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解放思想、追求民主进步的潮流,将人们的生活习俗从传统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社会革命以及由它所引起的民主主义思潮,摧毁了旧的社会
制度,也清除了人们思想中的陈腐观念,使人们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科学和
民主旗帜的引导下,人们抛弃陈旧的生活传统,确立新的生活方式,从而改
变着社会的生活习俗。
第三,重视科技的作用,重视教育的作用,重视提高社会的全民素质。
近代西方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将科技发明及时应用
于生产领域;同时,工业的高度发达也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
教育的普及摆在了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少数经济发达的国家,更是抢先发
展教育,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旨在提高全民素质,以迎合社会飞速发展的
需要,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另一大潮流。
第四,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型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雇佣劳动力,
这吸引着大批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涌入城市。而在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
中,由于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
城乡差距拉大,城市的高收入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吸引着乡下人口涌入
城市。就各发达国家来说,其社会生产的重心已由农业转向工业,为了加强
工业实力,增加出口产品,迫切需要加快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以便提高
公民的整体素质,扩大生产规模。在这几种因素的影响下,近代社会的城市
… Page 8…
化进程加快。
第五,世界范围内的统一与一体化运动开始。在近代以前,由于社会生
产力落后,交通不便,以及人们的知识和眼界的局限,世界范围内的人际交
往和联系很少;即使在各大洲之内、各国之内甚至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种
种不便,妨碍着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
技的飞跃,以及交通状况的改善,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贸易开始活跃,欧洲范
围内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起来,并带动了对其它大洲的联系和交
流。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并在亚、非等地区推
行殖民主义,使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人类社会
发展到这时首次使各种肤色的人种和民族有了共同的联系,知识界到此时也
才有了关于“世界”和“人类”的完整的概念。这样,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
了“统一”,这是此后的世界统一与一体化运动的开端,它在19世纪的人
类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现代文明生活的起源与演进
近代社会生产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俗,使生活更贴近于自
然、更依靠科学。现代文明生活承接近代生活习俗的发展,又在科技的指导
下有所革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明生活直接来源于近代
人们生活习俗的发展,特别是受到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书中探讨近代习
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正是在于此。
人们现代生活习俗的形成及其进步,还取决于工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程
度。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表明,只有社会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
提高,社会生产才会有较大规模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才会随之有大的改观。
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新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有新的变
化。正是在社会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条件下,人们的
现代生活习俗才逐步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人们现代生活习俗的发展方向,它遵循
以下一些原则:以科学为依靠,以实用为目的;依靠社会卫生条件的改善和
人类自身健康状况的不断改观;强调个性自由和个人的生存空间;生活朝着
舒适、轻松、整洁、方便的方向发展。
… Page 9…
二、欧洲的近代习俗
1。欧洲的民族与地域分布
欧洲大陆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在古代史
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和民族迁徙运动,每一次大的战争
或民族迁徙都造成了民族间的融合,形成新的民族,从而影响着民族分布的
变化。在欧洲的历史上,最早有这样几个古民族集团:
克尔特人(又称凯尔特人),在公元前10世纪即分布在欧洲莱茵河、
塞纳河、卢瓦河流域和多瑙河上游地区 (即今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
南部、瑞士西部地区)。后来其分布地区扩展到今德国南部、奥地利、意大
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西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
地区。公元1世纪后,克尔特人的大部分地区被罗马人征服,各地克尔特人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在西欧地区的克尔特人则被完全罗马
化,在罗马史上被称为“高卢人”。这以后,随着日尔曼人的西进及多次的
征服战争,克尔特人的大部分逐渐被其他新兴起的民族融合,分别成为构成
欧洲许多民族的成分。只有少数边远地区的克尔特人未被其他民族同化,发
展成为现代民族,如爱尔兰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等。
罗马人,发源于亚平宁半岛,是古拉丁人的一支,因在台伯河东岸拉丁
姆地区建立了罗马城,故被称为罗马人。罗马人不断征战,征服了族源和语
言都不相同的伊特刺斯坎人、利古里亚人、高卢人、维涅特人、希腊人等。
后来罗马帝国又扩张到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地区,使罗马文明广为传
播,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古罗马人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发
展演化成多个现代民族,如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兰西人、罗
马尼亚人等。
日尔曼人,从公元前五世纪起就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北海、波罗的海、
维斯瓦河、多瑙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
地区。日耳曼人后来分为东、西、北三支。公元2—3世纪,东西两支开始
南迁,9世纪建立查理曼帝国,10世纪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其北支留居斯堪
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社会发展较慢,被称为诺曼人。其余的大部分
日耳曼人与克尔特人及当地土著人相结合,形成操日耳曼语的诸民族,如德
意志人、奥地利人、荷兰人、弗拉芒人、弗里斯人、英格兰人、丹麦人、挪
威人、瑞典人等。另一部分构成操罗曼语的诸民族的成分,如法兰西人、西
班牙人等。
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分为三支: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
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
克人、索布人、卢日支人)和南斯拉夫人 (包括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
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波斯尼亚人、黑山人等)。这些斯
… Page 10…
拉夫民族的语言同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人种类型上,都属于欧罗巴人
种。他们共同的祖先是古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多信奉天主教和俄罗斯东正
教,社会生产方面,在近代以前以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各民族的居住地域基本稳定下来,每个民族的
个性文化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至近代时,现代欧洲版图上展现的各民族已正
式形成,并开始接受工业革命和近代社会革命的涤荡,向现代民族过渡。
2。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双重影响下的欧洲近代习俗
近代欧洲社会的工业革命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760年至 1860
年,第二阶段从1860年至1914年。本书所涉及的仅是1814年至1870年的
历史,即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后半期和第二阶段的前半期的历史。在这一历
史时期,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的进程。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及其
财富的增加,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中;而欧洲在全球范围内殖
民地的扩张和欧洲人口的显著增长,又扩大了对工业品的需要。这样,在工
业领域内,开始了一场技术变革的革命。在棉纺业中,陆续发明了珍妮纺纱
机、水力纺纱机和扎棉机,手工作坊也被机器大工厂所代替。随着蒸汽机的
发明和改良,煤和铁生产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显著位置,使钢铁业得到了大
发展,并使运输业的革命成为现实。 1825年,在英国,世界上第一台蒸汽
火车在铁路上运行成功,时速达到每小时15英里。 1830年,英国的公路
设施普遍得到了改善,铺上了一层碎石;主要的河流也被长达2500英里的
许多运河所联接。在1860年以前,全世界的铁路总长不超过3万英里。而
到19世纪晚期,仅英国铁路的总长就达2万英里,德国达2。6万英里。在
通讯方面,1820年法国人安培发明了电报通讯。 1866年,第一条横贯大
西洋的电缆被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反映在农业方面,在19世纪最初的
60年里尤为明显,其中包括良种牲畜的繁殖,新型农作物的培植,以及人工
化肥的生产和农业机械的出现。在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欧洲社会的生产
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时期的社会革命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的进程,涤荡着腐朽陈旧的
封建制度。继法国大革命之后,在1820—1831年之间,在希腊、意大利、
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波兰等国都发生了打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王权的革命。
1848年前后,欧洲各地又普遍爆发了反对封建旧制度的革命。社会革命一次
次宣扬和扩大着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对旧制度和旧传统的打击也一
次比一次沉重。革命打击了专制君主制度,使旧国王们不敢再宣称拥有无限
的权力;革命又摧毁了大部分的封建主义残余,包括农奴制和贵族们的封建
特权。社会革命使一般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建立了社会保险和救济制
度,也改革了财政和税收制度,完成了教育和法律的改革。近代意义上的社
会制度得到了确立,并向着现代的社会制度发展。
… Page 11…
在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影响冲击下,欧洲社会的城市人口开始增多,
人们力图摆脱单调平凡的社会生活,追求生活内容的丰富和生活节奏的时代
感。这样,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以往已有很大不同,
带上了近代社会的色彩。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仍处在
传统习俗的支配和影响下。
3。欧洲婚俗
欧洲大陆的各族人民,大都有着各自传统的婚姻习俗,反映出各自的民
族性格和文化特点。 19世纪时,欧洲各地的婚俗仍保持着浓厚的传统色
彩。
(1)阿尔巴尼亚人的传统婚俗
在19世纪,阿尔巴尼亚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社会传统很保守。
在那里,新郎在迎娶新娘时,必须要同新娘的兄长或亲友来一次比武。如果
新郎不能一一制服对方,就休想成亲。不过一般说来,新娘的兄长或亲友为
了成全新郎与新娘的婚事,总是在新郎面前装作招架不住,败下阵来。在有
的地区,人们要让新郎和新娘在野外空旷之地度过15天,为的是让他俩经
受艰难考验,成为好夫妻。还有的地方在举行婚礼时,要在过道里燃起熊熊
的炭火,让新郎新娘从上面跳过,以示新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同甘共苦。
(2)英国人的婚俗
19世纪英国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按古老传统,是向他们送结婚蛋糕、麦
穗、鲜花扎成的花环、灯心草篮子、毛刷、椅子、腰带、编织品、上等刺绣
品、小剪子、钱袋、针线盒和女子身上佩戴的饰针等。到伊丽莎白一世时,
剪刀成了彩礼中最常见的东西,它意味着如果丈夫不忠于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