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 作者:不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他能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据王永盛、张伟《毛泽东的语言艺
术》)。毛泽东通过大胆联想,把本来与现实事物似乎毫无联系的典故竟然
联系了起来。

不过,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灵活性,更多的时候,还是体现在他与人们一
般交往过程的随意性的谈话之中。每当这些时候,他运用典故,往往很巧妙。
毛泽东的一生,读史是他的嗜好,谈史是他的乐趣。谈史是毛泽东与老一辈
学者、专家乃至在他身边工作人员谈话中最愉快的话题——有时是专题式
的,有时是随机式的。所谓随机,大半是在他平时接人待物的闲谈之时。凡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所写的回忆录式的文章中,几乎都谈过这样的体
会:当毛泽东与他们初次见面,总要先问对方的姓名、籍贯乃至家庭状况,
然后便有可能根据这些状况引出相应的典故。例如,当他得知师哲的原籍是
韩城(在陕西,汉时称夏阳)时,他立刻就说:“噢,你和司马迁是同乡。”
(司马迁生于韩城县北五十里处的龙门,该地临黄河,有黄龙山,“龙门”
传为夏禹所凿,故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之说)接着,他又谈到“禹
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出处,并讲了黄龙山命名的起因和它的走向(据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当他得知徐肖冰的老家是山西夏县时,他立刻
就说:“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哟。”(权延赤编《领袖泪》);当他得知初见
的一位女同志的名字叫“崔英”时,他当即就问:“那么你的爱人可能姓张
了?”(同上书,《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叫崔莺莺,其夫姓张,名君瑞);
当他得知薄一波的原籍是山西中部的定襄县时,他便说,汉文帝的母亲也姓
薄,其弟薄昭,又说汉文帝初年讨伐代王时,曾定都于山西中部;当他得知

张稼夫原籍是山西文水县时,便谈起了出生在文水县的武则天;当他得知一
位大夫叫唐由之时,便指出“由之”二字最早出自《论语》中“民可使由之”
之句,并告诫他“可不要按孔子的‘由之’去作,而要按鲁迅的‘由之’去
作”,接着又吟起鲁迅《悼杨铨》一诗(诗中有“花开花落两由之”之句。
以上引文均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由以上所述的事实可以看出,灵
活地运用典故确实是毛泽东语言中一种极普遍的现象,同时也看出他的历史
知识是何等渊博,他的记忆力又是何等惊人。

④创用
毛泽东运用典故的第四个特点是,创造性极强。创造性也属于灵活性,
但它比一般的灵活性更加突出。这使得他不但继承了祖国语言,而且发展了
祖国语言,因此,这也是毛泽东运用典故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典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分析地运用典
故;二,典故的引申和补充;三,有批判地运用典故。

有分析地运用典故。毛泽东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从来不生搬硬套式地
运用典故,而是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有分析地运用典故。例如,在1936
年12 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认为,当时国际和
国内形势已向有利于抗日战争的方面发展,国共两党将再度合作,“已经脱
离了过去的那种慢慢发展的孤军作战的景况”。然而,根据中日双方及世界
总的形势和条件,抗日战争不可能是速决战,而肯定是持久战。在阐述这个
问题时,毛泽东运用了一个典故——“灭此朝食”。这个典故是由“余姑翦
灭此而朝食”一语概缩而成,也可视为一个成语,它出于《左传·成公二年》:
春秋时,齐国攻打鲁、卫两国,鲁、卫两国请求晋国援助,齐军与晋军战于
鞌地。齐军统帅齐顷公决心甚大,扬言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
说,待我们消灭这些敌人(晋军)之后,再吃早饭!他匆忙地跨上还没有备
好的战马,就下令向晋军进攻。晋军将领由于身先士卒,带伤杀敌,士气很
高,结果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齐军只好狼狈败退。毛泽东运用这则典故时
这样说:

“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因为
中国的反动势力,是许多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革命势力没有聚积到足以突
破内外敌人的主要阵地以前,国际革命势力没有打破和箝制大部分国际反动
势力以前,我们的革命战争依然是持久的。

毛泽东对“灭此朝食”这个典故,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肯定了其中对敌人
痛恨和决心战而胜之的精神(“气概”),但否定了其中操之过急的盲动作
法(“计划”);既没有作绝对肯定,也没有作绝对否定,而是肯定其积极
因素,否定其消极因素。这样辩证地运用典故,既不牵强附会,又具有明显
的创见性,因而十分生动。

典故的引申和补充。毛泽东有时对所运用的典故加以必要的引申和补
充。1934 年8 月到1935 年12 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三支主力红军
都放弃了“原有的阵地”,通过长征,转移到了新的地区。毛泽东认为,这
个大转移,“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
失败”;但是张国焘等人却认为,红军失败了。对此,毛泽东在《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通过“坐井观天”这个典故来加以解说: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
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
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我们说,红
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
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的方
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
来是失败了。

典故“坐井观天”也属于成语,它是由《庄子·秋水篇》的有关内容概缩而
成;它又见于韩愈《原道》一文之中;“坐井而观天,日天小者,非天小也。”
后来这个典故一般只是用作讥刺那些目光狭小之人。而毛泽东在运用这个典
故时,除了仍然用它的本义(井蛙说的”天有一个井大”)之外,还用”如
果。。”这样假设的形式引申出了另外一层意义:“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
大”。这实际上是根据具体内容对原来典故含义的有意扩展。其下文对“一
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胜利”和“失败”这些内容的具体议论,就
都是基于由典故扩展出来的那层含义而生发的。因此,这种议论也变得新颖
而生动。

批判性地运用典故。毛泽东运用典故时,往往还要审查某些典故的科学
性,批判性地运用它们。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说:

老年就不犯错误呀?孔夫子说,他七十岁干什么都合乎客观规律了,我
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七十岁干什么都合乎客观规律了”,这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的“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用,也属于典故。毛泽东不完全同意孔
子的观点,认为七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可能犯错误。实际上,这是对这一典故
的批判。

然而,批判性地运用典故,最典型的是毛泽东对伯夷和《伯夷颂》的运
用——

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毛泽东赞美闻一多和朱自清这样中国人
的民族气节时,用了伯夷这个历史人物和韩愈写的《伯夷颂》作为陪衬。伯
夷这个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最初散见于《庄子》、《吕氏春秋》等古籍中,
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时,根据史料对伯夷的事迹作了梳理之后,撰写了一
篇《伯夷列传》。伯夷与其弟叔齐都是殷代诸侯国孤竹国君之子,由于兄弟
二人均不愿继承王位,便逃到周地(也是殷代诸侯国)隐居。殷的诸侯周武
王起兵讨伐暴君殷纣王时,他们向武王“叩马而谏”:“以臣弑君,可谓仁
乎?”他们认为,殷纣王再暴虐,也是“君”,周武王再贤也是“臣”,“以
臣弑君”,自然属于“不仁”,所以他们反对武王伐纣。武王灭殷之后,天
下归周,于是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乃饿且死”。伯夷、叔齐二人的行为一直受到历代人们的赞美和推崇,称他
们是古之“贤人”。如孔子就说过,他们是“求仁得仁”;韩愈还特地写了
一篇《伯夷颂》,赞誉他们是“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的“豪

杰之士”。然而,毛泽东在赞颂闻一多和朱自清时,却这样说: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
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
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
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
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
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
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里,毛泽东说韩愈歌颂伯夷“是颂错了”,显然,他不但否定了伯夷,也
否定了韩愈写的《伯夷颂》。通过对伯夷和《伯夷颂》这个典故的批判,他
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见解。

毛泽东有时对某些典故经过加工改造,然后才予以运用,也属于批判性
地运用典故。唐代诗人工之涣《登鹤雀楼》一诗,其中有“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两句。其原义仅限于写景,是说登高才能望远。后人引申为,要
想使自己有更高的认识水平,只有经过更艰苦的努力。可是毛泽东却说过这
样一段话:一个作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欲穷千里目”,就必得先下楼,
然后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他不愿下楼,也不愿上楼,“欲穷千里目”,天
下是没有那种便宜事的(据福建上杭县“毛主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注重
调查反对瞎说》)。毛泽东在运用王之涣的诗典时,竟然从“上楼”仿化出”
下楼”,从“更上一层楼”仿化出“必得先下楼”。这是说,搞调查研究的
人,要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得到准确的调查结果,必须首先深入基层才
行。这样批判改造性地运用典故,更有他的独到之处。

从上面我们对毛泽东运用成语和典故的评述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毛泽东的确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实践古为今用文化方
针的典范。人们说,历史把毛译东造就成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
巨人,并且说,如果不是历史把毛泽东造就成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也可
以成为一位第一流的历史学家。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位非职
业历史学家”却“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对中国人民的事业,对中国史学
界的指导、推动、繁荣所起的作用,远比一位第一流史学家所起的作用大得
多”(参见张贻玖《毛泽东读史》)。这个判断,无疑也是十分客观的。

可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一条重
要原因,就是他十分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喜欢中国的历史和典籍。据
萧三的《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一书介绍,他在读私塾时便很喜欢读《三
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杂书。他不但“记忆力和领悟力很高”,
而且对其中“许多人物事例都能随时用来观察和比喻生活”;美国作家R·特
里尔也说,毛泽东在当学生读报时,“对每一则欧洲要闻——凡尔登,兴登
堡的权术,巴黎保卫战中的出租汽车的用途——毛都能从中国历史上找到类
似的例证。他成了比较、评论‘活历史’(他常用这个词来描述报纸)的顾
问”(《毛泽东传》修订本)。他在二十四岁时(1917 年)写的《体育之研
究》一文,为了阐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就引述了《史记》、《论语》、《礼
记》、《庄子》等典籍中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人物和事实,其中有孔子善养
生、重射御,明代顾炎武、颜习斋等因注意锻炼身体而长寿,孔子的弟子颜

回、汉代贾谊、唐代王勃和卢照邻虽有才华,却因体弱多病而早逝,等等。
据有关毛泽东的回忆录等文章或书籍介绍,晚年的毛泽东个人藏书有数万
册,中外哲学、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