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身不净」,主要的目的不要过分的爱惜你这个幻相,这东西不是真的。佛门常讲借假修真,这个身是个假相,但是它有用处,你会用它,借这个来修真;你不会用它,你借它来造罪业就错了。这个工具就看你怎么用法。西方人说得很好,比喻得很好,身体就像个汽车,我是里面开车的人,车子坏了可以换一台,车子坏了就是车有生死,我没有生死,那个我就不是身,我是什么?西方人讲灵魂,佛教里面讲神识,这要清楚。身确实是不清净的,不干净的,不值得爱惜,但是你也不能糟蹋,你要糟蹋就错误了。你要善待它,要好好的去用它,这才叫有智慧。我要用这个身相来修行,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破迷开悟,这就用得正确。千万不能用它搞自私自利,搞名闻利养,搞贪瞋痴慢,那就完全错掉了。所以它是智慧。
  「观受是苦」,受是什么?享受。我们今天种种享受,无非统统是苦。世间人一般迷了,苦中作乐,哪来的乐?佛给我们分析说得好,人在这个世间,三苦、八苦,这讲大类。三大类是讲的苦苦、坏苦、行苦,你没有办法脱离。苦苦里面讲了八个,欲界里头全有,色界没有苦苦,为什么?他把五欲放下了,就是财色名食睡舍掉了,所以他没有苦苦,不再执著有亲情。所以这苦苦里面八个,生苦,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忘掉了。老苦,这是你看到的,慢慢的你要受到病苦、死苦,生老病死,谁能逃得掉?上自帝王,古时候人说的,下至庶民,没有一个能逃掉,都得要受。释迦牟尼佛当年出家就为这四桩事情,「生老病死」,做上帝王也没有办法避免,所以想到学道。
  另外四种,第一个是「求不得」。人都有希求,你能求得到吗?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古人讲得好,可以求,求之在我,得之在天,你能不能得到那是命。自己求是因,求得是命,求不得也是命,这说得好,所以就不强求了。是要求,求不到就算了,求得不要快乐,求不得也不要难过,不去羡慕别人,这正确的。别人做大官、发大财,前世修的,我这一生得不到,我前世没有修。就像种植物一样,他种树,所以他得到果实,我没种,我当然得不到,就这么个道理。我要想得到,过去没有修,现在修,行,也来得及。现在如果很认真、很努力的修,可能十年、二十年,果报现前,不一定等来世。这一世得的花报,来世得的是果报,那就更多了,这是身外的。
  第二个「怨憎会」,这是很麻烦的,冤家对头常常碰在一起。在学校念书,不喜欢的同学,偏偏老师排座位排两个在一起坐。第三个「爱别离」,亲爱的往往不能够团聚在一起。你所喜欢的,你要常常离开他,这在现前生活更是如此。我们看到富贵人家在风景地区建了非常壮观的别墅,建得真好,他有没有去享受过?没有,为什么?工作太忙,赚钱要紧。别墅建了怎么办?就请佣人,每个月还给他钱,请他到那里去享福,你说是不是这样的?我早年在台湾,台湾有个很富有的也是学佛的一个居士,阳明山建了一栋别墅,听说一生就在别墅上住过一晚上。我去参观过,确实富丽堂皇。两个工人,那两个工人有福报。我没有在那地方住过,在那吃过一顿饭,到那里去玩,中午在那边吃饭。我就讲给大家听,这个别墅的所有权是他的,使用权是那两个佣人。请他们来看房子,打扫房子,实际上那个别墅是这两个人长期在那边住,有福报。主人很辛苦,没有福报。这是一个例子,这种例子太多,那个别墅是心爱的,不能长住。
  你心爱的人,你心爱的物,你统统要跟他别离,不喜欢的天天在一起,现前这个社会是普遍到处你都能看得见。人不觉悟怎么办?这就是迷惑,不知道修福。你盖这么一栋别墅,你为什么不去盖一个学校?你能帮助许多贫苦的学生,那个功德多大。范仲淹懂得,所以范仲淹办义学,义学就是专门找这些贫穷人家,小孩聪明,能够念书的把他找来,他来培养,连生活都照顾,替国家培养人才,他不为自己,人才为人民造福,所以他有福报、有智慧。你看看到现在将近一千年了,家道不衰,世世代代都有贤人出来,积的德太大!范先生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多,编在教科书里头,几个人真正体会到?几个人真正发心向他学习?没有一点私心,念念是成全下一代,帮助下一代,著重在人才。大富长者固然过去生中有善因,这一生要多做善事,赚的钱花在什么地方?花在培养人才,那是第一等功德。你看孔子、看释迦牟尼佛,他们自己成就之后,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尤其释迦牟尼佛义务教学不收学费。所以这是什么?有智慧就统统解决,没有智慧你就得受这个苦。
  这七条都是果报。最后一条「五阴炽盛」,那是因,有因有果。五阴就是我们的肉体跟精神,色是讲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身心,炽盛是什么?烦恼、忧虑、牵挂,太苦了,像火在里面烧,烧得很猛烈,日夜不休息,晚上还做恶梦。苦苦这一条,欲界六层天都有,愈往上面去愈淡薄,不是没有。学禅定的人,进入禅定的境界,身心清净,妄想杂念他放下了,并没有断,只是放下而已,所以他出不了三界,他到哪里?他到色界去了。色界里面没有欲望,所以没有苦苦,有坏苦,为什么会坏苦?他有身。他有身,当然他要有居住的环境,居住的环境会坏,身体也会坏,所以说他有坏苦,他有行苦。行苦是什么意思?不能永远保持。这对无色界讲的。
  无色界,这是最聪明的人。中国老子跟孔子同一个时代,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最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没有身体多好!这个思想是无色界的,无色界天人都是这个思想。没有身体多好,所以无色界没有身。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无色界是什么?灵界,一般人说灵魂的世界,他不要身体。色界有身体,无色界没有身体。没有身体就没有坏苦,当然没有八苦,生老病死都没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统统没有,也没有坏苦,但是有行苦,他不能永久保持,还是定功在支持住他,四空定。无想定还在四禅,他还是有身体。
  四空定,这就到无色界。无色界也是看定功浅深不同分四等,最高的定功八万大劫,这个时间太长了。但是八万大劫到的时候,他定就失掉,出不了六道轮回,爬到最高了,定功失掉之后,他就往下坠落,这不是究竟。所以他定功,定不开慧,开慧就好了,开慧就把烦恼习气转变过来。一开慧,转烦恼成菩提,这就好。所以有定没有慧。跟我们佛门的禅定不一样,佛门的禅定是有定有慧。世间四禅八定,他有定没有慧,这一定要知道。那个定功也很深,能够突破六道轮回的空间维次,所以他对六道轮回看得很清楚,他不知道轮回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轮回这个事情怎么解决,他不知道,所以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讲到三界统苦。
  四念处是观慧,你知道苦,你就有很高度的警觉,这个东西要放下。五阴炽盛是因,我不造这个因,前面的果就没有了,果上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是在因上。要把这个身看淡,《金刚经》就帮助你解决问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慧是什么?慧是真能放得下,放下是真智慧,不执著、不分别了。只要不执著,放下执著,你就得大自在,身心安稳,身心快乐。人一快乐,所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健康长寿。造恶业,恶业里面最严重的根就是执著,就是不肯放下,这个事情就很麻烦。
  所以修行,我们接触到佛法,对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释迦牟尼佛教人是教自己,这是我们真正佩服的因素,他不是教别人。你怎样才能得到佛法真实利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是教我一个人,与别人统统不相干,你肯定成就。你要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教大众的,这不是对我讲的,你什么都得不到,大众能不能得到?不见得得到。所以在前面讲这个信,那个信根,清凉大师提出来,我是特别加以强调,信自己本来是佛,你才会有成就;信中国老祖宗所讲的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信要从这里扎根。
  我们今天很多同修在一块共修,共修是个好事情,问题是你会不会修?会修的,大众全是佛,大众一点过失都没有。他有善有恶,他是示现。大众是佛、是菩萨,示现给我看,示现善的叫我学,我想想我有没有,跟他学;示现不善的,让我忏悔、让我反省,想想他那个不善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为什么?你的真诚恭敬心出来了。真诚恭敬心不得了,为什么?那是无上菩提心。我们今天真诚心为什么出不来?真诚是菩提心的体,没有体哪来的用?下面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用,体是真诚,我们诚生不出来。为什么生不出来?这个瞧不起、那个看不顺眼,永远生不起来。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下回过头来,都是自己的错,别人没有错。这是什么?这个人就觉悟,真的觉悟。一觉悟、一回头,他的进步非常快速,所以佛家讲勇猛精进。他不原谅自己,他原谅别人。原谅别人什么?是初学,因为初学烦恼习气没断,不原谅自己,原谅别人。
  真正契入境界的时候,对别人不是原谅,对别人是恭敬。礼敬诸佛,赞叹如来,广修供养。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丝毫轻慢心,功夫得力了。不但是看经,字字句句无量义,看所有一切万法,万事万法,法法都是无量义,然后你体会到什么?原来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是经本,经本是什么东西?好像是目录、是提纲。内容是什么?内容就是无量无边的恒沙世界,遍法界虚空界就是圆圆满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
  说到根本就是个信,我们今天所有一切功夫都不能得力,原因在哪里?没有这个信。我说我信佛了,我皈依了,我受戒了,都不是真信。不但不是真信,严格给你讲,你都不是正信,是什么信?迷信,迷信不管用,确实是迷信,佛法是什么?不知道。佛法说你是佛,你本来是佛。我不相信,没有信。我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佛哪有过失?一切众生都在表演,都在示现,都是来度我的。善财的成就,秘诀就是这个。
  我讲《四十华严》的时候讲过,他为什么会有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善财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凡夫就一个自己。五十三位善知识,你要晓得每位善知识代表一类,将十法界的有情众生分为五十三类,不是五十三个人。我们从早到晚,你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决定离不开这五十三类,善财会学,成绩突飞猛进,一生圆满成佛。我们怎么样?我们不会学。不会学,看别人全是过失,自己过失看不到,看不到你就不能改过,你就没有进步。看到别人过失,心里面又生起烦恼,那就往下坠落不是向上提升,走的是下坡路。善财走的是上坡路,不一样在这个地方。
  所以四念处是教我们看破。看破之后,四正勤是劝导我们用功,恶的赶快放下,善的赶紧学习。四正勤是断恶修善,已经修的善要增长,还没有修的善要叫它生;已经生的恶要改过,未生的恶要防止它不要再生,这四句话总结起来教我们断恶修善。后面四如意足是教我们放下。这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要做到的,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能往生。
  往生是个易行道,也不要看得太容易。你再仔细观察,虽然有些不认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他们老实念佛,最后真的站著往生、坐著往生,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我了,我跟他去了,真的往生。他什么都没学会,什么都没学,你仔细观察他这些条件有没有?都具足。这是什么?我们常讲这是性德,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面来的。你看看这些往生的阿公、阿婆们,他们在没有往生之前,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傲慢?他有没有恭敬?他有没有慈悲?真的,善的都具足了,恶的都没有,谁教他的?没有人教他,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他能够放得下。断恶修善都不执著,他所执著的就是一个极乐世界,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真的往生。我们可不能轻视他们,轻视他们、嫌弃他们,那个罪很重。他们有很多优点我们没有,我们有很多缺点他没有。自己没有好好去比较一下,好好认真比较一下,你就明白了,惭愧心就生起来了。
  学佛的人,现在连西方接受过催眠治疗的人都知道,所谓是人没有生死。没有生死,灵魂没有生死,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