成年人恢复记忆,重新沉浸在儿时的恐惧和快乐中。 

       中篇小说《猫与鼠》(1961)是13个相对独立的短篇,讽刺“英雄崇拜” 

  的市侩风气。长篇小说《非人的岁月》分别由三个人叙述,是对现实社会的 

  批判。这两部作品与《铁皮鼓》合称“但泽三部曲”,但除了背景同为作者 

  的出生地但泽、时间也大体一致外,并无更深的内在联系。长篇小说《比目 

  鱼》写人与鱼的纠葛和冲突。情节更为离奇。 

       格拉斯笔下要么是人一样的动物、动物一样的人,要么是畸人、怪人, 

  情节场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怪诞与荒谬,这可能因为他是“一个爱撒谎的 

  人”、“一个心理变态者”。 



                                5。海因里希·伯尔 



       伯尔 (1917。12。21~)是在世界大战中饥馑最严重的年头出生的。他曾 

  用一张面值为一万亿的纸币买了一根棒糖,“骚乱、罢工、红旗”伴随着他 

  的整个青少年时期。家乡科隆市的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其罗马教堂数量 

  之巨无与伦比。他在第二次大战临结束时被俘,半年后获释,1947年开始发 

  表短篇小说,并加入“四七社”,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战后返回满目疮痍的德国,伯尔深切体会到了荷马笔下奥德赛还乡的那 

  种心情,特洛伊战争,特洛伊的破坏,现实与远古的传说是如此接近,使他 

  惊叹。战争结束了,经济在飞速恢复,但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人们依然生 

  活在废墟中。伯尔认为,作家应当“看到在肉眼的光学范围内尚未出现的事 

  物”。看见田园诗般的生活表层下的历史隐痛,像狄更斯那样,以笔来剖析 

  社会,使之得到改善。  1979年,伯尔宣布退出天主教会,这表明他终于可 

  以断定:人对自己的世界并非毫无办法。 

       伯尔以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享誉文坛。小说写经济 

  复苏时期普通劳动者的困苦状况,在内心独白、心理活动的平行与交替叙述 

  中推进情节,出版不久即被译成多种外文。《无主之家》(1954)将五个人 



① 彼德·潘:英国现代作家巴里小说《彼德·潘》的同名主人公,永不长大,始终是孩子。 


… Page 40…

  物的内心独白交织起来,用多层次结构的手法写孤儿寡母和潦倒的知识分子 

  的艰难处境。《九点半打台球》(1959)以一个建筑师的家史反映德国社会 

  的变迁,中心事件是一座修道院建造,摧毁与重建。军中爆破专家罗伯特受 

  命炸毁由他父亲菲梅尔设计建造的圣·安东尼修道院,以便给大炮射击腾出 

  空地,战后他的儿子则又在参与重建修道院的工作。罗伯特不敢向父亲和儿 

  子承认他做过的那件事,他过着安宁的、有规律的生活,每天“九点半”到 

  旅馆去打一小时台球,而内心深处颇不平静,他的母亲一直住在疯人院里。 

  全家人相敬如宾,平安无事,但谁都明白他们生活在欺骗之中,沉重的压抑 

  感无法缓解,因为他们无法把历史从心中抹去。 

       小说的整个情节是在菲梅尔的生日聚会上,由几个人的交谈、内心独白、 

  回忆,多角度地、断断续续地展示出来的。叙述手法类似福克纳。但在福克 

  纳笔下给现在家庭造成压抑和损害的是失去的美好时光,伯尔笔下的家庭无 

  法摆脱的却是噩梦般的过去。 

       70年代以后,伯尔的小说加强了批判现实的份量,《以一个妇女为中心 

           ① 

  的群像》 (1971)写一个妇女由于背弃现存社会的处世哲学而连遭迫害,人 

  物众多,情节复杂,时空大幅度转换,作者以气象阔大的描述对社会现状进 

  行了全面批判。《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 

  写新闻界和警界的内幕,采用新闻纪事手法,是伯尔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 



                                 6。马丁·瓦尔泽 



       瓦尔泽(1927。3。24~)是学者型的作家,他1951年通过的博士学位论 

  文便是研究卡夫卡的专著。1958年以后,他曾多次到英美许多大学讲授德国 

  文学和创作课程。60年代出版的《间歇》(1960)和《独角兽》(1966)已 

  显现他本人的独特风格,70年代继续进行形式、结构、手法和语言的实验, 

  发表《虚构》(1970)、《加列斯特尔氏病》(1972)、《坠落》(1973)、 

   《爱情的彼岸》(1976)、《惊马奔逃》(1978)和《心灵的活动》(1979) 

  等一系列小说。80年代又有《天鹅之屋》(1980)、《安泽尔姆·克里斯特 

  莱三部曲》(1981)、《致洛尔特·李斯特的信》(1982)、《激浪》(1985)、 

   《多尔勒和沃尔夫》(1987)和《狩猎》(1988)等新作,此外还有几部剧 

  作,其中 《橡树和安哥拉兔》(1962)已译成中文。瓦尔泽是“四七社”成 

  员,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自己的创作可以“参与变更这个社会,使 

  其更加民主”。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于现实主义的套路,广泛吸收卡夫卡、普 

  鲁斯特等现代派作家的技巧,以心理分析、细节描写、讥讽和借喻见长。他 

  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他写知识分子的软弱(《虚构》),个人与社 

  会之间力量对比悬殊的对抗 (《加列斯特尔氏病》、《坠落》),人到中年 

  的苦闷遁世心情(《惊马奔逃》)和感情纠葛(《激浪》),他不重情节, 

  比如《间歇》,绝大部分是主人公的感受、观察、联想和回忆,内心世界与 

  外部世界交叉重叠,整个社会的全景由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内心视野中展示出 

  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