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同,我们生存地区不相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相同。本性本善相同,本性本觉相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相同,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不同地方很少。互相尊重,没有排斥,没有嫌弃,确实能做到像兄弟姊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真做到了。我们凡夫业障太重,妄想太多,把我们的智慧德能障碍住,看事情只看现前这一小段,不知道过去,也不知道未来。如果哪一天你的业障减轻,有这种能力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那就完全不一样。
末后这首偈『如是等类』,那就是很多。在印度,佛经上讲的九十六种外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宗教,确实是古代宗教之国,佛菩萨统统示现在其中。『观其意解与同事』,这句里头最重要是观。观是智慧,佛法大乘教的修行,真实的功夫,性宗、禅宗他们讲求止观,止观也就是禅定。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放下分别执著,要把自己烦恼习气止住,观是智慧。我们凡夫有没有?凡夫没有,凡夫有想没有观。你看中国这个字它真的是智慧,想,心里头有个相,那就是想。思,思是心里头有分别,给诸位说,思是分别,想是执著,有相了。观里面没有界线,思是有界线,方格子就是界线,那是分别;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观里头就是不用分别心、不用执著心,这叫观,观是功夫,宗门里面常讲,解释观,离心意识就叫做观。心是妄想,意是执著,识是分别,也就是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观,你才能看到事实真相。你看看这观字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你放的多少各个人不一样,所以功夫有浅深不同。
佛在经教里是大分,不能细分,细分差别就太大!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分把菩萨分作五十一个等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分作五十一个等级,就是观的程度、功夫浅深不相同;小乘里面分八个等级,四果四向。换句话说,我们分别执著没有放下,凡是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没有放下分别执著,这不叫观。那叫什么?眼是看,耳是听,鼻是嗅,舌是尝,就跟你讲这些,这六道里头事情。如果放下统统叫观,眼见叫观,耳听也叫观,鼻嗅、舌尝统统叫观。观这个字就是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才叫观,这个字的意思要懂。
观成功也有三个等级,最初的等级是观照,观照是功夫得力,没见性,第二个等级是照住,最高的叫照见。你们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他的功夫达到最上乘。我们初学的人能够做到观照就不错了,观照的功夫,就跟我们念佛人讲的功夫成片是在观照;如果到事一心不乱,那就是照住,照住是得定。所以观照相当於我们念佛的功夫成片,就是分别执著放下一些,还不是完全放下;完全放下就是三昧成就,念佛三昧得到。但是在其他的法门里面,一定要做到照住才真正能够得受用,观照还不行,真实得受用是照见。照见的人出了十法界,照住的人离了六道,就跟阿罗汉的境界一样,照见那是法身菩萨。所以观照功夫很浅,修其他的法门出不了六道轮回,他的功夫在欲界天、在色界天、在无色界天,出不去。但是观照功夫要用在净土上,肯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华严》到最后归净土,《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去想想这个意思。观照的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哪一土?给诸位说,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上辈的就是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生死自在。怎么叫生死自在?你有这功夫随时可以往生,如果这边还有很多人等待你帮助,多住几年不碍事;换句话说,娑婆跟极乐世界来去自由,观照功夫深的人就能做到。浅的中辈往生、下辈往生,决定得生。我们看到许多念佛人预知时至,一般多半的三个月,三个月之前就晓得他哪一天走;功夫好一点,一年之前就知道。
我早年在台湾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李老师往生的时候是两年前说的。他在台中讲经,我在台北讲经,我们两个都讲《华严经》,有一天他讲经的时候向大家宣布,他说他讲经再讲两年就不讲了。有些同学听到,跑到台北来问我,他说:老师说这个话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他:老师说这个话就是两年之后他往生净土。真的确实是两年,这个不容易。我们在《坛经》里面读到,惠能大师圆寂是一年前说出来,派人到他家乡去修一个塔,将来自己往生之后肉身要放在塔里面,就交代后事,果然一年之后他走了。能大师不同,能大师他的功夫到照见,他不是观照,他是照见。那是上上根人,他往生佛国是实报庄严土,不是凡圣同居土。我们要问,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做到?给诸位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问题就是你自己肯不肯做?
所以这个事情不要问人,天下事求人难,这个事情是问自己肯不肯?怎么说肯不肯?你肯不肯放下?只要放下分别执著就行,妄想暂且不谈,只要放下这两样。放下这两样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功夫好,实报土,功夫差一点,也是方便土里面的上辈往生,这靠得住。所以真正修道人时时刻刻要觉悟,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不能贪恋,要放下,这个东西是害死人的,你要是紧紧的执著它、分别它,出不了六道。特别是执著,执著要全断,分别也要断一半,也就是要淡化才能出六道轮回。我们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实在说这一生是应当要成就,轮回里头搞的时间太长,无量劫!我们不是再来人,再来人出去之后常常再回来,这个无所谓,真是来去自由。我们出不去,想出出不去,这一生不容易,遇到这个法门。
这部经在佛门里面是无上大法,隋唐时代祖师大德大家在一起互相研究讨论,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哪一部最重要,把它排名在第一?大家公认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乘圆教,在大乘之上,这经教我们修什么?最后教我们求生净土。所以,梅光羲居士这是民国初年佛门的大德,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跟他学教,他是梅光羲的学生。在《无量寿经》上写一篇长序,写得真好,你读这篇序文就了解,《华严》最后导归《无量寿》、导归极乐。《华严》一乘圆教,《法华》也是一乘圆教,一乘教只有三部经,另外一部是《梵网经》。《梵网经》也是一部大经,可惜没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来的只有这个经里面的一品,「心地戒品」,就是《梵网菩萨戒经》就是这一部分,一品传到中国来了,全经没有。三部经是一乘佛法,都是导归极乐,这极乐是无比的殊胜庄严。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真正得到,像方东美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平常要怎样?要学习用观,就是修观。修观没有别的,就是把分别执著放下自然就是观;有分别执著,观就没有。也就是练习尽可能的不执著,如果你不执著,身心和谐。为什么?人跟人的对立没有了,你说这个和睦多快乐,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中国五千年来,古圣先贤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天地鬼神之间要和睦相处,和为贵;不要对立,不要有矛盾,不要有冲突,和为贵。你家和,你家庭多幸福、多美满、多快乐;如果不和,回家就像各个都是仇人,彼此不信任,那个生活多痛苦。家如此,团体也如此,社会也如此,国家也如此,整个世界也如此,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倡和谐,正确。所有古圣先贤各个大宗教的这些创始人,没有一个不讲和谐,世出世间法最贵的就是个和,真的是和为贵。你说和多么快乐,家和多乐,人和多乐,跟大自然和多么快乐,跟宇宙和多么快乐。如果有分别、有执著就合不拢,就不和;必须至少要把执著放下,自然就和,真正做到和谐。
这个地方「观其意解」是观机,看看这些外道,我们现在讲看看这些宗教,他们的领导人、他们的传教师、他们的信徒,意清不清净?解有没有智慧?如果心地清净有智慧,喜欢和睦就行了,就可以与他同事。纵然里面带著有竞争、有好胜,你不如我,我比你高,有这个意念,但是他喜欢和睦相处,这就是说他有善根,那些错误的见解、有高下之分没关系,可以能把它化解,观机从这个地方去观察。同事是四摄法,佛教给我们的真可以同事,四摄法里头达到终极就是同事。我跟你学同样的行门,也就是今天我们接触宗教,你所学的,我也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甚至学得比你更好,你就服了。这个学习是同事,是真干,不是假的。我们晓得为什么那么认真,因为佛菩萨应化在其中,我们尊重他所供奉的神明,就是尊敬佛陀的法身,我们学习它的教理就是续佛慧命。形相上不一样,里头是一样的,骨子里头没有两样,我们懂这个道理。
他们所修的这些苦行,世间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我们能做到,不能怕苦,他们见到了不能不佩服你。跟他们一同来讨论圣人的教诲,我们有能力把许多宗教贯穿起来,都能够把它讲圆。宗教徒往往非常坚持一个真神,这个宇宙、人都是真神造的,这是宗教里头共同的一个坚持。我们跟他往来承认他,我们承认宇宙有一个真神,佛教里头不叫真神,佛教里面叫法性,法性就是真神,为什么?造物主。「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法性,能生万法就能生万教,所有宗教最早创教的,都是自性变现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它是一不是二。它是一,决定学习的目标是一,学习的方向是相同,目标可以说都是离苦得乐。但是高级宗教里头有破迷开悟,层次低的里头没有讲破迷开悟,决定讲离苦得乐。苦乐从哪里来?迷就有苦,悟就有乐。
所以宗教可以圆融,可以统一,教与教当中没有冲突,没有矛盾。那个冲突矛盾是人为的,那是迷信造成的;如果从经典上来说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可以合作。真的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家人,非常亲密。现在彼此对立,这是非常悲惨的一桩事情,就像你家里头,父子、兄弟姊妹各个对立,这多么凄惨。我们今天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一个生命共同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了,你就觉悟;不认识,迷惑。佛家开悟,悟的是什么?悟的宇宙是一体。真的搞明白,你跟我对立,我不跟你对立;你在迷,我不迷;你不能包容我,我包容你;你不尊重我,我尊重你。不一样,态度马上变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第十三首:
【众生迷惑禀邪教。住於恶见受众苦。为其方便说妙法。悉令得解真实谛。】
从这首以下到第十七首,是说「语业大用」,这首是总说,后面十四、十五、十六三首是「别显」,最后一首「总结」。我们看这首,我们读这首偈颂可以说是有无尽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现前整个地球,所有一切众生就像经文上所见的。为什么?『迷惑禀邪教』。邪的对面是正,正邪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我们不能不清楚。大乘教正邪的标准是自性,也就是说法性;与法性相应的,这叫正教,与法性相违背的就是邪教。法性到底是什么?法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没有形相,你看不见,你听不到,你也摸不到它,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在一般宗教里面称为真神,现在都讲真神没有形相,真神遍在一切处,跟佛法讲的法性完全相同。他有圆满的德能,这是大家承认的,圆满的智慧,愈讲愈像大乘教里面所说的自性。我们常常用相宗的四分来说明,就很好懂,相宗的四分,跟《坛经》六祖开悟所说的五句它能相应,这叫正教;与这个相违背的,那就叫邪教。
第一个真心本性,在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性本善。从前童蒙读经,《三字经》里头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佛在大乘教里面常常教导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觉悟的意思。这句话要用我们中国传统词句来讲,就是本性本觉,觉就是佛,不觉是凡夫。由此可知,本性本善、本性本觉,这是我们要肯定的。我常讲人最重要的要自爱,真正懂得自爱的是佛,真正做到圆满自爱的是佛陀。自爱爱什么?就爱你的本善,爱你的本觉。爱你的本觉,觉而不迷,那就是佛;爱你的本善,善而不邪,善而不恶,没有邪恶,这是善。这是什么?这是你的德能、相好。岂不就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