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说明年长春百国兴隆寺要传戒,这传戒很特殊,不是三坛大戒,只传沙弥戒。常慧法师来告诉我,我感到很惊讶,也感叹到无比的希有,为什么?三坛大戒有名无实,那传沙弥戒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做不到,你要是形式上做了反而有过失,你不是真的,冒充的,假的,那就还有罪过。她这是道道地地的只传沙弥戒,她来跟我说,我说太好了。戒期一个月,我们通常讲三十三天,就算实际上上课三十天,一天八个钟点,四个钟点学规矩,四个钟点讲堂,一天四小时,三十天那就是一百二十个小时。一百二十个小时学什么?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学三皈五戒、沙弥律仪,好!你是真的不是假的。戒子,她告诉我,她接纳全世界的,在家、出家都愿意接纳,受戒期间的费用常住供养。受戒的人,只是负担自己往来的交通旅费,三十三天常住供养,真难得,不收戒费,这是希有因缘。
我跟她讲,如果中国真的能这样做法,佛法会兴旺起来。当时我就想到:希望过三年、五年,你们再开一坛戒。她说:为什么?我说:再开一坛戒,传菩萨戒,沙弥菩萨。沙弥菩萨最早称的是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他是个学律的,对戒律很有研究。在他研究报告里面我们看到,他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照例说没有比丘,就不能传比丘戒,比丘没有了。所以他老人家受三坛大戒之后,在佛菩萨面前把比丘戒退掉,一生就受持菩萨戒、沙弥戒,所以他叫菩萨戒沙弥,名符其实。将来传菩萨戒,我们也不用《梵网戒本》,为什么?《梵网戒本》做不到。我们可以采取《璎珞戒本》,在过去出家人所受的菩萨戒是《梵网戒本》,在家居士们受的是《璎珞戒本》,《璎珞戒本》只有六条重戒,六重二十八轻,条文少。而梵网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总共有五十八条戒,璎珞就少了。璎珞你看六加二十八,就少多了,就三十四条戒,几乎是梵网戒的一半,容易受持,你能做得到,做不到的不要了。
这样子好,名符其实,末法时期菩萨沙弥,在家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名符其实。我还鼓励已经受过戒的出家人,最好统统到那边重新受戒。她的名额是一千个人,我想至少我们净宗学院的那些同学,在家、出家的都应当发心去求戒,真正是犯戒有情,令戒圆满,我们要真正学。既然有这么一个讯息传来,现在就可以开始学习,学什么?现在开始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现在可以学这三门,出家的现在也可以学习《沙弥律仪》,多读、多听或者多看古大德的注解。佛法要兴从哪里兴?就是从戒律。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礼没有了,儒就没有了。弟子规是儒家基本的生活规范,就是根本的礼教,一定要认真学习。
第三个「恶慧有情,令慧圆满」,这个恶慧是什么?世智辩聪,有辩才,这世间智慧。慧上面加个恶,恶是什么意思?我们很简单的说,就是他十六个字统统都有,他自私自利,他贪名闻利养,他贪图物质生活享受,他有贪瞋痴慢,这个东西没有断,有聪明才智就叫恶慧。有情众生,经上不说人,说有情,有情包括的范围大,包括九法界有情众生。如果说恶慧人那就指人间,不包括天上,也不包括三途;说有情好,九法界全都包括了。你看看有聪明智慧、有才艺、有能力,如果为了自私自利,肯定就伤害别人,而且伤害的时间会很长,伤害的面会很大,造业极重、极深!造作罪业的时间不是很长,他堕落在恶道受报的时间就难讲了。
恶慧不如愚痴,不如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想害人、想造业,他造得很轻,他不会很长,伤害人也不是很严重,为什么?他没有智慧。可有智慧就麻烦,在历史上所谓是大奸、狡猾,这些人他一生的作为,真正是叫祸国殃民,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就是这些人。怎样能帮助他转恶为善,他的智慧就圆满了。转恶为善要靠教学,教学得要跟他有缘,没有缘他不接受,不听你的。所以不能不用善巧方便,让他有机缘接触到正法,接触到圣贤的教诲,慢慢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这是佛家讲的善巧方便。
经文上说『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对於这些恶慧有情,首先你要随顺,不但要随顺,要同事。信心决不是短时间能建立的,不要认为我们很接近、很好,好像学佛还学得不错,甚至於他自己本身都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迷,迷惑!能不能说破?不可以,他有自尊心,你要说破他立刻掉头就走,不学了,你把他这一生学佛的机缘都断掉了。那怎么办?很有耐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回头了,他真的明白了,都不迟。你才真正体会到佛菩萨叫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才真正明了佛经上所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的是以种种方便,种种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逆、有顺,都在很恰当的时候为他做示现,让他看到、听到、接触到心有领悟,这是佛菩萨教人的方便法。所谓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帮他回头,帮他觉悟。
凡是有恶慧都有几分傲气,都是自以为是,确实他也很能干,他也很聪明,一定是好胜,菩萨能够跟他相处。相处的原因很简单,他要名闻利养,菩萨不要名闻利养,所以没有冲突;他有控制的欲望、有占有的欲望,菩萨没有,没有就不冲突,就容易相处。跟世间人,他一定是竞争、斗争;菩萨不跟人斗争,不跟人竞争,菩萨能摄受他。什么时候回头?他自己个人的根性不相同。恶习气的薰习,如果是时间很长,多生多世,转过来就很慢;如果过去生中有善根,是这一生薰习的,时间并不长,转过来就比较快。所以真的不能舍弃众生,舍弃众生是错误的,帮忙要帮到底。但是你是好心,他不知道,你好心对他,他以恶意对你,怎么办?还是要帮他。等他真正觉悟到了,感恩的心才生出来;没有真正觉悟,你要晓得对他再好,帮助他再多,没有感恩的心。甚至於他还误会说是你有企图,你有目的,天天在那里观察,到底什么企图?
尤其是现在这一代,弘法利生比过去祖师大德难十倍不止!应该可以说比过去困难一百倍,非常辛苦。我们求学的时候李老师就告诉我,你要不是真学,跟世间一般出家人一样,逃避现实,到佛门去讨一口生活,庸庸碌碌混一生,好像没什么事情;你要真正想学道,你的障碍、磨难就来了。今天你学佛,是跪在老师面前求教;将来你们要把佛法送给人,是你们跪在人前面,把佛法双手捧给人,人家还未必接受。真的,我们今天做弘法利生的事业,确实如李老师所说非常艰苦。好在当年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如果不是这句话,我老早就还俗了,为什么?太苦了,没有人谅解你,没有人鼓励你,没有人赞叹你,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人家指责你、毁谤你、侮辱你,你说多辛苦、多困难。你必须都要能忍受,你不能忍受,你就被人打败了。
我总算还不错,得三宝加持,忍了五十多年,将来还要继续去忍耐。好在这些事情老师都预言在先,我们一生当中的经历,通过许多的考验,也是真的,每次重大的考验,智慧也大幅度的向上提升。跟我时间久的同学都亲眼所见。禁不起挫折不能成就,世法尚且如此,何况佛法!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我们自己有点小智慧,假如说是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贪图物质享受没放下,分别执著没有放下,这怎么办?唯一的方法讲经。讲经好,为什么?讲经你一定要读经,你要做准备。在讲台上天天劝别人,你要知道同时也天天在劝自己,时间久了,不知不觉把恶慧就变成善慧,恶的习气就变成好的习气。不能离开经教,经教是佛菩萨至善圆满的教诲,你天天接触,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效果。
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你不知不觉入不二法门,契入不二法门,智慧就圆满。入不二法门的人,我常讲你跟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没有了,你就晓得你真的入不二法门。我还跟人对立,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讨厌,你没入。这个人我喜欢跟他接近,那个人我排斥,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著,对人、对事、对物都是如此。换句话说,你有对立,感情用事;没有对立,是智慧用事,不一样!智慧用事,没有一样不圆满,没有一样不妥当。诸位要晓得,烦恼跟智慧是一桩事情,不二!觉悟了,烦恼就是智慧;迷了,智慧就叫烦恼。所以智慧、烦恼是一桩事情,觉迷起用不同!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教我们觉悟,没有别的,怎样才觉?觉是你自己的本觉,自性本觉,自性本善,那是你自性。为什么变成不觉、不善?迷了,迷了自性变成不觉、不善。
由此可知,关键就是不迷,不迷的样子就是戒律。你把《弟子规》都做到,那是不迷的样子,你从迷走上觉悟,你从不善走向本善,那是一条光明大道,目标是本善、是本觉。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它相违背,那就错了,我们走的是迷途不是觉道。所以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举最浅显的例子,《弟子规》上头一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性德、礼节。父母叫的时候赶快答应,一般人叫也赶快答应,为什么?佛说「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教学只举一个例子,父母呼,应勿缓,所有人叫我都要赶快答应。赶快答应,恭恭敬敬是性德的流露,是本觉本善的流露;人家叫你,爱理不理,违背了自性,违背了本善,你走的是迷途,不是觉道。觉道跟迷途样子不一样。
第二句说「父母命,行勿懒」,一切众生要拜托我做事,我要答应他,我就很认真负责给他去做。这个事是不善,我不答应他,可以;答应就要做到,没有答应,就可以不必。所以人家委托你,你可以思考一下,他这个事情应不应该做?我应不应该帮助他做?好事,利益众生的事情,利益社会的事情,应该做;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事情,或者是损人利己的事情,不应该做。要有智慧去辨别,佛家讲「慈悲为本」,又说「慈悲多祸害」,完全感情用事,没有智慧,就是迷而不觉,那个慈悲往往把事情做错。所以要觉悟、要正觉,这是佛法,佛这个字意思就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字字句句回归自性。恶慧有情是自己不是别人,前面讲犯戒有情也是自己不是别人,不信,也是自己不是别人,我们学经教得受用。很多人学了不得受用,犯戒有情,那是犯戒的人,好像与自己不相干;那些是恶慧的人,好像自己是正确,错了,都要反过头来看自己。
末后一句「悭吝有情,於舍圆满」。看别人很小气,我们自己大不大方?别人做好事,拿钱像割肉一样,出了钱之后还后悔,很多!不是别人,是自己。初学布施,以前根本不懂,章嘉大师教我学布施,最初学得怎么样?总是自己不要了,用的东西用旧了,不要了,才送给别人,别人有缺乏的送给他,都送旧的。慢慢培养成新的也可以送人,到最后甚至於刚刚买来新的东西,别人需要、缺乏,立刻就送给他;自己没得用没有关系,旧的还可以用几天,逐渐把悭吝降低。能够真正断掉,一丝毫悭吝心都没有了,这就叫布施波罗蜜圆满了。没有的,决不起贪心,生活当中都是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好,绝不在意,你的心清净,悭贪念头断掉,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圆满了。
我们今天要想做一件好事,你有钱,你拿出来痛不痛快?拿出来的时候是不是要想很久?於舍不圆满。舍是布施,这个事情不是别人,是自己。如果知道这事是桩好事,就应当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愈舍愈多,这是真理,舍财是因,得财是果报。为什么这个世间有人发大财?有人一生贫困?发大财过去生中不吝啬,欢喜财布施,那个因殊胜,这一生发大财。这一生穷困,穷困是果报,过去生中小气、吝啬不肯施舍,所以他穷困。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佛说,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懂得这个道理,非常欢喜施财、施法、施无畏,你三种果报都具足。这桩事情只有佛经上讲得透彻、讲得清楚,我们学会、明白了,一生认真干,真有效果。
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我算命,我的母亲从小给我算命,知道我寿命不长,所以她老人家很担心。离开家之后,常常想到我还在不在世间?因为算命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