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三)采用递延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本期应交所得税; 
    (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 
    上述本期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 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是指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用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和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金额,以及本期转回原确认的 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按照上述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内容,可列示公式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 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 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四)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 
    (1)本期应交所得税; 
    (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3)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 
    按照上述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内容,可列示公式如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 税负债 
    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累计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前期确认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可抵 减时间性差异时适用的所得税率) 
    或者=递延税款账面余额…已确认递延税款金额的累计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三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 以转回的,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 
    第九十九条  金融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金融 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 
    第一百条  金融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 的年度利润分 配方案,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召开会议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与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请批准的报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不一致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一百零一条  金融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 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并作下列分配: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二)提取法定公益金。 
    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一般准备也应作为利润分配处理。
    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总准备金,用于巨灾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用于弥补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信托赔偿准备,用于弥补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外商投资金融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并作如下分配: 
    (一)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金融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指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三)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金融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金融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核算。 
    (四)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金融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金融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本项目核算。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金融企业如发生亏损,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金融企业未分配的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独反映。 
    第一百零二条  金融企业实现的利润和利润分配应当分别核算,利润构成 及利润分配各 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金融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第八章 外币业务
第一百零三条  外币业务,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 、往来结算等业务。 
    第一百零四条  有外币业务的金融企业,日常核算可以按照本制度采用外 币统账制或外币分账制核算。 
   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按业务发生时的各种原币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金融企业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 买卖”科目,并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记账。 “外币买卖”科目应采用多栏式账簿,同时记录外币金额、汇率等。 
    期末,金融企业应将以原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具体折算方法如下: 
    资产负债表,除权益类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权益类项目按照历史 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列项目反映。 
    利润表,按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 
    第一百零五条  采用外币统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分别记账本位币和各 种外币进行明 细核算。金融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 率折合。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金融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如无法直接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等的基准汇率作为折算汇率时,应当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折算: 
    美元、日元、港币等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根据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外币的汇率进行套算,按照套算后的汇 率作为折算汇率。美元对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的汇率,直接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 
    美元、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按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外币的汇率进行套算,按套算后的汇率作为折算汇率。
第九章 会计调整
第一百零六条  会计调整,是指金融企业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 计制度等的要 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金融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会计政策,是指金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金融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金融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 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金融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长期 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等。 
    会计估计,是指金融企业对其结果不能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例如,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预计无形资产的受益期、精算假设 等。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 
    第一百零七条  会计政策的变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二)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一百零八条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一百零九条  金融企业按照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 会计政策时, 应按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执行,如果没有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金融企业为了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变更会计政策时,应当采 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在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当将会 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但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 
    第一百一十条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 以前各项追溯 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各有关留存收益项目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 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本制度所称的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金融企业 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如果需要调整所得税影响金额的);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