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不同的民 

族有着各自的生活习俗,它们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透过对 

习俗沿革的考察,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看清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本 

书正是基于此目的而编写的,叙述的是世界近代后期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沿革史。 

     在本书中,首先论述了世界近代习俗演变与发展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影 

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然后再分欧、亚、非、美、大洋洲 

五单元,具体描述各大洲内各民族近代婚姻习俗、社交礼仪、传统节日、服 

饰文化、饮食习惯、民居、传统宗教、丧葬习俗、民间禁忌等的具体内容, 

最后作出总结,以习俗沿革来看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从而提示出现代文明 

生活的起源与演进。 


… Page 3…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 Page 4…

                                 一、概述 



     历史发展到世界近代后期的19世纪,由于近代社会革命对传统束缚的 

涤荡,以及由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各 

地区的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生产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巨变的同 

时,资本主义世界与非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形成彼此对 

立的东西方两世界,而人们的生活习俗也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1。世界近代习俗演变与发展的总体特征 



     世界近代习俗演化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 

上。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欧洲各国和北美地区,由于工业革命和社会 

革命的双重推动作用,使其社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 

了较彻底的解放,西方社会得以摒弃中世纪的落后和愚味,使社会的面貌焕 

然一新,人们的生活习俗也由此发生了较大变化,向着现代化生活的方向迈 

进,而在遭受西方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亚、非、拉美各地,由于在思想上 

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经济上受殖民主义的剥削和奴役,因此社会发展缓 

慢,生产落后,人们的生活习俗中仍保留着较多的传统,在一些贫穷和落后 

的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与中古时期并无太大的差别。 

     其次,在世界近代习俗的演变中,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逐渐由近代模式 

向现代模式过渡,而东方世界(包括亚、非、拉美各地)人们的生活则是由 

古代模式向近代模式过渡。欧美各国,在19世纪以前大都已完成了各自的 

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他们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同 

时,也摒弃了封建的生活方式,代之以近代性质的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到 

19世纪,随着科技的飞跃和经济的大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逐渐清楚地 

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又大幅度向前迈进,开始了社会生 

活由近代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过渡。而东方世界的各国人民,由于社会未经历 

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人们的生活一直处在封建传统的影响下(在非洲和 

大洋洲的一些落后地区,社会形态更为原始)。进入19世纪,受全球范围 

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经贸交流日益扩大的影响,以及殖民主义的冲 

击,东方世界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缓慢地由古代 

模式向近代模式过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点。 

     第三,人们生活习俗的形成及其进步依赖于劳动生产率及生产社会化程 

度的提高。在19世纪,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的革新,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 

产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同时,伴随着科技发明在生 

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有将全社会的生产部 

门联成一体的趋势。随着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的文明 


… Page 5…

进步程度也就越高,从而吸引着人们去改变旧的生活习俗,建立新的生活方 

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四,世界近代习俗的演变,朝着城市化的生活道路发展,向着现代化 

的生活方向发展。在19世纪,随着工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 

涌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从而揭开了近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序幕。大量的 

农村劳动力都力图摆脱乡下孤立的生活,摆脱单调的农村气氛,摆脱愚昧原 

始的近代农村习俗,来适应城市的环境,来追寻文明和进步的足迹,成为走 

向社会发展最前沿的都市人的一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里,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人们的 

生活习俗进一步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2。影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因素 



     影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互 

相作用,推动着世界近代习俗的演变与发展。 

     影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自然因素,首先表现为由生产大变革所带来的 

人类生存空间与环境的变化。在社会生产大发展、国际间经贸和文化联系日 

益加强的19世纪,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可供人们利用的环 

境范围也更加宽广。人们已经不安于老死本土、在方圆数十里的故乡终老一 

生;人们也不安于从事简单、费力的传统职业。人们渴望能了解外面世界的 

情况,希望能有机会旅游或迁徙,开阔自己的眼界;人们也渴望能学习更多 

的知识,希望能从事与科学紧密相关的高薪金的技术性职业。生存空间的扩 

大与环境的改善使人们能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的职业,决定适合于自己的 

生活方式,从而影响着社会生活习俗的发展。 

     影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自然因素,还表现为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 

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类健康状况的明显改观。在19世纪, 

伴随着社会各项科技事业的大发展,传统医学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以科学为 

指导原则、以实验为验证方法的现代医学逐步发展起来,并以精确和高效服 

务于人类自身。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推广,使妇婴的死亡率下降,人的 

寿命延长。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食物供应的改善使全世界的人口在一个世纪的 

时间里增长了一倍。在欧洲,18世纪末约有人口1。8亿,而1914年统计时 

则为4。6亿。与以前相比,在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 

高之后,人们的生活开始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直接影响着社会生 

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影响世界近代习俗发展的社会因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劳动 

生产率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眼界。人们在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彼此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增多;随着市场的不断 

开拓,人们的眼界也为之扩大。在此基础之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 


… Page 6…

人们的生活习俗得以互相影响,并适应社会的发展,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新 

型的社会近代生活习俗。其次,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经贸与文化联系的加 

强,打破了地域封闭,摆脱了传统束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由于自由贸易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航海业和陆路交通的大发展, 

使人们遇到的人为障碍和地域束缚大大减弱,人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于习俗的 

融合和统一。第三,西方民主主义思潮与东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东西方 

世界人民的生活习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19世纪,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 

兴起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性自由的民主主义思潮,民主主义者站在反传统的立 

场上,对社会传统的糟粕部分进行否定和批判。在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欧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习俗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传统色彩进一步减弱。而在 

遭受殖民侵略的亚、非、拉美各民族当中,则兴起民族主义思潮,主张民族 

的独立和复兴。民族主义者站在驱逐殖民者、恢复祖国主权的立场上,对固 

有的民族传统加以肯定和赞扬,因此在其社会的生活习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传 

统色彩。这些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结合,成为这些民族独立以后人们生活 

习俗的独有特色。 



                    3。从习俗发展沿革看世界近代历史 



     当我们详细考察了世界近代习俗史的内容及其演变情况以后,从中可以 

看到,19世纪,在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大发展和资 

本主义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引起生活习俗的 

较大改观。而在亚、非、拉美和大洋洲的各民族中,由于传统势力强大,面 

对19世纪变革与发展的风潮,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未发生大的改变,生活习 

俗中仍以遵循旧的传统为主。在非洲和大洋洲的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 

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仍相当原始,在生活习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几千年来未 

变的原始传统。从习俗的发展沿革,我们可以窥见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特 

色。 

      (1)全球不平衡的近代社会发展与东西方世界格局的形成 

     世界近代社会的不平衡发展,首先表现在欧美资本主义崛起与亚、非、 

拉美各地传统文明的衰微之间巨大的反差。 

     近代以来,在欧洲各国和北美地区,由于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双重作 

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资本主义生产摆脱了束缚得以大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崛起。到19世纪,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对外扩张和掠夺,资本主义 

世界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并开始压迫和奴役世界其他落后的民族和地区,欧 

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而在亚、非、拉美和大洋洲各地的广大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西方殖民主 

义的入侵和掠夺,这里的传统文明遭到了破坏。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保守 

的社会制度,又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近代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这些经济不 


… Page 7…

发达地区的社会传统文明在进一步衰微,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它们处于被压 

迫和被奴役的地位。 

     在以上两种极大的反差中,东西方世界格局正式形成。西方世界以西欧 

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包括欧洲各国和北美、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他 

们掌握着世界财富的大部分,在世界各地推行殖民主义和强权主义,对外输 

出资本,倾销商品,推行不平等的殖民贸易,奴役和压迫殖民地的各族人民。 

与之相对立的是那些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包括亚、非、拉美和大洋洲的 

多数国家与地区。这里经济落后,社会制度陈旧,且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奴役 

和摧残,与西方世界的矛盾日益坚锐,被合称为“东方世界”。东西方世界 

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日益加大,是19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2)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潮流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道路是用工业革命和社会革 

命的成果来铺就的。由于科技发明层出不穷并及时运用于生产领域,极大丰 

裕了社会的物质财富;而社会革命所带来民主思潮的高涨,又极大丰富了人 

文科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并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的大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们的 

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观。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兴起,揭开了现代工业发展 

的序幕。以工业的崛起为突破口,社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产品极 

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有条件改善生活。 

     第二,解放思想、追求民主进步的潮流,将人们的生活习俗从传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