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上市公司,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作为股本入账,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 按人民币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二)非股份制金融企业的实收资本应按以下规定核算: 
    1。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应当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其在该金融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 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入账。 
    3。投资者投入的外币,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因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第八十条  金融企业资本(或股本)除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一)符合增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增资的,在实际取得股东的出资时,登记入账。 
    (二)金融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投资时登记入账;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在实际购入本企业股票时,登记入账。 
    金融企业应当将因减资而注销股份、发还股款,以及因减资需更新股票的变动情况,在股本账户的明细账及有关备查簿中详细记录。 
    股东按规定转让其出资的,金融企业应当于有关的转让手续办理完毕时,将出让方所转让的出资额,在资本(或股本)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及各备查登记簿中转为受让方。 
    第八十一条  资本公积主要包括: 
    (一)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金融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三)接受现金捐赠,是指金融企业因接受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四)股权投资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金融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 积。 
    (五)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金融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六)关联交易差价,是指上市的金融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而形成的资本公积。这部分资本公积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 
    (七)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也在本项目核算。 
    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 
    第八十二条  盈余公积分别包括以下内容: 
    (一)法定盈余公积,是指金融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二)任意盈余公积,是指金融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三)法定公益金,是指金融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时,应当将其转入任意盈余公积。 
    金融企业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企业,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第五章 收 入
第八十三条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金融企业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贴现利息收入、保费收入、证券发行差价收入、证券自营差价收入、买入返售证 券收入、汇兑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企业代垫的工本费、代邮电部门收取的邮电费。 
    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收入的性质,按照收入确认的条件,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 
    第八十四条  金融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取得的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均 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八十五条  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发放贷 款到期(含展 期,下同)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 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非银行金融企业除贷款以外的融出资金,其计提的利息按上述原则处理。 
    第八十六条  手续费收入,应当在向客户提供相关服务时确认。 
    第八十七条  证券发行差价收入,应于发行期结束后,与发行人结算发行 价款时确认。 
    第八十八条  证券自营差价收入,应在与证券交易所清算时按成交价扣除 买入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确认。 
    第八十九条  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等,应按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时 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 
    第九十条  保费、分保费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2。与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3。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章 成本和费用
第九十一条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第九十二条  金融企业的营业成本,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 经营有关的支 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卖出回购证券支出、汇兑损失、赔款支出、死伤医疗给付、满期给付、年金给付、分保赔款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未决赔款准备 金提转差、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等。 
    第九十三条  营业费用,是指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 项费用,包括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安全防卫费、企业财产保险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公杂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理赔勘查费、职工 工资、差旅费、水电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 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取暖费、审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绿化费、董事会费、上交管理费、广告费、银行结算费等。 
    第九十四条  金融企业应支付职工的工资,应当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等资 料,计算职工 工资,计入成本费用。企业按规定给予职工的各种工资性质的补贴,也应计入各工资项目。 
    第九十五条  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应当以实际 发生数计入成 本费用。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凡已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当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第九十六条  金融企业必须分清本期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和下期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九十七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加上投资净收益后的净额。 
    (二)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加上营业外收入,减 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金融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处置抵债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抵债资产保管费用、处置抵债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 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反映。 
    (三)资产损失,是指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或转回)的贷款损失和其他各项资产损失。 
     (四)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或加上)提取(或转回)的资产损失后的金 额。 
    (五)所得税,是指金融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六)净利润,是指扣除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第九十八条  金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核算: 
    (一)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1。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 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择采用递延法或者债务法进行核算。在采用递延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对 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在采用债务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 开 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 
    (二)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界限: 
    1。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 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金融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 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2)金融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里的 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3)金融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4)金融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2。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 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