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常信奉於诸佛。则能兴集大供养。若能兴集大供养。彼人信佛不思议。】
后面三首,三、四、五,就是我们讲的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三宝,这就是前面讲的「勤修功德地」。第三首这首偈清凉也有注解,「别明成供养行,谓财法供养,故云大也」,财供养跟法供养。我们将这首偈细细的来观察。『若常信奉於诸佛』。人要有长远心,「信奉」这两个字是关键。前面我们讲这个「信」讲了两个星期,讲得很详细,信这个字的标准,确实《华严》讲得透彻。奉是奉行。信里面没有行,这个信不是真的。通常我们讲信,勉强相信、正信、真信,有很多层次不同。信奉是真信,他有行,他做到了。
『则能兴集大供养』。佛需要我们供养吗?佛不需要。为什么要修供养?表示自己感恩戴德,报佛深恩。我们这一生能够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修行证果,都是遵奉佛陀教诲而得到的成就,这种无比殊胜的恩德你能不报吗?怎样报?当然会想到供养。供养里面有财供养、有法供养。世尊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假如有人以大千世界七宝供养,这了不起!大千世界是讲多,不是少。大千世界的金银七宝的供养没有人能做到,大概在娑婆世界最高的、无上的摩醯首罗天王,也许他能做得到;除这么大的福报的人,没有人能做得到。可是佛说比不上为人讲解四句偈的功德。这个话,佛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太多了,这是说明法供养比财供养殊胜。佛这个意思我们能体会到,真正供养佛只有弘法利众生。所以经上偈子说,若不弘法度众生,那就不是真正报佛恩;真正报佛恩,一定要修这样的大供养。
诸位明白这个意思,你就晓得印光大师一生所修积的就是这个大供养。他老人家接受四众弟子的财物供养,他没有做别的事情,没有用来自己享受,自己还是修自己的苦行;换句话说,并没有拿这个钱改善自己物质生活。拿去做什么?拿去印经。在他那个时代,这是最殊胜的方式。他在苏州办了一个「弘化社」,自己有个印刷厂,那时候用铅字排版,大量的流通经论善书。所以弘化社的版本,字印得大,纸张装订都很考究,校对很精确,很少有错字,我们都非常欢喜弘化社的本子,普遍供养海内外学佛的同学。这就是兴集大供养,祖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样子。
我懂得了,所以我也就学会了。我在台湾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四众同修所送给我的供养,我全部做这个基金,这个基金做什么用?专门印经布施。我走印光大师这个路子,不建道场。做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在做,对全世界的佛教团体,我们都是免费赠送。截至现前,其他的这些经论善书我们就不算,单单讲《大藏经》,我们送《大藏经》,这么多年来总共送出去超过五千五百部,将近六千部的《大藏经》。那是大部头的,小的都不说,太多了。我们的赠送对象,寺院、图书馆、学校。这是法供养。世尊教导我们,财布施果报是得财富,法布施果报是得智慧,无畏布施果报是得健康长寿。印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在其中。印经需要钱,钱是财布施;经典内容是法,所以叫法布施;真正依教奉行,断恶修善,无畏布施。所以一举而有三得,你说这是不是大供养?
我们生在现代的社会,我们去印光大师差不多有七、八十年,将近一个世纪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不多了。现在人喜欢什么?现在人喜欢看电视、看电脑,电视、电脑取代了读书。我们一定要能够结合现代社会人心的爱好,我们要用这种工具来传播佛法。所以我们在八年前,八、九年了,我们就开辟网路;卫星电视,我们四年了,二00三年元旦我们卫星电视开播,今年第四年,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在摄影棚里面,跟全世界有缘的同学(佛度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你能够收看讲经的节目就是有缘人),在网路电脑的萤光幕上、在卫星电视萤光幕上,一起来学习大乘佛法。同时我们保留这些录相,提供现前还没有这个缘分遇到的同修,给他们做参考。这是现代社会兴集大供养。大供养不是建立大的寺院庵堂,不是,这要知道,一定要把佛法送到家庭,送到每个人。科技不断在进步,现在我们晓得,宽频电视已经研发成功,我相信三年到五年就会普及到全世界。这个成本很低,会取代卫星电视,卫星电视的成本太高了。
今天在兴建大供养里面,还有一个真正兴集大供养的中心,那是什么?培养弘法人才。弘法人才希有难逢,不是容易找到的。什么人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要真正发心放下分别执著,要能吃苦、能持戒,这样的人才行。最低的标准,在家,他一定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百分之百落实;出家,还要加一个沙弥律仪。没有这样扎实的根柢,虽然发心也很不容易成就。所以真正发心,你用一、二年的时间把这四门功课学好。这四门功课不是念著背的、不是讲的,是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工作、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圣贤的胚胎,圣贤的基础。你能够具备,然后能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佛家讲的四弘誓愿,你才能真正做到,那四弘誓愿就不会落空,你真正会做到。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度众生,这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如来家业就是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两句,就是第三首的后面两句:
【若能兴集大供养。彼人信佛不思议。】
这两句话好懂。这个『信』,真信,这不是一般,一般我们讲正信,还做不到,这真正相信。这个『不思议』里面意思深广无限,自己功德不可思议,三宝功德不可思议,一切众生功德不可思议。纵然众生在迷位,还没有觉悟,他也得不思议的功德。这个不思议的功德,就是佛家常讲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阿赖耶识里头种下金刚种子。无论是见像、无论是听到佛菩萨的名号,或者听到佛经一偈一句,都是不思议的功德。我们再看下面第四首:
【若常信奉於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
这一首是讲的『信法』。前面讲信佛,这讲信法。法是佛法,首先我们要认识「法」这个字的含义。佛在一生教学当中,把整个宇宙一切性相(法性、法相),一切理事(万事、万理),一切因果,用这六个字就把宇宙之间所有的包括尽了,用一个总的代名词,就称之为法,所以法是宇宙一切的总代名词。上面再加一个佛,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对於宇宙之间万事万法统统觉而不迷,这就叫佛法。所以佛法在哪里?佛法不是在经本里头,经本只是个说明书而已,佛法就是在一切事相当中,这个要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无一不叫做法,你要样样觉悟。皈依三宝里面,佛的意思,觉而不迷,都是对一切法;法的意思是正而不邪,也是对一切法;僧的意思是清净不染。觉正净,对一切法,这叫做佛法。
在佛陀教诲里面有所谓「具足七善,故名正法」,这是别说,对於我们修学有帮助,对於弘法更应该要知道。第一个「时节善」。我们在学经教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观机,观机里头就有时节因缘,所以这七种善里头第一个讲时节,时节善。佛教是不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这个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行,我们通常称之为道。随顺自然的法则,不违背,那就叫德。佛法决定不例外。你看我们前面读的「顺违皆顺」,这句就是圆满的道德规范,所以时节善。在经文里面所显示、所表现的,序正流通,有条不紊,这就像时节善。我们懂得这个意思,你就晓得教学要有顺序,由浅而深,这时节。
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教学,《华严》不算。《华严》是佛在定中讲的,对象是法身大士,不是十法界里面的凡夫。我们不讲六道,讲十法界。参与法会的人都是法身菩萨。我们凡夫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了,这一下定了二十多天,哪里知道佛在定中开华严法会,讲了佛家的圆满法轮。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本子。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完整的《华严经》,分量多大?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经,我们这个世界能不能放得下去?放不下,太大!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回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把《华严经》诵出,这是什么本?小本。《华严经》有三个本,大本、中本、小本。小本是什么?目录提要。就好像我们《四库全书》一样,《四库全书》有目录提要,现在用的精装本是五册;全书是一千五百册,提要五册。我们今天读的《华严经》是提要,目录提要,你就知道这个分量大。所以小乘人不承认也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这世间人没有听说过,龙树菩萨从龙宫回来之后告诉我们,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
释迦佛看看当时社会大众的根机,华严大教不能接受,那一种根机要从小乘教起,那就是办学校。目的是要每个人都拿到博士学位,得到究竟圆满的成就,可是你要教他,要从头教起。你办小学、办中学,再办大学,最后再办研究所,这是顺序,这就叫时节因缘。时节因缘错掉,那你叫浪费时间,徒劳而无功。
我们现在细心观察时节因缘,我们才觉悟、才明白,我们错了。错在哪里?没有按照顺序。所以这些年的教学得不到成果。那要从哪里学?从十善业道学。《十善业道经》我们讲过,学了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为什么没有效果?做不到。你要晓得,做不到原因在哪里?十善业道还是太高了。再找,找比它更低的。更低在哪里?在小乘,小乘有。再讲到最低层的,我们发现的,儒家《弟子规》比小乘方便,道家的《感应篇》也比小乘方便。小乘就是讲这些东西,讲得很散、很广,儒跟道讲得很集中,全部讲纲领,好学、省事,这都是属於时节因缘。所以我们必须从这里扎根,不从这里扎根收不到效果。
所以我是常常想著,现在年岁愈大了,想得就愈多,我不想很多人,真正能有五、六个志同道合,彻底把这四门东西落实。出家人,真正百分之百的做到弟子规,做到感应篇,做到十善业道,做到沙弥律仪,真做到,我们可以学《华严》。在这一部经里面成就了,那就是一切都成就。这个大家知道,《华严》是包罗万象,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从《华严》流出去的。这是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根就是《华严》。
所以诸位要晓得,学《华严》的条件,你是个善人,你是个持戒的人,还要加上发菩提心的人,就有资格修《华严》。它的对象虽然是法身大士,可是它的当机者有十种当机,里头有一种「大心凡夫」,大心凡夫就是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一定具足善德,善就是十善圆满,德就是持戒。然后真的有四弘誓愿,真正发四弘誓愿,舍己为人,世法里头常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起心动念都足以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那你就具足学《华严》的条件。人不必多,五、六个就不少了。世尊当年在鹿野苑创教,五比丘。当然,这种人难找,可遇不可求。我们发真心,求三宝加持,能满足这个愿望,我们全心全力来供养。这第一个是时节善。
第二个「义善」。这是讲法宝,讲正法,经的义理善,没有一丝毫恶染,邪恶污染决定没有。我们所学习的也要遵守这个原则,凡是掺杂不善的,我们统统要远离。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哪有时间去看这些东西?要全心全力,一定要求义理至善这样的标准、这样的典籍,还要专精;如果不是专精,就很难有成就。第三个是「语善」,言语。言语记录下来就是文字。经典的文字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语善。
第四个是「独一善」,纯一不杂。换句话说,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觉而不迷。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是独一善,纯一无杂。佛陀的教诲,希望一切众生回归本性,功德就圆满,回归本性。本性本来是佛,我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佛经上的术语说,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佛经上的话。换句话说,我们由於一念不觉,这样就起了无明,无明起来之后,跟著妄想分别执著统