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二个春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1975年7月,我离开石家庄市郊滹沱河畔的红旗杂志五七干校、奉调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此后,曾相继在国务院财贸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办公厅、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宣传部、中央书记处工作,直到1987年十三大中央委员会落选。这十二个春秋,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我有幸直接经历许多重大事件。

    经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人们,扮演着这样那样的角色。这些年来,看到不少亲历者对这段历史或其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回忆文字。写历史、有个人的经历,个人的看法。看法可以各种各样,但是历史却客观地存在着。

    我少年时代走出湖南的山村,到北平求学,志在报效国家。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目睹民族败亡的残酷现实,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希望。从参加“一二九”运动到奔赴延安,从东北解放战争到奉派参与和平解放新疆的工作,其后则在中央办公厅、红旗杂志,直到“文化太革命”。几十年经历,由于党的教育,深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人民解放、国家兴旺发达的指导思想。其间工作调动,世事变革,个人起伏,但是过个信念一旦树立起来就矢志不二。晚年了,忽然变成名人。一些说法,一些人的文字,包括境外国外的报刊著作,隔三差五把我拉出来作为僵化保守和“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些语言是污辱性的。听到看到,一笑了之。

    诚然,个人的遭遇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说明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却是对党和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1996年3月至12月,我对1975年至1987年十二年我在中央工作的经历,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十六次。2000年以来,在记录稿的基础上,又反复进行整理、补充和修改,历经四、五年,形成了这部自述。这里涉及到一些重要人物,如邓小平、陈云,如胡耀邦、胡乔木,如赵紫阳、陈伯达。我如实地记录同他们的交往,也写出对他们的一些看法。

    总之,我希望这本自述,真实地记录下我亲身经历的这段历史,包括我在其间的感受以及对人、对事的理解和认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这段历史,留下一份可信的史料。至于臧否是否公允,则有待读者的评判,更有待历史的检验了。

    


目录  下一页
一九七五年整顿中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一 设立国务院政研室的背景和经过

    1975年7月5目,国务院办公室发出一个通知,宣布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成立。通知全文如下〃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已设立政治研究室。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等同志组成。〃在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中,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以下简称政研室)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事情,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江青一伙恨之人骨。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四人帮〃造谣说国务院政研室是邓小平背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私自搞起来的,诬蔑政研室是〃谣言公司〃、〃黑风口〃、〃继旧中宣部后又一个阎王殿〃,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作为政研室七个负责人之一,我有责任把这一段历史说清楚。

    一 设立国务院政研室的背景和经过

    早在1975年1月上旬,邓小平同志就开始酝酿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这个机构了。

    按照毛泽东主席1974年12月在长沙作出的关于中央领导人事安排的决策,〃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主席要总理组阁,不让〃四人帮〃掌握最高权力。那时总理病重,主席要他开过四届全国人大后专心养病,工作让邓小平顶。主席的意向非常明确,要邓小平同志来接班。

    1975年初,经过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邓小平同志在党、军队和政府中就任三个重要职务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代替病重住院的周恩来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

    这时,意识形态领域仍然由“四人帮”控制。中央的“两报一刊”①,上海的《学习与批判》,是他们直接控制的。中央部门,一个文化部,一个体委,还有北大和清华〃两校〃,也是他们直接控制的。两个地区,一个辽宁,一个上海,都是他们直接控制的。〃四人帮〃及其控制的这些地方和单位,只会抵制,不可能贯彻执行邓小平整顿的一整套办法。邓小平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知道,要贯彻执行自己的一套,没有舆论工具不行,没有人替他宣传不行。及时组建一个写作参谋班子,帮助他搞调查研究,起草文件,进行宣传,非常必要。所以,他一上任,就着手酝酿此事。

    1975年1月6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同志为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的1号文件发出的第二天,邓就找胡乔木同志谈组建这个写作和参谋班子的问题。胡在〃文革〃中受冲击、审查多年,刚在1974年的国庆招待会上露面,虽然算是〃解放〃了,但还没有作组织结论、正式恢复组织生活呢。

    邓小平把胡乔木约请到自己那里,跟他说:正在考虑,要你和吴冷西、胡绳、李鑫等同志当国务院的顾问,像过去“钓鱼台的班子”②。那样写一批反修反帝的文章。邓小平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和写作的题目,如:三个世界的划分,苏联的社会性质,战争与和平问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问题等。还提到主席前不久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谈话,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也应认真研究。邓小平说:这些问题都是国内外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系统解答的。从《九评》以后,就很少有那样系统地解答人们关心的问题的文章了。现在的一般文章,只有结论,没有论证,总之一句话,不能说服人。邓小平还交代胡乔木:要多找一些人,多带一些徒弟,组织一个写作班子。邓小平说明,今天谈的这些,只是同你交换意见,中央和国务院都还没有讨论。

    从这次谈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在危难之时受命担负党政军领导重任之际,在着手部署整顿的同时,已经考虑到加强思想理论工作的问题了。已经准备为把思想文化阵地从“四人帮”手里夺回来而组织力量了。组织这样一支队伍,是同“四八帮”在思想战线和政治战线上展开斗争不可缺少的。

    邓小平同胡乔木的这次谈活,对于后来正式成立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来讲,是一次重要的酝酿。不过,名义、机构都还没有确定下来,任务也只是从成立像六十年代前期写“九评”那样的写作班子写文章这一方面着眼。事实上政研室成立后,在整顿中承担的任务,所起的作用,比“钓鱼台的班子”要宽得多,大得多。这时,邓小平还没有把此事提交党中央、国务院讨论。他只同李先念商量过。李先念很支持。哪些人当负责人,名单也是邓与李商量提出的。

    到1975年6月上旬,邓小平抓住机遇,把组建、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正式提上了日程。这是因为,一方面,整顿发展到那时,成立一个政研室这样的参谋班子和写作班子,更加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几个月来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已经进一不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成立以胡乔木为主要负责人的这样一个机构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首先是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以后,雷厉风行地领导了铁路的整顿,并把铁路整顿的经验在钢铁、煤炭和整个工业交通战线迅速推开。经过短短三四个月的整顿,国民经济面貌已经有了显著改观。与此同时,落实下部政策的工作取得进展,大多数关押受审查者已经释放。对地方的整顿也已提上日程,6月中央发文件推广江苏淮海地区整顿的经验,开始处理浙江〃双突〃(突击入党,突击提干)问题。总之,中国国内形势出现了由乱而治的转机。

    第二,在进行整顿、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围绕着所谓“反经验主义” ③问题,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同“四人帮”进行丁一次较量。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挫败了“四人帮”以“反经验主义”打击周恩来、邓小平等老革命家的图谋,在这一次较量中取得了巨大胜利。5月下旬至6月初,邓小平连续主持政治局会议,集中批评〃四人帮〃。江青、王洪文被迫检讨。会后,王洪文离开中央到浙江、上海调查、工作,党中央常务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这就为把整顿向面上铺开、向深处发展,创造了颇为有利的条件。

    按照邓小平的部署,6月以后,整顿要进一步向面上铺开和引向深人。进就势必要进人〃四人帮'长期霸占的文艺、教育、科技、出版、理论等领域,斗争必将更加尖锐。而当时北京、上海的主要报刊都控制在〃四人帮〃的手里,〃四人帮〃还培植了一批写作班子做他们的吹鼓手和棍子。所有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会议,邓小平在这些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经过毛主席圈阅同意的中央文件,在报纸刊物上都得不到宣传,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正确主张在报刊上得不到反映,几乎没有什么舆论宣传。党内只有参加会议的人,看到文件或听到传达的人,才能知道中央的这些新的精神。甚至形成这样种情况,报刊上宣传的东西同党中央进行的工作,是两股道,互相打架,这里说要安定啊,那里说还乱得不够。当时,邓小平心中的大局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而〃四人帮〃进是进行他们的阶级斗争。无论是整顿的进一步开展,还是同“四人帮〃进一步的斗争,这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方面,都迫切需要舆论宣传和思想理论工作的支持。所以,到1975年6月,组建一个强有力的、能战斗的写作班子,组建一个能够领导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机构,简而言之,邓小平手里掌握一个能够为自己的主张做宣传、能够同〃四人帮〃唱对台戏的班子,是把整顿继续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

    第三,就在这时,胡乔木被毛泽东再度起用,成为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一个契机。组建一个写作班于的迫切需要有了现实的可能。胡乔木被起用的直接原因,是当时中央把整理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而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康生已病人膏肓。毛泽东探知,整理他的选集,胡乔木是最佳人选。而胡乔木的所谓“历史问题”,经过几年反复调查,证明纯属子虚乌有。既然胡乔木没有什么问题,毛泽东遂亲自指示,让胡乔木参加《毛选》第五卷的编辑整理工作。1975年4月4日,李鑫便把《论十大关系》、《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第一批需要编辑整理的毛泽东文稿交到胡乔木手里。这样,乘整理、编辑《毛选》之急需,成立政治研究室这样一个机构,由胡乔木等作负责人,条件已经成熟。〃四人帮〃已经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了。

    6月8日,邓小平再次约见胡乔木,商谈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有关事宜。邓小平说:上次谈的事要着手办,不过不要叫顾问了。打算成立一个政治研究室,由你们几个人负责。按照邓小平的设想,政研室和毛选整理小组是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关于政研室的组成成员,就是1月谈话时提的吴冷西、胡绳、熊复和原来在康生身边整理毛选的李鑫。在商量时,邓小平同意胡乔木的提议,增加于光远,但是坚决不同意找〃革命造反派〃。关于政研室的任务,邓小平提出,除了写文章承担编辑毛选五卷的具体工作外,还要〃分管学部〃,就是分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显然,邓小平是要通过政研室掌握对我国最大的、有组织的这立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领导权,将宣传理论队伍组织起来。

    6月8日同胡乔木谈话〃后,邓小平即在6月15日同康生联名向政治局写报告,提出关于《毛选》编辑工作的建议:《毛选》第五卷〃编辑整理工作应继续进行,《毛选》六卷也要编出目录草案〃;毛主席还批准了胡乔木同志进行这项工作,成立由康生、邓小平、胡乔木组成的三人小组(《毛泽东选集》工件小组)负责。陈胡乔木和五卷整理小组的几位同志外,还可考虑吴冷西、胡绳、熊复同志参加进来。同时,邓小平还在为递交这个报告给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的信中正式向中央政治局提议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邓小平写道:〃康生同志和我的建议一件,请提政治局审议批准。“另,国务院设政治研究室,先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等间志组成,以后再吸收一些人,特别是年青一点的人,培养作理论工作。此事亦请一并提政治局审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