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小剪子、钱袋、针线盒和女子身上佩戴的饰针等。到伊丽莎白一世时, 

剪刀成了彩礼中最常见的东西,它意味着如果丈夫不忠于妻子,妻子有权用 

剪刀铰断夫妻间的幸福纽带。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人们在结婚时已公开 

表示愿意接收金币或银币、铜币作为彩礼的一部分。 

     按当时英国的习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的各种准备工作,主要是由女方家 

负责。女方父母要印制请柬,并以自己的名义通知双方亲友,还要布置教堂、 

清乐队、筹备招待会,等等。男方家要做的事就是准备给新娘和伴娘的花束、 

向伴娘和侍童送的礼品,以及支付教堂租赁费和布置新婚夫妇的洞房。 

     婚礼仪式一般在教堂举行。开始时,新郎身穿礼服,由伴郎陪同,站在 

教堂圣坛前等候。新娘则在“结婚进行曲”的乐曲声中,挽着其父的手臂, 

由伴娘前导,侍童殿后,徐徐走向圣坛。新娘来到圣坛前边后,新郎就站在 

她的右边,新娘的父亲站在她的左边。伴郎站在新郎右边稍后的地方,伴娘 

及侍童站在新郎新娘后面。如果姑娘结婚时其父已故,则可由兄长、叔伯等 

代替。 

     待各方站好后,牧师就开始发问:“是谁把这个女子给人?”新娘的父 

亲便问答:“是我。”这样,当父亲的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在附近的 


… Page 12…

座位上坐下来。接着牧师就问双方是否愿意以对方为配偶,一直白头到老, 

男女双方分别回答:“是。”然后新郎就给新娘戴上结婚戒指。在牧师祷告 

说了“阿门”之后,新郎新娘就由主要宾客陪同进入圣坛后面的祈祷室,签 

署婚节。签毕出来后,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在乐曲声中,慢步走出教堂, 

整个婚礼至此结束。在新郎新娘走出教堂时,亲友们要向他们抛撒米粒或彩 

纸屑,祝福他们美满富裕。 

     在婚礼仪式上,新娘一般是身穿白纱服,头戴白纱帽。新郎则穿西服, 

配领带。 

     婚礼后通常要举行招待宴会,有时是在早餐时举行,有时是在午后举 

行,这主要根据婚礼的举行时间来决定。宴会上菜肴的种类和丰盛的程度, 

主要由当事人的爱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不过,必须要有一个结婚大蛋糕。 

按照规矩,只有在新娘切下第一块蛋糕后,其他的人才能动手切蛋糕吃。后 

来,这种风俗也传到了美国。 

     婚宴结束后,新郎新娘先离席,到卧室换上旅行服,然后再出来向客人 

亲友告别,出门上车,开始密月旅行。 

      (3)法国人的传统婚俗 

     在19世纪的法国社会,青年男女双方必须经过正式订婚,方被承认为 

未婚夫妻。订婚时,女方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在宴席上,男方的父亲要 

当众表示同意这桩婚事,并送给姑娘一本弥撒书、一顶帽子和一笔钱,或是 

一支头冠和一枚定婚戒指。 

     在近代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新婚夫妇大多要住在公婆 

家里,很少另立门户。因此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必须在鼓乐声中,将新娘的 

嫁妆、物品搬至公婆家的新房中。这也是结婚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 

     婚前最后一件要做的事是新郎和新娘分别举行告别晚会。新郎为自己的 

男友们举行的告别晚会叫作“埋葬单身汉生活晚会”。新娘为自己的女友们 

举行的告别晚会,叫作“辞行晚会”。 

     婚礼当天的清晨,新郎在同伴和来宾们的簇拥下去女方家迎亲。然后由 

穿着华丽服装的鼓乐队在前开路,新郎新娘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同傧相、 

来宾一起前往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然后也举行婚礼喜宴,招待前来祝福的亲 

友们。在宴席上,亲友们要送些钱给新郎和新娘,既是资助婚宴的花费,也 

是对新人小家庭的经济资助。 

      (4)瑞士人的结婚礼品 

     亲友结婚总免不了要送点礼品,但往往不知该送什么好。新婚夫妇往往 

想要的却得不到,而不缺的东西却一下得到了重复的好几件。在这方面,19 

世纪的瑞士人中,有一种讲求实际的送礼习俗,青年男女结婚,亲友间送礼 

一般不兴用现金来代替新婚礼品。在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未婚夫妇为自己购 

买一本礼品册。这种礼品册每页都是一式两份,上面是空白的,等待主人填 

写。新人夫妇就把他们建立新家所需要的东西,譬如1只锅、10个玻璃酒杯、 


… Page 13…

12只盘子等等,每页填写一项。预备送礼的亲友们便先来拜访新娘,然后要 

这本礼品册来看,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其中的某页撕下,并在存根上注上自 

己的名字,表明这是他预备送的礼品。 

     这样就避免了“送非所需”或送礼重样的情况。而且,根据传统,礼品 

册上开列的礼品一般都是家中实用而又不过份昂贵的物品,亲友们大多都乐 

于接受。当然,也有少数至亲或密友,不受此礼品册的限制,可以馈赠贵重 

的礼物以示隆重。 

      (5)巴斯克人的婚姻与家庭 

     巴斯克人居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西部高原,到19世纪 

前期,它已是欧洲大陆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操尤斯库阿语,多从事畜牧业 

和渔业。在巴斯克人居住的地方,他们的一切活动均建立在“家”的特殊概 

念上。“家”包括家庭、房产、森林、牧场,它既是祖先遗留的所有财产, 

也是不可以触犯的社会实体。  19世纪时巴斯克人中还盛行着自古实行的长 

子 (长女)继承权制度。如果长子(长女)不具备充当继承人的条件,长辈 

有权指定次子 (次女)为继承人。继承人只能招亲上门,成亲后夫妇都不使 

用自己的原姓,而改用家族的姓。 

     巴斯克人的婚姻多由年青人自己做主,订婚一般不举行仪式。 

     举行婚礼的日子一般选在星期二,传说这一天是吉祥的日子。婚礼的第 

一仪式叫做“哈杜卡”,“家”的新成员的父亲率领车队将所有的彩礼运至 

新房。车上装着椅子,上面摆着一双钉有心形图案的木鞋,以象征永恒的爱 

情;另外还要放上一把小铁镐、小扫帚和刻有纺线、锭绞线盘图案的刀具, 

代表未来家庭的分工。 

     至夜幕降临时,新人的家长设丰盛的晚宴答谢赶来贺喜的客人。第二天 

上午,贺喜的人们高呼并簇拥着新婚夫妇前往教堂举行宗教仪式,晚上再次 

举行隆重的晚宴,庆祝新婚。此时,新的女主妇要亲自为每位来客上菜,表 

示新生活的开始。晚会结束前,新娘在男傧相的陪同下发给每人一块细麻手 

绢。人们踩着优美旋律跳起欢乐的手绢舞,直到次日黎明。 

      (6)白俄罗斯人的婚俗 

     按照19世纪白俄罗斯人的传统,年满16岁的姑娘和年满18岁的小伙 

子就可以结婚。姑娘过26岁还未出嫁,就被认为是“大龄姑娘”。不过, 

这样的姑娘只要勤劳,能勤俭持家,找婆家是不会有问题的。因为白俄罗斯 

人选择新娘有个标准,它既不是美貌,也不是钱财,而是看她是否勤劳,能 

否勤俭持家。 

      (7)俄罗斯人的传统婚俗 

     19世纪末以前,俄罗斯男女青年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 

     传统的婚礼有一套复杂的仪典。结婚仪式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物是伴郎和 

媒人。伴郎来自男方亲属,有时亦由专门办婚事的内行人或传统当司仪的人 

来作伴郎。伴郎要手执绳鞭,肩披毛巾,背着枪。媒人主要是参与媾婚作媒 


… Page 14…

和结婚仪式。俄罗斯人结婚时还要进行各种驱魔的迷信活动,为的是使新婚 

夫妇避开邪恶,保证子孙满堂,万事如意。 

     结婚仪式分婚前、结婚和婚后三个阶段。婚前,男方要请媒人去作媒。 

说媒一般都要避开外人,在晚上进行。如果女方答应了这门亲事,几天后就 

可安排订婚。在订婚仪式上,双方要谈妥结婚的条件和时间。几乎各地都有 

送聘礼的习惯。聘礼是用来作婚礼的开支和新嫁的服装。聘礼的多寡取决于 

家庭的富裕程度和新娘的外貌。同时也商谈好新娘的陪嫁。说妥后就安排参 

观新房,然后要在女方家举行击掌仪式,即订婚礼,要大摆酒宴,喝订婚酒, 

签订婚约。姑娘订婚后就不再参加家务劳动了,她开始缝制嫁妆。 

     婚礼这一天,新娘要与女友们一起去洗澡,女友们给新娘戴上花环,姑 

娘们一面替新娘编辫子,一面唱起告别歌和专门的结婚仪点上的歌曲。然后 

父母和教父、教母就向新娘祝福并让她和她的女友们一起坐在桌旁。这时新 

郎家在准备迎亲,父母用圣像替儿子祝福,然后新郎本人则在伴郎、好朋友、 

媒人和其他婚礼主持人的陪同下前去接新娘。新娘家在迎亲的路上设置一些 

障碍物,如堆放长竿子等。每遇障碍,伴郎就得用酒或其他小礼品来买通路。 

新郎进新娘家大门后,又开始进行赎买挨着新娘座位的活动,通常是伴郎出 

面向新娘的弟弟赎买座位。两位新人坐定后,双方的父母要向新人祝福。继 

之,就去教堂举行戴冠礼。举行戴冠礼的路上许多迷信活动。如鸣枪,饰有 

圣像的婚礼马车要绕三圈才能走,甩响鞭,大声喧哗和叫喊,等等。戴冠礼 

之后,立刻就把新娘的辫子缠起来并戴上女子头饰(头巾和帽子)。从教堂 

出来后新郎和新娘一同乘车回新郎家。 

     新人一进家门,父母就用面包和盐来款待他们,向他们祝福,并向他们 

身上撒花或谷粒,接着新婚之宴就开始了。在宴会上,新娘要给她的亲属们 

赠送小礼品,而亲属们则要送钱给新娘。第二天在新郎家里再次聚集客人。 

新婚夫妇与来客一起去新娘家感谢新娘的父母,新娘的父母也要举行酒宴款 

待。然后再回到新郎家继续大摆酒宴。 

      (8)塞尔维亚的求婚习俗 

     19世纪塞尔维亚人的婚俗中,求婚方式最为独特和引人注目。塞尔维亚 

的小伙子如果看中了某一姑娘,他可以直接到姑娘家去求婚,向姑娘倾吐爱 

情。但不管小伙子怎么说,姑娘就是不吐真情。待到一定时候,姑娘就把一 

杯咖啡端到小伙子面前,请他品尝。如果咖啡里放了糖,是甜的,就意味着 

可以订婚;如果咖啡里不放糖,是苦的,就意味着不能订婚,并请小伙子另 

找意中人。 



                                4。社交礼仪 



     欧洲各族人民,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人的社交礼 

仪也各有特点。19世纪时的欧洲礼仪与东方的近代礼仪相比,更存在着巨大 


… Page 15…

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 

      (1)法国男子的“骑士风度” 

     欧洲社会流行的许多礼仪,究其根源,都出自法国。其中最为典型的, 

便是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尊重妇女的风尚,即所谓“骑士风度”。在中世纪 

的法国,“骑士风度”成为贵族的处世要诀和文明标准。人们把贵妇置于很 

高的地位,在她们面前竭力表示谦恭与顺从,在一切活动中把上帝让给她 

们。这种“骑士风度”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使男子养成了尊重妇女的习 

惯。这种做法最初只局限于对宫廷中的贵妇们,19世纪以后逐渐扩大到绅士 

和资产阶级的太太。 

     在社交场合介绍人物时,应先把男子介绍给女方,然后再把女子介绍给 

男方。在人家作客或是在其他社交场合,若是妇女入室时,男子必须起立。 

     参加舞会时,男子若是带有女伴,应该先带她去见女主人,然后与她跳 

第一场舞。舞会期间,男子应处处照顾女伴,最后还应该请女舞伴跳末场舞, 

然后领她一起去与女主人告辞,并将她送回家。 

     陪伴女士同行于街道上时,应该让女士走在人行道内侧,靠橱窗的一 

边。 

     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是上楼梯时由女子先走,下楼梯时,则男子先行。 

如果楼梯很窄,男女双方迎面相遇时,男子应该主动停下来,闪身让女士走 

过。 

     去饭店,进门时,男子应走在前面为女士打开大门;如果需要自行寻找 

座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