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国之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1682年即位的彼得一世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他认定,“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没有出海口就不能生存”,决心要突破俄国被封闭在大陆一角的不利处境。1695年,彼得率军攻打土耳其。由于没有海军而受挫,无法夺取黑海出口。彼得痛感俄国的落后闭塞,决定亲自到国外去看看,学习西方的文明。
  彼得一世是莫斯科历代君主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并且是以一个普通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进行出访的。这在世界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次出访显示了彼得的开明和远见。它更体现了俄国对大国地位的强烈追求,连一国之君为此也可以作出某种屈尊的事情。
  1697年3月,彼得化名下士彼得?米哈伊诺夫,出访瑞典管辖下的里加、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德意志的德累斯顿、奥地利的维也纳,最后经波兰于1698年8月回到莫斯科,历时1年多。彼得没有因自己是沙皇就高高在上、飞扬跋扈,而是同平民百姓吃住在一起。到阿姆斯特丹后,彼得买了一套木工工具,学做木匠;同时安排一定时间参观工厂。到英国后,又进一步学习数学、船舶设计图制作和造船技术。在德意志,他认真察看炼铁、制造步枪的工艺流程。彼得在寄回莫斯科的信上盖了一个印,上面把自己雕刻成木匠,四周环以工具,上面还刻着一句话:“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
  通过出访,彼得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俄国与西欧的差距,学到了各种新知识,明确了改造俄罗斯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他招聘了众多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和教授,共640人来俄国。其中,有水手长科尼利厄斯?克鲁伊斯,后来当上了海军上将;有工程师约翰?佩利,担任开凿运河的工程师;有教授安多里,到莫斯科创办航海学校;还有23人到俄国后当上舰长,72人当上驾驶员,50人做医生。
  彼得回国后,大力扩充军备,招募新兵,组建一支由外国军官训练的正规军。1700年,彼得率4万俄军攻打瑞典,被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1万瑞军打得狼狈败退。
  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彼得的斗志。他全力推行改革,准备与瑞典再战。他加强自己的权力,确立了俄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各种章程中明确宣称:“沙皇陛下是专制君主,作为基督教君主,他对自己的事务,无须向世界上任何人负责,他有力量和权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宽容治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彼得特别注重扩展军事力量,实行征兵制,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33万人,使用着当时最先进的火枪和大炮。彼得开办造船厂,创建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由此被称为“俄国海军之父”。彼得重视发展经济,引进西欧先进技术,鼓励开办工场特别是冶金工场,并亲自给乌拉尔地区的工矿企业拨去25万农奴做劳工。到彼得去世时,全俄已有100多个工场。此外,还下令建立科学院,设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三个部,推进科研工作。彼得的改革,使俄国的军事、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最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彼得一世决定在新夺得的土地上建立未来的首都——圣彼得堡。1703年5月初,俄军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涅瓦河沿岸的土地。27日(俄历16日),彼得就下令在涅瓦河口的扎亚奇岛修建圣彼得堡要塞,后来改称为彼得—保罗要塞。彼得最初关注的是巩固要塞,建立对瑞典作战的坚固前沿阵地。以后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几十个岛屿上建立起房屋。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将圣彼得堡定为首都。他邀请法国人勒布隆来为圣彼得堡制定城市建设总规划。还邀请意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国的建筑师来圣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种不同于莫斯科风格的建筑。

  圣彼得堡初建时,是一片沼泽草地,到处荒无人烟。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为圣彼得堡建设工地提供4万劳动力。劳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干活,经常要在齐腰深的水里工作。每天从天亮干到天黑,不得休息。彼得一世经常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到各个工地查看。高兴时,抡起斧头和工人一起干,还不时地炫耀自己的木匠活本领。稍不如意就骂个不停,把棍子抡到工人头上。由于气候恶劣,传染病流行,几年内就有近20万人为修建圣彼得堡而丧命。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荒野的河口兴建起一座10万人的大城市,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不同。它完全是彼得一世根据他执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对外战争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圣彼得堡打开了俄国通往欧洲的窗户,成为推动俄国学习西欧的基地。马克思说:“仅仅对波罗的海诸省的征服并没有把彼得大帝的政策与其祖先的政策区别开来,都城的迁移才显示出他征服波罗的海诸省的真正意义”。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彼得一世正是通过定都圣彼得堡来表达了他割断旧的莫斯科传统的决心,展示了他与西欧争雄天下的抱负。
  彼得一世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国的文明进程。他把所有的臣民都当做农奴,要求所有贵族都为国家服役,强迫士兵终生在军队中服役。他把一切阻碍改革的人除掉,就是自己的儿子阿列克谢也不放过,也要处死。
  改革使俄国日益强大。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由一个内陆国变为濒海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同年,参政院授予彼得一世以皇帝称号,即彼得大帝。后来又在首都树立起彼得大帝威武地骑在飞奔的马背上的雕像,展示了他率领俄国前进的雄姿。普希金写了一首名为《青铜骑士》的诗篇,借助这座雕像颂扬了俄国人心目中的明主。
  继承彼得大帝事业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她是德国人。15岁时来到俄国,嫁给沙皇彼得三世。1762年,通过宫廷政变登上沙皇宝座。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一个很有心计、很有作为的沙皇。她改信东正教,刻苦学习俄语,认真做俄国的女皇。而俄国为了自身的强大,也接受这样一位外国女人做自己的沙皇,愿意追随她前进。
  叶卡捷琳娜二世同彼得一世不同,自幼接受的不是俄国的礼仪,而是西方文明的熏陶。她在给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信中说,“从17岁起,我能自由地支配我的时间以来,您的著作是我最好的朋友”。
  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了彼得一世的事业。但她没有采取彼得的野蛮强硬手段,也没有照搬西欧的做法,而是引进法国启蒙思想,实行开明专制。她制定新法典,并向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发布圣谕,宣称“我需要人人遵守法律,但不需要奴役”。她强化国家秩序,扶植贵族阶层,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叶卡捷琳娜二世向南扩张,打败土耳其,夺得克里木半岛,打通黑海出海口。她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1741年俄国的考察队到达北美洲的阿拉斯加。18世纪80年代,叶卡捷琳娜二世宣布,“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归属俄国版图”。
  在女皇统治时期,俄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63万平方公里,达到1705万平方公里。人口从彼得时期的1500万猛增到4000多万。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尊称为“英明伟大的皇帝和国母”,成为继彼得一世之后另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君主。她的塑像矗立在圣彼得堡的广场上;苏沃洛夫等9位著名将领和大臣的雕像围在女皇雕像的脚下,拥戴着她,追随着她。
  叶卡捷琳娜二世并不满足这些成就,她还有更大的野心。她在遗嘱中说,“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6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把我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的强国事业,到亚历山大一世时达到新的高峰。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后,于1809年兼并了芬兰。但不久就面临了一场生死考验。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40万法国军队入侵俄国,所向披靡。9月,法军攻入莫斯科。俄国军民誓死抵抗,决不投降。将近20万的城市居民,留下的不到1万人,其余都随俄军撤走。莫斯科大火三日不灭。进入城市的法军,兵无粮,马无草,处境艰难。拿破仑向亚历山大建议和谈。遭到拒绝后,决定撤离莫斯科,进而退出俄国。法军在冰天雪地的俄国土地上,遭受饥饿和俄军袭扰的双重打击,损失惨重。法军退到俄国边境时只剩下3万人。俄国在人民的永不屈服的精神鼓舞下,在不怕流血牺牲的努力下得到拯救,变得强大。
  俄国进而同普鲁士等国军队一起打败拿破仑。1814年3月3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以胜利者的姿态傲视着法国,傲视着全欧洲。1815年,又与普鲁士国王、奥地利皇帝正式签约建立神圣同盟。以盟主的身份,仲裁欧洲的事务,维护欧洲封建秩序。俄国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到19世纪上半叶,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殖民大国,成为令欧洲畏惧的强国。这主要是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鞭打和率领下,通过改革和扩张取得的。正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写:
  “俄国就像下水的海船
  在斧子敲击声中
  在大炮轰鸣声中
  进入了欧洲”
  三、战败和改革多次反复,尽显泥足巨人的本相
  19世纪上半叶,俄国崛起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强国。但是它的强大是建立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基础上的,主要是靠武力扩张实现的。它同进行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拿生铁产量来说,1800年时俄国和英国还大体相当;但是到了1850年,英国生产了14亿普特1普特等于1638公斤。生铁,而俄国只有1300万—1600万普特,两者相差10倍左右。俄国日益变成一个泥足巨人。
  被恩格斯称为“自我陶醉的庸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不察国力之不足,依旧盲目自大、野心勃勃。在镇压了国内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和匈牙利的1848年革命后,于1853年下令攻打土耳其,图谋夺取巴尔干和黑海海峡。这引起英法的强烈反对。对此,尼古拉一世并不在意。他骄傲地警告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说:“1854年的俄国能够表现它依然像1812年那样强大”。
  然而,战争的情况恰恰与尼古拉一世预计的相反。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旧译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显现了俄国同西方的差距。开战时,俄军连一张克里木半岛的地图都没有。俄军用马车运送物资,而英法却使用铁路。俄国使用的是一个世纪前的隧发枪,射程只有300步,而对方持有是远程的来复枪。俄国军民尽管英勇作战,但最终被英法打败。俄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丢掉了一流强国地位。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和俄国经济技术的落后,狠狠打击了俄国的强国梦。举国上下十分震惊,强烈要求变革,增强国力。反对农奴制的斗争更是风起云涌。
  俄国农民的农奴化现象早在15世纪就已出现。1649年法典最终在全俄确立了农奴制。农奴完全依附于贵族地主,不仅牢牢地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且可以被当作物品随意买卖交换。农奴主是农奴的主人,无偿地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还有权决定农奴的生死去留,对逃亡农奴拥有永远的追捕权。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有一部名著,叫《死魂灵》,无情揭露了贵族地主买卖死去农奴灵魂的丑恶罪行。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农奴制遭到更为强烈的反对,农奴的斗争日益威胁到沙皇专制制度。
  沙皇尼古拉一世因克里木战争失败,绝望至极,于1855年2月服毒自杀。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战败迫使新沙皇进行改革。他看到农奴制遭到万民痛恨,已是非解决不可了。他认为,“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决好得多”。经过多年准备,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早晨,亚历山大二世到莫斯科中心跑马广场亲自向汇集在那里的人们宣读解放农奴的宣言并颁布了相关的法令。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2000多万农奴摆脱对地主的依附,获得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农民可以以自己的名字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可以自由迁徙、择业、婚配,可以缔结各种合同,进行诉讼。农民还分得一些土地,但比原来耕种的土地少,还要付出大量赎金。据统计,这场改革使每个地主农民平均获得34俄亩份地,约合37公顷。农民为此付出的赎金达867亿卢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